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德育教育的論文

德育教育的論文

德育教育的論文

  道德是人類精神的自律,為了實現“人”的德育,實現人的可持續發展,學習要形成一個“以人為本”的德育工作新理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德育教育的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摘要】師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對於吉林省民辦高校而言,在建校較晚,辦學水平有限,師資隊伍建設也亟待提高的前提下,教師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輔導員開展學生德育工作捉襟見肘,因此,吉林省民辦高校探索德育教育新舉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民辦高校;德育教育;德育理念

  1吉林省民辦高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1吉林省民辦高校教師重教育輕德育

  對於吉林省民辦高校而言,學生生源的特點為學習基礎較差,自制能力較低,缺乏生活目標以及對學習的自信不足,因此,德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德育工作卻是吉林省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比較薄弱的環節,一部分教師思想認識不到位,授課內容陳舊,講授方法簡單,講授形式仍以灌輸說教為主,這些實際問題不迅速加以解決,勢必會影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會影響吉林省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一些片面的觀點,例如認為教師的職責就是為學生傳授學科的知識、專業知識,而大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則是學校主管學生工作的領導、輔導員老師的事,與己無關。對任課教師職責理解的狹窄化和片面性弱化了這些教師的德育意識,同時衡量教師勞動成績的主要標準是學生的考試成績,這必然導致部分教師出現重教育輕德育的現象。因此,吉林省民辦高校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時,決不能忘記或忽視大學生思想品德素質教育,一定要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真正確立德育在吉林省民辦高校素質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1。2吉林省民辦高校輔導員工作缺乏科學系統性,德育工作力度不足

  隨著我國民辦高等教育體制與機制的改革和發展,教學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都出現許多新的變化,但是班級作為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最基層組織,仍將是吉林省民辦高等學校的最基層的教育、教學組織,同時也是大學生集體生活的重要形式,而吉林省民辦高校輔導員作為這個組織的領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在高等教育和大學生的`成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吉林省民辦高校的大學生生源素質的參差不齊、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較差,日常管理與問題學生的個別教育、組織班級活動、大學生就業求職指導等等都是輔導員的分內工作,輔導員的工作事務繁瑣、任務繁多,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德育工作的開展往往需要耐心同時效果往往不能一勞永逸。這就導致輔輔導員在德育工作上力度不足。

  1。3吉林省民辦高校德育理念創新性不足

  吉林省民辦高校大學生絕大部分入學分數較低,學習基礎較差,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自律性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加之吉林省民辦高校辦學歷史較短,學校管理水平較之南方民辦高校有很大差距,各吉林省民辦高校的領導者都面臨著很大的招生壓力。為了規範學生的行為,讓學生能夠學習專業知識,同時也為了維護學校的穩定和聲譽,一般都施行較為嚴格的封閉式或半封閉式管理,對於學生日常行為的要求也較為嚴格、具體和全面。面對吉林省民辦高校大學生這一規範性較差的學生群體,事無鉅細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吉林省民辦高校普遍把德育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規範行為和校規校紀的教育上,透過院、系、班層層管理,力求不出亂子,穩定校園的工作方法,“滿足於抓外部行為,而忽視深層思想情感培養,使德育成為了單純的行為訓練”。當前吉林省民辦高校德育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新的情況、新的特點和新的問題,但卻缺乏新的方法、新的途徑和新的措施去增強高校德育的有效性和實效性。吉林省民辦高校應該擯棄從前的“管、控、壓”的管理模式,樹立全新的德育理念。

  2吉林省民辦高校德育教育措施的新探索

  2。1建立健全吉林省民辦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

  教師的職業道德對於學生的德育教育至關重要,對學生品德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與感化作用。關於這一點,誇美紐斯曾經指出“教師的職務是用自己的榜樣教育學生。”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工作的物件是正在形成中的個性的最細膩的精神生活領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識。這些領域也只能用同樣的東西去施加影響。”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為的機關,無論想的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中教師職業道德的榜樣作用。”對於吉林省民辦高校教師隊伍而言,師資水平參差不齊,教師職業素質也良莠不齊,因此,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教師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是非常必要的。加強黨對吉林省民辦高校師德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師德建設工作中主體責任。建立吉林省民辦高校師德建設領導、組織和檢查的職能部門,完善師德建設的管理體制,最佳化師德建設的工作機制。

  2。2最佳化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提升輔導員職業認同感

  吉林省民辦高校輔導員工作紛繁複雜,日常管理事無鉅細,輔導員更關注的是學生臨時的日常行為表現,而並非學生的長遠發展。但是輔導員在注重學生日常管理,促進學生的行為養成的同時,將其工作的重點應該放在對大學生進德育教育上。透過德育教育,影響吉林省民辦高校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理想信念、學習目的、學習態度等,使大學生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吉林省民辦高校輔導員由於輔導員流動性較大,職業素質參差不齊,輔導員待遇差別較大,因此在繁重的工作壓力下,輔導員職業認同感較低,很多輔導員在工作中產生了倦怠、焦慮甚至是厭煩等情緒。因此,吉林省民辦高校應該更加關注輔導員隊伍的建設,積極為輔導員提供校內外的培訓,透過多渠道、分層次地開展各種形式的師德教育,增加輔導員強烈的職業認同感,提升輔導員的職業素質,更好的開展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2。3吉林省民辦高校樹立“以人為本”的德育工作新理念

  道德是人類精神的自律,為了實現“人”的德育,實現人的可持續發展,吉林省民辦高校應根據新形勢的需要和大學生的特點,形成一個“以人為本”的德育工作新理念。其中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頻繁也是最直接的人,更應樹立這種新理念。吉林省民辦高校的大學生管理工作一般都有自己的一套制度,也就是校規校紀,用於約束學生的行為。教師透過規章制度這樣的管理手段,把學生放在被管理的服從地位,讓學生失去了與教師的平等地位。“以人為本”的德育工作理念就是“以學生為本”,強調德育體制要建立民主的管理模式,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雙方互相協調溝通,將過去的師道尊嚴轉變為教師扮演引導者、幫助者、協調者的角色。德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學生提高思想境界,淨化道德情操,人格得到完善,因此,吉林省民辦高校應該改變以往只重視應試教育,進而應該轉向對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上。

  參考文獻:

  [1]李霞,範勇。德育理念研究綜述[J]。成都大學學報,2008(02):31~33。

  [2]李丹。論高校德育理念的發展與創新[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9(06):93~95。

  [3]蔣琳。探析民辦高校輔導員的師德建設[J]。求知導刊,2016(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