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會轉的玩具》說課稿

《會轉的玩具》說課稿

《會轉的玩具》說課稿

  教材分析:

  本課是設計應用型課程。透過本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掌握玩具會轉動的原理;使學生明白小小的玩具蘊含了許多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有意識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地進行想象,並表達自己的創意;培養學生有序地進行設計與製作,能注意設計與功能的關係,合理地使用材料和工具。透過做一做、玩一玩、比一比感受成功的樂趣。

  教學目標:

  1、情意領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願望;使學生體會到自己做玩具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喜悅。

  2、認知領域:使學生了解“轉動”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對稱與均衡的組合原理。

  3、操作領域:引導學生用剪、折、捲曲、貼上、插接等紙工製作方法,做出漂亮的、有創意的玩具。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轉動原理,學會轉動玩具的製作方法。

  難點:設計製作出新穎漂亮的轉動玩具。

  教學方法: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研究、創造和解決問題為主,講解演示為輔。

  教具準備:會轉動的民間玩具、彩色紙、硬紙、剪刀、膠水、毛衣針或小圓棒、泡沫塑膠板(展示臺)、兒童音樂、課件或投影儀。

  學具準備:檢查學生工具材料的準備情況(學生自帶彩色紙、彩筆、剪刀、膠水、毛衣針或小圓棒),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和搭配。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出示一些會轉動的民間玩具(或投影圖片),讓學生觀察,並說說這些玩具都有什麼特點?(學生答:都會轉動)出示課題。這些會轉的玩具都是聰明的人創造出來的,你們想不想也做一個會轉的玩具,證明自己也是聰明的人啊?

  2、設疑激趣:老師這兒有一張紙,怎麼讓這張紙也轉起來?你能用手上的工具使它們轉動起來嗎?想一想,怎麼做?(學生答:把紙捲成環、把毛衣針插在紙中間……)

  根據學生回答,演示玩法,並出示結論:

  ⑴外形做成圓環。

  ⑵中間插上轉軸。

  說明:今天我們就要用紙這種材料來做會轉的玩具。

  設計意圖:透過直觀形象的演示和設疑激趣,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使學生帶著新、奇、趣,很快進入了探索者的角色,在自行得出[內容來於斐-斐_課-件_園FFKJ.Net]轉動原理的結論後,迅速地興奮地進入主要內容的學習。

  二、佳作欣賞→瞭解方法→活躍思維

  用紙做會轉的玩具可以做成什麼樣子?要注意些什麼?要怎樣做才漂亮呢?我們先來看看別人的作品吧。引導學生欣賞書中的玩具作品,並讓學生思考:

  1、會轉的玩具可以做成什麼樣子?是用什麼方法做出來的?

  可以做成小人兒、小動物、花、房子、汽車等等。用紙剪、折、捲曲、貼上、插接等方法做成的。

  2、它們在外形上都有什麼特點?

  它們的外形基本上都有對稱和均衡的特點。

  追問:為什麼有這個特點?

  3、外形是圓環形的玩具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你能看出來嗎?中間有轉軸的呢?

  4、要想玩具轉得快、轉得穩,還要注意什麼?

  外形要圓,要平整,要寬些;轉軸要插在中間。

  5、怎樣使玩具更漂亮?

  ①在圓環形的玩具中間添東西進行裝飾,也可以在圓環上面進行塗色或貼彩紙進行裝飾。

  ②用轉軸轉動的玩具,可以在中間、外面進行塗色、貼彩紙、新增東西。

  強調:要注意對稱和均衡的組合原理。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通過幾個提問,讓學生在欣賞玩具圖片的過程中思考和回答,自已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的.答案都在課件中或黑板上(事先遮起來),每當學生回答出一點,教師便出示一點,並給予表揚,調動學生的求知慾和表現欲,學生們都興奮不已。

  三、渲染氣氛→手腦並用→培養創新

  你會做會轉的玩具了嗎?你準備做一個什麼樣的玩具?先讓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設計思路。鼓勵學生完成自己的設想。

  1、作業形式:可小組合作完成(根據作業需要,可重新組合小組);也可單獨製作。

  2、作業要求:

  ①任選一種轉動原理製作。

  ②可以做成小人兒、小動物,也可以做成其它你喜歡的樣子。

  ③用紙要考慮色彩搭配,製作認真細緻。

  (學生製作時,播放優美的兒童音樂,老師輔導。)

  設計意圖:不同的作業要求是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大膽創造。播放音樂,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創造。

  四、展評交流→拓寬思維→延伸空間

  作業完成後,讓學生玩一玩、比一比看誰做的玩具漂亮有趣,轉得又快又穩。然後將作品放在展示臺上,讓學生自評、互評。

  1、說說自己的“得意之作”。

  2、說說“我”最喜歡的玩具。

  小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瞭解了什麼?我們學會了做會轉的玩具,有些同學做的玩具既漂亮又有創意,老師很喜歡你們的作品。還有沒有其它樣子的會轉的玩具呢?你們想不想看?出示其它會轉的民間玩具(課件或圖片演示),期望同學們以後也能設計製作出不一樣的、有趣的玩具。

  設計意圖:透過遊戲使學生情感得到昇華,充分體驗成功後的喜悅;透過自評互評,加強了學生間的交流,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課尾欣賞,進一步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給學生更大的想象空間。

  板書設計:

  會轉的玩具

  原理一:外形成圓環形:外形要圓,要平整,要寬些;

  裝飾方法:塗色、貼彩紙、中間添東西。

  原理二:中間插上轉軸:轉軸要插在正中間;對稱與均衡

  裝飾方法:塗色、貼彩紙、內外都可新增東西。

  教學後記:本課是設計應用型課程。透過書中的圖片,可以看出玩具會轉動的原理:⑴外形成圓環形;⑵中間有轉軸。製作材料以紙為主,教育學生使用剪、折、捲曲、貼上、插接等基本技法進行製作,最後設計完成作業——會轉的玩具。小小的玩具蘊含了許多知識:轉動原理、對稱與均衡的組合原理、平面與空間的變化、形狀與色彩的搭配等等。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有意識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地進行想象,並表達自己的創意;培養學生有序地進行設計與製作,能注意設計與功能的關係,安全合理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學生積極熱情參與設計製作活動,透過做做、玩玩、比一比感受成功的樂趣,並大膽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和對他人作品的意見。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