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關於古詩的作文合集十篇

古詩的作文

關於古詩的作文合集十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詩的作文 篇1

  我今年七歲了,已經能背誦五十多首古詩了。小夥伴們都叫我“古詩大王”,我感到非常自豪。

  我不記得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背古詩的,只記得小時候媽媽總教我背古詩。我最早背誦的一首古詩是《鋤禾》。那時,不管是跟媽媽去鄰居家串門,還是去親戚家,我總會把這首詩背給他們聽。每次背這首詩,我搖頭晃腦的樣子總會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之後就是一番誇獎。漸漸的我喜歡上了背古詩。有一次,爸爸要去開會,飯沒吃乾淨就急忙要走,我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媽媽驚喜的對爸爸說:“瞧,我們的女兒已經明白詩句的意思了,多棒啊!”

  我很佩服古代的大詩人,他們寫了那麼多詩。我多想自己也

  能成為一位現代小詩人,寫出大家喜歡的詩歌。我會努力的

  加油!

古詩的作文 篇2

  功名利祿,一生榮華。這是多少文人志士所追求的,為了名利,背井離鄉,十年寒窗,有多少人在名利場上失意,但在他們眼中,我卻看到了一八份坦然┅┅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就是陶淵明夢中的桃花源,辭官歸隱,可能只是出於無奈,但他的眼中卻流露出一份坦然。

  李白的放蕩不羈“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投國無門,月下獨酌,邀月共飲,他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才華無處施展,一種無奈,但他的眼中也流露出一份坦然。

  曾經的雕欄玉砌,金壁輝煌,結果則是國破家亡,彈指間,名利只是一陣輕煙。無言上西樓,把哀愁化作一江春水,任它東流,“剪不斷,理還亂”,但,他――南唐後主,則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他的眼裡依舊是那份坦然。

  著名女詞人李清照,面對愛人的離去,瘦比黃花,相思苦困擾著她,她的眼中,不止是不盡的哀愁,同時也是因為了有了那份坦然才能將哀愁化作美麗的詩章。

  在面對世俗時,他們有那樣一份坦然,真是的難得,這種坦然只有在古詩中,我們才得以一見吧?

古詩的作文 篇3

  “誦古詩,學作文”是將誦讀古詩與小學生作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古詩作為材料提供給學生做作文,運用古詩的寫作技巧,指導學生作文,最終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綜合能力的目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一定範圍內可解決學生不知道寫什麼和怎麼寫的難題。

  一、提供材料,進行練筆

  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學的寶貴遺產,它們大多內容豐富,語言凝練,意境優美,感情真摯。詩人根據表達的需要,語言高度濃縮、概括,情節跨度較大,具有很強的跳躍性。這就使詩中存在許多“空白”之處,為學生留下了想像的餘地。引導學生抓住這些空白之處,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合理的想像,把跳躍過的情節補充出來,把濃縮概括的語言具體化,就是很好的練筆。

  1.拓展外延,練寫全文。

  有些古詩,內容充實,結構完整,人物個性鮮明,可以作為學生作文的有機補充。練筆時,為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詩意,教師應將詩的出處、背景、詩人的情感等詳盡地介紹給學生。在學生領悟了詩的內涵之後,讓學生從多種角度進行練筆,或擴寫,或改寫,或寫讀後感,或寫由一首詩想到的等。給學生以發揮想像的自由,學生就會放飛想像,趣味盎然,人詩境,悟詩情,寫出精美的文章來。如:我在教唐代詩人賈島的詩作《題李凝幽居》時,學生了解了詩的由來後,仿照當時正在上演的電視劇《戲說乾隆》,寫出了《戲說賈島》一文。

  還有許多詩作,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筆。如: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讓學生以《瞧這一家子》為題進行擴寫練習;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讓學生以《啊,朋友再見》為題,敘述出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盧給的《塞下曲》讓學生以《飛將軍李廣》為題進行寫人文章的訓練。類似這些可以進行練筆的古詩還有很多,如:《石灰吟》、《回鄉偶書》、《七步詩》、《贈汪倫》等。只要悉心鑽研,許多古詩都可以拿來讓學生進行整篇文章的練筆。

  2.根據需要,練寫片斷。

  學生的作文水平是不一致的,存在一定的差異,也具有一定的共性。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步驟、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這裡所說的寫作訓練是根據需要,有選擇地進行片斷訓練。如:《江畔獨步尋花》要求學生根據詩作,描繪出一幅鮮花盛開、彩蝶翩翩、草歌燕舞的春日江邊美景,對學生寫景進行片斷訓練。再如:《小兒垂釣》要求學生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一個頭發蓬亂,手持釣竿,掩映在河邊草叢中,行人問路,急忙擺手,但卻不應聲的天真兒童自由自在、憨態可掬的可愛情態。古詩中可以作為片斷訓練的詩作也有很多,像《宿新市徐公店》、《春夜喜雨》、《小池》、《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教師選擇合適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片斷訓練,可以使學生的語感不斷加強,詞彙不斷豐富,句子更加通順,條理更加清晰,最終達到熟能生巧,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目的。

  二、吟誦理解,促進感悟

  作文字質上的主觀性、形象性、人文性決定了作文必然是感悟的、品味的、揣摩的、咀嚼的。因為在作文中有許多東西,學生已經領悟了其中的意思,卻說不出來,然而從學生的作文中卻可體現出來。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注重透過吟誦,促進學生對詩作意境的理解和寫作方法的感悟,潛移默化地指導學生作文。

  如人教版小語六年制教材第十冊第七單元的作文,要求學生寫一篇記敘文,誇誇自己的爸爸或媽媽,選擇一兩件能表現爸爸或媽媽關心愛護自己、讓自己深受感動的事來寫。這類題材可以說是一個寫了千百遍的老題材了。遇到這類題目,學生的選材不外乎是媽媽送自己上醫院,爸爸幫自己補功課之類老生常談的材料,既無新意,也沒有真情實感。其實,最能體現父母之愛的往往是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甚至說是一幕場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怎樣讓學生選擇合適的、新穎的事例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敬意是本次作文的關鍵。這些,教師心裡是明白的,但教師如果只一味地強調要選小事,找細節,在學生沒有感悟,只知其表,不知其裡,對究竟選什麼樣的小事,找什麼樣的細節不理解的情況下,恐怕是難以在選材上有所突破的。為促進學生感悟,我在這兒引入了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一詩。透過引導吟誦理解,使學生明白這是一首讚頌母愛的千古佳作,語句樸實自然,親切感人。這裡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但一片母愛的純情卻從普通的場景中衝溢位來,撥人心絃,催人淚下。透過誦讀,學生一臉肅穆,很容易地領悟了本次作文選材應做到“小處落筆,大處著眼”,也選出了精彩鮮活的材料:父母為了接送自己上學在風雪中成了一個雪人的情景;因自己暈船,不能進船艙睡覺,母親不顧帶病的身體抱著自己在甲板上坐了一夜;父親因自己考試不好,失手打了自己,後悔得淚流滿面;由於自己的頑皮,不安生,將腳伸入了腳踏車輻條處被絞傷,而父親卻一個勁地自責,說是他的不小心等等。在後來彙報材料時,許多學生因為激動,在敘述時流下了幸福激動的淚水,學生之所以有這些表現,與學生的感悟和理解是不無關係的。情動而辭發,作文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誦古詩,學作文”是一個內涵豐富的體系,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去探究。只要我們去發掘其中的寶藏,踏實地進行訓練,相信學生作文水平與語文素養一定會有一個較大的提高。

古詩的作文 篇4

  古人云,古詩能給人帶來快樂和享受。這次古詩活動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將伴隨我一生。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個詩句想徹大江南北,杜甫這喜悅回家的心情也調動了6年級2班學生們的喜悅。

  古詩背誦會開始了,第一輪古詩開火車,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閉上眼睛亂抽了一個,啊,老天你太不公平了,太偏心了,我過五關斬六將到了最後一句,卡了殼了,怎麼也想不出來,心裡彷彿被無無形的大石頭壓住,腦子一片空白,一陣東風吹來吹到我臉上不管多麼的涼,我的臉還是熱的通紅,手腳鑽心的冷,剛吃的東西好像被消化掉了,在心臟有節奏的跳動下,越跳越慢,心提到了嗓子眼,望望四周的同學無數隻眼睛盯著我,特別著急,經過我不斷的思緒下,終於背了出來,這才鬆了一口氣,這次發揮失常,得分也不太好。

  第二輪開始了,古詩點將,主持人給我選了個好背的,心想真沒跟你白好,天助我也,啊,老天,你太好了,我用流水般清脆的聲音流利背了出來,得到大家的一陣好評,冬風從窗外吹進,涼絲絲的美極了,看看窗外,在微風的伴隨下,柳樹姑娘婀娜多姿的舞動著她那秀麗的頭髮,跳起了美麗的民族舞,世界是多麼的美好。

  古詩是一種享受,是一種陶冶人們情操的美食。

古詩的作文 篇5

  詩,像一個隨歌起舞的女子,在竹筏上踏著鼓點,合著仙音,用寬大的流雲袖隨著起舞的身影上下翻飛貝齒輕叩,發出清脆得音響。曼妙的舞姿使人陶醉其中。這樣一幅美妙的畫卷,讓我一見如故,不忍釋卷。

  午後的陽光似有實質,織成一張密密的網把我裹住。踩著梯子,從書櫃頂端取下沉睡了幾個春秋的唐詩宋詞

  午後的陽光似有實質,像一張密密的網把我裹住。踏著梯子,從書櫃頂端取下沉睡了幾個春秋的唐詩宋詞,細細翻閱,讓我感受到詩裡的韻味。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太白的一首《將進酒》使多少人拍案叫絕?詩裡有他的豪情壯志,也有備受冷落的抑鬱。“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傾訴了他對友人的牽掛。“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寫出他的豁達。怪不得有餘光中評價他“酒入豪腸,三分嘯成了劍氣,七分釀成了月光,秀口一吐,便是半個錦唐。”讀青蓮的詩想豪飲一罈陳年佳釀,有辛辣,回味時變成濃郁的酒香。

  餘秋雨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說:“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紮著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前行。’在黃州,在惠州,在遙遠的儋州,過著悽苦的生活。有詩為證:“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面對權貴打壓,他仍不低頭。大筆一揮就是“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持蒼”的豪邁。“雖然揀盡寒枝不肯棲”卻用微笑給世人做出最好的榜樣。品東坡的'詞像一壺沉浮幾許的濃茶。有苦澀,細呷後變成絲絲甘甜。需反覆咀嚼,才能品得箇中滋味。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易安,你心中的守望究竟是為了誰?是破碎的江山還是先你而去的夫君?“風也飄飄,雨夜瀟瀟”你只是一介女子,萬般清腸只能用詩吐訴“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些都是你的國仇家恨。易安的詞像一株籬下悽婉的黃花有恣意的委婉。咀嚼後方是那一抹散不去的情愁。

  詩詞竟然如此奇妙,她從靜止的文字變成跳動的生命,從我身邊輕輕走過,留下美好的笑顏。滾滾紅塵中,我與詩詞擦肩而過,衣袖仍有淡淡餘香,芬芳我三百六十五天的分分秒秒。

古詩的作文 篇6

  江南水鄉是多情的,柔情的。

  杜牧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曾描繪了江南春景:千里江南,鶯飛草長,綠葉紅花,鳥語花香,山村傍水,城郭依山,春風浩蕩,酒旗飄拂。其中有山水,花草,禽鳥等自然景觀,還有城郭,村莊,酒旗等人文現象。江南不僅極其秀美,而且人煙稠密,十分富庶。可見江南水鄉對人是多情的,柔情的!

  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橋與水把江南演繹的如詩如畫,渾然天成。水是江南水鄉流動的夢,潺潺的流水技術展開柔弱的絲綢,在微風下飄揚飛舞,在大地上歡快的奔跑。而水是江南水鄉停住的夢,奇巧的身姿就是精靈飛舞的輕靈的翅膀,在陽光下透明而樸質,在細雨中清雅而迷離。江南水鄉對水,橋是多情的,柔情的!

  江南的雨是有靈性的,靈性的河是有詩情的,那雨從久遠久遠的歷史的時空裡落下來,有些凝滯但也有些明麗。江南的雨落在瓦礫上。就像絲竹的聲音,憂“怨”急“緩”。那河裡有江南的思緒,也有江南的靈魂,要不煙雨裡江南怎麼會是另一番情韻呢?當你撐著雨傘走過小橋,走過長長的古巷。一定會讓你生出一點淡淡的惆悵,生出一種隱約的懷想。

  絲竹聲裡評彈又是江南的另一景觀,長長的古巷,古老的石橋,悠悠的碧水承載著歷史的感懷。江南的靈魂在水,在石橋,在古巷,在人的內心深處。這就是江南,如詩如畫的江南,引起詩人思緒和詩性的江南,它是多情的,柔情的。

  也難怪有白居易的這首詩:“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古詩的作文 篇7

  輕輕地叩開古詩詞的門扉,我突然發現原來詩歌的殿堂如此美妙。

  小時候,媽媽教我念誦唐詩宋詞,讀詩是一種高雅的享受,是一種心靈的洗滌。現在,我時常翻翻古典的古詩詞,它們已經如大片大片的墨水深深地印在我記憶的宣紙上了。我喜歡它們高雅的語調,特別是煙雨中的輕吟淺唱,櫻花樹下的憂傷囈語。

  我從“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中彷彿看見了在晶瑩的雪花漫天飛舞的空間裡有一位遠征的戰士歸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看見春雨伴著春風悄悄地在夜晚下起來,蜷縮的小草和乾枯的樹葉在雨水的滋潤下舒展開來;“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讓我聯想起農夫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地談論著豐收的的年景,空氣中瀰漫著若有若無稻花的清香,沁人心脾。耳畔是接連不斷的青蛙的叫聲。

  這些美妙的聯想,讓我更加喜歡讀古典詩詞。我愛古詩,它能讓我們更加有文化底蘊,是的,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國粹,我們應該努力地學好古詩詞,為祖國的未來添上古色古香的一筆!

古詩的作文 篇8

  在我三四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古詩詞了,是爺爺教我背的《靜夜思》,爺爺教一句,我背一句,我只覺得琅琅上口,並不理解其中的意思。

  後來,我上了小學的時候,鄧老師要求我們背很多古詩,老師每天往黑板上抄一首古詩,要求我們第二天會背,可我背詩的速度很慢,半個小時才背一首詩,還有一些寫的作業,每天總是很晚睡,我不明白老師為什麼每天讓我們背古詩,心裡十分不願背誦。但隨著背誦古詩越來越多,我逐漸理解了作者的心,透過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我明白了王維身在異鄉孤獨飄零,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那顆鄉愁之心。也理解了《靜夜思》中李白深夜孤枕難眠,思念故鄉的情懷。《清平樂?村居》中辛棄疾透過通俗易懂的幾句話,便描繪出了一個農村五口之家的溫馨生活畫面,尤其是小兒無拘無束地剝蓮蓬吃的那種天真活潑的神情狀貌,饒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謂是神來之筆,古今一絕!讓我歎服不已,我更理解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終於明白了老師為什麼要求我們背那麼多的古詩。我也越來越愛背古詩了。

  古詩雖然帶給我了煩惱,但它也教會了我很多知識,讓我長了不少見識,古詩啊,我愛你。

古詩的作文 篇9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每當聽到古詩佳句,我就會沉浸在那雅文雅句之中。

  我曾讀過數百首古詩,也品味了許多詩句。要說百裡挑一,我還是喜歡《梅》這首古詩。

  這首詩的作者是王安石,王安石是宋代著名詩人,曾譜寫許多詩章,但《梅》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情感與其它詩各不相同。全詩以寫景方式作詩,以寒霜冰雪為背景,突出了梅花“凌寒獨自開”的頑強性格。全詩為五言絕句,共四句:“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全詩主以梅花為主線,以雪為暗線,不單單寫梅的頑強性格,還在告訴人們,做人要頑強,即使遇到再大的挫折與失敗,也要去克服。一個“獨”字寫出在萬物凋零的時候,梅花兒卻獨自釋放。“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寫出了“梅花”不張揚的性格,“暗香”一詞突出梅花戰嚴寒、冒風雪為人類釋放花香卻不要求回報,這就是梅的性格。

  謝謝您,王安石。您用短短二十字,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梅》,你那頑強的性格與無私奉獻的精神令我永遠敬佩。

古詩的作文 篇10

  父母生我養我,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讓他們驕傲,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女兒有能力。因此,我一直很努力……

  每當語文老師說要讓我們默寫古詩時,我都會認真複習,作業本上的“優”令我驕傲。可一次,我竟得了“良”。到家後,父母狠狠地罵了我一頓,——他們很少批評我。從那時起,我就決定每天作業一做完就要抄默背古詩詞。

  記得有一次,老師沒佈置作業,回家時,我簡直不知怎麼表達內心的高興,結果開心到忘了背古詩。媽媽不滿地直接將我帶進書房,說:“今天你必須背下三首老師沒教的古詩!我兩小時後來檢查!”

  我心裡害怕極了,白花花的淚水從眼眶中流出,一滴一滴地落在《小學生必背古詩》上。我只好死記硬背,含著淚水,嘴裡吐出幾個聽不清的字。不知不覺半個小時過去了,媽媽來到我面前。她見我如此傷心,便跟我講起道理來了:“我知道背古詩有點難,但是,只要你多去看、多去理解,就一定能戰勝它的。想要背古詩,那當然要先融入古詩詞中啊,只有明白了它的意思,才能夠一字不少地背。”在媽媽講道理的那一刻,我覺得她是個美麗的天使。

  這次,期末考的試卷中考到了課外的古詩。老師說這題難倒了一大片學生,答對的寥寥無幾。我便是其中的一個。所以,這次考試取得讓我驚喜,讓媽媽驕傲的成績——95分。

  失敗雖然是人人不願得到的結果,但有時卻能激發人們堅韌的毅力。花點時間去讀詩吧,它是智慧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