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高中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高中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高中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後少走彎路。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從事高中英語教學已有10來年,不同版本的教材用了很多,透過新課標準的培訓與學習,讓我對高中英語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一、新課標準體現了語言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高度統一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但是,英語學習和我們的語文學習是有相通點的。新課標在界定高中英語課程的性質時指出“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思維和交流工具,也是人們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條件,語言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就是說語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特徵。

  (一)語言的工具性即就是: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學習的一種工具。

  1、英語是思維的工具。英語課實際上就是透過言語來學習語言,也就是透過課文,一些具有英語典範性的對話或文章來學習語言的,而不是孤立地去學字、詞、句、章、等知識的。老師指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就是指導學生把朦朧的思想變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語言變為有條有理的語言。

  2、英語是交際的工具。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生活在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不可能獨立存在。英語是人與人交流和交際的必不可缺的工具。

  3、對於其他學科來說,英語具有基礎性及工具性。在所有的學科中,英語是一門基礎學科,一個人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英語知識,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掌握了必備的語法知識,才能有條件去學習其他學科。因為所有學科的教材都離不開語言文字,要靠語言文字來傳達和表達資訊,建立和學生的聯絡,學生也只有在透過理解了教材內容後,才有可能將資訊進行內化,藉助語言在大腦中形成相關的知識體系。

  (二)語言的人文性。

  “人文性”著眼於英語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薰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人文性,強調英語學習的過程,既是學生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也是激發學生創造力和生命力的過程。具體到英語課程方面,人文性就意味著:應該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作為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並以此來制定英語課程目標和選擇整合和利用英語課程資源;英語課程應凸顯教師的人文關懷,使學生受到真善美的薰陶,自身的獨特體驗受到保護和尊重。教師將在關注學生英語知識、能力發展的同時更加關心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注重人文關懷和英語教育的感染薰陶作用,實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我認為語言的人文性主要表現在:

  1、新課標的理念有利於促進學生的發展。以往的教材設計主要重視語法知識的教學,側重死記硬背,是一種填塞式的教學。在這樣的狀況下,許多學生都是“高分低能”,在英語學習上,困難重重,最常見的莫過於啞巴英語,這樣的英語學習,思維較為僵化,導致很多學生在實際運用中無法應用所學的知識。而新課標下的英語學習貼近母語學習,思維較為靈活開放,擺脫了單一的語法的死記硬背,更注重自主學習、創造性學習,注重聽、說、讀、寫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

  有利於學生心智的發展,特別是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的發展。也體現了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宣講《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時提出的堅持能力為重。他提出:考試分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學生書本知識掌握的情況,但往往不能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我們要求的人才最終不是會考試的人才,而是會解決實際問題、會做事的人才,是在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工作中做出業績和貢獻的人才。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克服所謂“高分低能”的缺陷。

  2、新課標教材的內容豐富新穎,貼近生活。新課標的教材內容綜合性強,含蓋面廣,拓展了學生的知識儲備,與時代的發展緊密聯絡。其詞彙,語言表達方式較地道,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以及日常交際能力。

  二、新課程教材的語法教學與傳統的語法教學不同

  新課程的語法教學與傳統的語法教學最根本的不同是教學目標不同:新課程語法教學的側重點是應用,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際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外語交際能力。有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傳統的語法教學往往只是使學生掌握語法形式,重點是講解和辨析形式的構造,關注的是學生能否掌握結構和形式的變化。學生的學習情況僅僅體現在試卷上,從而導致了“高分低能”的現象。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語法教學的內容不同。新課程的語法教學內容包括語法的形式、意義和用法,重視培養學生應用語法形式的能力;傳統語法教學的內容主要包括語法的形式和意義,教學重點放在形式上,而忽視用法教學。

  (二)語法結構的呈現方式不同。新課程倡導改革教學和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反對單純知識傳授式的教學方式和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在語法教學中,新課程儘量使用歸納法,即在語境中呈現語法結構,透過對多個例子的觀察,在理解的基礎上由學生分析歸納出語法規則,然後由教師進行補充和總結。而傳統的語法教學一般採用演繹法呈現語法結構,即教師先講解語法規則,告訴學生語法形式,並解釋語法形式所表達的意義,然後根據規則造出句子。

  (三)練習形式不同。新課程語法教學的形式豐富多樣,涉及聽、說、讀、寫多種語言技能。既有口頭練習,又有筆頭練習;不僅注重操練,更注重有意義的練習和交際性的應用。這種把語法知識的教學和語言技能的教學融合在一起的方法,有利於語言知識向語言能力的轉化。而傳統的語法教學練習形式單一,多為缺乏語境的機械練習,使得學生雖然能夠語法考題,但在交際中卻不能夠正確使用語法形式進行得體的表達。

  總之,新的課程標準給我們帶來了諸多全新的理念和教學思路。以上是我對新課標感觸頗深的一些看法。透過新課程標準的培訓學習,給我們老師豎立了新的教學航標。我深深的感受到此次新課標培訓的意義以及給我們老師帶來的顯著成效。我們會在新課標的精神指引下,努力搞好教學工作,不斷充實完善自己,為提高教學質量再立新功。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