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匆匆的讀後感
《匆匆》中,朱老先生感嘆如遊絲般的時間,度過了多少歲月,到頭來卻連一個模糊的背影都漸漸消逝。什麼都可以有新的開始,“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為什麼,獨有時間,既像被人偷走般神秘,又像自己逃走般迷茫。本來緊握著的時間,但從剛生下來開始一點點指縫中流去,手中握的東西都漸漸空虛了,時間去得是那麼悄無聲息,連自己都不曾察覺。時間與時間交替著,換來了一個個日出,一個個日落,這之間,太陽從這兒走到那兒。指尖流走的水,嘴角滑過的米飯,凝然的雙眼,睡覺時,醒來時,伴隨著嘆息送走了一天。逃去如飛的日子,從沒留著些什麼,“貧窮”的自己來到這個世上,又“貧窮”地回去。
其實,擦肩而過的時間,我們也曾見到過。鬧鐘上,時針、分針和秒針,它們走過的每一步,那就是時間的身影;當遼闊的天空睜開眼,看那一朵朵雲慢慢地變換,那無盡頭的瞬間就是時間的身影時間的逝去,對我們稚氣未除的孩子來說,是長大。對馬上要面對工作的青年來說,是對人生的挑戰。而對父母來說,卻是一根根白色的頭髮。每個人都覺得千金難買一寸金。然而,卻有多少人把時間拿來抱怨,是抱怨時間的.匆匆?還是抱怨時間的珍貴?既然時間都是要離我們而去,與其讓它流進浪費的臭水溝,不如讓它燦爛地消失。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主導著自己的時間,有些人活得精彩,有些人卻活得那麼地糟糕。相信大家都看過一條新聞:一個男子因相信2012的謠言而浪費自己的積蓄行樂不上班。雖然,2012令人膽顫,謠言畢竟是謠言,一點點的理智就可以分辨出來。即使是真的,又何必浪費那麼多的時間,時間不是玩的工具,它是絕無僅有的,在那裡等待預言的實現,讓時間從恐慌中逝去,不覺得可惜嗎?寒假對我們小孩子是快樂的,然而,快樂中卻不能摻雜縱容。或許,你從未想過那躺在桌子上的寒假作業,直到快結束才草草了事,這樣的時間很沒意義,為那作業花多點時間是值得的,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既玩的開心又不用想作業的問題,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時間,自己可以感受得到,也曾見到。只是自己不懂得珍惜罷了。擦肩而過,與時間曾有相識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