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古詩詩意白居易
白居易的閒適詩文多用於表現閒情逸致,抒寫對歸隱田園的寧靜生活的嚮往和潔身自好的志趣,語言平易淺切,明暢通俗。寫尋常的事,明白自然:狀平常景,鮮活清新。下面是鳥古詩詩意白居易,歡迎參考閱讀!
鳥
唐代:白居易
誰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
子在巢中望母歸。
【詩文解釋】
誰說這群小鳥的生命微小,與所有的生命一樣都有血有肉。勸你不要打枝頭的鳥,幼鳥正在巢中等候著母鳥回來。
【詩文賞析】
詩人在詩中發出勸戒之聲,勸導人們愛惜鳥類,表現出詩人的善良、仁愛之心。
附:少年天才白居易
唐朝有個寫詩很多的少年天才——白居易。
白居易五六歲便開始作詩,九歲時對詩的聲韻就非常熟悉。母親是個慈愛、嚴格又有文化的婦女,充當白居易的啟蒙教師。
不論白天還是黑夜,她總是拿著詩書教導兒子,不過,孩子畢竟是孩子也有偷懶的時候。這時,母親不去打罵他,而是講道理,督促他把漏下的學習任務一點一點補上。
就這樣,白居易漸漸養成勤奮學習的好習慣。
有一次,他拿著自己的幾首新作,來到在當時很有名望的'詩人顧況俯前,顧況漫不經心地瞟一下名帖,等他一翻開,眼神就像被磁石吸住,禁不住韻味十足的吟誦起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好哇,好!能寫出這樣詩句的人,想在任何地方住下去,都不是難事!快請進!快請進!”
看到寫詩的人竟然是一位少年,就高興的與他談起作詩來,不知不覺的就談到天黑!這一年白居易才16歲。
從此這個會寫詩的少年天才的名字,一下子在長安城傳開。
白居易寫的詩,生動流暢,連沒有什麼文化的老婆婆都能明白。可是誰能想到,他那裡是什“天才”,他學寫詩花多大的心血啊。
成名後,白居易對自己的要求更嚴格。他還是一天天不停的讀寫寫讀......白居易給後世留下3千多首詩歌,成為唐代寫詩最多的詩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