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圓明園的毀滅>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集合五篇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集合五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圓明園的毀滅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激發民族自豪感。

  二:練習背誦課文二三四自然段

  三:知道圓明園毀滅的經過,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教學過程

  上課,同學們好;請坐,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圓明園輝煌的過去,想看看圓明園的這些美景嗎?放課件,誰能用有…還有…,有…還有…,有…還有…,不僅有…還有…,有…還有…,來來跟大家聊一聊圓明園裡有什麼。說得真好,來,我們一起來說說

  圓明園裡有…還有…有…還有…有…還有…不僅有…還有…有…還有…,圓明園的景觀多嗎?多到什麼程度,誰能用一個詞兒形容形容。同學們說了這麼多的好詞兒,那老師就給同學們打個比方吧!圓明園就像孫悟空的口袋,收盡了天下所有的美景!收盡了天下所有的奇珍異寶!同學們,這個比方不過分吧。我覺得一點兒也不過分,圓明園的景觀美嗎?美到什麼程度?誰能用一個詞兒形容形容,同學們說了這麼多的好詞兒,那老師還給同學們打個比方,圓明園就像王母娘娘的天宮降臨人間。要是你漫步在這人間仙境裡,你的心情會是什麼樣的?來,我們有感情地讀讀這些句子,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裡。誰還能用下面這些詞來跟大家聊一聊圓明園,放課件,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然而,就是這樣一座讓人流連忘返,陶醉其間的人間仙境,就是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頃刻間,化作了一片灰燼!那是因為…學生讀課文最一段,

  統統掠走是什麼意思?打個比方,想拿這支筆把桌子也拿走了,誰還能打這的比方,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曾經參加過這次搶劫的一名法國士兵的日記,出示課件,誰能給大家有感情地朗讀朗讀這段日記,誰願意再給大家讀一讀課文裡的這一句話?任意破壞是怎樣破壞?學生說,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名士兵的日記,出示課件,一起讀一讀,同學們,讓我們把看到的,想到的,全部溶入情感中,誰願意再給大家示範讀一讀,讀得真好,來大家一起來讀讀這一句,學生讀,能拿走的,全拿走了,不能拿走的,用大車搬走了。搬不動的,任意毀壞了。僅僅是這些嗎?不!他們還有更卑鄙的手段,那就是…學生讀,同學們,讓我們親眼看一看他們罪惡的行徑吧,放電影,看到這裡,你心裡的感受是什麼?學生談,是的,老師的心裡也充滿了滿腔怒火。

  從此,圓明園裡沒有了……還沒有了……,沒有了……還沒有了,……沒有了……也沒有了,不僅沒有了……還沒有了……。上至……沒有了,下至……也沒有了,圓明園的一切都沒有了,圓明園徹底的毀滅了!板書,毀滅。來,同學們讓我們帶著滿腔的怒火再讀一讀這西方列強的罪惡吧!學生朗讀

  來,我們來看看法國作家雨果是怎樣看待他們自己的軍隊的,出示課件,學生朗讀,讓我們記住這兩個可惡的強盜吧: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同學們,請仔細端詳書中的兩副插圖,這就是兩個強盜給我們留下的,給世界留下的,留下的是一片廢墟,此時此刻,你想說點什麼?一段話,一句話,哪怕一個詞也行,學生說,我們再來看看書中的第一自然段,作者想說什麼,學生朗讀,作者說的是…來,我們一起懷著沉痛的心情大聲地讀一遍!板書不可估量的損失,此時此刻老師的心裡也有許許多多的話要說但我最想說的一句是落後就要捱打讓我們大聲地讀一遍。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下課!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2

  一堂動人心魄、蕩氣迴腸的語文課結束了。不,不是結束,是催生了所有上課的學生和聽課老師的深層思考:英法聯軍毀滅的究竟是什麼?而他們永遠也毀滅不了的又是什麼?“圓明園”這個符號帶給我們的是怎樣的反思?我們的語文教學怎樣把孩子們引領上一條個性充分發展的金光大道?

  竇桂梅老師是“新生代”特級教師的領軍人物。她首倡的“三個超越”的教學思想,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先進理念,在全國小語界引起強烈反響。這次展示的《圓明園的毀滅》一課,在原有基礎上又是一次飛躍,是一堂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閱讀教學課。

  這堂課,概括地說,就是從新課程觀的高度,從生命成長的層次,用動態生成的目光,整體先“構建”,而後又“解構”課堂──緊緊圍繞一個主題,透過與多個文字的碰撞交融,形成一種深深浸潤在文化之中的開放的語文課堂。透過薰陶與體驗,理解與揚棄,感悟與反思,使得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主題學習中獲得質的提升,從而夯實學生語言文化的根基。這便是竇桂梅老師所倡導的“主題教學”。

  一、走近圓明園

  課前學生閱讀了兩篇課文,一篇是《圓明園的毀滅》,一篇是《雨果致巴特萊德的信》。上課伊始,學生的學習熱情便被點燃了。“英法聯軍把金碧輝煌的圓明園搶掠一空,焚燒殆盡,真是強盜行徑。”“我讀了兩篇文章感受是兩個字:悲憤,無比的悲憤與憤怒。”“東方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變成了斷垣殘壁,一片廢墟,讓人痛心不已。”學生在讀書中真的動了感情。

  竇老師引導學生透過有關資料知道圓明園佔地約458.9公頃,有一萬多個禮堂這麼大。學生感受到課件上顯示的廢墟在風雨中已經佇立了144年。學生低沉而緩慢地誦讀:“圓明園裡,荒野的風,嗚咽地講述著──一個古老的故事;殘留的柱,痛苦地書寫著──一個國家的恥辱!”學生開始領悟課文上的這段話:“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學生說:“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才有不可估量的損失。”學生真正把書讀進去了。便從“走近圓明園”昇華到“走進圓明園”了。

  在這裡,把文字整合成一個三維立體的“整合塊”,學生在閱讀同一主題下的系列文章,多角度獲取資訊。在同一主題的語境中發展學生的語言與思維,獲得審美的情感薰陶。這充分顯示了竇老師“主題教學”的魅力所在。

  二、走進圓明園

  學生默讀2、3、4自然段,畫出了一系列的關聯詞,如“有……也有……”“有……也有……還有……”“不僅有……還有……”等等。學生在讀書中掌握“眾星拱月”是怎樣的佈局,“金碧輝煌”“玲瓏剔透”是什麼形態,“詩情畫意”“幻想境界”是何等美妙,“名人字畫”“奇珍異寶”又是多麼珍貴。在此基礎上,再讀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文章的前5段,學生被那“恍若月宮”的情景深深陶醉了。此時,只有此時,學生才真正在語言文字的載體引領下,走進了圓明園。

  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理直氣壯地告訴自己,也告訴世人:“圓明園的價值在祖國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不可估量的。”

  可是,當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之後又是怎樣的情景呢?竇老師引導學生結合資料領會“統統”掠、“任意”毀、“放火”燒的強盜行徑和野蠻罪行。此時,竇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螢幕上大火熊熊,濃煙滾滾,所有珍寶都化為灰燼,大火燒了30秒。沒有任何聲響和音樂,學生的心縮得緊緊的。仇恨的怒火油然而生。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是8640多個30秒啊!在老師的引讀下,剛才板書的“有……也有……”等詞語間,老師加上“沒有……也沒有……”的沒字,這種強烈反差,在學生的內心深處留下了永遠難忘的印痕。當螢幕上出現李大釗的詩句“圓明兩次昆明劫,鶴化千年未忍歸。一曲悲笳吹不盡,殘灰猶共晚煙飛”時,學生對侵略者的罪惡痛恨有加。

  在這裡,主題教學的流程就像在一幅偉大畫作的框架中,整體把握,不斷積累,螺旋漸進,逐步沉澱。包括語言材料、結構樣式、人生體驗、情感態度方方面面有新的突破。“三個超越”有人誤認為是不要教材,脫離課堂,拋開教師。根本不是這個意思。正是在以文化為教學主題的引領下,教材要整合,在課堂上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從文字中積累文化知識,獲得情感體驗,豐富人生涵養,使師生的生命活力得以最大程度的激發。這樣的超越正是對學生成長真正負責任的體現。

  三、走出圓明園

  再讀課文開頭段,學生永遠記住了這個日子:1860年10月6日。就是從這一天以後,圓明園被摧毀成一個廢墟。還有什麼?什麼都沒有了!(把黑板上所有字跡都擦去,稍留殘跡。)留下的是憤怒,是淚水,是嘆息,是奮發,是立志……“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如果歷史可以改寫,回到144年以前,假如你是皇帝,假如你是大臣,假如你是守護計程車兵,假如你是北京的普通百姓,面對英法聯軍的暴行,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學生在深入人物內心的體驗中,進一步領會文字的深刻內涵。)當學生從資料中獲知有一種傳說──火燒圓明園的帶路人竟是著名詩人龔自珍的兒子──龔橙,這時學生們從心中僅僅是“仇恨”和“憤怒”嗎?這時“圓明園”這個符號在你心目中又是什麼?學生答:是恥辱,是警示牌……

  在這裡,主題教學的另一個層面──自省,進入了學生的精神世界。自省,即人格或個性的養成,是語文教學追求的重要目標。它不是把語文教學視為思想灌輸,而是引導每一位學生在獲得基本認同的前提下,根據個人的獨特感受,走上文化積累和精神成長的快車道,並最終建立屬於自己的豐富而充滿活力的生命世界。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是我國近代屈辱歷史的見證,從而喚起學生捍衛祖國神聖尊嚴的責任感。

  2.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並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並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圓明園的建造和毀滅反映祖國的強盛與衰敗,喚起學生捍衛祖國神聖尊嚴的責任感。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語句:“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及與中心思想的關係。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圓明園園景的錄影帶(或幻燈片)、膠片、投影儀、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發興趣

  1.有哪些同學去過北京的圓明園遺址,請舉手?誰來向大家介紹介紹圓明園呢?(學生說。)

  2.教師:同學們說得對,現在的圓明園是一片廢墟。它是怎樣成為廢墟的呢?圓明園原來是什麼樣呢?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會告訴我們一切的。

  二、範讀課文,學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讀後簡單說說。

  三、學生自學課文

  1.藉助字典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對照課後生字表讀準字音,利用熟字記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錯的地方。

  2.讀通課文,劃出生字、詞,並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不理解的做記號。

  3.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並思考:圓明園是被誰毀滅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毀滅的。)

  四、檢查自學情況,出示生字卡片

  損失蘇州幻想唐朝博物館藝術統統奉命

  1.指名、齊讀生字卡片,糾正不正確讀音。

  2.讀詞語,說說哪個字字形易錯。區別:“幻”與“幼”、“博”與“搏”、“統”不要寫成“”。

  3.指出不理解的詞語,大家討論。透過查字典或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

  4.讀第116頁第4題“讀讀寫寫”,並對詞義加以理解。

  5.指名讀課文。(注意糾正字音)然後回答思考題。

  五、自己朗讀課文,質疑問難

  六、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看錄影(或幻燈片),引入本課時

  透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圓明園原來是非常美麗的,現在的頤和園只是圓明園的三分之一。現在我們就欣賞圓明園的美景。(放錄影或幻燈片。)

  二、課文是怎麼描寫這麼美麗的景色的呢

  請開啟書,自己朗讀全文,找到課文的這部分描寫。

  三、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從這裡你知道了圓明園的什麼特點

  討論後板書:皇家園林: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

  四、自己朗讀第三自然段

  1.讀後說說這裡向我們介紹了圓明園的什麼特點?聯絡課文前後內容用一句話概括出來。(板書:建築宏偉、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2.理解:什麼叫瑰寶?什麼叫精華?

  3.默讀課文後,談一談哪些地方體現出它是建築藝術的精華、園林藝術的瑰寶?

  4.用書上恰當的詞語概括這幾方面的內容。

  (邊討論邊板書:金碧輝煌、玲瓏剔透、熱鬧街市、田園風光、中外風景名勝。)

  5.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欣賞圓明園的美景。

  6.教師:這一段描寫太妙了,把圓明園的舉世聞名的美景展現在我們眼前,那麼你喜歡這一段中的哪些語句,請你有感情地朗讀,大家一同欣賞。

  7.練習背誦第3自然段。

  五、老師提問

  看來圓明園真不愧為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同學們,圓明園的珍貴還不止這些,還有更令人讚歎的地方,是什麼呢?

  1.請一名同學讀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分析這句話的句式、作用。(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2.朗讀第4自然段,看有哪些珍貴的歷史文物。(讀後回答並板書: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

  3.為什麼說圓明園是當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收藏的文物歷史久遠、品種繁多。)

  4.有感情地朗讀並練習背誦這一段。

  六、讀二、三、四自然段,欣賞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的美景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出示課本114頁的插圖,讓學生說說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曾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現在我們看到的只是殘牆斷壁。那麼圓明園以前是什麼樣兒,它又是怎樣被毀滅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1課《圓明園的毀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麼意思?課文主要講了幾部分內容?(兩部分:(1)圓明園以前的輝煌景觀;(2)圓明園的毀滅。)

  3.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抽讀生字詞卡片,可採取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比賽讀等方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字音。

  三、自學課文,小組交流討論

  1.自學生字詞,不懂的詞語可透過查字典和聯絡上下文來理解。

  2.默讀課文,想想當年的圓明園是什麼樣子的,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3.遇到不懂的問題,在小組討論後,把你們認為有價值的記錄下來。

  (1)小組討論:每人提出自己的問題後,小組進行整理,寫出幾個有代表性的大問題。

  (2)出示每組同學提出的問題,並對所有問題進行分類歸併,歸納整理出幾個大問題。

  四、交流自己從課外書中查到的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1.這節課的主要任務就是把你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互相交流一下,透過交流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

  2.明確本節課主要解決的問題。(投影出示)圓明園以前是如何的輝煌,它又是怎樣被毀滅的?

  二、討論、交流、解決難點

  1.自讀課文,自己思考上面的問題。

  2.小組討論,相互交流。

  (四個人為一小組,由小組長進行組織,爭取小組成員共同參與討論。)

  3.交流討論結果

  (1)透過交流體會圓明園以前的輝煌景觀。

  ①先從圓明園的`佈局來理解它的輝煌。

  (簡單說說圓明園的佈局是怎樣的,然後畫圓明園的平面圖, 教師作簡單解說,重點理解“眾星拱月”一詞,透過這個詞,體會兩點a.小園多;b.當時景色美。)

  ②透過想象,描述圓明園的美景,以體會它的輝煌景觀。

  (結合第三自然段,先找出說感受的一句話,然後對這句話簡單理解。老師讀這一段,請同學們充分展開想象,看看在你頭腦中的圓明園是什麼樣的。老師讀時要把學生帶入情境。)

  ③學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圓明園的美景。

  (用投影出示一些美麗的圖片,讓學生結合圖片想象美景,然後指導他們用優美的語言描述出來。描述時不必每一處景點面面俱到,可選擇學生熟悉的:如“金碧輝煌的殿堂”“買賣街”“平潮秋月”“獅子林”等。同學之間可互相補充。對於“西洋景觀”等可引導學生結合自學資料談談。)

  ④感情朗讀第三自然段。

  (提示:把圓明園夢幻般的美讀出來。)

  ⑤結合第二、三自然段,說說為什麼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可先引導學生找出書中評價圓明園的這句話,然後在理解“瑰寶”“精華”的意思後,讓學生簡單概括。)

  ⑥通過了解圓明園的文化,以體會它的輝煌。

  結合第四自然段,說說為什麼圓明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主要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回答:a.東西多;b.物品珍貴;c.年代久遠。)

  ⑦此時,當你瞭解了圓明園的燦爛文化和輝煌景觀之後,你對它產生了什麼樣的情感?

  (學生可自由發言,進行德育滲透,結合學生回答 板書:愛)

  ⑧ 教師點撥: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紹了圓明園以前的輝煌景觀。請同學們想一想: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可為什麼用較大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

  (2)透過交流體會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①出示圓明園被毀滅後的圖景,引導學生觀察。

  (在出示圖景之前, 教師可用語言進行過渡,感染學生由愛到恨。)

  ②結合第五自然段,談談英法聯軍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

  (在學生簡單概括後,可放錄影,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恨併產生共鳴。看完錄影後,說說自己此時的心情。)

  (學生暢所欲言,結合學生的回答, 教師 板書:恨)

  ③聯絡重點詞句深入理解這一自然段。

  (可投影出示這一段,引導學生抓住“闖進、凡是、統統、實在、任意”等詞語談理解。)

  ④ 教師:圓明園,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竟然在幾天之內化為一片灰燼。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奇恥大辱,是英法列強侵略中國。踐踏人類文明的鐵的罪證。

  ⑤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帶著無比痛恨之情來讀。

  (3)理解第一自然段

  ①齊讀,說說圓明園的毀滅造成的損失有多大?(理解“不可估量”)

  ②聯絡全文說說圓明園的毀滅造成的損失為什麼是不可估量的?(提示學生聯絡 板書說。)

  (4)聯絡時代背景,進行思想 教育

  ①聯絡當時的背景,談談侵略者為什麼膽敢如此為非作歹(因為清政府的腐敗、落後、無能。)

  ②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需要你們這一代去努力、去奮鬥,那麼,怎樣做才能肩負起振興中華的重任呢?(激發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總結全文

  1.總結;這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拓展延伸

  關於要不要重修圓明園,有幾種不同的意見,你的意見呢?和同學們討論討論,說說你的理由和主張。

  五、佈置作業

  假如此時你正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想說些什麼?把想到的寫下來。

  附: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學生蒐集、查閱有關圓明園的資料;自學課文、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直奔 教學重難點,深入探究描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圓明園的毀滅這兩部分,運用多媒體演示、朗讀訓練、講解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體會,激發學生情感,然後引導學生回到課文的第一部分,深刻體會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探究活動

  1.課後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影片《火燒圓明園》,並組織學生討論看完影片後的感受,最終完成觀後感。

  2.讓學生蒐集有關資料,愛國詩歌、散文、小故事等,學完課文後,可以組織學生舉辦一次一愛國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會。

  3.出一期有關圓明園的主題牆報。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有關語句。

  2.透過不同層次地、有感情地讀書,瞭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毀滅的過程,激發熱愛祖國,痛惜文化精華的毀滅的情感。

  3.領悟文章的表達方式,在實踐中感悟寫法。

  教學重難點:

  透過不同層次地、有感情地讀書,瞭解想象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體會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瞭解毀滅。

  1.齊讀課題,感受“毀滅”。哪部分寫了毀滅?齊讀——看影片

  2.除了寫毀滅,還寫了什麼內容?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先寫什麼,後寫什麼?組織語言說一說。(理清思路:感慨——輝煌——毀滅)

  3.面對圓明園的毀滅,文中發出了怎樣的感慨?讀課文第一段。

  4.聽著這樣的感慨,結合預習想一想,你有什麼問題?

  (預設:為什麼說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題目是毀滅,為什麼用了大量的筆墨寫了昔日的輝煌等——梳理問題。)

  二、瞭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體會表達方法。

  (一)哪幾個自然段介紹了昔日的圓明園?(2、3、4)

  (二)默讀寫昔日的圓明園的部分,瞭解先講什麼?再講什麼?建議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

  (預設:第二自然段:規模之大 第三自然段:建築之美 第三自然段:文物之精等)

  (三)我們一起走進昔日的圓明園,看看分別寫了什麼?怎麼寫的?

  1.規模之大

  “月”指什麼?“星”指什麼?——結合資料說說有多少小園?——看圖。——讀出“眾星拱月”的佈局。

  2.建築之美

  (1)殿堂、亭臺樓閣、買賣街、山鄉村野。

  出示對比:有殿堂,也有亭臺樓閣;有 “買賣街”,也有山鄉村野。

  課件引導:發現描寫特點。(對比)——讀出對比。

  (指導總結:高大的殿堂——小巧的亭臺樓閣 象徵著市井文化的買賣街——象徵著鄉村文化的山鄉村野)

  (2)仿建和建立的建築。

  觀看圖片,直觀感受建築之美。

  海寧的安瀾園: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小住於此,讓畫師摹繪下來,在圓明園中建造了安瀾園,名字都沒改。

  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色、雷峰夕照。

  蓬萊瑤臺、武陵春色。根據資料說說是根據什麼建造的?

  看到“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你想到什麼?

  (舉出“看到的,看不到的”例子,對比中讓人產生無限的想象。)

  記一記這些名字,背誦。

  (3)領略圓明園不同的建築風格。

  影片欣賞西洋景觀。

  (4)真是:雖由人做,宛自天開!圓明園的建築用一個詞來形容?(應有盡有,無奇不有,數不勝數等)難怪文中說,漫步園內, 。流連其間, 。

  (5)靜心讀讀這段文字,看看是怎樣寫的?

  (討論:概括——舉例——小結——感受)

  3.文物珍貴部分寫了什麼?怎麼寫的?

  (1)課件出示:從“上自……下至……”中,你產生了怎樣的聯想?(歷史長,文物多)

  透過資料感知文物珍貴:秦朝之前的朝代稱為先秦,誰查資料了?這段歷史到底有多長?

  在這麼長的歲月中,會留下多少珍貴的歷史文物?課件展示現存在世界各國博物館中的幾件文物。

  (2)所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3)怎麼寫的?(總——分——總)

  4.師生對讀,再次感知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圓明園規模宏大,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建築精美,(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文物珍貴,(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三、運用資料,介紹昔日的圓明園。

  假如有客人來參觀昔日的圓明園,請你利用自己收集的資料和課文的內容向客人介紹圓明園。(分組討論——彙報)

  四、解疑,感受毀滅之痛。

  1.就是這樣一座至大、至精、至美的圓明園毀滅了,帶給我們怎樣的痛惜?把感受帶入最後一段讀一讀。

  2.解疑: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為什麼用了大量的筆墨寫了昔日的輝煌?(反襯)

  3.再次質疑,引發學生課下繼續探討的興趣。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