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經> 分析《詩經》中的多彩女子

分析《詩經》中的多彩女子

分析《詩經》中的多彩女子

  《詩經》裡的女性她們或渴望愛情主動追求,或纏綿熱戀歡快相約,或失戀了為情所困,或處於婚嫁喜悅之中,或處於婚後的喜悅或痛苦之中。

  詩經,一部流淌了千年的河流,靈動在中華民族的血液裡,蜿蜒盤旋,傳承滋衍。最美的卻是詩經裡的女子,她們永遠是一曲絕唱,無法企及,更加無法超越。一蹙眉,憂愁頓生,日月黯然;一展顏,笑靨如花,傾國傾城。今天,就讓我們更走近一步,去回味這些女子滿蘊在心中的古典情懷。

  《詩經》裡的女子眾多,最具代表性的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天真活潑的純真女子

  我們在中學期間學過《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多可愛的女孩子,與男朋友約會,卻偷偷地藏了起來。女孩頑皮與天真的形象躍然紙上,一份濃濃的情意靜靜蔓延。

  相比《邶風·靜女》中透出的那份淡淡的羞赧與青澀,《衛風·木瓜》裡的女孩則更加活潑開放了。這首詩一開始就是動作性很強的一個“投”字,給人以突如其來之感。姑娘不是把木瓜、木桃、木李溫情脈脈地或悄悄地送到她所心愛的人的手裡,而是公開地、大膽地扔了過去。一個“投”字,表現出了姑娘的熱情活潑、純真潑辣,但又不失東方女子的古典與端莊。這位姑娘在愛情面前既大膽又含蓄。

  二、自尊自愛的女子

  《詩經》首篇《關睢》描寫了一位男子對愛情的執著和對“窈窕淑女”的一往情深。在他的追求中,我們看到的是被追求者的美貌盛德和不輕許予。正由於此,才使得詩中君子“輾轉反側”“寤寐思服”,甚而“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她以自尊自愛贏得對方的愛慕與尊重。正因為女性的自尊自愛,集嬌美與靈性於一身,才使謙謙君子魂牽夢縈,留給人們無窮的想象。

  又如《詩經》中有不少的怨婦詩。這些遇人不淑的女子,她們奮起控訴負心人的惡行,捍衛自已的尊嚴。例如《氓》中的女子以自述的口吻,講述了她自己的婚戀悲劇。“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這種處理方式表現出女子的清醒與堅強。清醒在於她看透了負心男子的本質,認識到這樣的婚姻是一個騙局;堅強在於她沒有哭泣著四處求告,沒有拉扯在丈夫的身後承受著他的殘暴和對自己感情的再三玩弄,而是決絕地離開。轉身,走一條新的路,何等的灑脫與理智。

  三、機智美麗的女子

  在《詩經》時代,政治的舞臺只開放給男性,女性只屬於家庭。但女性智慧的光芒並不因社會制度與世俗偏見的壓抑而消亡。在平常而單調的日子裡,即便是艱辛的持家工作,也能見出女性的聰明才智。

  《女曰雞鳴》寫的是一個貧寒的獵戶家庭。妻子提醒丈夫雞叫了,天亮了。她的潛臺詞是要丈夫早點起來打獵,這樣收穫會更豐厚。但她並沒有直接催促丈夫,而是溫和地表明自己的想法:“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叫人這麼早起來辛苦獰獵,多少有些不近情理,但不這樣做就沒法維生。妻子沒有曉之以大義,而是動之以情,補充說等當你回來我就以好飯好菜犒勞你,與你彈奏琴瑟為樂,我願與你一起過到老。這樣一說,丈夫的滿足感油然而生,將自己隨身的佩玉給妻子帶上,以實際行動表明自己對妻子愛意的體會和感動。這個女子以自己的真情與機巧表現出對丈夫的尊重,對家庭的愛意,對平實生活的幸福感受,獲得了丈夫的共鳴。她在宗法社會的婚姻生活中擺得正自己的位置,無疑是一個懂得生活真諦的好女人。

  四、矢志不移的愛國女子

  古代的女性,地位非常卑微,是沒有參政權力的。《大雅·瞻印》中的“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明白指出有智慧、善言辭的女性,都具有危險性。只有男子才能建國,女子參政只會亡國。古代的.社會所給予婦女的,是一個狹小又苛刻的生活範圍,她們能做的只有相夫教子。

  正因為如此,《廊風·載馳》篇中參政救國的許穆夫人才遭遇到那麼大的阻力,她的光輝形象才能流傳千古,與日月爭輝。許穆夫人雖為深閨成長之嬌女,她卻清楚知道天下的形勢,並把國家的興衰榮辱繫於己身。當她聽到衛亡的訊息,立刻提出連齊抗狄的主張,得到齊桓公的幫助而復國於楚丘。許穆夫人認為男女為國分憂的權利是平等的,自己有權利也有能力為國家出一份力。最後她做到了,而且做的很漂亮,讓所有的男子都汗顏。許穆夫人所表現出來的政治自主意識和政治能力已然超越男性。

  《詩經》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其中的優秀女性形象也跨過千年的歷史長河,對後世產生了重大作用,後世諸多的文學作品在此基礎上不斷的延伸和擴充套件,創造了燦爛的文學文化,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給世界文明增添了絢爛的一筆。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