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山水田園詩《送梓州李使君》賞析
《送梓州李使君》是唐代詩人王維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創作的一首詩。詩人想象友人為官的梓州山林的壯麗景象以及風俗和民情,勉勵友人在梓州創造業績,超過先賢。此詩選取最能表現蜀地特色的景物,運用誇張手法加以描寫,氣象壯觀開闊。全詩沒有一般送別詩的感傷氣氛,情緒積極開朗,格調高遠明快,是唐詩中寫送別的名篇之一。
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百重泉。
漢女輸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教授,不敢倚先賢。
註解
1、文翁:漢景時為郡太守,政尚寬宏,見蜀地僻陋,乃建造學宮,誘育人才,使巴蜀日漸開化。
2、:然改圖之。這兩句,紀說是“不可解”。趙殿成說是“不敢,當是敢不之論”。高瀛雲:“末二句言文翁教化至今已衰,當更新以振起之,不敢倚先賢成績而泰然無為也。此相勉之意,而昔人以為此二句不可解,何邪?”趙、高二說中,趙說似可採。
譯文
梓州一帶千山萬壑盡是大樹參天,
山連著山到處可聽到悲鳴的`杜鵑。
山裡昨晚不停地下了透夜的春雨,
樹淅淅瀝瀝活象瀉著百道清泉。
蜀漢婦女以?花織成的布來納稅,
巴郡農民常為農田之事發生訟案。
但願你重振文翁的精神辦學教化,
不可倚仗先賢的遺澤清靜與偷閒。
賞
這是一首投贈詩,送友人李使君赴梓州上任。詩以即景生情,抒發惜別心緒,也兼寫蜀中的風景土俗。開頭四句寫梓州山林奇勝;五、六兩句寫“漢女巴人”之風俗;七、八句以漢景帝時蜀郡太守文翁比擬李使君;寓意不能因為此地僻陋,人民難治而改變文翁教化之策。
詩的情緒積極開朗,格調高遠,前半首尤勝,是唐詩中寫送別的名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