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禮儀常識> 淺談建房上樑的禮儀

淺談建房上樑的禮儀

淺談建房上樑的禮儀

  導讀:中國之所以被稱為禮儀之邦,是因為古人無論幹什麼事情都要講究禮儀,建房作為生產生活的一件大事,自始至終都伴……

  中國之所以被稱為禮儀之邦,是因為古人無論幹什麼事情都要講究禮儀,建房作為生產生活的一件大事,自始至終都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禮儀。

  據我國史料記載,建房上樑舉行儀式始於魏晉時期,到明清時期已普及到全國各地。

  建房禮儀實際上是一種求吉禮儀,人們舉行這些禮儀的目的是祈求房屋永固、富貴長久、子孫滿堂。按照民間建房的程式,建房禮儀大致上可分為選址、立中柱、上樑、立門、竣工等幾項,其中,上樑儀式被人們視為建房過程中最重要的禮儀。

  梁是建築中架在立柱上面的橫跨構件,承受著上部構件與屋面的所有重量,是上架木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梁可分為三架樑、五架樑、七架樑、九架樑、單步梁、雙步梁、騎門梁、月梁、抱頭梁、太平梁等幾十種,其中最常見的是五架樑、七架樑和九架樑。民間認為,上樑是否順利,不僅關係到房屋的結構是否牢固,還關係到居住者今後是否興旺發達。過去農村有句俗語:“房頂有梁,家中有糧,房頂無樑,六畜不旺”。可見梁在老百姓心目中的重要性,所以每逢上樑都要舉行隆重的儀式。

  儘管各地的習俗有所不同,但上樑儀式都十分隆重,整個過程可分為祭梁、上樑、接包、拋梁、待匠等幾程式。

  選梁不取“獨木”

  可以說,整個上樑儀式都是圍繞“正樑”進行的。在上樑之前,首先要精心選梁和制梁。按照泰順地區的習俗,要挑選一根好的梁木並非易事,首先主人要親自去南山物色梁木,選梁木的條件可謂苛刻,一是梁木必須是杉木;二是要筆直參天,枝繁葉茂;三是樹齡不長不短,樹形要從下到上大小盡量一致;四是樹的四周要長有許多小杉木,越多越好,寓意多子多孫。如果是獨木一根,就不能選用。

  砍伐梁木的時候,不能破壞周圍的小杉木,梁木伐倒時的方向要朝南,不能朝其他方向。動工制梁的那一天,要挑選吉日,木匠師傅要先點三支香,再放二響鞭炮,然後開始製作。

  梁木製作完成之後,主人便選定吉日良辰上樑。按傳統習俗,上樑這一天不能和房主一家任何一個人相沖,否則會產生不利影響。另外,其他人的生肖如果與上樑的時辰相沖、相剋,也要回避。

  上樑時高喊“大吉大利”

  上樑前祭梁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式。人們將貼上紅紙或紅綢的正樑抬進新屋堂前,在供桌上擺上豬、魚、雞、鵝、蛋、豆腐、香燭等祭品,由瓦匠、木匠等邊說好話邊敬酒。祭梁結束後,便由匠人把正樑抬上屋頂,或用繩將正樑拉上去。抬梁或拉梁的時候,鞭炮齊鳴,上樑師傅要唱上樑歌,高喊“上啊,大吉大利!”在上樑的'過程中,有的地方要求將正樑平平穩穩往上抬,忌諱一前一後,高低傾斜。但另外一些地方上樑時往往梁的東端高於西端而上,因為東端代表“青龍”,西端代表“白虎”,按堪輿學的要求,“白虎”要低於“青龍”。

  將正樑放平穩後,主人要將親朋好友送來的“五穀彩袋”搬到屋頂,放在梁的正中,寓意五穀豐登,並將紅布披在樑上,有的地方在紅布的底端縫上一雙布鞋墊,寓意給新房主人鋪墊家底。有的地方在正樑中間掛上裝有紅棗、花生、米、麥、萬年青等的紅布袋,寓意“福、祿、壽、喜,萬古長青”。此後,匠人將果品、食品等用紅布包好,邊說好話邊將布包拋入由主人雙手捧起的籮筐中,這個程式稱為“接包”,寓意接住財寶。

  上樑儀式最熱鬧的程式是“拋梁”。當主人“接包”後,匠人便將糖果、花生、饅頭、銅錢、“金元寶”等從樑上拋向四周,讓前來看熱鬧的男女老幼爭搶,人越多東家越高興,此舉稱為“拋梁”,意為“財源滾滾來”。在“拋梁”時,匠人還要說吉利話,他們常說:“拋梁拋到東,東方日出滿堂紅;拋梁拋到西,麒麟送子掛雙喜;拋梁拋到南,子孫代代做狀元;拋梁拋到北,囤囤白米年年滿”。

  拋梁結束後,眾人退出新屋,讓太陽曬一下屋樑,這叫做“曬梁”。最後,主人設宴款待匠人、幫工和親朋好友,並分發紅包,整個上樑儀式結束。

  外國上樑也有儀式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已經很少人蓋木房子了,但象徵性的上樑儀式仍在不少地區沿襲傳承,當房子蓋到最後一層封頂時,人們也要挑選吉日慶祝一番。在外國,至今還有人蓋木房子,德國人建房時在上大梁之後,也舉行上樑慶典儀式,屆時,木匠們要將花冠或一棵用綵帶裝飾的小樹放在屋脊上,然後工頭誠心禱祈,祝福房主人一家幸福吉祥。做完禱告後,還要為房主的幸福乾杯,並要將空杯扔掉。最後,主人以豐盛的酒宴款待工匠。這些儀式雖然沒有中國傳統的上樑儀式那麼複雜,但其祈盼幸福平安的用意是相同的。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