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學家《將進酒》
日前,一段改編自李白名詩《將進酒》的吉他彈唱影片走紅網路,網友驚訝地發現演唱者陳湧海竟是位研究量子、奈米的物理學家、博士生導師。2012年1月,中央電視臺《科學之夜》專題片中,陳湧海教授也自彈自唱了一曲《將進酒》。此外,他還上過2012央視網路春晚。除了為古詩詞作曲,還創作了數十首原創音樂作品。
陳湧海:湖南人,1967年生,北大物理系86級學生,科學家樂手,中科院半導體所半導體材料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研究量子、奈米之餘,彈琴復長嘯,縱情民謠中。在校期間,與許秋漢、楊一等同道中人組建未名湖組合。
日前,一段改編自李白名詩《將進酒》的吉他彈唱影片走紅網路,網友驚訝地發現演唱者陳湧海竟是位研究量子、奈米的物理學家、博士生導師。 2012年1月,中央電視臺《科學之夜》專題片中,陳湧海教授也自彈自唱了一曲《將進酒》。此外,他還上過2012央視網路春晚。除了為古詩詞作曲,還創作了數十首原創音樂作品。
近一段時間,網上流傳著一段5分38秒的影片,讓無數文藝青年夢迴唐朝。影片中,一位清秀的“眼鏡男”坐在紅木圓臺上,手抱吉他,激情彈唱李白的《將進酒》。一位精神矍鑠的長者坐在其對面傾聽,一邊手打節拍。唱罷,長者讚歎:“這個挺好,你看,科學家,有如此情懷!”這段影片迅速在網上走紅,網友稱:“發現一位神奇的人物!他是中科院的科學家,一首搖滾《將進酒》唱得你激情澎湃!”更有網友直言:“科學家原來也可以這麼感性,古詩詞可以那麼迷人!”
據悉,該彈唱者是中科院半導體所半導體材料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陳湧海。記者登入中科院半導體所的網站發現,陳湧海是該校“傑出人才”。
“我是典型的無話可說型”是陳湧海在1993年創作的《廢墟》中的一句念唱,從《廢墟》到《將進酒》,陳湧海邊走邊唱地走過了他人生的近20年。 1986年,離開家鄉考入北大物理系時,他買了第一把吉他,花了他兩個月的飯錢60元,“我一直是自學,大四的時候面臨新的人生道路,面臨與同窗分離,一種與以往不同的情緒襲來,有了寫歌的慾望。”
1992年以後,陳湧海基本上唱自己的歌,他早年的創作多為搖滾風格。當《同桌的你》紅遍全國時,北大的音樂“同道”們一起錄製了音樂合輯,收錄了陳湧海的.《廢墟》。那時的陳湧海已經從北京科技大學碩士畢業,正在中科院半導體所攻讀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陳湧海留在了半導體所,如今已經是博士生導師了。在所裡近20年,很少有人聽過他的真情演唱:“我平時不愛說話,在學生眼裡顯得不苟言笑。”
記:影片裡演唱當天是什麼情況?想過會在網路走紅嗎?
陳:《將進酒》的影片是在著名藝術家錢紹武老先生的客廳,老朋友楊一拍的。楊一在錢老那裡做事,有次邀請我去錢老家做客。與錢老喝茶聊天后,彈琴給錢老聽,過程大概是這樣,根本沒想過在網路上走紅。
記:你從小就愛科學愛音樂?是受家庭的影響嗎?
陳:我在普通市民家庭,沒有音樂和科學方面的家學,也不是從小就愛好。父親在電影院工作,聽了不少80年代的電影插曲。
記:你是怎麼走上創作之路的?
陳:大學時彈吉他唱別人的歌,大四的時候自然而然地開始創作,沒有特別的緣由。
記:你是如何平衡科學家和音樂人的身份?音樂對你進行科研有幫助嗎?
陳:很簡單吧,科研是職業,音樂只是業餘愛好,兩個都是我喜歡的,定位很清楚,不需要什麼特別的平衡。彈琴唱歌可以緩解科研上的壓力吧,算是科研生活的一個很好的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