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答謝中書書> 《答謝中書書》公開課教學設計及板書設計

《答謝中書書》公開課教學設計及板書設計

《答謝中書書》公開課教學設計及板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及作者豐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章精當的語言、佈局的匠心,培養學生初步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3、背誦、默寫全文。

  〖過程和方法目標〗

  1、透過誦讀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透過想象再現景象,領會文章的意境美。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純淨美好,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感受文章的語言美、景色美、意境美。設想透過讀、說來落實。

  【教學難點】

  本文佈局的巧妙。設想透過學生再造想象來突破。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三峽》引入新課

  二、介紹課題、作者

  本文雖短,但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答/謝中書/書”──寫給謝中書的信。注意斷句。明確兩個“書”的含義。第二個“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含有審美意味的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

  陶弘景:(具體見課本註釋)

  三、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一讀:朗讀。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讀出節奏。

  本文多為四字句,朗讀節奏為二二。散句以句意來定。

  二讀:默讀。

  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理解文意。

  教師酌情解決難字、句意。指名講出文章大意。

  三讀:譯讀。

  本文寫景部分句式整齊,如果分行,就是一首寫景詩。要求:和文章句式整齊相應,譯句也要句式整齊。(譯讀要求較高,擬嘗試一下)

  1、教師讀原文,學生譯譯文。(一學生讀譯文,其餘學生齊讀原文)

  2、學生齊讀原文,教師讀譯文。(本環節視學生譯文如何而定)

  四讀:品讀。

  1、找出文中用的好的詞,說出其妙處。(學生悟讀,交流發言。教師補充)

  2、可用換詞法領悟下列詞的妙處:

  入(體現一種向上的氣勢)──到

  交輝(交相輝映,共增山色)──齊全

  將歇、將頹(展示出慢慢消失的過程,不乏擬人化色彩)──將散、將下。

  亂鳴、競躍(再現一種生機和活力,營造熱鬧的氣氛)──齊叫、游泳。

  3、在此基礎上,歸納點明本文佈局上的山水相映、色彩相配、晨昏變化。同時行文起伏相錯,讀起來也要注意語調的`變化。試著讀出不同的語調。

  4、你認為作者是以什麼樣的感情來寫這些景物的?體會文末兩句的含義。(讚美、自豪)

  五讀:說讀。

  大自然是個廣闊的舞臺,那麼其中的一切事物可就是演員了,他們都想在這舞臺上展示自己。如果請你用生活中的一種人來比喻文中所寫事物,你看它們像什麼人?

  1、示例:你看,那高峻的山峰直入雲端,就是一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2、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

  六讀:背讀。

  四、作業

  試把本文擴寫成一段寫景文。

  〖板書〗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句式整齊之美 四字句

  ↗ 山水相映 讚美

  文章意境之美→色彩相配

  ↘ 晨昏變化 自豪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