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孝敬老人的作文9篇

孝敬老人的作文

孝敬老人的作文9篇

孝敬老人的作文1

  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贍養和關愛他們是我們晚輩應盡的義務。我們不僅要給他們提供優厚的物質條件,更要創造愉快的精神生活,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

  我們身邊也發生著許多尊老愛老的故事。中秋節前夕老師帶領同學們到鎮敬老院進行慰問。在濃濃秋意中給老人們帶去了溫暖。當老人們從同學手中接過水果,餅乾等慰問品時,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攝影的同學拍下了一張張老人們幸福的笑臉。回來時,同學們齊聲祝老人們佳節快樂,身體健康。老人們也送給同學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幾句樸實的話語。“每逢佳節倍思親”,讓我們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不要忘了曾為我們的今天付出很多的老人們,能與他們共享佳節。

  世界上的很多人的確是這麼做的,下面我來講一個生動的讓人稱道的故事。

  我的爺爺和奶奶都是五六十歲的人了,媽媽爸爸也都有三十多歲了,可是我們一家人都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太太,從不嫌她髒、嫌她老。提起我們家孝敬老人的事,村上人總是嘖嘖稱讚。

  我的太太有兩個兒子、四個女兒。她年輕的時候,在她另一個兒子家幫忙。後來,她老了,便來到了我爺爺這裡。爺爺奶奶並沒有因為太太沒幫她們照料家而怠慢她,他們為她騰出了一個房間,讓她把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放在裡面。而太太也不願意閒著,總喜歡幫這幫那的。

  幾年過後,太太身體開始不好了,常常咳嗽,腰痠腿疼,有時,腳還抽筋。爺爺奶奶說:“媽,不要再幹活了,您躺在床上好好休息吧!”太太拗不過爺爺奶奶,只好躺在床上休息。爺爺還請了醫生給她打針、掛鹽水。我爸爸媽媽逢年過節也回去看望太太,每次都大包小包地給她送上許多好吃的,有時還把錢塞進她的手裡。

  去年的一天晚上,外面下起了大雨,我和爺爺奶奶都上樓睡覺了。突然聽到樓下咚咚咚用柺杖敲門的聲音,爺爺奶奶急忙穿上衣服下樓,我也跟了下去。只見太太臉色發白,嘴唇發紫,手不住地顫抖。爺爺奶奶見狀,二話不說立即冒著大雨用三輪車把太太送往醫院。經醫生診治後,掛了鹽水,又把她接了回來。這樣折騰了一個晚上,太太的病情終於穩定了。望著太太平靜的睡臉,爺爺奶奶那提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現在,太太雖然已經去世了,但是爺爺奶奶照顧太太的情景卻常常浮現在我的眼前。

  人們都說:要尊敬老人孝敬長輩,這樣美好的心聲大家都能聽到嗎?都能做到嗎?俗話說得好:心動不如行動,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去尊重孝敬老人吧!

孝敬老人的作文2

  我今年剛滿十三歲,個子較高,在社群裡,鄰居的叔叔阿姨們都誇我是個懂事的孝敬老人的孩子,其實我並沒有感到什麼,只是覺得孝敬老人是我應盡的責任。

  我深深地懂得,長輩給予我們的太多太多,他們一生吃苦耐勞,一頭烏髮變成絲絲銀髮,晚年仍默默的為我們奉獻。因此,孝敬老人不正是我們應該做的嗎?我也要學會照顧他們。

  我的奶奶已經年過花甲,一雙深邃的大眼睛顯得格外矍鑠,一頭齊耳的短髮,顯得神采奕奕。她最大的特點就是樂觀,爽朗,說起話又快又響亮,只要她在家,歡樂和諧的樂章立刻奏響。

  記得事情發生在一年前的暑假裡:那一天,天氣格外炎熱,太陽像個大火球般炙烤著大地。突然,我感到一絲詫異:只見奶奶全身軟弱無力,然後胸悶、口渴、大汗;逐漸體溫升高,同時面紅、噁心、皮膚灼熱……“奶奶你怎麼了?”我焦急地問。“奶奶有些不舒服。”奶奶艱難地說。看著奶奶難受的樣子,我非常心疼。看樣子,奶奶像是中暑了。我當機立斷,立刻開啟空調,把奶奶轉移到陰涼處休息,並送去清涼的鹽水飲料,不時地用冷水擦洗奶奶的全身。並按摩四肢。並且連忙給爸爸,媽媽打了電話。那一下午,我一會兒給奶奶端水,一會兒為奶奶按摩……使奶奶的情況立即得到好轉。

  不久之後,爸爸、媽媽著急地回到了家,這時,奶奶已經脫離了危險,完全康復了!媽媽驚奇地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奶奶連連稱讚:“多虧了我的好孫女!是她照顧的我,使我轉危為安的呀!要不然……”不久之後,這件小事傳開了,街坊四鄰都誇我是個懂事的、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現在,每當吃飯時,我總是把好菜夾到奶奶的碗裡,有魚肉一類食品,我就挑大塊的給奶奶,小塊的自己留著吃。在平時有空閒的時候,我總會為奶奶垂垂背,按按腰;在每週末,我還會為辛勞的奶奶洗洗腳,奶奶的晚年過得幸福、快樂,享享清福!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真正的孝心要體現在言行上。“百善孝為先”,我們應當從小做起,從我做起,成為尊敬長輩、孝敬老人的新一代好少年。讓孝敬老人的傳統美德在我們這一代永遠發揚!

孝敬老人的作文3

  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長輩,養育了後代晚輩,自然應受到晚輩的孝順尊敬。一個對父母長輩出言不遜、舉止不雅的人,能成為愛國成才、奉獻力量的人物嗎?古今往來的名人賢士,多是忠孝雙全,值得稱道的傑出人物。請聽下面兩則故事。一則是“方觀承千里探親”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間,安徽桐城的方觀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親的故事,至今被人們傳為美談。

  方觀承的祖父、父親都曾做過朝廷命官。清朝的文字獄使其祖父、父親因朋友寫了一書而被株連,流放到黑龍江充軍服役,其家產也被沒收充公。年幼的方觀承兄弟無依無靠,只能到寺廟中暫棲其身。

  在寺廟中,方觀承兄弟含淚度日,備嘗艱辛,但方觀承最想念的還是祖父和父親。他鼓足勇氣,向長老提出請求,允許他倆前往邊疆探望長輩。長老念及二人年幼,儘管有些孝心,恐怕不能成行,便極力勸阻。方觀承則懇求說:“祖父、父親遙在天涯,對家中親人望眼欲穿,我們若能前往,定會給二老一點安慰,即使受點折磨,遭受點艱難,也在所不辭。請長老恩准,讓我們啟程。”

  方家兄弟的義舉,感動了長老,長老送其路費,含淚送他們踏上探親之路。

  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飢挨餓,攙扶相行,衣破成條,腳生老繭。幾個月後,他們終於見到了二老。四人抱頭痛哭之後,祖父、父親心中為自己有這樣的孝順後代頓生歡快,一家四口人陶醉在融融的天倫之樂之中。

  另一則是“馮玉祥買肉孝父”的故事。馮玉祥將軍不僅是個著名的愛國將領,還是個遠近聞名的孝子。舊社會當兵是個苦差事,當兵的經常發不上軍餉,逢五排十還要打靶。每到打靶的日子,父親念其年幼身弱,總想方設法給兒子湊幾個小錢,讓他買個燒餅充飢。可懂事的小玉祥看到家裡日子艱難,父親又傷了腿,正需補補身子。但如果不要這錢,父親會生氣。於是他就把父親給的錢一個不花,攢了起來,過些天再把自己平時省下的一點餉錢湊在一起,到肉店買了二斤豬肉,請假回家給父親燒了鍋燜豬肉。父親見後頓時生疑,便質問這肉的.來歷。馮玉祥深知父親的嚴厲,只好如實道來。老父親聽後一把拉過懂事的孩子,一句話也說不出,眼淚撲籟籟地掉了下來。

  像這樣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數不勝數,當今許多有高尚情操的青少年,也是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的好楷模。這種把孝心獻給長輩,把愛心送給別人的好人好事,匯成了一首首人間完美溫馨的愛的樂章,奏出了時代的強音。

孝敬老人的作文4

  別讓老人孤獨悲哀的等待,我國的老年人已達1.6億,已步入老齡化的社會,老年人的問題,已經是一個社會問題。老人的供養,成為國家、社會和子女們的一大問題。由於社會家庭式養老的模式千百來的構成。老人只有在家庭靜靜的等待。他們看淡了世間的一切,也失去了該有的許多,難過時,沒人安慰,悲哀時,沒人問候。多少年來,老人們像一顆星。一顆不會挪動的心,他們想著過去,守著此刻,等待未來,不為太陽神光而玄暈,不為月亮的溫柔所吸引,只有守望在夜空,靜靜的等待……

  邊陲的小鎮,有這樣一位老人。

  冬天到了,老人只有僵化的縮排被窩,他沒有依靠的物件,也沒有取暖的拍擋。當他的子女看到這幕時,從來不會流下悲哀的眼淚,他們忙於事業,忽略了真正的家庭,只但是敷衍的說幾句話,掏幾個錢,老人不稀罕,他真的不稀罕,他渴望的是種愛,一種讓他理解起來容易的愛,就只有這麼簡單。

  看完這個簡陋而不虛構的故事,作為將來的老人的我們,有何感想?當一套套敬老敬孝的公益廣告播出時,有幾個能真正的領悟了其中的蘊意。對老人的的在乎與關心要從實際生活中構成,公益廣告只是你的指示燈,隨時都能夠熄滅,但你對老人的那份熱情與執著卻應永遠繼續,與其用紙做的金錢去慰藉老人,還不如用真誠的雙手挽扶他,也許你用的力並不大,但老人卻感到心靈的震憾。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人人都明白,但說到不如做到,比起你天天無聊的看著乏味的電視劇,還不如陪老人擺擺龍門陳,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更就應扛起“沉重”的擔子,女兒這時也別閒著,多為你的父母做做家務,用心與他們多些交流,多帶著孩子常回家看看。

  人生,天天被人改寫,但呆板的“孝老經”卻應被人們永遠牢記。只期望做兒女的盡一份孝心。當看到佈滿皺紋的眼角滴下感傷的淚,無論你是誰,請捲起你的衣袖,為那些可憐的老人擦擦吧!不要再讓老人久久地,孤獨地,悲哀的等待……

孝敬老人的作文5

  我在家裡是一個十足的“寶貝”,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十分寵愛我。從小就養成了一種被關心.呵護的習慣,很少去孝敬關心長輩。現在我漸漸長大了,也學到了很多尊老愛幼的道理,便學著去孝敬長輩,幫大人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瞧,今天我就做了一件孝敬外公的好事哩。今天下午放學時,外公冒著大雨接我回家,到家時外公的頭髮.衣服全淋溼了,我連忙放下書包,先跑到房間裡,拿來乾毛巾,讓外公擦乾頭髮,接著又到衣櫃裡找出外公的衣服.襪子讓外公換上,最後遞給外公一雙拖鞋。外公看著我樂呵呵地笑了:“你真是一個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啊。”我以後會更加努力的,爭取做的更好。

孝敬老人的作文6

  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

  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乾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羅裡吧嗦!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

孝敬老人的作文7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重陽節裡,我們就應給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遞上一張賀卡。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候,許多老奶奶們跳舞、唱歌為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九”,又代表著中華人民的喜悅、興奮。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麼,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鬆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曆,原先這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長輩們的節日,我怎樣會忘了呢,就應向她送什麼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我情緒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閱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著每當重陽節時,做子孫的就應陪自己的長輩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裡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記性就笑著說:“外婆,你明白這天是什麼日子嗎”外婆疑惑地說:“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外婆又思索起來,“難道這天是你媽媽的生日”“更不是了,這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說:“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發了。我和外婆一邊說,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著清澈的池水,飽覽壯麗的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

  天暗下來了,媽媽爸爸回來了,還帶了一袋糕點,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準備給外婆過重陽節。上面綴著各種花紋,有的是嵌著幾棵小草……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嘗起了糕點,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輕了幾歲。

孝敬老人的作文8

  我國已把九九重陽節定位老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遮天,你為爺爺、奶奶做了什麼?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來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在重陽節的前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準備親自下廚,合作做一頓飯,給爺爺奶奶一個驚喜。

  我和媽媽是這樣分工的:我做蛋包飯,媽媽做紫菜湯。我先做蛋包飯。首先,我打了四個雞蛋,然後加鹽,在加鹽的過程中,我的手不小心一抖,把鹽放多了,這樣子的蛋做好了會非常鹹,但這也沒辦法補救了,只好把飯弄淡一點,然後攪勻,這樣可以把味道平均一下。我們把蛋往灶臺旁邊放了放,開始炒飯。我把剩飯拿出來在微波爐上熱了一下,然後把飯炒了一下,再加一點醬油,雞精,鹽,就準備好了。接下來就是難度最大的攤蛋餅了,因為不能讓蛋皮太厚,又不能太薄,中間還不能有裂縫。由於我一直站在爐子旁,又熱又累,汗水啪嗒啪嗒地往下流,這個時候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休息了。五分鐘過去了,蛋好不容易攤完蛋。下一步,也是最後一步,就是飽飯了,我先把蛋平攤在盤子裡,然後把飯先放在蛋中央,接著用蛋抱著飯捲起來,再抹上番茄醬,這樣不僅有裝飾作用,吃起來也有味道。蛋包飯就這樣做好了。媽媽接著做了紫菜湯。

  爺爺奶奶看見我做的蛋包飯和紫菜湯後,非常高興,津津有味地吃起來了。他們嚐了一口蛋,說:“呀!蛋有點鹹。”他們趕緊喝了一口紫菜湯,又嚐了一口飯,說:“哇,飯有點淡。要是飯加點醬油,蛋少放點鹽就好了。”

  我一定會吸取這次的教訓,繼續努力,爭取更上一層樓。

  今天,爺爺奶奶很高興,因為有我這個孫子給他們做的一頓飯,讓他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重陽節,這是我給爺爺奶奶最好的禮物。

孝敬老人的作文9

  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重陽節裡,我們應該給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遞上一張賀卡。在那個重陽節裡,我做了這樣一件事。

  重陽節到了,我尋思著要給爺爺奶奶送什麼禮物。一邊的小王啟發我:“重陽糕怎麼樣?”我想了想,裝出生氣的樣子:“拜託,我爺爺奶奶又不在上海,寄過往不發黴才怪呢!”忽然,一個動機清楚地從我腦海中閃過:有了!

  我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櫃地找出了兩張精美的信紙和一隻小魚熱手袋。我記得奶奶曾說過,她一到冬天就怕冷,手腳冰冷,要是我給了奶奶一隻熱手袋,奶奶的手腳就不會冷了。

  接著,我攤開精美的信紙,在上面寫滿了我的祝福和一直想對爺爺奶奶說的話。我的真心,裝滿了兩張薄薄的信紙。我署上自己的名字,把信裝進了信封,我要把我的思念和敬愛,送向遠方的爺爺奶奶的家……

  小魚熱手袋被我用一個裝禮品的盒子包了起來,又在盒子四四周上了金絲帶。傍晚,在爸爸的幫助下,我把禮物和信寄了出往,也把我的牽掛寄了出往。我堅信爺爺奶奶收到我的禮物,必然是開心與激動的……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