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一年級夜色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一年級夜色教學設計

一年級夜色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夜色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夜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針對學生膽小的心理,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3、真確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教學重點:

  1、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

  2、真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使孩子們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生字卡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同學們,我們在學習新課之前老師想聽聽你們背詩,誰能給老師背一首詩,請舉手。(背到《靜夜思》時請停下)。

  (設計意圖;將古詩和所學內容有機的聯絡起來,即能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又能幫助學生複習古詩。)

  2、你們喜歡這首詩嗎?誰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什麼時候的景色?

  你能給大家談一談你眼中的夜色是什麼樣的嗎?

  學生之間相互討論,把自己眼中的夜色說給同桌聽,並交流感受。

  (設計意圖:將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課文內容自然的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的引出對課文的學習。)

  3、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題目為《夜色》的課文,你們想不想知道課文中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麼樣的?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它。

  板書課題:《夜色》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師:同學們遇到不認識的字,你們怎麼辦?選擇你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它。

  學生按自己的方法邊讀課文邊識字。

  教師巡視指導,對平時識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關注。

  2、師:一個人學習快樂嗎?你們願意以小組的形式學習嗎?

  3、小組內利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認識多的給予小紅花獎勵。

  4、(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意識,鞏固漢語拼音併合理利用評價機制,樹立良好的學風和識字習慣,使識字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5、檢查讀文情況。

  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彙報讀文情況。(可小組齊讀,也可個別學生代表)其他學生聽後評議。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意願,使孩子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藉助漢語拼音認讀課文之後,出示去掉拼音的課文,要求認讀。

  三、感知課文內容

  1、播放課文配樂錄音,大家認真聽。

  提問:聽完後你明白了什麼?

  學生聽教師範讀,聽後談談你自己的收穫。

  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我〞的心情變化。隨機板書。

  2、師:你們理解的真好,知道了課文的大概意思。誰還有讀不明白的地方?

  3、學生根據課文提出問題,把握主線:這個小朋友開始時怎樣怕黑,後來為什麼又不怕了?黑夜中都有那些美麗景色?然後帶著問題讀課文。

  (設計意圖:透過細讀課文,真正理解課文,在此基礎上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4、引導學生進行集體交流彙報。透過再讀文,你讀懂了什麼?

  根據課文內容讓學生體會孩子從膽小到不害怕的心理變化過程。在此基礎上重點讀出你最喜歡的句子。

  5、教師根據學生反饋情況,隨機點撥。重點感悟“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引導學生將讀書思考同朗讀體會相結合。

  (設計意圖:注意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情感體驗及豐富的想象,使學生透過朗讀感悟課文內容。使他們在讀中感悟,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

  6、師: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時還可能看到什麼美景?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小朋友看到的美麗的事物。

  7、總結後播放“美麗的夜景”圖片。

  學生欣賞美麗的夜景圖片。

  (設計意圖:透過採取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談論夜景與播放實景圖片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昇華課文中所體現的情感,使孩子們親近自然,熱愛自然。)

  8、教師:在夜晚也能看見美麗的景色,從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引導學生體會意境。

  學生體會後展開想象,自己在漆黑的夜晚可能會看到什麼?練習用書上的句式說話。進一步體會夜晚的美麗。

  四、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

  五、延伸拓展: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觀察夜景.

  (設計意圖:懂得黑夜也是自然界一道獨特的風景,培養學生觀察自然,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良好品質。)

  一年級夜色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教學重難點:

  1、正確認讀本課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使孩子們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學生勇敢心理品質。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課件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出示課件認一認,生讀。

  2、出示課件讀一讀,指名生讀。

  3、齊讀課文。

  4、指名學生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文中的“我”從前膽子很小,害怕夜晚,後來不再害怕了。

  5、師質疑過渡: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位怕黑的小朋友膽子變大了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夜色》去看一看。

  二、學習第一小節,體會“害怕”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小節。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我”為什“心亂跳?”

  2、指名生回答,(害怕),師板書。

  3、師質疑:他怕什麼?

  生:怕黑

  師:大家看課文插圖,天這麼黑,這個小朋友心裡都想些什

  麼?

  生:窗外是不是有鬼。

  生:外面有大灰狼……

  師:從這裡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生:是個膽小的孩子。

  師:看到“我”這麼膽小,媽媽怎麼做?

  生:把勇敢的故事講了又講。

  師:有用嗎?

  生:沒用。

  師:從哪裡可以看出?

  生:我一看窗外心就亂跳。

  4、出示課件,讓學生反覆讀“我一看窗外心就亂跳。”然後練習用說話。

  師:“一……就……”表示兩個動作連續發生,下面我們用它說句話。

  生:我一放學就回家。

  生:我一起床就讀書。

  師:大家說得不錯。下面我們朗讀課文第一小節,要讀害怕的語氣。

  5、指導朗讀,要讀出害怕的語氣。師範讀,生學讀。多讀幾遍。

  三、學習第二小節,感受“夜晚的美好”

  師過渡:媽媽講勇敢的故事並沒有讓“我”變得勇敢,爸爸又想出了什麼方法讓“我”不再害怕夜晚呢?請同學們輕聲地讀一讀第二小節。同時思考爸爸用的是什麼辦法?

  1、指名回答。

  生:晚上爸爸偏要帶我去散步。

  師:“偏要”是什麼意思?

  生:表示故意跟某種情況相反。

  師:誰能找一個詞語替換它?

  生:非要。

  師:爸爸帶“我”在夜色中看到了什麼?同桌交流後指名回答。

  生:看到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

  生: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

  師結:“我”沒有想到在夜晚也能看見這麼美麗的景色,從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這是一幅多麼靜謐、安詳的圖畫啊!小鳥在潔白柔和的月光下靜靜地睡著了,好像還做了美夢呢!下面大家用驚訝而又欣喜的語氣讀一讀。

  師範讀,生學讀。生多讀幾遍。

  2、小組合作:小朋友和爸爸一起散步還可能看到了什麼?根

  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

  全班交流:

  第一組代表:我看見螢火蟲提著燈籠在跳舞。

  第二組代表:我聽見青蛙在呱呱地唱歌。

  第三組代表:我看見人們在燈下跳著優美的廣場舞。

  第四組代表:我看見閃閃的星星像眼睛。彎彎的月亮像玉盤。

  ……

  師:每組的代表回答的都不錯,為你們的小組爭得了榮譽。下面我們再看幾組夜色圖片,體會夜色的美麗。

  師出示課件,生觀看。

  師:現在“我”還是個膽小的孩子嗎?

  生:不

  師:“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生:“我”是一個勇敢的孩子。

  師:下面我們再讀第二小節,要讀出驚訝、高興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的心情變化。

  4、背誦課文。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說話訓練:你們怕黑嗎?

  生:不怕。

  師:你們要做一個怎樣的孩子?

  生:勇敢的孩子。

  2、師小結:同學們,其實夜晚和白天一樣可愛,美麗的夜色中藏著許多我們原來不知道的小秘密,只要我們勇敢地走出去,就一定會有驚喜。希望大家在今後的生活中變得更加勇敢,那麼你將收穫更多精彩的發現。

  五、 隨堂測試

  1、我會填

  在 再

  (1)小紅放學( )教室門前和老師說( )見。

  布 步

  (2)我學習進( )了,媽媽送我一個( )娃娃。

  2、用“一……就……”說話。

  六、佈置作業

  把你看到的夜色用彩筆畫出來。

  板書設計 9夜色

  黑 美

  害怕 → 不害怕

  膽小 勇敢

  一年級夜色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兒歌。用第—人稱,寫“我”從前膽子很小,很怕黑,後來爸爸晚上帶我出去散步,“我”發現夜晚也像白天—樣美好,“我”不再怕黑了。課文分兩節,第一節講“我”從前膽子很小,很怕黑。第二節講爸爸晚上帶“我”出去散步,“我”才發現夜晚原來也像白天一樣美好。本課浯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充滿了童趣。

  課文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畫的是媽媽在給我講關於勇敢的故事。媽媽拿著一本故事書,耐心地給我講著書中的故事。第二幅插圖畫的是爸爸在晚上牽著我的小手去散步。“我”面帶微笑,因為“我”發現夜晚也像白天一樣美好。這兩幅插圖能幫助學生理解重點、難點詞句,並能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教學目標】

  1. 認識“膽、敢、勇、事、窗、原、此、再、睡、覺”12個字,會寫“再、色、看、晚、爸、笑、外”7個字。學習1個新的部首:“夕字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7個字的正確讀音、字形,做到字跡清晰,字型端正。

  2.讓學生觀察7字的寫法、筆順後,再作以重點指導“再”的筆順。(橫、豎、橫折勾、豎、橫、橫)透過音樂、影象等,調動各種感官來體會夜晚的美麗,在朗讀中體會親身體驗與實踐很重要的道理。指導學生朗讀和識記生字。

  【教學方法】

  講讀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學準備】

  課件、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談話匯入。

  1.揭示課題。

  2.齊讀課題。

  3.你們見到過夜晚的景色嗎?夜晚的景色是什麼樣的?

  二、認識生字,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找出生字,讀一讀,認一認。

  3.出示詞語。

  膽子 勇敢 原來 從此 睡覺 散步

  4.分段指名讀課文。

  5.師生評價。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1.自由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小組內交流,再班級交流。

  3.理解 :

  (1)我膽子小。表現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媽媽給我講勇敢的故事,我還是怕黑。以後決定怎麼辦?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四、總結。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有感情朗讀全文。

  五、作業設定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讀課文,感受課文的含義。

  一年級夜色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運用綜合的識字方法,認識12個生字,寫好7個生字。培養學生獨立識字、合作識字的能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童年的純真和無知,體會成長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7個生字詞,滲透性識字。

  教學方法:講讀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準備:課件、掛圖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談話匯入。

  1.揭示課題。

  2.齊讀課題。

  3.你們見到過夜晚的景色嗎?夜晚的景色是什麼樣的?

  二、認識生字,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找出生字,讀一讀,認一認。

  3、出示詞語。

  膽子 勇敢 原來 從此 睡覺 散步

  4、分段指名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

  1、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自由讀課文。

  3、理解

  (1)我膽子小。

  (2)媽媽給我講勇敢的故事,我還是怕黑。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總結。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有感情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分組開火車讀課文。

  2、學生有感情地齊讀全文。

  3、識記生字,積累詞彙。

  4、抽讀本課生字卡片。

  5、開火車進行擴詞。

  6、反饋識字情況,交流識記方法。

  7、出示詞語花籃

  (1)指名讀,齊讀。

  (2)你還喜歡課文裡的哪些詞語,說一說,再抄到“花籃”中。

  (3)比一比誰積累的詞語多。

  二、認識偏旁,書寫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認讀。

  2、分類識記,指導書寫。

  (1)獨體字:再

  (2)左右結構:晚 外

  (3)上下結構:笑 爸 色 看

  3、學生書空。

  4、教師板演示範。

  5、學生仿寫,教師巡視指導。

  三、書寫展示、評議。

  一年級夜色教學設計5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閱讀要求中指出:誦讀兒童詩歌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由此,本教學設計旨在透過誦讀詩歌感受小朋友從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變化過程,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點。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生字,增強識字興趣,讓識字、寫字、讀課文變得和諧統一。

  課前準備

  1.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揭示課題

  1.多媒體課件播放影片,感受夜色的神秘與美麗。

  (1)師生共同欣賞影片,伴隨著悠揚的旋律,多媒體課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

  (2)導問:說一說你看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夜晚。

  (3)教師追問:在這樣漆黑的夜晚,你們害怕嗎?

  (4)學生依據平時的生活體驗,談一談對夜晚的感受。

  預設①:我特別害怕夜晚,因為夜晚非常黑,看不清任何物體,只能看到一團黑影。

  預設②:我不害怕夜晚,反而非常喜歡夜晚美麗的景色。

  2.走入情境,揭示課題。

  過渡:美麗的夜晚讓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讓人充滿遐想,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夜色》,看一看課文裡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麼樣的。

  設計意圖:透過情境匯入,引導學生走進夜晚,感受夜色的神秘與美好,說出自己對夜晚的感受,將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課文內容自然地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神秘與興趣學習。

  二、初讀詩歌,認讀生詞

  1.自由朗讀詩歌。

  (1)教師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學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讀詩歌,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字音。

  (3)小組內比賽讀課文,一名同學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糾正字音。

  (4)指名分別朗讀兩小節,把句子讀通順。

  2.學生自學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2)藉助拼音,反覆拼讀圈畫的生字。認識新偏旁“廠”。

  (3)同桌相互檢查,當小老師糾正對方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3.教師組織學生彙報識字情況。

  (1)多媒體課件出示生詞:膽子、勇敢、往來、外面、窗戶、忙亂、偏見、散步、原來、好像、微笑。

  (2)開火車認讀生詞,教師適時糾正字音。

  教學反思

  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感悟教學。通過出示《靜夜思》背景插圖,優美的配樂,李白的影象,以及理解“霜”這個詞的圖片等,能夠很好地帶領學生走進詩的意境,開啟學生想象的大門,走進詩人思鄉的情懷中。

  (3)遊戲環節――小火車過站臺,每過一個站臺出示一個本課生字,請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4)說說自己是怎麼記住這些生字的,交流記憶方法。

  設計意圖:本環節透過初讀課文,感受詩歌大意的同時認讀生字。教師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每一句話,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了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在朗讀中識字、認字,透過圈畫生字、拼讀生字等多種方法識字,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

  三、誦讀詩歌,體會詩歌情感變化

  1.逐段朗讀,感受“我”的心情變化。

  (1)在第一小節中,找出描寫“我”害怕夜晚的句子,讀一讀。

  預設:我從前膽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媽媽把勇敢的故事講了又講,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亂跳……

  (2)指導朗讀第一小節:“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亂跳。”讀這兩句時,音調放低些,讀出害怕的語氣。

  (3)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小節,學生朗讀時教師適時指導。

  (4)全班齊讀,讀出小朋友對夜晚害怕的心情。

  (5)第二小節中,找出描寫“我”從害怕夜晚到變得不害怕夜晚的句子,讀一讀。

  預設: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從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

  (6)指導朗讀第二小節:“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這一句話本是“我”不想出去,可是爸爸偏要拉“我”出去,要讀出無可奈何又撒嬌的語氣,“偏要”一詞要讀得重一些。“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當“我”出去時,“我”發現原來外面和“我”想象的不同,外面的夜晚沒有想象中的可怕,反而景色迷人,這句話讀出既驚訝又欣賞的語氣。“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這句話讀得輕一點兒、慢一些,彷彿真的有小鳥在月光下睡覺。

  (7)指名學生朗讀彙報,注意伴隨著小朋友心情的變化,朗讀語氣也要發生變化。

  (8)朗讀比賽,讀中體會小朋友從害怕夜色到喜歡夜色的心理變化。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以讀為主,學生透過自由朗讀、彙報朗讀、多種形式來誦讀課文,彷彿看到了夜色神秘而又迷人的景色,體會小朋友從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變化過程。逐段品讀,突出了段落的呈現特點,又降低了讀課文的難度。

  四、集中識字,指導書寫

  1.過渡:透過誦讀詩歌,我們體會到了小朋友的心理變化過程,這些語言當中還藏著一些有趣的生字寶寶,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2.指導書寫生字――看、笑、外、晚、再。

  (1)學習生字――看。

  ①引導學生在第一小節中找出生字“看”,並讀出這句話。

  ②指導學生學習“看”: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運用字形記憶法識記生字。

  ③讀出詩歌中帶有“看”字的這句話,體會小朋友害怕夜晚的心理。

  (2)學習生字――笑。

  ①教師在黑板演示,學生書空,學寫生字――笑。

  ②師生互動,做一做微笑的動作,體會微笑時人們的心情。

  (3)學習生字――外。

  ①觀察生字結構,學生彙報識記方法。

  (夕+卜=外)

  ②教師在黑板上書寫漢字,學生書空。

  ③注意“卜”的寫法,先寫垂露豎,再寫點。

  (4)學習生字――晚、再。

  ①觀察生字結構,學習書寫。

  ②師生共同書寫生字,比一比誰寫得工整、漂亮。

  3.比較識字法:書寫帶有“巴”的生字――“色”“爸”。

  (1)觀察生字“色”“爸”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①相同:上下結構,下面都是“巴”字。

  ②不同:書寫“色”字,上面稍小一些。書寫“爸”字,上面稍大一些。

  (2)比賽書寫漢字,小組派代表在黑板上書寫漢字,比一比哪個小組寫得美觀、大方。

  設計意圖:透過多種方法識字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了解生字的含義,激發學生識字興趣,使學生掌握字音,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識字與生活相結合,不僅僅記住字形,還理解生字的意義。

  五、總結全文,再次感受夜色

  1.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透過朗誦詩歌,感受小朋友對夜晚從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變化,體會了詩歌優美的語言,還認識了許多有趣的生字,讓我們再讀一讀詩歌,體會夜晚美麗迷人的景色。

  2.播放音樂,學生配樂朗誦詩歌。

  設計意圖:透過總結,梳理本課學習內容,學生帶著對夜色美好的情感誦讀詩歌。再次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點。

  板書設計

  夜色

  害怕――不害怕

  從前膽子很小――現在喜歡夜晚

  教學反思

  《夜色》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歌,本文以小朋友對夜色的情感變化貫穿全文。教學這篇課文時,教師以學生為主體,依據學生的學情特點,儘可能給學生創設豐富的情境,把學生帶入美麗的夜晚,感受深夜時,孩子們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詩歌優美的語言。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簡短的詩歌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朗讀訓練中與識字教學相結合,在讀中識字,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正確書寫漢字的能力。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