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的範文(通用20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1
讀完《平凡的世界》,心中湧起一股熱辣辣的感覺,有時竟禁不住熱淚盈眶。我沒有資格對它評述,只有被它感動。
縱觀全書,我覺得可以用四個詞來概括,苦難和奮鬥,平凡和偉大,而貫穿其中的是親情、友情、愛情。講述了一個平凡人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鬥歷程。一個農民的生命同偉人的生命具有同樣的價值,普通人的勞動同偉人的業績一樣偉大,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鬥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
全書字裡行間流淌的全是濃濃的愛意,對土地,對父老鄉親的親情、友情、愛情。特別是孫少平,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極端惡劣的農村少年,一個忍辱奮進,不卑不亢的學子,又或者說,農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進,以上進求尊嚴。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於農田、城市工地,還有煤煙四起的地下坑道中。田曉霞的出現,給了少平的生活更加豐富的內容。關於她的章節,我都會一遍又一遍的通讀因為有她出現的時候,總會讓人覺得生活充滿了陽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還是幸福的。田曉霞是少平的一個夢,她的犧牲,讓人認識到這就是生活……總之,世間所有的真情都在這裡得到了體現。我想起冰心曾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徑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淒涼。”這愛情,這友情,再加上一份親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樹翠綠茂盛。
因為有愛,有了溫情,有了力量,世界變得如此美麗!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們應該感到生活是美好的!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2
從3月到5月,短暫又漫長的3個月內,我把《平凡的世界》讀完了。老公老是讓我讀,說讀了之後就能理解他。唉,我真是硬著頭皮讀這本鉅著。
讀著讀著,我覺得真的有個叫孫少平,真的有個孫少安,故事完了,我還在想著他們怎麼樣了。少安是不是和惠英嫂還在那個大牙彎煤礦,少安的磚廠怎麼樣了。
讀了《平》才更能體會中國式的苦難,什麼是真正的生活。人應該怎麼面對苦難。也知道如何地去體會苦難中的人。更加了解農民,工人尤其是煤礦工人的心境。這樣的苦難塑造我們,是我們更加熱愛生活,而不是無聊的度過。
我生長在一個普通工人的家庭。爸爸是曾經是煤礦工人,聽說他下井有20年的時間。從我記事開始,爸爸很少跟我提煤礦的事情,井下的情形。我也很少去想這樣的事情。爸爸是很苦的。爺爺在他10幾歲就去世了,奶奶拉扯著5個孩子,家庭的窘境常常讓爸爸抬不起頭來。
他插隊回來後,就被分配到了龍鳳礦去採煤,那時候爸爸常常倒班,真的就像書裡面的少安的生活一樣。他人又瘦又高沒什麼力氣,灰心絕望中的他,只是簡單的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不要承受這些苦難。所以爸爸從來不開口跟我講他的痛苦,黑暗的處境。
他也對我非常的寵愛,想要什麼,他都給我。因為他知道缺衣少食的滋味。也許這樣,才使我越來越不懂事。身上完全看不出是煤礦工人的後代。常常驕縱自己,予取予求。真的慚愧。
我喜歡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生活,認識自己。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3
在我學習的星海中,讀過不少書,就如顆顆行星,難以數清,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著名文學作家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看著手中的書頁漸漸變薄,我於心不忍,我惶惶然,它們哪裡是書,已經是我密不可分的朋友了。
我沉浸在書的海洋中,更沒有任何能阻擋我在書的世界中漫遊的腳步。故事講了在舊年代貧困的黃土高原的一個一貧如洗的孫氏家族在重重關卡中不容言敗,最終步步走向了復興。路遙用筆將悽美的文字躍然紙上,刻畫了一個又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讓我流連忘返的是富有善良感的少年孫少平,他用堅強的毅力考上了高中,可殘酷的現實把孫少平逼上了死角,大學美夢就此破滅,可他並不退縮,當了煤礦工人,腳踏實地的幹活,受到了眾人的愛戴與尊敬。馬克思說過:人生就像大海,只有意志力堅強的人才能到達成功的海岸。孫少平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收穫了沉甸甸的碩實。他的精神如同爍爍光輝,時刻指引我前進的道路。
書中也有刻苦愛學的孫蘭香;誠實穩重的孫少安;聰敏善良的田曉霞;多愁善感的田潤葉……文字,把你帶到了黃土高原,讓時間倒流,帶回了舊社會,與主人公同喜同悲。
《平凡的世界》,讀完後令人回味無窮,教育了我們一個個引人深思的道理,希望人人都能得到文學的滋潤!
《平凡的世界》,上演了一場愛的奏鳴曲,值得一讀!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4
《平凡的世界》裡不平凡的的勞動者的故事,不知道曾經深深震撼了多少讀者的心,一位朋友也曾寫信告訴我路遙給予她的震撼:潤葉與少安的感情風波,少安的坎坷人生路以及與曉霞曲折而令人心碎的情感經歷以及整個雙水村的一切的一切……
認真讀這本書的人久存於心際的不只是震撼而已,還都有一個疑問:田曉霞為什麼死了?為什麼他們的愛情就不能有一個完美的結局?有人還就此問過路遙,路遙當時也沒有給他的讀者一個滿意的答覆,只是說,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我為曉霞的死痛徹心扉。在反覆閱讀又反覆思考的情況下,終於找到至少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
事實上,這並不單只是曉霞和少平兩個人的事,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問題。書中少平每每沉浸於愛情之後,總會是一個困惑的心理:我和曉霞有結果嗎?懸殊的工作、生活環境、社會地位,以後怎樣生活在一起?連少平自己也認定他們的愛情會以悲劇的形式結束。但是我想少平所想的“悲劇”也僅僅是分手而已,他沒有想過曉霞會死!
那心愛的曉霞!少平的這種矛盾複雜的心理也正是作者路遙的心理體現:曉霞與少平之間只存在愛情,沒有現實。這本書的出發點即是“現實”,所以路遙不是瓊瑤,對於他們之間的愛情命運作者也無能為力。其實作者完全可以讓曉霞與潤葉一樣,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曉霞、少平與潤葉、少安是具有截然不同的個性的兩種人。少平不會象少安一樣做出令相愛雙方都痛苦的選擇,更何況他們對愛情對生活又是那麼的執著!
但是二人之間的理想的愛情在現實的怪圈子沒有結果——在這種理想與現實發生矛盾衝突的情況下,路遙也只能讓田曉霞犧牲——為這個殘酷的現實犧牲。我想,做這個決定,作者本身也是痛苦的:現實,你曾扼殺了多少美好的東西!你又正在扼殺著多少美好的東西!
但也正是這種刻骨銘心的真實,才體現了《平凡的世界》的魅力,更是路遙的魅力所在。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5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我們是這個世界中渺不起眼的沙子,是這個世界中平凡的一份子。
一天晚上,窗外陰雨連綿,雨點印在了窗戶上,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著,便翻箱倒櫃,想找一本書看看。這時,一個陌生的影子出現在我的眼前——《平凡的世界》,這是爸爸買的一本書,他也讓我看,但是我對這本書一直沒有興趣,便以“忙”的理由將它放到了雜貨堆裡,而現在,只好把它拿出來看了。
看了一個星期,我便被這本書深深吸引了。它樸實無華,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沒有萬人矚目的英雄。它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以及搏擊者的奮鬥。它彷彿是一位悠閒的老者,坐在古樹下,笑看滾滾紅塵。
它是讓我最感動的一本書,勞動與愛情、失敗與成功、善良與狡猾在平凡的世界裡交織成了一個網,而書中的人們就在網中穿行,在生活這個大舞臺中上演一幕幕話劇。
書中首先出場的是孫少平,他是一位有知識和遠大抱負的農村青年,他不追求幻想,腳踏實地的闖蕩,揮灑滿腔熱血。他是位有思考的人,他有著自己的酸甜苦辣,有自己的生活,他希望磨難,希望自己能“像一個男子漢那樣去生活一生”。他讓人感動,因為他的堅強,他能自己乘車去陌生的世界,從“攔工漢”到“煤礦工人”,他沒有傳奇的夢幻色彩,沒有大多數小說中主人公的英雄經歷,他用他的執著,面對生活的磨礪,“人就得闖世事!安安穩穩活一輩子,還不如痛痛快快甩打幾下就死了!”。而在他身上,又能看到年輕人的血氣方剛——他為了師傅的名譽,痛揍他的師兄(弟);因為他的臉上劃了一道大口子而摔碎鏡子……作者創作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少平的血氣方剛正是體現這點,也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孫少安是書中的另一主人公,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他勤勞、樸實、忠厚,為集體考慮。他有孝心,娶了妻子也不忘父母;他能忍受,在婚姻的選擇上可以體現出——他捨棄了青梅竹馬的戀人,尊重他人的意願,和“般配”的賀鳳英結婚。他也是個令人感動的人物,作者彷彿總和他過不去,在事業上,他一再遭受磨難——因為圈地不標準而被“批”,磚廠在紅火的時候倒閉……在愛情上,他不能和青梅竹馬的戀人一起生活,他的妻子最終因為癌症而逝世……在家庭上,他從小就擔當起了照顧家庭的重任……可以說,他是全書中經歷磨難最多的人。但是他卻沒有被磨難打倒,而是在磨難中成長,瞭解自己的責任——男人的`責任。他的經歷,令人同情;他的精神,令人敬佩;他的世界,令人感動!
書中還有一個人,我也不得不說,就是“逛鬼”王滿銀。有人也許會問,這個人既不是主角,整天又無所事事,有什麼好說的呢?他的確是有點令人討厭,但是他也是有點可愛的,他能在勞教時仍面帶笑容,表現出他的積極樂觀。而他最後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幡然悔悟,回到了村子,這說明他能自我反省,他令我感動,因為他的積極與知錯就改,是現代生活中的我們所必需的。
《平凡的世界》敘述了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平凡的地方,裡面有許多平凡的人,甚至連路都是平凡的黃土疙瘩,但是它卻讓我沉醉,讓我感動。因為在現在的社會里,每個人都想出眾,沒有人想當農民,沒有人願去挖煤,每個人都厭倦平凡,而我則在那個平凡的世界裡收穫了平凡人的喜怒哀樂,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絲安寧。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6
初秋、霓虹燈亮的夜晚,終於讀完了這部讓我愛不釋手的小說《平凡的世界》,閉上眼睛,我在回想書中的一切,同時我更在想,路遙為什麼非要這樣結尾?我痛恨這樣的結尾,為什麼沒有讓少平再找到一個和他般配的那個她?一直在心裡問為什麼?可是我何嘗不知道,無人可以取代他心底的、最愛的曉霞!我甚至不知道用什麼詞來形容他們的感情!平凡的世界,你為什麼讓他們遇見了,而不能平凡的讓他們過一生呢?
作為讀者,每每想到曉霞被洪水沖走,都會傷心不已,作為她的最愛少平,我們怎能體會他的痛,那種痛痛過山崩、痛過地裂。我痛恨這樣的結尾,為什麼要讓少安的愛人得了癌症,為什麼不能讓她在他們事業成功、家庭美滿的條件下,好好享受這世界給她帶來的幸福。我們的少安,失去了秀蓮,他要磚廠有什麼用?他要事業成功有什麼用?沒有了最愛的人,這一切要了有什麼用?他和誰再去分享喜悅,誰再當他的軍師,誰再幫他排憂解難,誰再和他共度未來。他再怎麼度過這以後的生活!平凡的世界,你對少安和少平兄弟倆,太不公平,他們兩人身上都太多的正能量,兩個不同尋常的人,有太多要讓我們學習的地方,他們不驕傲、堅強、一直努力的奮鬥著。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可以不顧一切的幫助村裡的人,可以為了救別人來犧牲自己。可是,就是這樣兩個兄弟,在這平凡的世界裡,卻沒有讓他們平平凡凡的度過。希望所有的讀者,在我們的心裡,能夠有另外的一個結尾,希望他們在以後的世界裡,可以平平凡凡的度過,不要再去打擾他們。同時,我們也要感慨,他們經歷了那麼多挫折都能走過來,而我們遇到一點點不順利,又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7
平凡是許多人生命的本色。我們每個人對於這個世界來說,都是非常渺小的,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這個世界對於漫漫歷史長河來說,無疑是十分渺小的。這是我一直認為的,但當我讀過了《平凡的世界》後,它改變了我的這種看法。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先生的作品,也是他整個文學集中份量最重的長篇小說。他就生長在一個平凡的世界裡,是黃土高坡的一座平凡的村落,同樣是陝北成千上萬個村落中的一座。然而,他卻是一位不平凡的人,一位在平凡中偉大的人,他的作品甚至改變了一代年輕人的思想。
書中的孫玉厚一家是雙水村一戶普普通通的村民,一家人有的是農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有的還在上學,可每天的日子也不好過。一家人曾經並不富裕,在學校裡讀書的孩子每天只能吃兩餐(水煮白蘿蔔、高粱饅頭),在家裡也是省吃儉用。自從大兒子孫少安娶了秀蓮,辦起了磚窯廠後,一家人的好日子才剛剛開始。磚窯廠辦得風生水起,上萬元的收入讓一家人樂得合不攏嘴,這也是一家人第一次嚐到有錢的味道。雖然中間磚窯廠幾經倒閉,但孫少安四處借錢,硬是把磚窯廠重建了。
我認為這本書裡的主線是二兒子孫少安,他的生活是跌宕起伏的。從學生時代的那個“非洲人”走來,畢業後當上人民教師。之後,他想掙錢貼補家用,便有了去外面的社會闖蕩一番的念頭,雖然家人極力阻止,但他還是去了。一開始當小搬運工,他很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工作,也幹得非常賣力,為的就是能一直有工作,以致於把肩背都磨破了。終於,在他自己的不懈努力下,他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筆工資。掙了錢,他還經常給妹妹蘭香上學所需的生活費。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去了一個礦場工作,經歷了一番波折後,算是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當師傅王世才因救人而遇害後,他沒有忘記師傅對他的恩情,一直幫著師孃一家做事,讓他們無憂無慮,親切地像一家人一樣。最後,當他得知自己的另一半田曉霞為抗洪救災而犧牲後,他心裡萬分痛苦,但他依然堅強地去面對。
讀完了這本書,我的內心久久無法平靜,不禁有了許多的感慨:在這個世界上,也有很多像孫少平、孫少安一樣的人,他們一出生就是平凡的,並沒有什麼華麗的背景,他們只做著平凡的工作,但也許他們是偉大的。就像馬路上的環衛工人,他們每天清掃著路面,有時甚至在湍急的車流中作業,他們都是些普普通通的人,但他們卻做著不平凡的事情——為了城市明天的乾淨整潔而努力著,如果沒有他們,城市的明天還不知是什麼樣子的。你會嘲笑馬路上的交警何必那麼辛苦,但是他們知道——如果沒有自己的指揮,城市的交通會得不到保障。你們會嘲笑工地裡的工人不如自己的工作舒服,但是他們知道——如果沒有自己的付出,摩天大樓不會拔地而起。你們會嘲笑田地裡的農民大熱天的還在外面幹活,但是他們知道——如果沒有自己的汗水,世界人口的溫飽都是個問題。他們難道不偉大嗎?相反,有的人只知道一天到晚呆在家裡,打遊戲、玩手機,不去為了他人著想,無論他有多有錢,無論他是不是明星,至少他不可能、也不配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路遙先生用他的文筆為我們描繪了一個陝北和陝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求,讓我明白了一個真正偉大的人,是為他人著想的,也是一個敢於去努力的人,無論他成功與否,他都是一個偉大的人,一個值得別人尊敬的人。請那些虛度光陰的人好好看看這本書吧!它能讓你們更清醒地認識自己。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8
《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所傳達出的精神內涵,正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傳承。
文章中用十年的跨度塑造的人物群體,立體豐滿,給人美好與向上的力量。尤其是孫少平與孫少安兄弟,一個是守住黃土,敢闖敢幹成為企業家的農民代表,一個是走出高原,吃苦耐勞開闢一片新天地的工人代表。他們在逆境中的堅韌和奮爭,令人感佩。田家的兩個姑娘,都是脫離世俗愛情觀的有著強烈自主意識的新青年。
在愛情面前,兩個姑娘都拋開了門庭和環境的羈絆,為愛執著堅守。不同的只是,田潤葉最終接受了現實,卻付出了愛人成為殘疾的代價。田曉霞一切都那麼隨心所願,當生活的美好緊緊擁抱她的時候,她卻犧牲在了抗災的前線,將最愛的人——煤礦工人孫少平一人拋棄在了人世間。兩個姑娘的愛,都是純潔而偉大的,它超越了世俗,帶給我們美好與感動。
經過長時間的閱讀,我漸漸熟悉了書中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而在所有角色中,我印象最深的也最佩服的人就是孫少平。我認為他是全篇的主線,透過他的成長經歷展現出一個平凡普通的人物形象。他從不好高騖遠,而是腳踏實地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他家境貧窮,可是在逆境中,他依然樂觀,和他哥哥孫少安一樣,勇於戰勝自我、戰勝困難、擺脫束縛、重塑信心,堅強面對生活的挑戰,這種精神令我敬畏。他讓我們看到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生活中人的親情、友情、愛情以及和動物之間的感情。
這也警示我們要學會生活,珍惜感情。在生活中,人最大的缺點就是認識不到自己的平凡,而孫少平能真正認識到平凡,也選擇了平凡。
我們在人生中或許會遇到很多的選擇,每一個選擇的背後,或許便是不一樣的人生,但當我們堅信自己所做的,那便是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在《平凡的世界》中,曾有這樣一個情節讓我感觸良多,田潤葉在聽聞孫少安要結婚的時候,心中的那種痛苦,卻迫於那個時代那個環境的束博沒有去為自己爭取幸福。最終錯過了一生的摯愛。善良的潤葉最終為了身邊的人嫁給了苦苦追求她很久,但是她不愛他的李向前,不幸福的婚姻給他倆兩個家庭都帶來了痛苦,最終因為李向前開車喝酒出車禍而失去雙腳,而我們善良的潤葉,卻做出了讓所有人目瞪口呆的選擇,主動去的照顧他的殘疾丈夫,併為他生了一個兒子。而李向前也並沒有因為殘疾而自暴自棄,而是自力更生,做了補鞋匠,為自己的妻兒遮風擋雨。真正的是平凡又偉大。
在《平凡的世界》里人們的愛情都是純潔而高尚的,他們願意為了自己所愛之人付出生命,也最終得到了最炙烈的回應。
因為有了人性光輝,讓世界有了色彩。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9
謹以此書,獻給我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路遙
青春可以激發一個人的潛力,書籍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這是這本書中,我對孫少平的認識。
1975年,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26個年頭。雖然中國統一了,但貧窮的社會局面卻沒有改變。孫玉厚一大家子便是這個時代最普遍的代表——農民。
大抵是這年頭風大,農民這碗飯,可不好吃。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孫少平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但在他第一次接觸書籍時,他的生活變了。現實中受到的痛苦,在書籍裡找到了安慰。可以說,知識改變了這個十八、九歲少年的命運。但生活始終不是一帆風順的。回顧孫少平坎坷的一生,令我惋惜的是孫少平的愛人田曉霞,兩個身份有著天差地別的人,好不容易走到一起。最後,曉霞為救一個落水兒童而犧牲。“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雖然這對苦命人已是天人兩隔,但孫少平心中的那份情感卻沒有改變。
這本書的時代性很強,我們不僅看到了那個時代特有的縮影,也看到了那個時代的侷限性。孫少平透過唸書這條渠道,看似有了些許筆墨功底和放眼世界的格局,但他往後坎坷的社會經歷,不過是在底層泥瓦匠、煤炭工穿梭,面臨的是戶口、住房、飲食和倒插門,這裡依舊是平凡的世界,繁瑣的世界。
小說中記錄的是十年間平平凡凡人中的細碎小事,平凡但真的不簡單。有些物質上、身體上的枷鎖可能一輩子如何努力也不能擯除,但是勇敢地遵循著心之所向,就是平凡中的偉大。
平凡的世界,平淡的看待,因為世界不會按照你想象的軌跡執行。或許正是高興到了極點,悲劇降臨;也許人生一直平淡無波瀾,一切都順其自然的、悄無聲息的改變,你看似反抗,卻順從了生活帶給你的一切。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類,如此的渺小,卻也如此的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10
“冬日西沉的殘陽餘暉在原西河村對面的山尖上留了不多的一點。原西河兩岸的河邊結了很寬的冰,已經快在河中央連為一體了。”在這千千萬萬的黃色皺褶中,繁衍著世世代代生活的人。縱橫交錯細細的水流如藤蔓般串起了村落與人煙,這是生命的常青藤。
少安與潤葉本是青梅竹馬,兩情相悅,可特殊的時代限制了個人的自由與選擇,階層的束縛禁錮了少安與潤葉的愛情。揹負著一家人生計與希望的少安選擇了能吃苦、同是農民出身的賀秀蓮。我難以評判其愛情觀的正確,但這確實是社會環境制約下平凡的婚姻。潤葉在原西河邊的草坡上望東去的流水,依稀聽見纏綿的信天游從遠山飄來。此時沒有人唱這歌,但是她聽見了。而秀蓮也認為:|“一個女幹部怎麼可能愛她的農民丈夫呢?”在李向前的猛烈追求下,在父母的苦勸下,在深深的輿論下,在這不可逾越的鴻溝下,田潤葉嫁給了這位心腸並不壞的李向前先生。可這也是基層原西縣中最平凡、最無奈的悲劇式婚姻。
這就如同在迷霧中撐著油紙傘尋一位良人,在雨中踏著青石板一步步靠近,卻在剛看清來人時,那人卻乘烏蓬船遠去。
歸根到底,幸福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我們總是追在它後面跑,卻從未真正理解它。但無論結局如何,都沒什麼可惋惜的,畢竟在社會的洪流中,個人的命運是隨機的。
那個上午飯拿兩個黑高粱面饃的男孩,叫孫少平。
從剛認識郝紅梅時因貧窮而自卑的少年變成熱愛讀書關心時政的青年,他心裡也經歷了無數次洶湧的浪濤。
第一場青春的激流打起的浪頭在他心中平復。“男女相好,這是兩相情願的事啊。”他也明白普通並不等於庸俗。他也許一輩子都是個普通人,但他不願做平庸的人。在許許多多平常的事情中,應該有不平常的看法、做法。
“不管怎樣,千萬不能放棄讀書!我生怕我過幾年再見到你的時候,你已經完成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滿嘴說的都是吃的;肩膀上搭著個褡褳,在石圪街上瞅著買個便宜豬娃;為幾根柴禾或者一顆雞蛋,和鄰居打得頭破血流。牙也不刷,書都扯著糊了糧食囤。”田曉霞教會了少平讀書的重要性,讓他得以在這樣的窮鄉僻壤窺得一絲明亮的天光。
一個小小的雙水村,卻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親情、愛情、友情,無奈與壓迫、奮鬥與拼搏……充斥著每個人的一生。我們從想去認識世界到最終認識自我,時代前進的巨輪我們都在推。
一生中所有的事都是訣別,而不是電影裡戲劇化的相逢。平凡的我們卻不平庸:我們生存著、生活著,為了未知而保持好奇,我們平凡的面孔下都有著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
我們終歸平凡,但我們曾經不甘平凡。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11
作家周國平說過:“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都要用平凡的生活來衡量其價值,精彩,成功,都不算什麼,只有把平凡的生活過好才是圓滿。”
初看書名,只覺得這只是眾多平凡的書中最平凡的一本。它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華麗動人的詞藻,也沒有蕩氣迴腸的豪邁,然而讀過以後我感到平凡中有不平凡。
故事圍繞黃土高原上一個平凡普通的小村莊展開。描繪了社會各個階層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發生的變化。故事的主人公孫少平從農村走向城市,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煤礦工人,初到煤礦時,他和其他人一樣為自己有一份“正經”工作而高興,為煤礦的新奇景象而好奇。然而他不平凡的地方在於他的不甘於現狀、不甘於平凡的精神,是他們那個時代這一代人共同的高貴品質。孫少平任勞任怨,每月都出滿勤,因此他的工錢也更多,成為別人羨慕的物件。在暗無天日的煤礦裡也有著人性的光輝,班長王師傅為了救人不幸以身殉職,少平因為王師傅是個好人,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他們一家還曾幫助過他,就主動承擔起了照顧惠英嫂和明明的責任。
書中還有許多平凡而又鮮活的人物,為我們演繹了一個又一個不平凡的故事:孫少平的哥哥孫少安,不甘於貧困現狀,立志改變鄉村面貌而開辦了一家磚廠,雖然經歷破產和種種磨難,但始終不改初心,最終成為“冒尖戶”;田曉霞與孫少平之間跨越階層的純真愛情,田曉霞為救困群眾被洪水吞滅……這一幕幕,真實而又有戲劇性,無不閃爍著人性的光輝,反映了當時社會人們的普通人不平凡的奮鬥歷史,讓人感動落淚!
我們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可一樣也能夠造就不平凡。就像書中所說的“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這次的上下同心抗擊疫情,讓我親眼見證了千千萬萬普通人創造的奇蹟。白衣天使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社群防疫志願者變身大白不顧安危、起早貪黑;小區測溫的保安大爺,在大雪裡忙前忙後,為了保證人們的健康安全,連一口熱乎飯都顧不上吃他們都是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堅守的無名英雄。原先,我一直以為仗劍走天涯、拯救世界才是真正的英雄。是這次疫情讓我明白了“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其實英雄也是普通的人,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英雄,只要你肯付出、夠努力,不平凡的崗位也能鑄就英雄的事蹟。
平凡不凡!平凡的世界就是至善至美的世界。合上書頁,當“平凡”二字再次映入眼簾,心中泛起不一樣的漣漪。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12
我甚至想,一個只懂仰望星空的哲學家,他的哲學思考大概遠不如少平來得豐滿、有意義。
我太喜歡書中的一句話:“幸虧人們沒有都去信奉“莊子主義”,否則這世界就會到處充斥著這些看破紅塵而又自命不凡的傢伙。”可以說,它成了我的哲學啟蒙。正如周國平先生所說,哲學即是探尋人生的意義。原來哲學並非高深莫測、難以捉摸的。《平凡的世界》教會我,哲學生長在平凡的世界,每一個平凡人都應是哲學家。
顯然,故事中的孫少平是個哲學家。他讀書、看報,他渴望看清這個世界,渴望找尋自我的價值。但如果僅僅如此,他做不得平凡人的代表。那麼他何以代表得了平凡的哲學?是因為他出身農村、家境貧寒,或是因為他有個農民爸爸、農民哥哥?不是的。他是平凡人中的哲學家,因為他從未因為自己讀過書而自命清高、好高騖遠,從而蔑視平凡。他那個勤懇的、樸實的農民家庭讓他在有了大見識大胸懷之後仍能任勞任怨地做一個煤礦工人。“不必隱瞞,孫少平每天竭盡全力,首先是為了賺回那兩塊五毛錢。”也許在某些超凡脫俗的雅士看來,這樣的努力根本不值得一提。它顯得那樣笨拙、俗氣。但也正因如此,他才能被稱作平凡的哲學家。他的兩塊五毛錢,不僅為了讓自己得以存活,更為了供妹妹上學、幫家裡的老人渡過難關。當這兩塊五毛錢被賦予瞭如此積極的意義時,孫少平也就從一個煤礦工人昇華成了一位哲學家。我甚至想,一個只懂仰望星空的哲學家,他的哲學思考大概遠不如孫少平來得豐滿、有意義。
書裡除了孫少平,還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孫少安。他是踏踏實實的平凡人,但他與弟弟少平的最大區別在於,少平因為懂得其中的意義而去做,少安卻更偏向於麻木的順從。順從的是父親勤懇踏實的教誨,更是千百年來中國農民勤懇踏實的傳統。另一種人是孫玉亭。他讀過書,卻誤以為自己在他的農民鄉親中高人一等、鶴立雞群。他拖著一雙破爛的草鞋狂熱地鼓動著“鬥爭哲學”,儘管家徒四壁、三個孩子在捱餓。看似“犧牲個人為集體”,實則誤入歧途。但這兩種人本質上又是一種人-他們缺少哲學思考,因而頭腦麻木地選擇順從。這些都向我們展示著在這平凡的世界中哲學思考的必要性,更指引著我們去探尋那些閃閃發亮的鮮活著的生命哲學。
正如作者在書裡寫的:“真正萬古長青的卻是普通人的無人紀念碑-生生不息的人類生活自身。是的,生活之樹長青。”在這平凡的世界裡,有的人一生活在雲霧中麻木渾噩,有的人沉溺於白日美夢中久久不能自拔。而偉大的凡人懂得找尋人生的意義,如同用明燈點亮自己的生命之路。撥開雲霧,他們是最美的哲學家。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13
我是一名初三的學生,《平凡的世界》是我們的選讀書目,也是很多文學愛好者推薦的一本好書,帶著無比激動地心情,欣賞了這本書,在整個閱讀過程中偶爾會心中湧起一股熱辣辣的感覺,有時也會不住熱淚盈眶。
全書講述了一個平凡人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鬥歷程。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工作,平凡的親情、友情和愛情,讓我00後認識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才是偉大的,人生不管遇到任何苦難都不要放棄,在努力奮鬥中永遠保持一顆平凡的心。書中的兩位主人翁少平和少安弟兄倆在一個平凡的家庭出生,身上有股不甘於貧窮,要改變家庭命運的決心。
孫少平是一個頑強拼搏不向艱難和窮困低頭的人。由於家庭比較的貧窮,他上學一頓只有一個黑饃饃,長此以往造成身體嚴重營養不良。正是這樣一個瘦弱的身體卻有一顆不甘於為農民的執著的心。少平便利用一切空隙時間看一些中外的名著,讓他對自己對未來有了人生的奮鬥目標和方向。少平隨著社會的動盪與穩定也確定了自立的人生,完成了從一名高中畢業生到煤礦工人的轉化,讓自己的心靈在“平凡的世界”中昇華開花。
少安是家裡的長子,身上肩負著家庭的重任,他有著經營的頭腦和不甘於貧窮的內心,在觀察到燒磚有賺錢的前景時,他很堅決的開磚廠。途中失敗,因為技術人員的失誤將辛辛苦苦經營起來的磚窯毀於一旦。當他失敗的時候也遭到了村裡的白眼和背叛。然而,他並沒有放棄,經歷了重重的磨難又重新來過。最終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磚廠在他的經營下辦得風風火火,之後,善良的他收留了無業的村民並捐款建造了學校,貢獻於社會也報效了祖國。命運總是在跟這兩個善良積極的小夥開玩笑,兩兄弟在愛情方面經歷了一波三折。
少安和少平他們對生活的責任、對人生的不甘心和勇於拼搏的精神感染著我。雖然我們是21世紀新時代的中學生,但我們要依然學習前人留給我們永不言棄的頑強精神,我們將來也會在成長之路遇到很多的荊棘,可是隻要我們勇於改變,勇於創新,讓我們在平凡的每一天健康快樂!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14
什麼是不平凡?是自己功成名就,還是為別人默默付出?是順境中勇往直前,還是逆境中砥礪前行?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時候,有這樣一群人用自己的智慧與汗水書寫著一個個屬於自己的不平凡。《平凡的世界》這本小說無比真實的為我們展現了一幅黃土高原上人們生活的畫卷,為我們講述那片充滿苦難的土地上的人們的喜悅與憂傷,堅持與努力。
這部小說主要以住在雙水村的孫少安一家為視角,寫了時代的變化,和他們一家從貧困潦倒到過上小康生活的艱辛過程。在這期間,孫少安用自己的雙手建造了一個磚廠,每天辛勤地幹活,搭上了脫貧致富的列車;孫少平畢業後去他鄉打工賺錢,追逐遠方與夢想,自己養活自己;連小妹也努力學習,上了一所好大學,前途一片光明。他們本來都是平凡的,但他們用自己的雙手開創了未來,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創造了不平凡的自己。
我最喜歡故事中的孫少安。他是一家人的頂樑柱,他每天起早貪黑,不停地幹活,只為讓家人能吃飽飯,而自己寧願捱餓。只要能讓大家過上好日子,他再苦再累也沒關係。再看看今天的我們,又為家庭付出了多少?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的還拿父母辛辛苦苦掙下的錢去買些沒用的東西。作為家裡的一份子,我們應該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讓父母少操些心。
孫少平也是一個值得讚揚的青年。他每天打工那麼辛苦,背上起了許多水泡,換做別人早就休息去了。但他每天晚上還要堅持打著手電筒讀書,遨遊在知識的世界裡,書就是他的精神食糧,他對知識的渴望超越了一切。我們生活在安逸的環境裡,卻缺少像孫少平一樣的學習態度。我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所以我們應該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以飽滿的態度迎接知識,學習孫少平堅韌不拔的精神,生活絕不會虧待你。
平凡的世界正因為有了這些不甘平凡的人而變得不平凡,也因有了我們而更多彩。生活在今天的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拼搏,創造不平凡的自己!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15
讀完《平凡的世界》,心中有種火辣辣的感覺,有時禁不住熱淚盈眶,我沒有資格對他評訴,只有對他感動。
縱觀全書,我覺得可以用四個詞概括,苦難、奮鬥、平凡和偉大。而貫穿其中的的是親情、友情、愛情。講述了一個平凡的人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鬥歷程,一個農民的生命同偉人的生命有同樣的價值,普通人的勞動業績同偉人的業績一樣偉大。
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生活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鬥的同事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全書字裡行間流淌的全是濃濃的愛意,對土地對父老鄉親的親情。
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極其惡劣的農村少年,一個忍辱負重,不卑不亢的學子,因自卑而上進,以上進求尊嚴,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於農田、城市工地,還有煤煙四起的地下通道中……
在這些平凡的故事中,作者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樣去生活,和我們對於生活的態度和思考,書中多次提到人生的贛臺,這可能是這本書的深邃所在,也是這本書的精華。
如果生活讓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16
因為有了愛,有了溫情,有了力量,世界變得如此美麗!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們,也應該感到生活是美好的!
孫少安的一生經歷了太多,他每天都在人生的低潮高潮中來來回回,為了生存,為了改變艱苦的生活環境,他開始孜孜不倦的生活,成長讓他失去了愛情,而值得慶幸的是,他和秀蓮也算是一見鍾情,婚姻美滿的滋味,讓他嚐到了愛情的美好,妻子對於他的愛與支援,讓他大膽的去拼搏,去贏那屬於自己的未來,就這樣,潮起潮落,你聽,風在歡笑,他為什麼笑,那位質樸的農民又開始奮鬥了,幸福的生活永遠不會太久。
失去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在那麼貧窮的生活裡,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沖垮了少年堅硬的背脊,而他,沒有哭泣。
從某種程度講,《平凡的世界》充滿著悲劇色彩,孫少安和田潤葉彼此相愛,卻沒能走到一起;郝紅梅離開了少平,愛上了顧養民,卻沒能廝守一生;侯少英對少年的告白信無果而終。
他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勞動的世界,我們需要用雙手,用力量,用汗水為自己創造機會,就像書中的孫少平一樣,自尊自愛自強,在頻繁貧困中,肩負著責任,追逐自己的理想,幸福。即使出身,資本不如別人,即使深感不公平,但卻不顧影自憐,帶著一顆自信,充滿陽光的心去面對苦難的搏擊,不拋棄,不放棄。而平凡的世界這部勵志的書真正告訴我們,什麼樣的生活都值得我們去傾注一生。
世界,這個華燈異彩的空間,有許多為利益的人,許多為付出的人,一同在人生途中的前進忙碌。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17
從平凡裡走過,卻留下壯闊的詩篇,這世界裡需要無所畏懼的勇士、力挽狂瀾的英雄,而英雄也有最平凡不過的生活。但無論如何演繹,這世界都是那樣的真實鮮活,感人至深,這就是《平凡的世界》。
除了我們日常生活的現實世界,每個人的心中也都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心靈世界;這個世界也許不像現實世界那樣具象真實,但其中卻蘊含著強烈而複雜的情感力量,是用現實世界的語言難以形容的。作者對李向前殘疾後的心理描寫字字中我心懷,他自卑敏感卻自強自尊,準確地反映了殘疾人的普遍心理,他怕人們異樣的目光而不願跟妻子出門逛街,卻願意在街邊擺攤釘鞋,是的,釘鞋對他而言不是掙錢的職業,而是證明自我價值的方式,對殘疾人而言又有什麼比證明自我價值更為開心的呢?只要有一個人覺得自己是有用的,才能昂首挺胸的活在世界上,李向前如此,我亦如此。能夠準確把握每種人在不同環境下的心理狀態是路遙的偉大之處,也是我最為感佩的地方。
糾結與掙扎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而現實與精神的雙重痛苦常常使人徹底墮落,只有在無比的痛苦中還能巍然站立、有力把握著生活馬車車轅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孫少安和孫少平就是這樣的強者,他們經歷過巨大的艱難與痛苦,卻把艱難痛苦都當作人生的財富,始終緊握生活的馬鞭,在各自的道路上闖蕩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他們能夠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偉大的父親、孫玉厚。孫玉厚年輕時就有一股不屈服命運的倔強,他不惜傾家蕩產去培養弟弟孫玉亭,欠債給弟弟找工作、娶媳婦,只可惜孫玉亭只是一塊朽木,經不住這般雕琢。隨後而來的又使孫玉厚陷入極度的貧困,這讓他不得不在命運面前低頭,不過他倔強的個性卻毫無遺漏的遺傳給了兒女。在兒女們面臨人生岔口的時候,他從不以父親的權威去幹預兒女的選擇,而是在背後默默的支援:可當兒女被生活的風浪擊倒而陷入絕望的時候,他又會以父親博大的胸懷去包容和撫慰受傷的孩子,讓他們重拾信心站立起來。這樣開明的老人值得每一個人的尊重。
每個人都有理想,每個人的理想也都各有不同,但大多數人追求的無非名利權財而已:對物慾的追求是人之本性,無需加以指責,不過在這對比下,那些以勞動證明自我價值、用讀書提升生命意義的人就更加讓人尊重,孫少平絕不會掏一輩子煤,而我們無法得知他的未來,我們只能祝願孫少平還有和他一樣為理想而奮鬥的人,都能活出精彩人生。
《平凡的世界》中還有太多的經典難以言盡,像金成與孫衛紅的純戀、田潤生與郝紅梅的苦戀、孫蘭香與吳仲平的妙戀,還有杜麗麗與古風鈴之間的有些變質的愛戀,這些都在喜怒哀樂之間讓我們思考,給我們感動。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18
事的回憶中,不給李向前任何機會,而李向前卻還在固執地愛著她,等著她。而潤葉從來沒去想過李向前的感受。直到後來的李向前為了潤葉痛苦地喝酒,酒後駕車,造成雙腿截肢。我認為這時候潤葉出於一種責任心而並不是愛情,回到了李向前的身邊,開始照顧並且與李向前共同生活,可以說他們的生活是從李向前的雙腿截肢開始的。潤葉的善良性格這時候就表現出來了。但是後來他們之間也產生了愛情,他們有了一個兒子,有了一個還算幸福美滿的家庭。雖然李向前身體殘廢了,但是他不消極,卻能自謀職業,去街上修鞋。這份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是潤葉和他的兒子給李向前的,這樣生活可以說是充實和有意義的。李向前是付出多大的代價才取得了現在的“幸福”!為什麼他以前不知道找潤葉溝通,為什麼潤生沒有及早地向姐姐說明姐夫的優點?人生總有幾許遺憾啊!
少平與曉霞的愛情:
少平與曉霞的愛情,作者用筆墨很多,很悽楚很感人。在少平沒有工作 的時候,曉霞已經是大學生了:少平只是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而曉霞是地委書記的女兒!但是曉霞欣賞這個很有性格特點的青年。他們之間的愛情沒有金錢與地位的界限,沒有隔閡,有的只是真摯感情。
少平出身卑微,家境窮困潦倒,但他不卑不亢忍辱奮進。少平性格中的一些優點從一些事件中可以看到:1、少平冒生命危險在暴風雨中營救曾經嘲諷過他的候玉英;2、少平的曾經戀人郝紅梅發生“行竊”事件後,候玉英通風報信,想要替少平出氣,討好少平,想讓郝紅梅出醜。可是少平挺身解救郝紅梅,還要候玉英為郝紅梅保全名聲。可見少平大仁大義、寬容善良之心。3、少平打抱不平,替遭受包工頭胡永州 的小翠報仇,動手打胡永州,並將自己的一百塊工錢也給了小翠,將小翠送上了回家的車。少平“仗義疏財”,幾乎身無一文了!
少平性格中有真誠善良正義,讓人感動和欽佩!
不管做什麼少平總能盡心盡力去做。就是煤礦面臨死亡線那麼近的地方,他依然能守得住那份艱辛,為了給自己父親箍窯洞,為了供妹妹讀書,他很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同來的別人都跑得差不多的時候,他卻一次次因成績突出得到大家的認可。就是因為少平沒有收屈服於命運,不屈不撓地同命運抗爭,這些優點讓曉霞欣賞。
曉霞見多識廣,性格開朗大方,勇於追求,熱愛生活。曉霞的出現,給了少平的生活更加豐富的內容。因為她對少平理解得深刻,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還是幸福的,生活充滿希望的,剛開始少平對這份感情受寵若驚,不敢相信。而她的犧牲,少平卻猶如也經歷了一次死亡,少平的悲痛與彷徨讓我再次潸然淚下。她的犧牲,讓我們看到曉霞作用新一代年輕人在生與面前的抉擇,讓我們感受到了新一代年輕人的精神風貌。讓我對曉霞肅然起敬,同時也讓我認識到這就是生活,它是殘酷的,天有不測之風雲。
曉霞生前能引導他不懈地努力,保持更遠的人生追求和嚮往,曉霞就是他的強大精神支柱,一種向上的力量在召喚著他。他覺得人生是充實的人生奮鬥是有意義的。然而曉霞的走,無疑給少平一個重大的打擊,讓他迷失了方向,連蘭香要為他調動工作,這時候少平更向往煤礦那種平實安逸的生活,他都沒有答應,放棄了走出煤礦的機會。憑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到另外一個崗位做更大的貢獻。然而他不再有其他的爭取上進的信心,停留在礦工的安逸的生活中似乎是找到了生活的歸宿。這是他個人生活不幸的結局。
潤生與郝紅梅的愛情,金波對藏族不知名的姑娘的感情,金秀對少平的感情,都很生動感人,很真實。現實社會中又存在著的。作者用這些人的經歷告訴人們如何對待自己深愛著的人和深深愛著自己的人,真摯的情感不容忽視。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19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是我真正意義上肯靜下心來細細地去閱讀的名著了。而我也慢慢的發現,我已經成為嶽老師說的那種已經對這本書達到愛不釋手的那種境界的人了。在這本書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優美的語句,更重要的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許多課堂上所學不到的知識。
孫少安和孫少平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子弟,儘管他們的結局不同,但他們卻都時時刻刻為家裡人著想。孫少安放棄了輝煌的中學生活而回家下地幹農活是為了幫助年齡大的父親分擔勞苦;孫少平來到城市尋找自己的夢想也是為了幫經濟貧困的家庭變得富裕起來。
在這本書中,最讓我感慨萬千的人物就是孫少平了。他的生活豐富多彩:有過失落,也有過輝煌。從他第一次“失戀”起開始他就變得越發的成熟,他開始逐漸地分擔家庭的困難,而同學田曉霞的幫助更讓他找到了人生追逐的目標,他開始有了自己的理想:他不想順承當一個農民的命運,他要打破這種世俗,到大城市裡去謀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雖然他在這條道路上受過艱辛,磨難,但他從來沒有過怨言。相反,他常常用自己的目標來激勵自己,迫使著自己去努力,去奮鬥,正是他這種頑強的毅力何不怕苦的精神,讓他從一個到處找工作且吃苦賣力的攬工匠成為了吃“公家飯”的煤礦班長。
孫少安雖然沒有闖出農村,但他也憑藉自己的勤懇在農村裡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文中還描寫了:從追求自己的幸福到最後屈服於生活的田潤葉;與孫少平志同道合且又互相深愛著對方的田曉霞;渴望自由愛情卻被家庭無情拆散的金波。這每一個悽美的愛情和感人的故事都會吸引著你繼續去閱讀。這本書值得大家去閱讀!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20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著名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長篇鉅著。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作者在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間的廣闊背景上,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讀來令人蕩氣迴腸,不忍釋卷;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時間跨度從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國近10年間城鄉社會生活的巨大歷史性變 遷;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以整個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轉型為背景,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孫少安和孫少平這些為生活默默承受著人生苦難的人們,在這裡人性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苦難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不忍釋卷。
而書中最引人感動的,還是孫氏兄弟不甘為命運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己被禁錮的價值,自強不息的命運主旋律。
把生活的苦難、殘酷和卑微描寫出來,是路遙的特色,許多作家都能這樣做。而能夠把年輕人的貧窮和窘迫寫得如此無辜、純潔甚至可愛,這才是路遙的不同凡響之處。只有明白了作家對貧窮的這種詩意的態度,才理解路遙的作品。而路遙難能可貴的是,當他成名以後,他並沒有忘記過去的苦難,而是更加猛烈地要把過去思考的東西噴發出來,所以才有了《人生》到《平凡的世界》這樣的跳躍。他特別想超越活著的本身,特別想超越這種卑微和辛酸去挖掘人生的詩意。那麼這種詩意過去頑強支撐他生存,也是他創作的通靈寶玉。
路遙先生在頒獎典禮上發言時說:“我們的責任不是為自己或少數人寫作,而是應該全心全意全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需要。我國各民族勞動人民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壯麗的生活,也用她的乳汁哺育了作家藝術家。人民是我們的母親,生活是藝術的源泉。人民生活的大樹萬古長青,我們棲息於它的枝頭就會情不自禁地為此而歌唱。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歷史程序的主流,才有可能創造出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品。”
這些是路遙先生說過的話,他做到了。一直以來,他的作品都是深深的打動人心,並且贏得了各個階層,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的讀者的稱讚與敬佩。在貧困中成長起來的路遙,他最終表現出的知識面,思考能力和創作成就,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