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農民舅舅成了有房有車一族散文

農民舅舅成了有房有車一族散文

農民舅舅成了有房有車一族散文

  舅舅來電話說,他在本溪市裡買了120平方米的樓房,連裝修全部下來共花了40多萬元。他還興致勃勃的說,這下可好了,夏天我們開車回農村老家過,到了冬天我們就轉移到城裡,享受城裡人一樣的生活。

  祝賀舅舅喬遷新居的幸福時刻,我不禁想起了舅舅走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風雨歷程。

  三十年前的我十歲,那時每到年節我們一家五口人都要走20多里的山路,提著兩包用紙包裝的,上面用一塊紅紙裝飾的槽子糕,去舅舅家看望姥爺姥姥。

  那時舅舅家的房子低矮潮溼,一年四季見不到陽光。推開門腳剛往房門裡一邁,那股刺鼻發黴的味兒就直衝你撲來。夏天,屋裡就像一個大悶罐,潮熱的讓人喘不過氣來。到了冬天,屋子四壁上霜,水缸凍冰。到現在我還記得姥爺當年每天睡覺都捨不得摘下他那頂破舊的氈帽,他說不戴帽子風吹的腦瓜蓋疼。而姥姥也因長期火炕不好燒被煙燻嗆後得了氣管炎的毛病。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了,“不安分”的舅舅這下可來了精神。他如魚得水,如沐春風,一下子給自己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舅舅第一個承包了依山傍水的小北溝。小北溝的風景不但如詩如畫,而更讓舅舅看中的是那裡的寶藏。野生的榛子樹滿山都是,樹下的菌磨種類繁多。這些在舅舅眼裡都變成了寶貝。

  舅舅在北山溝首先建起了豆腐房,屋後建起了養豬場。每天的豆腐生意紅火,吃了豆腐渣的肥豬個個膘肥體壯,舅舅瞧著心裡這個高興啊!

  村裡的田地從老輩子就流傳著種高粱玉米等農作物。舅舅有經濟頭腦,想改變種田模式,增加收入。於是就到外地去考察,回來後把整個山坡的土地都該種了香瓜和西瓜。結果那一年喜獲大豐收,成了村裡的第一個萬元戶。

  幾年下來,舅舅不但還完了饑荒,家裡的小土房也搖身一變成了砌著大院套的紅磚大瓦房。姥爺的小氈帽也隨之下崗了。

  舅舅怎能滿足現狀呢?他想借著改革的春風把腰包再吹鼓點兒。有了新的想法,舅舅又開始琢磨新的生財之道。於是乎他把目光盯在東山腳下那幾家石灰廠和水泥廠。他一拍桌子說:“對,有了,買車搞運輸。”

  說幹就幹,舅舅買了小四輪後,馬不停蹄的搞運輸。一段時間後,舅舅覺得不解渴,就換了解放大拖掛。沒幹幾年,舅舅就把房子翻蓋成當時最講究的北京平了。村裡的.老老小小沒有不羨慕舅舅的。

  “發”起來的舅舅還是不滿足,他又買來一輛大解放。他想這樣不但自己的收入增加了,還能幫幾個鄉親致富。這時舅舅的財源真是滾滾而來。

  2001年,舅舅的兒子要娶媳婦了。舅舅想到自己和愛人結婚時的寒酸,不禁感慨萬千。給兒子蓋最好的房子,說幹就幹,一個多月下來,老房的旁邊就戳起了外鑲瓷磚鋁合金門窗的四間真樓座子。來參加婚禮的親朋好友鄉里鄉親都豎大拇指說:“這新房收拾的比城裡的樓房都漂亮。”樂的舅舅合不攏嘴。

  舅舅做生意很講信譽,去年他們鎮政府擴建蓋樓,所有原材料的運輸都是他跑的。這一年又讓舅舅狠狠的賺了一筆。

  如今舅舅滿60歲了,他決定自己也要向城裡的工人一樣退休。於是賣掉了運輸車,賣了小轎車。每天開車接送小孫子上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