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鄉鎮年度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總結三篇

鄉鎮年度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總結

鄉鎮年度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總結三篇

  鄉鎮年度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總結一

  *年,我辦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農委的精心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於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方針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以重點專案建設為突破口,以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家庭農場建設為著力點,強抓基地、龍頭和市場三要素建設,持續推動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快速穩健的發展。現將我縣*年農業產業化經營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農業產業化成效顯著

  1.組織領導措施有力。縣委、縣政府一直把農業產業化作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點,將農業產業化發展列入縣委、縣政府發展的重要內容。針對實際情況,圍繞如何做大做強農業產業進行專題研究。對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實行動態管理,優勝劣汰,實施獎勵扶持。

  2.龍頭企業發展穩健。我縣現有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28家,與去年相比,增加3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4家,市級12家;今年我辦對龍頭企業進行了全面監測,嚴格按照《XX市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提高質量,提高要求,實行嚴進寬出,組織3家企業申請農業產業化經營市級重點龍頭企業,獲得批准。*年,省級龍頭企業鵝背山茶業有限公司成功在q版上市,為企業發展再加推進器,對龍頭企業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3.新型主體經營靈活。全縣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06個,與上年相比增加34個;家庭農場共57家,與去年比增加29家。其中省級示範專業合作社為6家,市級示範社11家。*年,我縣獲得省市財政專項建設資金支援300萬,用於支援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我縣經研究支援石斛產業發展,由合作社和專業大戶為實施主體,實行先建後補,專案正在有序推進。農業經營逐步由單一的家庭經營向多種經營主體經營轉變,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農業經營主題呈多元多樣發展態勢。

  4.“兩個帶動”效果明顯。*年我縣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1億元,其中億元以上企業達4個,上交稅金3200餘萬元。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種植面積達60多萬畝,畜類養殖40多萬頭,禽類養殖1300多萬隻,水產養殖3000多萬尾。全縣龍頭企業從業人數近3300人,企業帶動農戶戶均增收達11000餘元,比上年增幅10%。*年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帶動農戶面達75%。

  我縣“兩個帶動”利益聯接機制模式主要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形式,以縣綠之源油菜專業合作社為例,合作社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民專合組織註冊登記條例》的要求,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依託農產品種植、加工大產業,以“全心全意為社員服務,扶持和帶動廣大種植農戶,全面提高種植技能,加大發展規模,促進社員增收”為宗旨規範運作,並嚴格遵守“三民四治”原則,以優質油菜籽供種、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為特色產業,與縣佳美植物油有限公司、縣川農化工有限公司建立牢固合作,確保優質供種,精心種植,使用高品質化肥、低殘留農藥,實行統一管理、規範化的種植,提供生產、收購、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堅持開展優質油菜籽種植,病蟲害預防等專題培訓及田間地頭現場技術指導,著力帶動社員發展優質油菜籽種植產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高了組織化程度,促進了分工分業規模經營,農民既分享土地分紅又參與經營主體勞動獲得工資收入。對促進當地農民收入顯著增長起到了積極的示範帶動作用。

  二、經營管理成績突出

  針對我縣涉農企業的實際情況,圍繞如何做大做強農業產業,縣委、縣政府制定出臺了《縣關於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的意見》、《縣關於發展現代農業的扶持獎勵意見》;縣委農辦定期對涉農企業就如何做強做大、產品深加工、品牌打造、對外宣傳等方面進行了培訓,帶隊外出參觀學習開闊了企業新思路、新觀念、新視野、新借鑑,取得了較好效果。

  我辦積極組織有特色產品的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參加農產品博覽會,如農博會、西博會、旅博會、XX市民喜愛的農產品大型電視評選活動暨金秋購物節等,並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企業和單位贏得了獎牌和榮譽。

  按照《XX市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管理(暫行)辦法》,我辦今年對我縣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進行了嚴格監測,組織3家縣級龍頭企業申報為農業產業化經營市級重點龍頭企業,組織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市級示範社,獲得透過。

  三、不足及對策

  存在的不足:一是部分龍頭企業還處在發展的初中級階段,規模不大,精深加工能力不夠強;二是組織化程度不太高,有門戶觀念,單打獨鬥,必要的協調和合作不夠;三是發展的專案、資金、技術欠缺;四是資金融資難,投入不足,嚴重製約了企業的發展。五是銷售渠道欠發達,創新意識不足,很多企業有想法也沒有平臺和資金支援進軍電子商貿等新型銷售領域。

  採取的對策:

  1.完善政策制度。對現有的政策制度進行一次集中梳理,按照省市最新檔案精神,制定適合我縣實際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政策,更新新觀念,適應新常態,驅動新動力,確保農業產業化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

  2.建立規模基地。堅持“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大力發展專業鎮,專業村組,實行區域化佈局,建一戶帶多戶,多戶帶全村,一村帶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縣建成一大批區域化、專業化、特色化的生產基地。同時對生產基地實行標準化無公害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檔次,為龍頭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原料。

  3.加快發展龍頭企業。著力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重點圍繞優質茶葉、果品蔬菜、中藥材、藤椒、石斛、花卉苗木等特色產業,新上一批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專案,打造一批競爭力強和市場佔有率高的龍頭企業叢集,實現龍頭企業發展有較大的突破。

  4.大力發展休閒觀光農業。依託我縣豐富的自然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積極發展休閒觀光農業,透過科普教育、休閒度假、水面垂釣、採摘果實等農事旅遊活動帶動生態、觀賞、休憩等旅遊經濟功能,將農業生產與服務功能有機結合。

  5.促成我縣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進軍電商領域。借成為電子商貿進農村試點縣的東風,開拓電子交易市場,普及網購網銷,將我縣特色農產品銷售透過電商契機走出四川,跨越西南,面向全國,奔向世界。

  鄉鎮年度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總結二

  我縣綠化造林工作在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援和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我縣林業 “十二五”規劃XX縣委、縣政府對林業工作的安排部署,經過全縣林業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年初制定的各專案標任務。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營林生產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1、完成營造林面積3.5萬畝,其中人工造林1.1萬畝(木質林8000畝,竹質林3000畝),中幼林撫育0.4萬畝,低產低效林改造2萬畝,佔年度計劃的100%。

  2、完成育苗面積200畝,育苗300萬株,佔年度計劃140畝的143%。

  3、完成四旁植樹60萬株,佔年度計劃50萬株的120%。

  4、完成義務植樹75萬株,佔年度計劃60萬株的125%。

  5、造林樹種良種使用率達70%。積極申報“苦竹筍優質高效培育技術研究與應用”林業科技創新成果1項。

  6、積極開展林業有害生物普查、監測和防控,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3‰以內。

  二、城鄉綠化工作開展情況

  (一)積極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

  在“3.12”組織縣四大家領導和全縣各部門、學校、駐夾部隊1000多人,在三洞鎮周衝村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義務植樹5000株(1-1.5米大葉香樟大苗),施肥1噸,面積50畝。同時也組織各鄉鎮在各自轄區內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義務植樹期間,全縣20餘萬人次在22個鄉鎮分別參加了義務植樹活動,植樹75萬株,建立義務植樹點22個,發放宣傳資料1.8萬餘份,義務植樹盡責率95%,掀起了全縣綠化造林的.高潮。

  (二)大力開展城鄉綠化工作

  要求各部門、單位,各鄉鎮黨委、政府把城鄉綠化工作作為工作重點,進行年終目標考核,抓好轄區內道路、河邊、溝邊、各企事業單位園區綠化美化。全年重點打造了黃土鎮鳳橋村、中興鎮龔溝村和順河鄉上游村等3個幸福美麗新村和全縣20.2公里鄉村道路綠化美化。

  三、林業重點專案執行情況

  (一)退耕還林工程

  1、切實做好全縣3.7萬畝退耕還林計劃成果鞏固,確保退耕還林地面積和質量,組織各鄉鎮開展了自查工作,完成了*年完善退耕還林政策兌現工作,兌現補助資金460萬元。

  2、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建設工作。一是全面完成2014年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建設後續產業發展專案。營造短週期工業原料林121畝,品種改造225畝,豐產措施16783畝,兌現國家專項建設資金172.5萬元,涉及13個鄉鎮65個村。二是啟動*年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後續產業發展專案,目前已完成實施方案的編制、市局評審和批覆工作,正在組織實施中,預計2016年6月前完成專案實施工作。三是積極組織協調農業、水務等部門開展基本口糧田建設和農村能源建設工作。

  (二)蘆山地震災後林業生態恢復重建專案

  建設內容和規模為縣大旗山林場林區3.5公里防火作業道路恢復重建和50畝苗圃地恢復重建。總投資128萬元,其中防火作業道路恢復重建投資53萬元;苗圃地恢復重建投資75萬元,全部為災後重建資金。專案實施方式為防火作業道路恢復重建採用比選方式確定施工單位,苗圃地恢復重建根據建設內容不同分別為土地整理由林場直接實施,透過政府採購購置種苗、種子、化肥、農藥、育苗和辦公裝置,基建內容由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按程式確定施工單位。專案目前已全部完工,並通過了縣聯合檢查組的檢查驗收。資金撥付情況為:總投資128萬元,實際完成投資124.5115萬元,財評審定資金124.5115萬元,結餘資金3.4885萬元。

  (三)2014年農業綜合開發林業生態示範專案

  總投資168萬元,建設面積3000畝(其中人工造林2400畝,封山育林600畝)。目前已完成基本栽植任務,正在開展縣級檢查驗收。待2016年完XX縣級全面檢查驗收和附屬工程完工後後兌現補助資金。

  (四)2013年省級分成森林植被恢復城鄉綠化生態景觀示範林建設專案

  專案總投資100萬元,建設面積1200畝。目前專案已全部竣工,完成了縣級竣工檢查驗收並按照實施方案完成了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資金撥付,共撥付資金96萬元。

  (五)大旗山林場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專案

  專案總投資60萬元(中央投資50萬元,地方投資10萬元),建設規模1000畝。目前已基本完成造林栽植任務,待2016年完XX縣級全面檢查驗收後兌現補助資金。

  四、珍稀名貴樹種培育情況

  根據國家和省市要求加大珍稀樹木培育的要求,我局大力加強珍稀名貴樹木培育力度,並作為我縣今後林業工作的一個重點工作。一是結合全縣巨桉林和低產低效林品種改造,積極引導農戶種植珍稀名貴樹木。二是充分利用我縣茶葉資源,鼓勵、組織廣大林農在現有茶園上開展珍稀名貴樹木培育。全年完成珍稀名貴樹種種植面積3000畝,主要培育樹種有香樟、楨楠、銀杏、紅豆杉等。

  鄉鎮年度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總結三

  一、經濟發展方面

  (一)工業經濟方面:*年,我鄉地區生產總值任務27370萬元,全年預計完成28936萬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任務7800萬元,全年預計完成7800萬元,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任務20000萬元,全年預計完成20000萬元。

  (二)農民收入方面:*年1-3季度,鄉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384元,全縣排名第九位。

  二、農業發展方面

  一是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基本完成;二是繼續擴大藤椒種植規模,全鄉藤椒種植面積達到4500畝,今年藤椒產量20萬斤,實現產值280萬元;三是以張巖村、碧山村為中心,向石堰村、沙嘴村等輻射發展核桃種植共800畝;四是全年新發展優質茶葉200畝,改造茶園50畝,全鄉茶葉種植面積達到6000畝;五是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年度完成道路硬化8.35公里,新建橋樑3座,新建蓄水池59個,新建和整治溝渠共103公里,整治山坪塘46個。

  三、專案推進方面

  積極爭取承接縣重點專案建設,完成了成昆複線專案紅線內徵地拆遷任務,並積極協調處理施工過程中的各類矛盾糾紛,確保專案的順利推進;完成了夾洪天然氣管道、吳三線電力線路、中石油輸油管線專案;高標準農田專案、小農水專案、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專案,正在抓緊施工;百事康生物肥專案正在開展進場的前期工作。

  四、社會管理方面

  (一)安全生產:堅持每月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和季度例會制度,加大對專(兼)職安全員培訓力度。截至目前,共開展安全檢查130餘次,排查出安全隱患160起,並進行了全面整改,全鄉無安全事故發生。

  (二)綜治信訪維穩:1、大力宣傳防邪知識,發放反邪教宣傳單1000多份,製作宣傳展板8個,積極鼓勵老年人參加老協活動,使群眾受教育面達90%以上,未發現傳教信教人員;2、對全鄉範圍內,涉嫌吸毒的人員進行定期幫教和穩控,確保不復吸;3、排查處置各類矛盾糾紛55起,有效化解矛盾糾紛55起,化解率達100﹪,併成功協調了帶河村毀墳信訪糾紛事件、石埝村醫患糾紛和成昆複線推進過程中的各種矛盾糾紛。

  (三)環境保護:積極幫助我鄉企業推進環保達新標工作;加大農村垃圾治理力度,完成了國家十部委抽查迎檢工作。截至目前,投入資金10多萬元集中組織保潔專項行動10餘次,參與群眾1500多人次,啟用垃圾車100多輛次,共清運垃圾2000噸。

  (四)計劃生育:*年,全鄉出生人口79人,出生率6.5‰,計劃生育率88.6%,人口自然增長率-0.623%,全年召開計生例會12次,計生婦查9948人。

  (五)社會保障:嚴格落實優撫低保政策,嚴格標準,嚴格把關,對全鄉145名優撫物件、683名低保實現了應保盡保,加大了對農村低保物件以及特困人員的春荒冬令的救助力度,對312戶308人發放了30000元春荒救助,對314戶797人發放冬令救助90000元;全面實施“精準扶貧”工程,對全鄉236戶貧困戶登記造冊,對口制定了幫扶、脫貧計劃,落實了責任人。

  五、基層黨建方面

  (一)認真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和爭當“忠誠、乾淨、擔當”好乾部活動,製作各類標語、橫幅20多條,收集活動資訊20多篇,確保規定動作到位。

  (二)深入開展“堡壘提升”工程,進一步做好村級活動場所規範化建設,投入資金25萬元,按照相關要求對12個村(社群)活動陣地進行了完善和制度上牆,購買辦公桌椅50多套,對水庫村、上村村、碧山村村委會進行了完善和維修;完成了全鄉黨建大調查工作,對全鄉544名黨員和村、社幹部進行了統一登記和評議。

  (三)加強隊伍管理。嚴格按照《鄉機關管理制度》《村幹部坐班制度》對幹部進行管理,今年採取各種明查、抽查等方式對幹部工作紀律進行了督查,問責9人,問責單位2個。

  (四)黨員管理方面。今年新發展黨員共10人,培訓入黨積極分子20人,組織各類黨員培訓4次,共培訓1030人次,並邀請縣領導為全鄉黨員開展廉政黨課學習,進一步提高全鄉黨員總體素質,提升黨員政治素養

  (五)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制定《鄉*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實施方案》,由鄉紀委牽頭,對各村(社群)財務進行督促檢查;利用鄉公開欄、展板、黑板報、led等積極宣傳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相關工作開展情況;深入開展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活動,加強對黨員幹部的監管力度,發現一例黨員計劃外超生線索,鄉紀委正在按照相關程式進行問責處理;協助並圓滿通過了縣委巡察組對我鄉首輪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巡視XX縣審計局對我鄉主要領導任期經濟責任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