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文大全> 端午粽課文原文

端午粽課文原文

端午粽課文原文

  《端午粽》選自作家屠再華寫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燈》。課文條理清晰,圍繞端午粽,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粽課文原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粽》

  一到端午節,外婆總會煮好一鍋粽子,盼著我們回去。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裡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外婆一掀鍋蓋,煮熟的粽子就飄出一股清香來。剝開粽葉,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樣也多。除了紅棗粽,還有紅豆粽和魚肉粽。我們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後,外婆還會裝一小藍粽子要我們帶回去,分給鄰居吃。

  長大了我才知道,人們端午節吃粽子,據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認讀本課“端、粽、節、總、米、間、分、豆、肉、帶、知、據、念”等十三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午、節、葉、米、真、分、豆”等七個生字。

  2、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正確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目標: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認識“端、粽、節、總、米、間、分、豆、肉、帶、知、據、念”13個生字,學會“午、節、葉、米、真、分、豆”7個生字。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生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

  生:端午節。

  師:端午節都做什麼?

  生:吃粽子,賽龍舟。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端午粽》這篇新文章。(板書課題:端午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範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想,文章講了什麼事情?

  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曲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

  (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節、總、米、間、分、豆、肉、帶、知、據、念”指名讀。

  (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最佳認字小組。

  2、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午、節、葉、米、真、分、豆”,指名認讀、領讀。

  (2)教師範寫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書空。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總結

  在這節課裡,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