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最佳化教學過程 提高課堂效率論文

最佳化教學過程 提高課堂效率論文

最佳化教學過程 提高課堂效率論文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與提高教學質量之間的矛盾顯得尤為尖銳,筆者以為,要解決這對矛盾,核心工作是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本文就在初中科學教學中如何最佳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談幾點體會。

  一、重視演示實驗

  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課堂教學中演示實驗對於學生理解概念、掌握規律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從教學論的觀點來看,演示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形象直觀的材料,還能有效地吸引學生感官與思維的參與。

  如初中科學教材中的重要定律:質量守恆定律。教師只有藉助實驗才能出色完成這一規律的教學任務。實驗非常簡單:在密閉的錐形瓶中加入氯化鈉溶液與硝酸銀溶液,反應前在天平上稱量一下讀出讀數,然後讓兩種溶液混合,可生成白色沉澱,說明已發生反應;再放到天平上稱量,發現在反應前後質量不變。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就已感覺到質量守恆這一事實,實驗時教師只要稍加點撥就可以使學生對這一定律很快接受。在此過程中,教師講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

  二、實施啟發式教學

  科學教學的具體方法是多種多樣,千變萬化的,但啟發式教學卻是實施科學教學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啟發式教學的核心思想與操作要點是: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地位的統一,學生既是教育物件又是認識的主體;強調要把教學方法的出發點建立在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的基礎上;強調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的智慧發展,透過啟發給學生提供發展智慧的時空條件和機會;強調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使教學方法達到綜合最佳化;強調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得到教學結果,更要重視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的構建中要以學習過程為基礎,以學法指導為重點。在科學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教學,要注重以下幾條途徑。

  1.精心設計匯入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心理學認為,疑最能引起探究反射,思維也就應運而生。在新課匯入中,根據教學內容,適時設疑,活躍和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使其成為開啟學生思維的“覺悟之機”。

  例如初二科學中磁場部分是十分抽象的內容,看不見摸不著,涉及一些新概念,如果教師直接引入新課,學生可能“不寒而慄”。

  換一個角度,一上課,教師滿懷激情的告訴學生:現在我們準備進入一個神奇而又美妙的世界——磁場,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像空氣一樣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一種物質。你怎樣才能研究它呢?風——我們可以以樹枝的搖擺來確定風是空氣的流動。大家想一想能否用類似的方法研究磁場?你想知道電動機是怎樣工作的嗎?……學生頭腦中出現的將是一幅幅美妙的聯想影象,把原先看來毫無趣味的磁場變成充滿新知識的聚寶盆,希望教師早些帶領大家遨遊到新知識的海洋中。 2.精心謀劃過渡

  要提高課堂效率,教師應深入鑽研教材,挖掘其內在聯絡,善於鋪墊、轉化,使知識得以順利遷移、深化、拓展,進而發展學生能力,這就需要有匠心獨具的`教學過渡。

  3.創設情景

  重視自然情景與自然現象的展示。目前的科學教學中由於各種原因,還存在著概念與規律的教學脫離自然情景與自然現象,思維與感知脫離的傾向。於是造成了科學教學枯燥無味、抽象難懂等問題,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不重視自然情景與自然現象的展示。

  三、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1.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教育心理學指出,教學內容和方法的趣味性、多樣化、新穎性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條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投影、錄影、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能創設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課堂教學過程中所採用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其特有的各種聲、光、色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像力,而靈活方便的人機對話方式又能維持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全程注意力,從而最佳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2.延伸感覺器官,有效掌握知識

  有些科學知識比較抽象或過程比較複雜,有的要從全過程去理解,如光的反射、折射。運用電腦多媒體技術能形象逼真、情景生動地展現。多媒體技術能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靜止的影象可變成動態過程;緩慢進行的過程可快速呈現;原本看不到的過程變得可視察。這樣,在課堂上就能充分調動學生聽覺、視覺等感覺器官,甚至將各種感覺器官“延伸”至課堂外的世界,透過充分感知,有效掌握自然科學知識。例如講氯化鈉的形成,可用Flash動畫將鈉原子、氯原子的化合過程展示出來。

  筆者從事科學教學多年,一貫奉行:課外時間不進課堂:的原則,始終堅持對課堂教學改革進行探索,努力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率,效果比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