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好老師的三個標準教育隨筆

好老師的三個標準教育隨筆

好老師的三個標準教育隨筆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好老師的三個標準教育隨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首先,好教師應該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這是張文質老師提出的好教師的第一條標準。張老師說,教師如果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會覺得很沒有面子,甚至抬不起頭,人家會說:連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還能教好學生?教師如果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會從中悟出許多教育的道理,這些道理用在教育學生身上同樣適用,因為很多道理是相通的。的確如此,所以我也一直認為,作為教師,在教育孩子方面教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相對於其他職業更有利。但這並不是說教師一定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很多教師還是未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作為教師,這是相當遺憾的,也是絕不應該的。我們在讚美優秀教師的高尚師德的時候,往往會說,他是如何愛學生勝過愛自己的孩子,不顧自己的孩子,一心撲在工作上。在我看來,一個只顧學生、不顧自己孩子的教師,不能算作好教師。如果為了學生而耽誤了孩子的教育,這同樣是一種失職,這種失職其他人無法彌補,而且永遠無法彌補,這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一種罪過,對一個國家來說,也是一種犯罪。有人讚美李鎮西老師,說他如何如何愛學生,把全部的時間和愛獻給了學生。李鎮西老師說:錯了,我愛女兒勝過一切;我花在教育女兒身上的心思和精力是不能與教育學生相比的。

  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張老師說,首先要愛孩子。什麼是愛呢?張老師進而說:愛孩子就是要抽時間多和孩子在一起,和孩子一起吃飯,一起看書,一起做遊戲,一起活動。張老師介紹了國外的一項研究結果:父母和孩子一起吃飯,孩子的發展就好,不但學習成績好,品德也好,很少會出現抽菸、酗酒、吸毒等不良行為。經常和孩子在一起,就容易發現孩子的問題,就能及時提醒,督促孩子改正。張老師告訴我們,凡是在孩子初次出現不良行為時,對孩子的提醒最有效,就如流水,在源頭,要改變方向很容易;當匯成河流,再想改變,就非常困難。孩子的教育也同樣,起始階段要糾正比較容易;一旦形成習慣,再要糾正就難乎其難,再罵再打也沒有用。可是,我們有多少教師家長意識到了這一點呢?說實話,我以前就沒有意識到,是無意間兒子的一句話讓我猛然醒悟。在兒子讀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我和妻子一起出去玩,臨走的時候,我們對兒子說:“在家好好看書、做作業,我們回來要檢查。”當我們開門要走的時候,兒子輕輕說了一句話:“你們可以出去玩,為什麼要我在家看書做作業?”兒子的一句話讓我們認識到了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從此,出去的時候,我和妻子必定有一個人留在家裡陪伴兒子。當我們有一人在家的時候,兒子就很安心,很靜心,就會很自覺地看書做作業。

  張老師說,現在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存在著一大誤區,以為只要給孩子找一所高檔的學校,花上足夠的錢,就是對孩子的愛,就能把孩子教育好。其實不然,孩子成長的核心不是物質條件,不是花錢越多越好,而是需要陪伴,需要榜樣。父母陪伴孩子時間的多少,決定著孩子成長的優劣;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看看我們周圍的家長,也有不少教師家長,在孩子身上花多少錢都肯,都捨得,就是不肯、不捨得花時間陪伴孩子。更有甚者,自己整天在外面花天酒地,還要帶著孩子一起吃喝玩樂,造成孩子營養太好,變成“胖”孩子,這是多麼可憐又可悲。

  其次,好教師看上去至少比實際年齡年輕五歲。

  張老師說,好教師給人的感覺很年輕,很陽光,這種年輕、陽光不僅表現在容顏上,更表現在心態上。好教師一定是一個身心舒朗、熱愛生活、熱愛健康、富有情趣、有較強抗挫折能力與自我消解痛苦能力的人。好教師應該保持童真,擁有童趣,富有童心。

  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態呢?張老師舉了江蘇常熟石梅小學沈麗新老師的例子。張老師說:因為稿件之事與沈老師通電話,驚歎於她寫作的勤奮,又驚訝於她孩子都讀三年級了,看上去卻如此年輕。沈老師說她的很多同事也常問她有什麼秘訣,她說自己的秘訣就是“熬夜”——每天白天無論多忙,晚上一般也不早睡,一定要讀書、寫作,“我要讓自己的心漸漸平復”,“讀過、寫過之後,彷彿所有的煩惱和辛勞都已消散,這時再入睡,身體才舒坦,心靈也最為健康!”“不帶著悔恨入眠”,這就是沈麗新老師保持年輕的秘訣。

  教育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付出和收入往往不成比例,許多該獲得的權利常常被剝奪,許多該享受的待遇常常得不到落實,辛勤的付出往往沒有結果,壓力大,要求高,工作繁,收入低,用錢理群教授的話來說,“想想你忍不住要哭”;可是哭又有什麼用呢?整天愁眉苦臉,還不如換個角度思考,多想想教師的美好,教師的優越,教師的崇高,還是錢理群教授說的另一句話:“想想你忍不住又要笑啊”。每天帶著笑臉上班,帶著笑臉走進教室;再帶著笑臉下班,帶著笑臉走進家門,像沈麗新老師那樣“不帶著悔恨入眠”,你還會不年輕嗎?你不想年輕恐怕都不行。

  第三,好教師看上去就像一個“教師”。

  如何理解“就像一個‘教師’呢”?張老師解釋說:日積月累的閱讀、思考、寫作,外表儒雅,有書卷氣;愛孩子,愛教育,慈祥,和善,精神長相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自己的職業。張老師強調說:一個教師如果眼中沒有慈祥,舉止缺少優雅,臉上沒有書卷氣,都是很遺憾的。

  像個“教師”,聽起來好像很玄,很空泛,不好把握,其實不然,這是對教師基本素養的要求。教師除了專業素養、精神素養,還要有基本素養,比如說話詞正腔圓,投手舉足文雅,穿著得體,字寫得規範漂亮,有豐富的興趣愛好,等等。張老師特別強調,小學教師不一定要有知識的深度,一定要有人性的豐富和廣博。

  所謂“像個教師”,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教師應該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應該是個文明人,文化人,讀書人。比如說教師的儀態、表情、語言、著裝等方面的藝術涵養,對教育就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美國心理學家梅柏拉曾對教師的語言行為傳遞資訊的效果進行過因素分析,最後得出一個十分有趣的結論:課堂資訊傳遞的總效果等於7%的文字+38%的有聲語言+55%的態勢語言。由此可見,教師的態勢語言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正確應用態勢語言,以增強教學效果。事實也證明,教師在課堂上優雅大方、蓬勃洋溢的儀態,會給學生有益的影響,會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創造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

  教師禮儀是現代教師必備的素養,也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前提和基礎。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甚至一顰一笑,都蘊涵著教育的力量。教師是學生之楷模,必須從小事做起,從細微處做起,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才能無愧於“教師”的稱號。

  張老師所說的“好教師”“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比實際年齡年輕五歲”、“ 像一個教師”的三條標準,似乎沒有直接涉及到教師應該如何教,教師應該怎麼做,但從更廣闊的背景中,對“好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仔細想想,如果我們的教師真的做到了這三條,還能不是“好”嗎?肯定是一位非常出色、優秀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