冬至吃吃吃作文(通用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冬至吃吃吃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至吃吃吃作文 篇1
冬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中華人民的大日子,更是我家的“桂圓雞蛋日”。
為什麼要叫它“桂圓雞蛋日”呢?噢!原來是因為每到冬至,我們這的人呀都會去街上買桂圓,買雞蛋,然後把它們燒煮在一起,加上適當調料,燉一燉,即可吃啦。
這一天,我們絕不會睡懶覺,不管有任何原因,起了床,大家都穿上漂亮又暖和的新衣裳,去逛街。一路上,你會不斷看見有賣雞蛋和桂圓的小攤,雞蛋有大有小,有好有壞,但不論怎樣都使我看得眼花繚亂。
買好今天的必需品雞蛋、桂圓後,我們便回家準備剝桂圓肉,大人小孩齊動手。不一會兒,一顆顆飽滿、晶瑩、甘甜的桂圓肉呈現在眼前,它們猶如一個個調皮的小娃娃,在盤子裡跳動。
準備就緒,我們就開始剝蛋,準備烹飪。外公點燃了煤氣灶,先放入適量水燒開,然後放入去殼的雞蛋、桂圓。不一會兒,雞蛋就凝固了,金黃的蛋寶寶好像穿著一件絲綢衣服,晶瑩剔透;桂圓膨脹了,滾圓滾圓的,絲滑透明。一顆顆晶瑩通透的桂圓肉和雞蛋在水中跳舞呢,我看著都垂涎欲滴了。由於我還小,所以大人們讓我到外頭等,我心裡更是好奇,想著是不是有什麼秘方,不能告訴我。
許久,香氣騰騰的桂圓燉雞蛋出爐了,媽媽兩手端著一隻大碗笑眯眯地說:“來,快來嚐嚐有營養又補身子的桂圓燉蛋嘍!”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啊,真是回味萬千。
冬至,吃吃吃,吃桂圓燉雞蛋,我喜歡!更讓我體驗到了家鄉的民族風情,感受到了一家人互相關懷,其樂融融的幸福。
冬至吃吃吃作文 篇2
今天是冬至,媽媽帶我去小關廟那一塊的“羊肉湯集中地”吃羊肉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冬至要吃羊肉湯,反正有美味上門就吃嘛)。
那兒兩條街上都有五六家大型羊肉店。我們選中了一家“一品鮮羊肉湯鍋”,一斤羊肉50元!真是“敲棒棒”。(沒辦法,現在是“吃羊肉高峰期”,每家店都漲價得恐怖)那家店的店員忙得不亦樂乎,所有的位子都被預訂了,幸好我們來得早,佔了一個位子,後來要吃的人可是排長龍啊,他們可一直沒有位子。我們也是坐著舒舒服服地吃羊肉呢!
我們一邊吃,一邊看著絡繹不絕的客人進來,老闆索性在店堂裡大吼:“六點鐘以前必須吃完!不然就不賣了!”他是想盡快讓一下一批客人又進來吃——生意真好啊!
羊肉的味道真不錯。店面外有一個鐵架子,掛著一隻只宰好的大羊,它們不斷地切成一大堆肉片,煮好後放入我們的羊肉湯裡。(可憐的山羊們)再往湯碗里加些調料,浸入熱騰騰的羊肉……美味啊
到了晚上,那個地方變成了熱火朝天的“羊肉城”,每個人都在興致勃勃地大吃羊肉,也有些人專門拿個鍋來打包外帶。不管怎麼說,我第一次過了一個真正的(吃了羊肉湯的)冬至!
冬至吃吃吃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冬至又到了,我很興奮,又可以搓湯圓了。
那天早上,媽媽一大早就起來做湯圓,我和姐姐也跟著起來了。媽媽把糯米粉放進盆裡,讓姐姐把溫開水倒進粉裡,就開始和糯米糰了。媽媽還告訴我,要是太乾了,就再加進一些溫開水。過了十多分鐘後,媽媽把糯米粉揉成了一團,我想拿一點糯米糰來搓湯圓。姐姐說:“妹妹,你太小,不要搓湯圓了,去睡覺吧!”我說:“我會認真搓的。”於是,媽媽拿一小塊糯米糰給我搓,我搓的湯圓有大有小,姐姐看了不興奮說:“叫你別搓你就不聽,看你把湯圓搓成這樣子!”媽媽說:“沒關係,這是祖孫父子圓,這樣才像一家子嘛,圓圓滿滿的。”聽了媽媽說的話後,我自得地向姐姐扮了個鬼臉。
湯圓搓好了,媽媽拿到廚房去煮。不一會兒,湯圓煮熟了,媽媽把兩顆湯圓放在門的上面。我問媽媽:“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媽媽說:“湯圓又甜又圓,表示團團圓圓,甜甜蜜蜜。”媽媽舀了幾碗湯圓給我們吃,說:“吃了湯圓又長一歲了,你們可要更懂事啊!”
冬至吃湯圓是我們潮汕的民俗,我喜歡吃湯圓,更喜歡搓冬至圓!
冬至吃吃吃作文 篇4
今天就是冬至了,晚上我要搓湯圓來表示冬至的到來。
天空彷彿被墨染黑,也就意味著要開始搓了。爺爺先把一壺水燒開,再拿出個盆子,倒入糯米粉,從鍋裡舀起一勺燒開的水,只見那水熱氣升騰,手放進去的話肯定就會被燙著。接著他把那燒水倒入盆中,用筷子攪拌一下,那一鍋的麵粉就變成了一鍋黃色的,黏黏的,在用手往裡面壓一壓,就做成了一個麵糰樣子但剛做成的麵糰很碎,用手輕輕一壓就會渣了;我也想迫不及待的嘗試一番,可剛做出來,麵糰很燙,因裡面加了煮沸的水,我只能先做舀水這份工作了。
然後多回復步驟之後,裡面的溫度慢慢降下來了,爺爺同意我來揉一揉麵團;我一揉,感覺就像是在洗衣服一樣,給我把面盆當做了搓衣板,把麵糰當做衣服,使勁地搓了起來。麵糰在我的手裡越來越光滑,越來越金。
面終於做成了,接下來來該搓成湯圓了。看著長輩們一個個都搓成圓形,感覺太沒有趣,自己捏起了創意的丸子;先把丸子捏呈幾何形狀,但我還是覺得我的心意不夠,把面壓成一張張的餅,再把它搓成條,用刀斜著一片片的片下來。哈哈我最新的創意湯圓怎麼樣啊?
第二天很快就到來了,我把昨晚搓的湯圓下鍋水煮,之後撈上來,我捏的丸子與眾不同,在一堆圓形中顯得鶴立雞群。有的像是做花那樣綻放著,有的像切片香腸那樣,還有的像美麗的蝸牛殼,真是別有洞天。
冬至的傳統習俗,就是這樣在我們手中,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冬至吃吃吃作文 篇5
盼星星,盼月亮,一年一度的冬至在我們的盼望下終於來了。
你知道嗎?關於冬至還有一段故事呢!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那時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值得慶祝。我們這個地方冬至得吃湯圓。冬至搓湯圓,是從祖上傳承下來,還有許多講究。要準備一個圓竹匾,擺上生薑、紅糖、十雙新筷子、柑橘、一枝“三春”。生薑代表旺盛、紅糖和柑橘代表甜甜蜜蜜、十雙紅筷子代表十全十美、一枝“三春”福祿壽齊全。晚上,媽媽拿三個大盆子,先把糯米粉倒進去,再把燒開的水倒一些進糯米粉裡,然後把紅薯泥、土豆泥、紫薯泥分別放在盤子裡,攪一攪把水、三種餡和糯米粉和在一起,再反覆地搓揉,慢慢地揉成一團。揉好了我們就開始搓湯圓。我先揪一塊糯米糰,把糯米糰放在兩隻手掌中間慢慢搓,隨著我的手的轉動,原先橢圓狀的糯米糰漸漸變成了圓形,我高興極了。媽媽呢?她一會兒搓湯圓;一會兒做金元寶;一會兒做小動物。我看得眼花繚亂,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搓好後,我把湯圓擺成了‘’平安幸福‘’四個大字。我仔細端詳了一下,還挺像的。
第二天,媽媽把湯圓放一些到鍋裡煮,煮好了湯圓們都浮上水面,媽媽撈給我們吃。我像幾天沒吃食物的餓狼撲了上來。不一會兒一掃而光。
接著,我們去掃墓。開心極了。
冬至吃吃吃作文 篇6
家鄉的冬至是要吃麻餈的,麻餈我吃過,但是麻餈是怎麼做的我就不知道了,今天我就親眼見識到了麻餈的做法。
我們在爺爺家吃晚飯時,有一個爺爺的朋友來串門,告訴我們他們晚飯後要“搡麻餈”。爸爸說等會兒我們去看看,讓我去見識一下,也能讓我瞭解家鄉的風俗。爸爸很興奮地說他小時候爺爺家每到冬至前夕,都有“搡麻餈”的風俗習慣,那時爸爸和他的同伴一起圍著大人們“搡麻餈”,等待享受這香噴噴的麻餈,這是爸爸童年的.美好回憶。
吃完晚飯,爸爸興高采烈地帶著媽媽和我奔向村裡那戶打麻餈的人家,一進那戶農民伯伯的家裡,我聞到了一股香噴噴的味道,看見火爐上正用木桶蒸著熱氣騰騰的糯米飯,過了一會,他們把蒸熟的糯米飯倒進石臼裡,幾個大人輪流用木槌擊打這個糯米糰,一個大人的手一邊沾著水一邊不斷的翻動著這個糯米糰,直到把這個糯米糰打糊了,才把這個糯米糰放到竹匾上,我還發現竹匾的底面上鋪了一層粉,爸爸說這是玉米粉和黃豆粉,兩個大人迅速地用雙手把這個糯米糰攤成薄薄的一張大圓餅,然後在上面
灑了一層芝麻和紅糖,再用菜刀把大圓餅切成一塊一塊的麻餈,主人很客氣的把多放了些紅糖的麻餈分給旁邊的小朋友每人一塊,我也分到了一塊香噴噴的麻餈,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今年的冬至過的真不一樣,因為我親眼看到了做麻餈的全過程,還吃到了這麼好吃的麻餈,真是一個愉快的冬至啊!
冬至吃吃吃作文 篇7
今天是一年一度冬至包湯圓和吃湯圓的好日子。放學了,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自己的開心快樂與興奮,我像箭一般衝進了這個美麗又溫馨的家,家中又有一個貼心的媽媽,我跑進可愛的書房,不一會兒作業寫完了,我真不敢相信,今天作業居然寫得這麼快,所以我相信這句俗話;一切皆有可能,我和媽媽開始包湯圓了。
我的心像打鼓一樣咚咚的響,跟本停不下來,都快打進極尼斯記錄了,媽媽先把“它”搓得又長又粗像根油條似的,然後,把“它”平均分成五,六份,然後把“它”搓得圓圓的,裡面一定要放芝麻這樣才好吃呢!我們包了一個又一個,包了上百個呢!
我們把湯圓一個個放進這熱氣沸騰的大鍋裡,就像一群冬泳鍵將軋進波濤洶湧的江河裡,煮了一會兒一個個潔白的湯圓開始浮上來,這表示湯圓已經熟了,用漏勺撈起,然後放進紅糖,一下子晶瑩剔透的湯圓變成金黃色了,這時我口水已忍不住流出來。
我們開始吃那金色的湯圓了,顯然,我沒有媽媽包得好,但是,那是我自己包的湯圓,那些姿態不一,奇形百怪的湯圓就要被我這外號叫小胖墩的小子吃掉了,我筷子一夾,一瞬間這可惡的小傢伙跳進了這粘粘的湯裡,我還不信了,我這麼大一個人還吃不了你這小傢伙,所以我用湯匙把這小夥子消滅了。
這一頓美味又可口的晚餐讓我永生難忘啊!
冬至吃吃吃作文 篇8
冬至,又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有兩種習俗,一個北方的習俗,一個南方的習俗,北方人過冬至是吃羊肉,狗肉,還要吃餛飩和餃子。而我們南方則要吃湯圓,還有掃墓。因為湯圓的圓代表團圓。
但是,今年的冬至……我卻沒有過,為什麼呢?因為家裡出了點特殊情況,不過,聽媽媽說,在冬至前一天,就要準備好多東西,有炸蔥油餅,籽把和像饅頭差不多的麵食,最主要的還是湯圓。
媽媽說湯圓是在冬至當天早上做的,所以那天早上四點多就要起床。做湯圓首先要準備:糯米粉,溫水,油,花生餡和糖,還要一個乾淨的盆。把糯米粉、油、溫水按比例倒入盆裡攪拌均勻再用力使勁揉,直到用手捏得棉棉的就可以了!接著就是搓湯圓了,捏一小塊糯米糰,放在手心裡輕輕地搓圓,在圓的中心部位,用手壓出一個小窩,往窩裡倒點花生餡,再把窩口捏合,再把它搓圓,一個湯圓就大功告成了!真可惜,我沒有參與其中,不然一定很有趣!除了做湯圓還要捏一些元寶,代表招財進寶,做好的湯圓要用一種圓形籮筐擺放好,中間再放一個桔子,代表團圓。包個湯圓怎麼還有那麼多的講究,真是奇葩啊!
天剛剛矇矇亮,鞭炮聲就已響起,大人們就忙著用湯圓祭拜天地、祖先,還特意用竹籤串幾個湯圓,插在門縫邊,。吃完湯圓,全家老少都要出去掃墓,媽媽說,要去掃墓女人們必須要穿紅色的衣服,就連裝貢品的袋子、籃子、還有扁擔都要紅色的。
雖然沒過成冬至,但聽媽媽講也真很有趣啊!感覺身臨其中。
冬至吃吃吃作文 篇9
“只有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是啊!一個人的力量雖薄弱,但十四億人口獻出的愛集合在一起的力量,可不容小視的。
冬至,聽奶奶說,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湯圓,只要吃過了湯圓就會長一歲。
在以往,我都是在家裡吃的湯圓,可這一天,爸爸卻聲稱把我們帶出去吃。我幸喜若狂,雙手舉起十分贊成。於是,我們一家都跑到外面去吃了。
我們買了三袋湯圓,我分到了一袋後,立馬不顧形象的飛速狂吃起來,很快袋中的湯圓有一半就被我消滅了。可我的肚子連半飽都不到,我又拿出一個湯圓,正要往嘴裡放時。突然,兩個瘦小的身影出現在我的視線裡——一位老奶奶和她的小孫子牽著手在四處乞討。她們衣著樸素,雖無補丁,但袖子卻都裂了口,在大冬天裡還穿著拖鞋,光看著就讓人心寒。我內心一股憐憫之情油然而生,我看了看那袋湯圓,想將湯圓送給她們吃;我又看了看那未飽的肚子,想將湯圓自己吃了,滿足當下的需求,可我會那樣做嗎?
看著她們逐漸遠去的身影,頓時,我心一橫,感性戰勝了理性。我飛奔過去,很快的就追上了她們,我將剩下的湯圓一齊交到了老奶奶的手中,她先是一驚,然後有微笑的接過,跟我道了聲謝謝,之後又牽著小孫子的手微微顫顫地遠去。我看著她們的背影,我真想哭,這世上到底還有多少向她們一樣。但突然,從腳到頭都舒暢了許多,一股歡喜之情鄰上心頭,我的臉上不知何時爬上了一抹微笑。我為我的付出而高興。
若是人們都獻出一點關愛,那麼四周遍地是鮮花,不會再有窮人與富人之分了。
冬至吃吃吃作文 篇10
今天是冬至,媽媽告訴我,冬至那天一定要吃湯圓。“湯圓”,為什麼今天一定要吃呢?於是,我便查了一下資料。原來冬至吃湯圓是一種傳統習俗,“圓”代表著“團圓”“圓滿”,象徵著家庭幸福和諧、幸福和吉祥。既然這樣,我想買來的湯圓雖說好吃,但自己做的肯定更美味,而且更能體現出家庭的圓滿。於是,我纏著媽媽讓她去買些做湯圓的材料,媽媽買回來後,我就開“工”了!
我先挖來一塊粉,然後使勁搓,搓圓以後再挖出一個小洞洞,裡面塞進早已準備好的黑芝麻餡。然後把它捏起來,再搓,不一會兒,一個湯圓完成了。我便把它放在一個盆子上,望著自己做的湯圓,我真想馬上嚐嚐味道,但只有一個,還是快點再做吧!我一邊做,一邊哼起了自己改編版的《健康歌》“左搓搓,右搓搓,手指動動,嘴巴動動,和我一起做湯圓!”漸漸地,盆子上的湯圓越來越多,從一個變成了十幾個。不管了,先把這些下鍋吧!
於是,我便匆匆忙忙地洗好手和鍋,然後再倒入一些水,等水燒開後,放入湯圓,趁著水在燒時,我再做一個,結果還沒等我做完,水就開了,那就不管這個了,先放已經做完的吧!我在廚房靜靜地等待著,想到馬上就可以吃上我自己做的湯圓,心裡高興極了!過了大概10分鐘,一個個湯圓基本熟了,我便放了糖,接著關了煤氣。
然後盛了一碗,哈哈!我先品嚐一下我“偉大”的傑作,嗯!這味道還是不錯的,就是有幾個的餡都露了。吃過湯圓,就代表我已經大一歲了,在未來的日子中,我要好好學習,同時希望每個人吃過湯圓以後閤家團團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