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歌> 洞仙歌李元膺詩歌鑑賞及答案

洞仙歌李元膺詩歌鑑賞及答案

洞仙歌李元膺詩歌鑑賞及答案

  洞仙歌李元膺

  北宋 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梅柳間意味最深。至鶯花爛漫時,則春已衰遲,使人無復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無後時之悔。

  雪雲散盡,放曉晴池院。楊柳於人便青眼①。更風流多處,一點梅心,相映遠,約略顰輕笑淺。

  一年春好處,不在濃芳,小豔疏香最嬌軟。到清明時候,百紫千紅,花正亂,已失春風一半。早佔取韶光共追遊,但莫管春寒,醉紅自暖。

  [注] ①青眼:指初生之柳葉,細長如眼。

  14.下列對詩歌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片先以“雪雲散”“放曉晴”寫冬盡春歸的季候轉換,然後寫早春梅柳的獨有風姿。

  B.下片“一年”三句,寫“小豔疏香”勝過濃芳,體現了詞人對春光美景獨特的審美眼光,。

  C.“到清明”四句寫清明暮春時節百紫千紅,雖一片爛漫,但“春已衰遲,使人無復新意”。

  D.詞末三句借景抒情,表達傷春之意,賞花不怕春寒,大不了喝酒自暖,也要早佔韶光。

  15.詩人提出“探春及早”的觀點,下列詩句所寫的景緻,不符合作者的審美情趣的兩項是(6分)

  A.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唐?楊巨源《城東早春》)

  B.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C.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北宋?蘇軾《贈劉景文》)

  D.花未全開月未圓,尋花待月思依然。(北宋?蔡襄《十三日吉祥院探花》)

  E.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南宋?朱熹《春日》)

  16.作者在序中說“一年春物,惟梅柳間意味最深”。請對上片中所寫的`梅柳作簡要賞析。(6分)

  答案:

  14.(3分)D [“借景抒情”“傷春”錯。]

  15.(6分)C E

  16.(6分)參考示例:“楊柳於人便青眼”句,形象地描繪出初生柳葉細長如眼的特點,用擬人手法,說柳遇人便露出了喜悅媚眼,賦予柳以多情的人格。柳系新生,而梅將告退,“約略顰輕笑淺”句寫出冬去春來,梅不像柳那樣地喜悅,淡淡的微笑中含有一絲幾乎看不見的哀愁,採用擬人手法使梅花添了無限風韻。所以,詩人認為,早春的梅柳最能體現春意。

  [詩句理解,3分;手法及效果,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