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科學下冊複習計劃(精選5篇)
複習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基本知識是學習的基礎,複習階段就不能只滿足會背誦會證明,對自己的學情進行分析,找到自己的長處和缺陷部分,然後據此進行有目的的複習。那麼怎麼安排好複習計劃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科學下冊複習計劃(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科學下冊複習計劃1
複習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它不僅使所學知識系統化,而且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鞏固與提高,也可彌補知識的缺陷,使基本技能進一步熟練。臨近期末,為了有效地進行復習,特制定本計劃。
一、學情分析
今年我任教605班和606班。相比較而言,605班課堂紀律比較好,探究活動比較認真有序,作業也比較自覺,但605班的後進生教多。而606班因為有幾個調皮好動的學生,課堂教學效果較差,經常無法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兩個班的共性在於——優等生表現出對科學濃厚持久的興趣,科學素養髮展態勢良好。也有較多學生課堂表現積極,但對科學知識處於一知半解的層面,對實驗現象的總結分析往往不全不到位。還有部分學生態度很不端正,對科學學習很不重視,科學綜合表現很差,需要採用恰當方法強化輔導。
二、複習目標
1.鞏固知識、強化記憶。透過複習,把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系統的整理,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理解課本上的科學知識。
2.溫故知新、拓寬加深。在複習過程中要透過知識的內在聯絡,把零散的、片斷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達到橫向拓寬知識,縱向深化知識的目的。
3.發展能力、綜合提高。在複習過程中,透過教師的示範、指導和啟發,使學生的概括和整理知識的能力、記憶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習科學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都有較大提高,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能用科學知識、科學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
三、複習內容
1.四個單元的基礎知識整理。
2.各個單元的科學探究題。
3.作業本中的難點題型,課時特訓提高練習。
四、複習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對比實驗的技能,設計對比實驗,並用資料分析現象,得出結論。
2.難點:實驗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處理。
五、保障措施
1.加強複習的計劃性。我先根據要複習的內容和複習課時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詳細地寫出複習課教案,並注意複習內容的系統性,把已學的知識系統進行歸類。
2.注意複習課的針對性。我把複習重點放在學生的難點,弱點上以及常易出錯或失誤的內容方面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把一般複習和重點複習結合起來。透過一般複習重複已學的內容,幫助學生記憶。而重點複習則針對學生容易混淆或感到困難的專案進行重點講解並著重進行復習性練習,。
3.課堂上堅持精講多練,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努力使“重複”變為生動積極的“再現”,寓能力培養於整個複習過程之中,切忌教師“壟斷”複習課堂。
六、複習安排
1.知識回顧:分單元內容進行復習。
2.專題訓練:(1)基礎知識訓練:側重一些概念,試驗及其結論。(2)解決問題訓練。
3.測驗講評:出一些綜合類試卷,檢測學生的複習情況。
4.針對練習:查漏補缺,針對學生暴露的一些問題,再一次補充複習。
三年級科學下冊複習計劃2
一、指導思想
與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充分利用現有的教材,根據學生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性的複習。同時要面向全體學生,切實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複習,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最終是好中差,不同的學生都得到提高,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2、複習目標
1.透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理解課本上的科學知識。
2.透過複習練習,使學生融會貫通知識點,學會用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
3.查漏補缺,同時學會做題方法。
4.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做實驗的良好習慣。
三、複習計劃
1.複習課本,按單元倒著複習。
2.背誦課本知識點。
3.做單元測試卷、期末複習卷。
四、方法措施
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對複習重要性的認識,特別是學困生,師生都要特別關愛。認真上好複習課,提高複習效率,精讀精練,加強小組自主交流,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對落後的學生要調查摸底,及時查漏補缺。加強複習時間的過程評價,提高後進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全面和諧發展。
三年級科學下冊複習計劃3
一、學情分析:
這學期我任教三(3)班,對學習科學也有很高的興趣,尤其是實驗方面的內容,他們都表現出很高的熱情。這個班學生比較活躍,但個別學習習慣不是很好。四年級的內容較難,有幾個同學在科學方面成績不夠理想,尤其是幾個女生,要投入更多的時間進行補差。
二、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在落實知識點的同時更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轉變原來“掌握多少科學知識”的複習教學觀念為“收穫多少資訊與方法”教學觀念,並以是否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為評價複習效率的指標。
三、複習目標
1、透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理解課本上的科學知識。
2、透過複習與練習,使學生融會貫通知識點,學會用科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
3、查缺補漏,同時學會做題方法。
4、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做科學實驗的良好習慣。
四、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電路圖的連線畫法,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的作用。
難點:掌握電路圖的連線畫法。
五、方法措施
1、加強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對複習重要性的認識,特別是學困生,師生都要特別關愛。
2、認真上好複習課,提高複習效率,精讀精煉,加強小組自主交流,合作學習,取長補短。
3、對平時缺課未作實驗的學生要調查摸底,及時查漏補缺。
4、加強複習間的過程評價,提高後進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全面和諧發展。
六、複習內容及時間安排
共6節課。
2節課整理知識要點。
2節課做1張卷子,並講解。
2節課做作業本綜合練習,並把課本里的幾個重點實驗和難點再複習一下,以期得到鞏固。
三年級科學下冊複習計劃4
這個學期時間有些短促,教材講完之後,有些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結構處於雜亂、含糊、無序的狀態,所以在進行期末測驗之前必須對這學期的教學內容進行系統歸類、整理、綜合,幫助和引導學生形成立體的知識結構體系。下面是複習的總體思想和方法:
一、各個章節之間進行區別比較、分門別類。分析知識的意義性質、規律的異同,把各方面的知識像串珍珠一樣連線起來,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清晰的知識體系,便於記憶、理解與運用。
二、 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對學生知識的缺陷、誤區、理解困難的重點、難點、疑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複習講解。
三、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我先主動的理清知識體系,分層、分類、分項,找出貫穿全冊教材的主線。平時課堂中學生普遍不會的,難理解的,遺漏的重點強調、講解、複習。
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動學生歸類分項,發動學生討論,讓學生聯想、發散,主動探索,尋查知識點,讓學生自己形成知識框架。
五、複習目標:
1、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的科學知識在頭腦中更加紮實、穩固。
2、能對掌握的科學方法和技能學以致用,為進入四年級的學習奠定基礎。
3、激發後進生對科學課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
三年級科學下冊複習計劃5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複習目標
因為複習課所學的知識內容都是學生已經學過的,在某種程度上對學生來說缺乏像新授課那樣的新鮮感。但由於學生原先在各節課裡獲得知識是零散的,因此,只是整理自然就成了複習課教學的核心之一。而不同學生已有的知識認構是由差異的,他們對知識的建構的方式也是千差萬別的。透過自主學習,彰顯學生的主體性,在這個過程當中引導學生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整合,溝通內在的聯絡,讓學生親歷知識複習的過程。透過比較、辨析知識之間的聯絡,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網路,獲得親自參與研究活動的體驗。
三、所教年級學情分析
所教年級是三年級。透過複習,使學生熟悉所學內容,查遺補漏,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整理,從中培養學生分析意識和分析問題,解決的能力以及資訊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
四、複習內容及重、難點:
複習內容
1.生命體的基本特徵(如需要水、空氣、食物,能生長、繁殖,會死亡等)
2.自然界中的物體分為有生命和沒有生命的兩大類
3.常見植物的名稱
4.常見植物生長的環境
5.常見植物形態方面的一些特徵
6.植物的共同特徵
7.常見動物的名稱、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
8.動物的共同特徵
9.比較動物和植物的異同
10.比較動物和人的異同
11.比較動物、植物和人的異同
複習重點:
1.歸納生命體的共同特徵,明確它們之間的包含關係
2.按照不同標準給動物分類
複習難點
1.透過實驗瞭解紙、紡織材料、金屬的性質,科學與生活實際聯絡,.能夠根據實際,選擇可以研究的問題
2.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五、複習方法和策略
1.認真複習《書後課堂練習》。
2.至少認真翻閱科學書兩次以上,記住其中的實驗(所用材料、實驗方法、實驗現象、實驗結論);還有書中出現的結論性的句子。
六、複習進度的安排:
1課時------第一單元的複習
1課時------第二單元的複習
1課時------第三單元的複習
1課時------學習用標點符號
3課時------綜合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