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板報大全> 小學生三年級食品安全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大全

小學生三年級食品安全手抄報版面設計圖

小學生三年級食品安全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大全

  手抄報是第二課堂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可以達到宣傳的效果,分享了小學生三年級食品安全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希望可以幫同學們。

  路邊攤食品“四宗罪”

  一是未經衛生部門批准,路邊攤食品暴露在馬路邊上,其衛生狀況毫無保證;

  二是攤主無健康證不說,不講究衛生是普遍現象,大家在購買路邊攤食品時,完全可以看到。有些路邊攤攤主甚至從公共廁所出來不洗手就開始製作食物。

  三是路邊攤食品攤主衛生安全意識差,各類用具基本不清洗,更別提消毒了;

  四是製作原料、調料等多為低劣產品。路邊攤攤主為了節約成本,很難用正規的食品原料來製作食品。醋多是工業“冰醋酸”加色素、水兌來的;辣椒是用色素混上玉米粉等製作而成;而所謂羊肉串多是在豬肉上澆了羊油。

  因路邊攤衛生問題而導致的急性胃炎、痢疾,甚至感染甲肝、戊肝的並不少見。愛吃路邊攤的朋友應該引起重視。希望以上所列的路邊攤食品“四宗罪”能引起大家的重視。

  水產食品安全常識

  一、如何鑑別有無病害的水產品

  在市場上銷售的鮮活水產品要求:健康、活躍、無傷痕。符合這些條件,基本上可以說是健康的食品。但要完全達到國家無公害標準,就必須有產地檢疫證和無公害產品證書。目前,多數水產鮮活品還未達到此要求。

  具體鑑別方法是:肉眼先看鮮活水產品的全身(以市場上銷售的鮮活草魚為例),魚體全身無傷、無痕、鱗片完整;手抓魚時有粘液,潤滑;不熟練抓魚的人,一般難抓住;此類魚基本符合國家健康安全標準,可食用。如果魚在小水池中已死或將死(看似呆板)、且全身鱗片脫落、各鰭條撕開或全身肌肉發紅;當手抓魚體時,感覺粗糙,無力彈跳;開啟鰓蓋,鰓絲充血或粘液多,此類魚不宜採購,不是病魚,就是重金屬鹽類灼傷的魚。往往其體內殘留藥物嚴重超標,食用後不利於人體健康。

  二、如何就地取材代替禁用漁藥

  根據山區中草藥多的特點,介紹幾種中草藥治療魚病,供參考。

  1、五倍子。此藥可防治青、草魚的爛鰓、赤皮、白皮等病。用法用量:先測好池塘的水量,然後每次按每立方水用藥2-4克(幹)計算,稱取五倍子,再把五倍子搗碎用開水浸泡或煎汁(按1斤五倍子加水5斤的比例煎煮,煮開後熬15分鐘),連渣帶汁全池潑灑,連續兩天,每天一次即可。

  2、桉樹枝葉。可防治草、青魚的爛鰓、腸炎等病。用法用量:每畝水面平均1米水深取桉樹葉25-50公斤紮成一捆,放在池塘的.進水口處漚水,可達到預防青、草魚爛鰓、腸炎病的目的。

  3、馬尾松枝葉。此樹枝葉可防治草、青魚赤皮、爛鰓等病,對甲魚(鱉)的腐皮病也有獨特的療效。用法用量:每畝魚池平均水深l米,用鮮松樹枝葉30-40公斤捆好後浸入魚池的進水口處,讓其慢慢腐爛,漚出松汁,可達到預防病害的目的。

  4、苦楝樹枝葉。防治魚類的車輪蟲,隱鞭蟲,錨頭鰠等寄生蟲引起的病。紮成捆漚水即可(與馬尾松枝葉一樣用量)。

  5、菸葉。可用來治療魚類的出血病和細菌性爛鰓病。用法用量:按每畝塘水深平均1米計,取幹菸葉100克,加入1.2公斤的開水,浸泡6-8小時後,兌水全池潑灑(每次量);一般每天下午潑灑一次,連續3次,可達到治療的目的。

  怎樣選購和儲存大米?

  一看:看大米的色澤和外觀。正常大米大小均勻、豐滿光滑,有光澤、色澤正常。

  二聞:新米有天然清香味,色亮;陳米色暗,有黴味;嚴重的有臭味,呈黃綠色。

  三嘗:嘗大米的味道。取幾粒大米放入口中細嚼,正常大米微甜,無異味。

  四洗:蟲蛀米加水後漂浮於水面,黴變嚴重的大米淘洗後水呈綠色。

  家庭儲存的大米要放在陰涼、通風、乾燥處,避免高溫、光照。用容器(米桶或米缸)裝米時,在裝米前,先用紙點火烘乾、消毒容器。大米買回後,裝進米桶或米缸把蓋蓋好,放在離地面一尺高的乾燥、通風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