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的認識》說課稿範文
教學內容: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線的認識》。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線與角的起始,也是今後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的重要前提,所以它在教材中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直線、線段與射線是一組比較抽象的圖形,學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難。本節課主要讓學生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直線、線段與射線,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三個圖形的特徵。讓學生體會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絡。最後透過闖五大關口,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這三種圖形特徵的印象。
學情分析:
由於學生已經有了對線的感知基礎,因此動手畫一畫可以做到知識的銜接和過渡。學生透過畫一畫、看一看、讀一讀以及交流活動來學習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特徵,但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絡較難理解,學生可能不能完整準確的表示出他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絡,因此,這些都是我上課要著重強調的地方。
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透過數學學習,學生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數學知識,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結合教材特點及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及認知規律,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
1、藉助實物情境,認識線段,射線和直線,並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絡。
2、會用字母正確表示線段、射線和直線。
3、會數簡單圖形的線段。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三種線的特徵,掌握三種線的讀法。
教學難點:體會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與聯絡,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線段與射線。
說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鑑於教材的特點和我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及情感的教育,我選用引導發現法和直觀演示法。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活動、多觀察、多合作、多交流,主動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同時,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果,讓每個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培養學生直覺思維能力。
說學法
在學法上,選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相結合的學習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教學中,我精心設計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活動中積累感性認識,從而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說教學程式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而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為體現這一新理念,本節課我設計了創設情境,匯入新課探索活動,獲取新知闖關練習,鞏固新知拓展創新,感知提升這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教學基本程式如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李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來研究線。(課件展示圖,板書課題線)
請同學們在這張紙上畫一條你最喜歡的線。(生畫線,師巡視,收集有特點的線)
這節課我們不研究曲的線,我們只研究直的線(板書:直的線)
(二)探索活動,獲取新知
1、找一找:請同學們在你身邊找一條直的線,同學交流,找生活中直的線
2、說一說:你們還找到了哪些直的線?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趕緊和同桌的說一說。
認識線段的特點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北師大版《線的認識》說課稿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北師大版《線的認識》說課稿師:想一想,我們找的這些直的線有什麼特點呢?
這些直的`線都有兩個點,誰知道這裡的兩個點叫什麼名字?端點。對。同學們找的這些點在數學上叫端點。我們把這有兩個端點的直的線叫做線段。
3、找生活中的射線,直線,理解它們的特點。
4、讀一讀:自學讀一讀,學生明白線段和直線有兩種讀法,而射線只有一種讀法,並且線段和射線都是直線的一部分。
(三)闖關練習,鞏固新知。
課件出示闖關練習:
第一關:猜謎語,打一線的名稱。
1、有始有終(線段)
2、無始無終(直線)
3、有始無終(射線)
第二關:他們誰說對了?
1、小明說:我畫的線段長4釐米。
2、小紅說:我畫的射線長1米。
3、小麗說:我畫的直線長2分米。
第三關:你發現了什麼?
課件出示:從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許多條道路,哪條路最短? (小結:兩點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
第四關:試一試畫直線。
1、過一點畫直線
學生動手畫直線
體會:過一點,可以畫出無數條直線。
2、過兩點,畫直線。過兩點可以畫出多少條直線?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四):拓展創新,感知提升
第五關:數線段(讓學生能夠有順序地,有規律地數線段)。
(五):全課小結:
讓學生說一說透過今天的學習,對線的知識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最後教師對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情況給予肯定性評價,並鼓動學生在知識的海洋裡勇敢地去探索,爭取取得更多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