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詩配畫手抄報圖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手抄報了吧,手抄報具有開拓視野、積累知識的作用。那些被廣泛運用的手抄報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詩配畫手抄報圖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詩句
五月五日 (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已酉端午 (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觀競渡 (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午日處州禁競渡 (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
五日·選一(陳子龍)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雲靜不收。
拾翠有人盧女豔,弄潮幾部阿童遊。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競渡詩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乙卯重五詩 陸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端午節習俗
無論歷史怎樣變遷,端午節的習俗一直傳承著,讓我們品味濃濃的'端午味道。
採艾蒿:把整棵艾蒿插在門上,可以避邪,保平安健康。
採菖蒲:掛菖蒲在清代就有此俗。人們將菖蒲或艾葉紮在一起掛於門戶,用它驅邪。
拴香荷包:香荷包內填充艾葉等中草藥香料,可以辟邪免災、驅蚊殺菌,有益健康。
拴五彩線: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
拴掃把:有趕走“掃把星”,驅除厄運的意思。
吃粽子:吃粽子除了古代的祭祀意義外,現今,已變成了南、北方口味的PK,美食的意味更加濃重。
吃五黃:吃雞蛋黃、黃魚、韭黃、黃豆、飲雄黃酒等。
吃莧菜:端午吃莧菜取其生命力頑強之意,也可清熱解毒、除溼止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