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林黛玉詩詞鑑賞
紅樓夢是大家從小就會解讀名著,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紅樓夢林黛玉詩詞鑑賞,歡迎大家檢視!
一、紅樓夢詩詞《薛寶釵詠白海棠》鑑賞
薛寶釵詠白海棠
作者:曹雪芹
原文: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豔,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註釋:
①珍重:珍視,看重。芳姿:美好姿態,指花容。
②手甕:可提攜盛水陶器。
③胭脂:即胭脂紅色。洗出:洗掉所塗抹而想出本色。北宋人梅堯臣《蜀州海棠》詩:“醉看春雨洗胭脂。”秋階:秋天臺階。影:指海棠花姿。冰雪:比喻剛洗過白海棠凝聚著露水像白雪一樣。露砌:灑滿露珠石砌臺階。魂:指海棠花品格。這兩句詩大意是:剛澆上水白海棠,像洗去胭脂美女一樣,在秋日臺階上映出她美麗身影;又好像在那灑滿露水臺階上招來潔白晶瑩冰雪做她精魂。
④玉:指白玉一般海棠。痕:就玉說,“痕”是瘢痕;以人擬,“痕”是淚痕;其實就是指花怯弱姿態或含露樣子。此句意思是花兒愁多怎麼沒有淚痕。
⑤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是神化傳說中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晉書·天文志》:“西方白帝,白招矩(矩亦作拒)之神也。”秋天叫素秋、清秋,因為它天高氣清,明淨無垢,所以說花兒報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全憑自身保持清潔,亦就海棠色白而言。憑:程乙本作“宜”,不及“憑”字能傳達出矜持神氣。
⑥婷婷:挺拔舒展、苗條秀麗姿態。
賞析:
首聯“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描繪出人端凝莊重性格。首句一語雙關,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晝掩門,既寫詩人珍惜白海棠,又寫詩人珍重自我,刻畫出封建時代貴族少女矜持心理。詩人用“手甕”盛水親自澆灌白海棠,亦是愛惜花兒,珍重自我一種表現。
頷聯“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使用倒裝,即“秋階洗出胭脂影,露砌招來冰雪魂”。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塗抹胭脂而現出本色,這正是寶釵性愛雅淡,不愛豔裝自我寫照。“露砌”和“秋階”同指白海棠生長環境。“冰雪魂”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般潔白,亦是寶釵自寫身份。
頸聯“淡極始知花更豔,愁多焉得玉無痕”,進一步描寫白海棠色彩、丰韻之美。上句承“胭脂”句發揮,謂白海棠一洗顏色,淡極更豔,頗合藝術辯證法,實寫自我身份:安分隨時,藏愚守拙,而更顯淑女之端莊凝重。下句承“冰雪”句開掘,謂白海棠清潔自勵,寧靜自安,豈如多愁之玉,留下瘢痕。“愁多”句應是以寶黛之多愁善感反襯自己寧靜嫻雅。
尾聯“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白帝”在此實指自然,全聯意思是說:白海棠願以其清潔之身回報自然,她婷婷玉立,默然不語,迎來又一個黃昏。這實際上是寶釵內心獨白和自我寫照。“不語”一詞可見寶釵穩重,“憑清潔”之語更可見她自譽自信心理狀態。
此詩有意以白海棠關合自己,以花寫人,反映出薛寶釵以穩重、端莊、淡雅、寧靜、清潔自詡內心世界。李紈評此詩第一,就是因為“這詩有身份”。
二、紅樓夢詩詞《螃蟹詠》鑑賞
螃蟹詠
作者:曹雪芹
原文:
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嚐。
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
對茲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
註釋:
(1)鐵甲長戈:比喻蟹殼蟹腳。宋代陳鬱為皇帝擬進蟹批答說:“內則黃中通理,外則戈甲森然。此卿出將入相,文在中而橫行之象也。”見《陳隨隱漫錄》。
(2)色相:佛家語,指一切有形之物。借用來說蟹煮熟後顏色好看。
(3)“多肉”句:即“更憐卿八足多肉”。上一聯已說螯滿、膏香,故這句用“更”字說蟹腳多肉。憐,愛。卿,原本是暱稱,這裡指蟹。
(4)“助情”句:意即“誰勸我飲千觴以助情”。觴,酒杯。助情,助吃蟹之興。
(5)茲:此。佳品:指蟹。酬:報答。這裡是不辜負、不虛度意思。佳節:指重陽。
(6)桂拂清風:即“清風拂桂”。
賞析:
而且,這種情況也不只限於正面人物。第二回賈雨村閒談之中所發“正”“邪”二氣大議論即其例。詠蟹詩也是作者藉以寄託自己思想。小說中有一段值得注意話,就是眾人評論:“這方是食蟹絕唱!這些小題目,原要寓大意思才算是大才。——只是諷刺世人太毒些!”這裡明白地告訴讀者,詠蟹詩一是以小寓大——《紅樓夢》以兒女之情“假語”,說政治問題“真事”,即是“以小寓大”;二是旨在罵世,借詠蟹詩來巧妙地罵幾句世人,很像只是一時“為文造情”,更能起到打掩護作用。其實,它是一首以閒吟景物外衣偽裝起來諷刺詩。
三、紅樓夢詩詞《菱荇鵝兒水》鑑賞
菱荇鵝兒水
作者:曹雪芹
原文: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
賞析:
頷聯“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句畫出一幅生動畫面:鵝兒在長滿菱荇池中嬉戲游水,燕子從桑榆林中銜泥飛出,築巢於屋樑之間。此聯僅用名詞構成句,而未用動詞或形容詞,這是中國古典詩歌一種特殊句法。
第二聯“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這做得好不好?你說這兩句裡面,哪個是主語?哪個是謂語?沒有。沒有動詞、沒有用形容詞,全是名詞放在一起,“菱荇鵝兒水”,這個就是詩歌特殊句法。你可以想像,鵝兒在那裡戲水,水上面有菱荇,這些不要講出來。就用“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也是這樣,燕子在樹裡穿來穿去,把桑樹、榆樹枝條來做自己窩,回來做自己燕窩,這些你自己去想像吧。它是這樣一種句法,這是特別地工整句法。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這句詩可以和“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媲美,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並論,是林黛玉許多佳句之一。
四、紅樓夢詩詞《訪妙玉乞紅梅》鑑賞
訪妙玉乞紅梅
作者:曹雪芹
原文: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孀娥檻外梅。
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
槎枒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註釋:
(1)開樽:動杯,開始喝酒。樽,酒杯。句未裁:未做。裁,裁奪,構思推敲。
(2)尋春問臘:即乞紅梅。以“春”點紅,以“臘”點梅。蓬萊,以比出家人妙玉所居櫳翠庵。
(3)大士:指觀世音菩薩。佛教宣傳以為她淨瓶中盛有甘露,可救災厄。這裡以觀世音比妙玉。
(4)孀娥:即嫦娥,比妙玉。檻外,欄杆之外。又與妙玉自稱“檻外人”巧合,所以林黛玉說:“湊巧而已。”(據《紅樓夢》庚辰本)這句話,在《紅樓夢》程高本中改為“小巧而已”,也是不細察原意妄改。
(5)“入世”二句:這兩句是詩歌特殊修辭句法,將櫳翠庵比喻為仙境,折梅回“去”稱“入世”,“來”到庵裡乞梅稱“離塵”。梅稱“冷香”,所以分“冷”、“香”於兩句中。“挑紅雪”、“割紫雲”都喻折紅梅。宋代毛滂《紅梅》詩:“深將絳雪點寒枝。”唐代李賀《楊生青花紫石硯歌》:“踏天磨刀割紫雲。”紫雲,李賀詩原喻紫色石。
(6)“槎枒”句:意即“誰惜詩人瘦肩槎枒”。槎枒,亦作“楂枒”、“查牙”,形容瘦骨嶙峋樣子。這裡是說因冷聳肩,寫詩者踏雪冒寒往來。蘇軾《是日宿水陸寺》詩:“遙想後身穿賈島,夜寒應聳作詩肩。”
(7)佛院苔:指櫳翠庵青苔。這句是以詩語言說他在歸途中尚念念不忘佛院之清幽。詩文中多以“苔”寫幽靜。
賞析:
從人物描繪上說,邢岫煙、李紋、薛寶琴都是初出場角色,應該有些渲染。但她們剛到賈府,與眾姊妹聯句作照理不應喧賓奪主,所以蘆雪庵聯句除薛寶琴所作尚多外,仍只突出史湘雲。眾人接著要她們再賦紅梅詩,是作者補筆,藉此機會對她們身份特點再作一些提示,而且是透過詩句來暗示。作者曾借王熙鳳眼光介紹邢岫煙雖“家貧命苦”,“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父母一樣,卻是個極溫厚可疼人”(《紅樓夢》第四十九回)。她詩中紅梅衝寒而放,與春花難辨,雖處冰雪之中而顏色不同尋常,隱約地包含著這些意思。李紋姊妺是李紈寡嬸女兒,從詩中淚痕皆血、酸心成灰等語來看,也有不幸遭遇,或是表達喪父之痛。“寄言蜂蝶”莫作輕狂之態,可見其自恃節操,性格上頗有與李紈相似之處,大概是注重儒家“德教”李守中一族中共同環境教養所造成。薛寶琴是“四大家族”裡閨秀,豪門千金“奢華”氣息比其他人都要濃些。小說中專為她“絕色”有過一段抱紅梅、映白雪渲染文字。她詩猶如是在作自畫像一樣。賈寶玉自稱“不會聯句”,又怕“韻險”,作限題、限韻詩每每“落第”。他懇求大家說:“讓我自己用韻罷,別限韻。”這並非由於他才疏思鈍,而是他性格不喜歡那些形式上人為羈縛。為證明這一點,就讓他被“罰”再寫二首不限韻詩來詠他自己實事。所以,這一次史湘雲“鼓”未絕,而賈寶玉詩已成。隨心而作詩就有創新,如:“割紫雲”之喻借李賀詩句而不師其意,“沾佛院苔”話也未見之於前人作品。詩歌處處流露其性情。“入世”、“離塵”,令人聯想到賈寶玉“來歷”與歸宿。不求“瓶中露”,只乞“檻外梅”,賈寶玉後來出家並非為修煉成佛,而是想逃避現實,“蹈於鐵檻之外”。這些,至少在藝術效果上增強全書情節結構精細嚴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