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初中數學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是透過學習實踐總結出的快速掌握知識的方法。因其與學習掌握知識的效率有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好初中數學的學習方法,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
1、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
想要學好數學必須重視基礎概念,必須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然後會運用知識點解決問題,遇到問題自己學會反思及多維度的思考,最後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如果對書本上的概念一知半解,對知識點沒有吃透,就會出現成績飄忽不定的現象。
2、正確理解和掌握數學的一些基本概念、法則、公式、定理,把握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絡。
由於數學是一門知識的連貫性和邏輯性都很強的學科,如果在學習某一內容或解某一題時碰到了困難,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因為與其有關的、以前的一些基本知識沒有掌握好所造成的,因此要經常查缺補漏,找到問題並及時解決之,努力做到發現一個問題及時解決一個問題。只有基礎紮實,解決問題才能得心應手,成績才會提高。
二、初中數學中考知識重難點分析
1、函式(一次函式、反比例函式、二次函式),中考佔總分的15%左右。
特別是二次函式是中考的重點,也是中考的`難點,在填空、選擇、解答題中均會出現,且知識點多,題型多變。
而且一道解答題一般會在試卷最後兩題中出現,一般二次函式的應用和二次函式的影象、性質及三角形、四邊形綜合題,難度較大。
如果在這一環節掌握不好,將會直接影響代數的基礎,會對中考的分數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2、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化簡運算。
整式的運算、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科學計數法及分式化簡等都是初中學習的重點,它貫穿於整個初中數學的知識,是我們進行數學運算的基礎,其中因式分解及理解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運算的關係、分式的運算是難點。
中考一般以選擇、填空形式出現,但卻是解答題完整解答的基礎。運算能力的熟練程度和答題的正確率有直接的關係,掌握不好,答題正確率就不會很高,進而後面的的方程、不等式、函式也無法學好。
3、應用題,中考中佔總分的30%左右。
包括方程(組)應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應用,函式應用,解三角形應用,機率與統計應用幾種題型。
一般會出現二至三道解答題(30分左右)及2-3道選擇、填空題(10分-15分),佔中考總分的30%左右。
現在中考對數學實際應用的考察會越來越多,數學與生活聯絡越來越緊密,應用題要求學生的理解辨別能力很強,能從問題中讀出必要的數學資訊,並從數學的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方程思想、函式思想、數形結合思想也是中學階段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是解決很多問題的工具。
4、三角形(全等、相似、角平分線、中垂線、高線、解直角三角形)、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考中佔總分25%左右。
三角形是初中幾何圖形中內容最多的一塊知識,也是學好平面幾何的必要基礎,貫穿初二到到初三的幾何知識,其中的幾何證明題及線段長度和角度的計算對很多學生是難點。
只有學好了三角形,後面的四邊形乃至圓的證明就容易理解掌握了,反之,後面的一切幾何證明更將無從下手,沒有清晰的思路。
其中解三角形在初三下冊學習,是以直角三角形為基礎的,在中考中會以船的觸礁、樓高、影子問題出現一道大題。因此在初中數學學習中也是一個重點。
四邊形在初二進行學習的,其中特殊四邊形的性質及判定定理很多,容易混淆,深刻理解這些性質和判定、理清它們之間的聯絡是解決證明和計算的基礎,四邊形中題型多變,計算、證明都有一定難度。
經常在中考選擇題、填空題及解答題的壓軸題(最後一題)中出現,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較高。
5、圓,中考中佔總分的10%左右。
包括圓的基本性質,點、直線與圓位置關係,圓心角與圓周角,切線的性質和判定,扇形弧長及面積,這章節知識是在初三學習的。
三、初中各年級學習策略
初中數學是一個整體,初一基礎多,初二的難點多,初三的考點多,在學習中也要根據課程課程,科學調整策略。
初一階段:
1、狠抓基礎,循序漸進。
立足課本,把課本知識點吃透,輔以基礎知識、基本方法的訓練,先以基礎題為主,培養運算能力,提升自信心。等基礎知識熟悉了,再逐漸加深難度,能舉一反三,形成自己的思維。能靈活運用知識點。
2、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及時預習書本知識,然後帶著問題去聽課,提高課堂效率;總結相似的題型,收集自己的典型錯題和不會做的題目;就不懂得問題,積極討論、請教老師;自己制定每日學習計劃,形成習慣。
3、提高作業質量和效率。
每天作業是對當天所學內容的鞏固,如果能高質量的完成當天的作業,就能把當天所學的知識點消化吸收,遺留的問題就少,進而學習效率就高。
初二階段:
1、學會給自己明確目標,以增強學習的目的性、主動性。
2、從基礎知識入手,用簡單、中等的題來訓練自己的解題思路,思考“憑什麼”從第一步走到第二步,它們之間的關聯性、邏輯性是怎樣的?從而真正形成自己的做題思維。
3、堅持養成總結題型、錯題、典型題的習慣,常堅持3-4周後,就能養成習慣。
4、過好幾何入門關——識圖、書寫、推理。書寫是幾何入門的難點,有條理的書寫是培養邏輯推理能力的保證。應根據題目的要求,步步有據,句句有理,由條件推理得到結論。對書本上的定義、性質定理、判定定理要非常熟悉。
5、進行知識歸類,如將判定方法、定理歸類整合,使所學知識系統化
初三階段:
1、狠抓基礎,循序漸進。利用上初三前的暑假把初一、初二年級的知識漏洞透過查、學、練、測的迴圈模式補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在繼續學習新知識時能跟上老師節奏,自然會輕鬆很多。
2、基礎紮實之後,可以逐漸增加難度,做一些中等難度的題目,也不能盲目的只顧做題,要注重思維、思考問題的能力,解題的方法、技巧的訓練。
3、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認真分析按照中考考綱及近幾年中考數學試卷命題的變化規律,對重點考查內容進行分類訓練,對難點進行個個擊破。
4、熟悉並運用常用的數學思想,如方程思想、整體思想、化歸思想、函式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等。
5、中考基礎題真題演練。要求達到自己理想的正確率,也可以全面考察知識漏洞情況,可以再做複習。
6、中考壓軸題突破。縱觀數學中考命題規律,壓軸題主要出現在函式和三角形或四邊形或圓部分的動態問題或分類討論的內容。對壓軸題進行分類剖析,形成解題思路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