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初一作文> 鄉味七年級作文

鄉味七年級作文

鄉味七年級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味七年級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味七年級作文1

  提起我的故鄉寧波,大家想到的可能是書藏古今的豪邁與港通天下的氣派,但在我的心中,最令我魂牽夢縈的,還是熟悉的家鄉味道。

  眾所周知,湯圓是寧波的特產,它渾身潔白,如同一顆顆白珍珠,在滾熱的水裡翻轉騰挪。母親送兒子遠行,總要煮上一碗桂花糖湯圓為兒子餞行,燙口的湯圓吞下肚去,溢位的卻是一滴熱淚。圓滾滾的湯圓是老母親對兒子的萬般囑咐:平平安安遠去、圓圓滿滿歸來。在丈夫即將還家之時,妻子也會預備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在推門的那一瞬間遞上,湯圓軟軟糯糯,送入口中,一股芝麻的清香繞舌三日。湯圓在鍋裡浮浮沉沉,孩子在身邊嘻嘻鬧鬧,這就是家的味道。

  你知道“醉蝦”這道菜嗎?是把剛撈上來的鮮蝦用黃酒灌醉,再放上番茄汁調製出來的,上桌時喝醉酒的生蝦們還在有氣無力的蹦躂呢。每天清晨,漁民們都披著薄霧出海打魚,這樣捕上的海鮮透骨新鮮,我們很少吃凍在冰櫃裡天長地久的海鮮。寧波人有一張能吃會品的嘴,烹飪手法保留住了食材最原始的本味。我第一次吃醉蝦時害怕極了,一旁吃得津津有味的叔叔舒緩了我的情緒,“醉蝦很好吃,你吃得很開心,它就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呀。”我忍住了自己的菩薩心,狠下心來揪開蝦頭,破開蝦腹,嚼著那鮮嫩的蝦肉,不知為何被深深的觸動了: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寧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品嚐到最新鮮的海鮮,也正因為如此,寧波人養成了一種踏實、做事不嬌柔不做作的性格特點。

  我最喜歡的菜餚莫過於這道腐皮包黃魚了,它是由薄薄的豆腐皮衣,包裹著嫩嫩的黃魚肉下鍋去炸的,口感豐富,脆中有糯、鹹香交織,真是名副其實的上等佳餚。它反映了寧波人多姿多彩的生活:這是一個多元化的城市,它既有得天獨厚的優良港口,把貨物運向全世界各地,又有精湛的紡織業,手工製造業,供以內需。自改革開放以來,寧波人民用雙手創造出這個小城日新月異的變化。這道菜也是這樣啊,豆腐皮和魚兩種混不搭界的食材居然能如此完美的搭配在一起,這就是美食的包容性。

  書的智慧,水的柔情,港的豪爽,人的勤勞,這就是寧波--我的故鄉,一座質樸的小城,我要努力建設她,讓她盡顯我心中的家鄉味道。

鄉味七年級作文2

  “女兒,在無錫的爺爺又寄來了兩大包小籠包。”媽媽開心地對我說。作為資深吃貨的我,一聽到“小籠包”這三個字,眼睛下意識地發光,急切地說:“媽媽,那你先蒸幾個,我要嚐嚐。”“好,真是個小饞貓。”媽媽和藹地說。

  看著一個個被凍著的小籠包,排列有序地放在蒸鍋上,我不由自主地嚥了一下口水,嘴裡彷彿品嚐到了小籠包的味道。

  過了十分鐘,開鍋了。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快速夾起一個飽滿的小籠包,放在醋碟上。剛用嘴碰了碰小籠包的皮就被燙到了。看著小籠包上虛無縹緲的白煙,我的思緒飄向了萬里之外的.家鄉。

  小時候,一回到家鄉的我,都是在不停地吃呀、玩呀。我的家鄉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它還有一個好聽的稱謂——魚米之鄉。那裡的美食數不勝數,但我卻獨愛這美味的無錫小籠包。

  每當到了春節,爺爺奶奶都會給我包小籠包。擀麵皮,包肉餡,放肉凍,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驟。那時候的小籠包皮厚有咬勁,肉多,湯汁能流滿一小勺……

  “女兒,發什麼愣呀?快吃,小籠包要涼了。”“啊,噢、噢。”我的回憶被媽媽的聲音一下子打斷了。

  我拿起筷子,輕輕地夾著小籠包。先用嘴在皮子上咬出一個小口子,然後慢慢地放到嘴邊吸著裡面的湯汁,嗯,和小時候的一樣,湯汁很多,味道鮮美。細細地品著,我品出了家鄉的鮮美。接著就是小籠包的皮,別看它的皮很厚,但吃起來卻很有勁道,彷彿是爺爺那粗糙的手在撫摸我的腦袋,讓我感受到了家鄉的溫柔。最後終於吃到了我最愛的肉餡,我狠狠地咬上一大口,濃濃的肉香味頓時在我的嘴裡瀰漫開來,那肉餡鮮嫩多汁,油而不膩,還帶有點無錫那獨特的甜甜的味道,和我兒時記憶中的味道一樣,讓我嚐出了家鄉的甜。幾個小籠包很快就被我吃進肚裡去了,還是無錫的小籠包好吃,厚實,充滿了家鄉的味道。

  吃無錫小籠包,讓我細細品出了家鄉味,那是記憶中永遠抹不掉的味道,是鮮美的,溫柔的,甜甜的味道。

鄉味七年級作文3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不但吃過很多的零食,而且吃過不少的小吃。小吃雖多,可我最愛吃的就是油田的涼皮。

  那天,我和媽媽去吃涼皮,人非常多,可再多也要“江邊洗蘿蔔——一個個來。”等我們找到位置的時候,人群漸漸少了起來。在這等待的時間裡,我好奇地問媽媽“這好吃的涼皮是怎麼做出來的?”媽媽被我這麼一問,居然愣住了,一臉的茫然。這時,豪爽的攤主阿姨到時替我的媽媽解了圍,她說“這好吃的涼皮是陝西涼皮。關於涼皮還有一個傳說呢。在戰國時期,曹操帶重兵來到陝西漢中,不小心把很多農田裡的米打溼了,打不下米來。人們都在為難的時候,有一個婦女急中生智,把米磨成米糊,澆在麻布上在鍋裡蒸。過了一會兒,做出了一個米餅。婦女剛切成條狀,沒想到許多的調料灑落在米條上。婦女吃了一口,大叫好吃。從此這種吃法就流傳下來。涼皮晶瑩透亮,白的淨潔,讓你一看就流口水.

  正說著,攤主阿姨麻利地在碗裡放上一點綠豆芽、麵筋,再放上涼皮,放上料水、香醋和辣椒油,香氣撲鼻。隨即而來的就是一碗飄香的了涼皮放到了我的面前,那白花花的米皮上撒了一些水靈靈的黃瓜,紅紅的辣椒油在上面鋪了一層又一層,讓人情不自禁地讚道:“好香的涼皮啊!”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筷子,夾起一口放在嘴裡,滑滑的米條鑽到了我的嘴裡。那香味就是“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香,那香味像一隻調皮的小精靈迴盪在我的嘴裡,遲遲不肯走,至今讓我流連忘返;鹹,那股濃郁的酸鹹味充滿了我的口腔,讓我的舌頭回味無窮;鮮,那湯汁裡滿是鮮味,我的腦海裡只有一個字“爽”。再咬上一口麵筋,軟軟的、柔柔的,摻合著鮮汁,讓我大叫一聲“好”。辣椒的香味加上香醋的酸味,勁道的涼皮加上綠豆芽,又辣又香,又涼又爽,聞著吃著更爽啊!這種味道簡直只能用有辣有鹹有鮮有麻來形容不過了。再看看身後的兩位大哥哥,一隻手拿著手機,另一隻手拿著筷子正在狼吞虎嚥。忽然,我無意看到媽媽,她正在偷吃我的涼皮。於是,我也大吃起來。

  說到這麼美味又招人喜歡的涼皮,你是不是已經按耐不住想去吃一碗了。是啊!“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

鄉味七年級作文4

  安徽,是我的家鄉,那裡有數不勝數的美食,但我覺得最地的家鄉味卻是那條巷子裡吃到的雜麵條。

  舟車勞頓回到家鄉,正趕上晌午,自然是要去吃上一碗雜麵條的。巷子裡彌散著那店裡用老母雞熬的高湯的鮮香,我不覺加快腳步,來到小店裡。老闆繫個圍裙帶著套袖,正在這架著的大鍋裡製作雜麵條呢。“回來了!又想這口雜麵條了吧?”老闆邊幹著活邊招待著我。那高湯的香味越發濃郁了,撲鼻而來,勾起了肚子裡的饞蟲。就這樣光聞不吃,也能把人給饞倒。

  店裡面積不大,桌子也沒有空的,可我也是有地方坐的——和鄉人拼桌坐在一起。不一會兒便和他們聊起了天,完全沒有陌生人的感覺,彷彿就是一家人。第一次來這裡吃飯,人也是那麼多,也只能和別人拼桌坐在一起。那時還覺得有點兒尷尬,幾個不認識的人在一起吃飯多彆扭,其實不然,都是同鄉的人,彼此聊一聊身邊人,身邊事不一會兒就熟識了。那麼多年過去了,氣氛沒有改變,雜麵條的味道也依舊濃稠。

  還在和同桌人說著話,一碗熱氣騰騰的雜麵條就端上來了,碗還那麼大,面卻冒出了尖,老闆娘笑著說:“姑娘,剛回來吧?快趁熱吃,等涼了就不是這味啦!”聽著這直暖人心的話,我嚐了一口,果然,麵條的味道沒有變,還是那麼香,這被高湯煮成黏糊狀的面,吃起來潤滑細膩。我只顧吃著,也顧不上跟同桌的鄉人們說話了。這時,旁邊的老鄉遞給了我一個托盤:“放上蒜末和炒芝麻,保準你能再吃上一碗!”我接過托盤,似信非信地分別從蒜末罐和炒芝麻罐裡舀了點兒加進碗裡,再進嘴的雜麵條比之前吃的更清口更濃香了!我連連點頭稱讚,老鄉也得意得很:“這雜麵條才是真地道呢!”是啊,老闆的手藝再加之老鄉的熱情,能不地道嗎?

  吃完後起身要走了,老闆娘對我說道:“明年再見啊姑娘,在北京好好學習。”來時,老闆招呼我;走時,老闆娘囑託我。這種關心,就像父母關心自己的孩子那樣,帶著家的味道,家鄉的味道。

鄉味七年級作文5

  我的家鄉在鹽城的一個小角落裡。那裡的河流縱橫交錯,那裡的美食令人難忘。

  老家的河流常常令村民們回憶滿滿。村子裡最大的河流,當然要數蟒蛇河,這條河像一條蟒蛇一樣彎彎曲曲,貫穿著整個村子。我家老房子就背朝著這條河,河邊長滿了高大的蘆葦,足足有房子那麼高,在風中搖擺著。聽爸爸說,以前夏天的時候,他和叔叔總是喜歡趁爺爺睡覺的時候,偷偷地從屋子裡溜出去,到蟒蛇河裡去游泳,爸爸在游泳的時候,不一小心被水蛭給咬了,上岸的時候,被叔叔發現了,叔叔同另外幾個小夥伴好不容易才把水蛭從爸爸身上弄下來,由於弄水蛭弄了好長時間,待爺爺醒來後,看見爸爸和叔叔渾身溼漉漉地從前門裡進來,知道這兄弟倆又去河裡游泳去了,便操起雞毛撣子就開始打,爸爸和叔叔見狀,便跑走了,到晚上才回來。

  老家的美食令人難忘。我最喜歡吃老家的特色肉圓,這種肉圓外形看起來可漂亮了,大小剛剛好和一個小橘子那麼大,嫩嫩的肉被一層脆脆的糯米包了起來,糯米被油炸成了金黃色,還點綴著一點蔥,真讓人忍不住垂涎三尺!剛炸出來的肉圓是最好吃的。用筷子戳一個放在鼻子前聞一聞,油的香味和肉的鮮美融合在一起,包裹著嗅覺,使我沉浸在一片美味之中。我流著口水,迫不及待的把整個肉圓都塞進嘴裡,肉圓漸漸的在舌頭的翻滾中融化,過了好一會兒,才吞下肚子,由於上一個太燙,沒嚐出味道,於是我又揀了一個放進嘴裡,這次好多了,我咬了一口肉圓,外面的糯米皮咬起來“嘎吱嘎吱”脆脆的,嚼起來不僅十分有勁,而且還會有食材融合起來的美味,油雖多而不膩;裡面卻咬起來軟軟的,裡面的肉和糯米都炸爛了,還有點粘,這時,突然從糯米和肉裡溢位了一些油來,油在口中綻開,慢慢地把肉和糯米包裹了起來,油和肉在口腔裡滑動著,觸碰著舌尖,我在嘴裡咀嚼著,肉和油順著食道滑了下去,頓時整個身體也都暖和了起來。心中也貫穿了家鄉人對我的溫暖與照顧,也使我感覺肉圓格外的美味!

  我漸漸的感到了一種和睦融融、回味滿滿的家鄉味在我的心中盪漾……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