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現象》閱讀答案
一次偶然的現象會帶來什麼樣的發現?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偶然的現象》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偶然的現象
(1)一個偶然的現象所說明的問題,有時會使我們對習以為常的事恍然大悟,從而發現以前並未被認識但早已存在的規律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價值。
(2)我們在作玉米凍害強度指標試驗時,玉米苗均在溫度降至-4℃時植株地上部受凍死亡。然而卻出現了例外, 有一棵玉米苗在溫度降至-3℃時地上部就受凍死亡。對此我們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分析,最後發現,原來這株玉米播種深度僅為1cm,比其他正常播種深度 3cm淺,此後又進行了多次試驗,也證明了在相同的條件下播種過淺的植株抗凍能力差。經對土壤溫度測定表明:母根處(種子)的土壤溫度播種淺的低於播種深的。為什麼地上部處於同一溫度條件下,播種淺的植株未達凍害指標(-4℃)先受害?
處於溫度較高環境中的部分(母根等)對地上部進行了調節,使其整體達到了平衡狀態,提高了抗凍能力。播種過淺的植株地下部處的溫度較低,調節能力弱而使地上部先受凍。
(3)生物體在進化過程中雖然越來越複雜,形成不同組織、不同器官,並各有不同的功能,但在一定條件下各部分之間,整體和部分之間可以互相協調。如機體某部分損傷,可以透過再生得到恢復;不同器官的能力可以互相代償,植物根裸於地面產生了葉綠素而具有葉的功能,對葉面噴水或施肥而代償了根的功能;細胞在特定的條件培育下形成了植株,以部分形成了整體。正是這些早已為人們所熟知的事實向我們展示了生物的整體性。
(4)生物的整體性有著重要的價值等待我們去開發。在乾旱的情況下,對處在灌漿期的小麥噴水可以獲得好收成就是整體性代償功能的應用;將植物少量的根置入貯水好的物質中,植物正常生長已被實驗證明,我們可以設想到用部分支撐整體的特性來改造沙漠。然而我們更不能忽視整體性不利的'一面,即生物體某部分處在不利的條件下必然對整體產生影響。我們應採取措施來控制。生物的整體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具體的機制可能需要由分子生物學來揭示。因此,生物的整體性就是生物向我們發出的進軍的呼喚。(《生物的整體性》)載《光明日報》1993年7 月23日)
(1)文章第二段的中,選填哪一句能使上下文銜接順暢並且符合文章主旨?
[ ]
A. 這足以證明深播種是奪取豐收的重要措施。
B. 這說明了生物是一個有機整體。
C. 這說明了根部的作用。
D. 這告訴我們:分析問題必須全面。
(2)下列有關玉米凍害強度指標標試驗的說法,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 ]
A.玉米母根部可以對地上部的機能進行調節,提高其抗凍能力。
B.播種過淺的玉米地下部處的溫度較低,調節能力弱而使地上部受凍害。
C.母根處溫度高的植株較母根處溫度低的植株調節力強。
D.生物是一個有機整體,在一定條件下各部分之間可以互相協調。
(3)第四段主要寫了要把對生物整體性的研究應用到實際中,其原則用哪句概括最全面?
[ ]
A.整體性的代償功能和部分支援整體的特性。
B.利用生物整體性有利的一面,控制不利的一面。
C.開發生物整體性重要價值,利用代償功能。
D.用少量的根培養植物,用部分支撐整體。
(4)對文中“生物整體性”所指,表述最恰當的一項是
[ ]
A.生物在一定條件下,各部分之間,整體和部分之間可以互相協調、影響。
B.經過自然的選擇,生物體日趨複雜,其不同器官的能力可以互相代償。
C.生物體不同的組織、不同器官之間具有互相替代、彼此協調的特性。
D.生物體某一部分處於不利條件下必然對生物整體產生影響的特性。
參考答案
B;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