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學讀寫結合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小學讀寫結合教學設計

小學讀寫結合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讀寫結合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讀寫結合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透過回顧《太陽》、《松鼠》兩篇課文,對比它們的語言特點,並瞭解說明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把某個事物說明白。

  2、透過合理利用資料,並且按一定順序,運用各種說明方法來介紹東方明珠塔,同時儘量做到語言生動形象。

  二、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同學們,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太陽》和《松鼠》2篇課文。我們知道這兩篇都是?(生說:說明文)

  2、出示:說明性的文章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事物,掌握知識。例如:透過學習《太陽》這篇說明文,我們瞭解到太陽的特點是?(生說:遠,大,熱)《松鼠》這篇說明文又讓我們瞭解到哪些知識呢?(生說:松鼠的外形,性格,生活習性等)

  (二)新授

  1、是的,說明文就是這樣的。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出示(說明文以“說明白了”為成功),齊讀。

  2、那麼,怎樣才能把說明文說明白呢?(預設生說:說明方法)(預設師說:那就得用上說明方法)(板書:說明方法)

  3、請同學們默讀《太陽》1-3小節,邊讀邊做批註,思考作者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來說明太陽的特點的?(預設: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舉例子等)(板書: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

  4、我們再來看看《松鼠》第1小節,看看作者又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來介紹松鼠的外形?(生說:打比方)

  5、師:是的。那接下來我們再來比較一下《太陽》和《松鼠》這2篇說明文在語言表達上有什麼不同?(板書:語言特點)(預設生說:《太陽》語言比較簡單,《松鼠》語言生動形象)(板書:準確平實,生動形象)

  6、總結:同學們,透過《太陽》和《松鼠》這2篇說明文,我們知道要介紹清楚明白一個事物,需要用上各種說明方法,說明的語言可以準確平實,可以生動形象。

  (三)練寫

  過渡:我們常說“學以致用”,接下來我們就來介紹某個事物。

  1、出示圖片(上海東方明珠塔)

  2、同學們,你們瞭解它嗎?預設,不太清楚。請同學們開啟老師給大家準備的有關“東方明珠塔”的資料,進行閱讀。

  3、提問:同學們,看過資料後,如果老師讓你們來介紹東方明珠塔,你會介紹它的什麼?(預設:外形,作用,結構等)

  4、我們這節課就來介紹東方明珠塔的外形。看,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有關東方明珠塔外形的圖片,請仔細看。

  5、接下來,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一下:你們準備怎麼來介紹呢?(預設:

  1、用上說明方法。

  2、總分結構。

  3、語言生動形象或者準確平實。

  4、寫作按一定順序:從遠到近,由白天到夜晚等)(相機板書:說明順序)

  6、出示寫作要求:

  1)選擇有效的材料並按一定順序介紹東方明珠塔的外形特點;

  2)介紹的時候能用上幾種說明方法,並且做到生動形象;

  3)字數不少於200個。

  齊讀寫作要求,並且要求每一組必須要有2到3名同學的表達語言要生動形象。

  7、交流。交流的標準:學生評價為主。以星級評定為標準。如:1)合理採用材料資訊,可加1星。2)用上說明方法,可加幾星。3)按一定順序進行介紹,可加幾星。4)語言生動或者平實,可加幾星。

  (四)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透過合理利用資料,按一定順序,並且運用各種說明方法來介紹東方明珠塔,同時個別同學還做到了語言生動形象。

  小學讀寫結合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抓住描寫母親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母親的情感變化。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

  3、掌握心理活動描寫的兩種方法:內心獨白法、想象描述法

  教學重難點:

  1、抓住描寫母親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母親的情感變化。

  2、掌握心理活動描寫的兩種方法:內心獨白法、想象描述法

  教學準備:ppt課件、作文紙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大家有沒有發現,今天我們的課堂,與以前不同,多了很多來聽課的老師,你能夠用一句話或用一個詞來說出你的心情?(緊張、擔憂、激動、興奮、、、、、、)

  師:其實,老師今天上課的心情也不能平靜。所以我也寫了一段文字,想表明自己在上公開課之前的心理活動。

  (幻燈片展示:我的心情很複雜。可是上一堂公開課,是一次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我既高興又擔心,可是這堂課能上好嗎?我班的孩子們會怯場嗎?這堂課該不會變成我的“獨角戲”吧?望著那如洗的天空,我的心漸漸淡定,要相信孩子們,他們一定會和我一起努力。是的,一定會的!)

  師:老師有信心上好這節課,同學們就別再緊張別再擔憂和矛盾了,我們共同合作把這堂課上好,你們有信心嗎?好,上課!

  上節課我們初步瞭解了《學會看病》這篇課文。並透過語言描寫我們認識了這樣一位母親,她自己是一名醫生,在他發現兒子感冒的時候,不但沒有給兒子買藥治病,反而讓兒子獨自去醫院,母親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是那樣堅決。但是再這樣的決定背後卻發生了許許多多的心理變化。他們母子的一言一行時刻扣動著我們的心絃,這節課就讓我們再次走進《學會看病》這篇課文,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理解母親的情感變化

  師:現在請同學們開啟課本,默讀課文的第21-23自然段,找出母親心理變化的句子。

  1)感受母親的後悔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第21自然段:從他出門的那一分鐘起,我就開始後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親,在孩子有病的時候,不但不幫助他,還給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鍛鍊他,也該領著他一道去,一路上指點指點,讓他先有個印象,以後再按圖索驥。

  師:老師也找到了這句話,這段文字裡有一個直接描寫母親心理活動的詞,你能找到嗎?(後悔)

  聯絡本段,你從哪裡可以看出她很後悔呢?(孩子有病的時候,不但沒有幫助他,還給他雪上加霜。)

  “雪上加霜”是什麼意思?這裡我們可以先用逐字解釋法解釋這個詞表面的意思,然後在擴充套件它的深層次含義。(在雪上還加上了一層霜。比喻接連遭受災難,損害愈加嚴重。文中指兒子面臨的困難越來越多。)

  為什麼母親的行為是“雪上加霜”?(因為兒子已經生病了,作為母親,本身就是醫生可以自己給他看病,但是母親沒有這樣做,反而讓兒子自己去醫院。)

  師:“雪上加霜”的意思你們懂了嗎?想到這些,當媽的真的感到非常——後悔。現在的母親多想第一次領著孩子一起去啊!試想一下,領著孩子一起去看病,會有什麼好處?(可以指點他,第二次可以照著第一次去做。)

  師:這樣的做法用文中的詞來說就是——按圖索驥。你能結合我們剛剛的討論說一說“按圖索驥”是什麼意思嗎?(驥:良馬。按照畫像去尋找好馬。本文是說照樣子做。)看來在逐字解釋的基礎上擴充套件引申義是一個不錯的解釋詞語的辦法。

  母親有沒有給孩子按圖索驥的機會呢?(沒有)太不應該了!此時的母親怎能不後悔萬分呢?

  師:在這一段中有一句話更能體現出母親的後悔,你找到了嗎?

  出示:這樣雖說可能留不下記憶的痕跡,但來日方長,又何必在意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師:他找到了這個句子,其他同學能給他的朗讀提點建議嗎?你能再試著讀一讀嗎?

  為什麼你揚高了音調?讀完這個句子,你發現了什麼?(反問句)你能把它改成陳述句嗎?這裡用反問句有什麼好處呢?(加強語氣,突出母親的後悔萬分。)

  師:此時的母親追悔莫及,甚至開始在心裡懷疑自己是全天下最狠心的母親。現在我們化身為母親,懷著對兒子的愧疚,齊讀這段話。

  師:作者透過對母親心裡想法的敘述把母親的後悔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我們面前,這裡用到了一種常見的描寫人物心理的方法,叫做“內心獨白法”(出示定義:內心獨白,指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描述自己內心所想的內容。)這種方法顧名思義就是描寫人物的心裡話。內心獨白的內容可以通過幾種方式來表達。

  一是:讓人物自己跟自己說話。二是在心裡和別人說話。三是:多幾個猜測,多問幾個為什麼?

  (2)感受母親的擔心

  師:除了後悔,這個母親的情感還有沒有其他變化?讀一讀你找到的片段。

  出示:時間艱澀地流動著,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兩個小時過去了,兒子還沒有回來。雖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費時間的事,但我的心還是疼痛地收縮成一團。

  師:這裡有一個直接描寫心情的詞語(忐忑不安)什麼是忐忑不安呢?都說從字形可以揣測字意。我們看一下忐忑的字形,你能猜出忐忑不安的意思嗎?(形容心神不定。心神極為不安)

  還有一處直接描寫心理的語句——我的心還是疼痛地收縮成一團。此時就讓我們化身成那位母親,母親的心裡在想什麼呢?(孩子在路上病情加重,旁邊沒有人幫忙;找不到掛號的地方;迷路;忘了帶錢、、、、、、)是啊,兒是孃的心頭肉,兒行千里母擔憂,母子連心,想到兒子會面臨的困難,母親的心裡一陣陣揪心的痛,這種揪心的痛遠遠勝於病痛十倍、二十倍。

  你透過想象,走進了母親的內心。說得這樣好,能不能讀給我們聽?

  師:同學們讀的很好!細心的孩子一定發現了,這一段除了有正面的刻畫,還有對其他事物的描寫,誰找到了?(時間艱澀地流動著,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讀完這句話,你覺得哪些詞語給你印象深刻?(艱澀)艱澀是什麼意思?(時間過得慢,很難捱)

  師:母親此時忐忑不安,她覺得時間越來越慢。而時間過的越慢,母親就越(忐忑不安),那在這段煎熬的時間裡,母親可能在幹什麼?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怎樣的畫面?(來回踱步、站在窗戶前張望,想要去醫院找兒子、、、、、、)也就是母親對兒子十分擔心。這段時間對母親來說彷彿是度日如年。

  師:其實“慢”還體現在其他地方,同學們再讀這句話,你還發現了什麼?(比喻句)把什麼比作什麼?(把時間比作沙漏)你知道沙漏是什麼嗎?沙漏是古代計算時間的工具。看圖,你覺得它的流速快嗎?(慢)因此這個比喻有什麼好處呢?

  沙漏裡的沙一點一點地墜入母親的心,母親心裡的沙一點一點地增多,就像她的心一點一點變得沉重了。這個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母親心理變化的過程。

  誰來試著讀一讀這一段?我們先找男同學為大家讀。男同學讀的很好。彷彿時間一下子慢了下來。女同學再試試,讓時間過的再慢一些。女同學聲音優美,不僅時間慢了下來,母親的心痛也讓我們感受到了。

  3)感受母親的自責

  師:時間艱澀地流動著,不知道獨自在外看病的兒子現在怎麼樣了。母親在家坐立難安,心裡充滿了愧疚。此時母親心裡又發生著什麼樣的變化呢?

  (出示:雖然我毫無疑義地判定兒子患的只是普通感冒,如果尋找適宜鍛鍊看病的病種,這是最好的選擇,但我還是深深地譴責自己。假如事情重來一遍,我再也不讓他獨自去看病了。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邊!)

  師:此時,母親的心理是什麼?(自責)為什麼母親要“我”獨自去看病呢?(想鍛鍊我獨立生活的本領)

  師:想法是美好的,決定是善意的。但此時此刻,兒子看病久不歸,“我”生怕兒子出現什麼意外,所以對自己當初的決定很後悔,覺得自己對孩子太殘酷了,不禁深深地譴責自己。

  此時母親心裡的想法是什麼?(假如事情重來一遍,我再也不讓他獨自去看病了。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邊!)

  師:你怎樣理解“我只要他在我身邊”?(只要兒子安全就好,此時會不會看病已經不重要了。)你能讀出母親這種自責嗎?誰來試一試?

  結合剛才的朗讀,你覺得這段心理的刻畫有什麼特點?(描寫了假設的'想法,也就是一些不可能發生的事)

  師:你概括的非常好。其實這是一種描寫心理的方法叫做“想象描述法”。所謂想象描繪法,就是藉助想象來反映內心世界。人在特定的狀態下,耳邊或眼前會出現虛幻的畫面或聲音,而這些往往是自己最想或最怕聽到和看到的,如果將這些內容詳細準確地描繪出來,就是當時人物內心的最好寫照。

  我們跟隨作者體會到了在讓兒子獨自看病的過程中,母親的內心經歷了後悔、擔心、自責等一系列變化。相信在母親一次次的糾結中,母親對兒子的愛也不由自主地躍然於紙上。讓我們再次走進心理刻畫,再次深情地感受母愛。

  三、情感昇華

  (配樂,師生合作)母親發現兒子感冒了,準備照例自己用藥給他治病後又改變了主意,決定讓兒子獨自到醫院看病。母親想用這種方式磨鍊兒子獨自面對生活的能力,可是從兒子搖搖晃晃地出了門的那一刻起,母親就後悔了,她心想:來日方長,鍛鍊兒子又何必在意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母親在家忐忑不安,心疼痛地收縮成了一團,她不禁深深自責——假如事情重來一次,我再也不會讓他獨自去看病了。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邊。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其實像這種嚴厲的愛,我們生活中並不缺少,深沉的愛在硬逼你嚥下雞蛋的監視的目光中;深沉的愛在你不會做題時,讓你先獨立思考的嚴厲中,母愛是最無私的,最無微不至的。

  師:這節課除了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你還有哪些收穫?(學到了描寫心理的兩種方法。內心獨白法和想象描述法。)

  其實在眾多的寫作手法當中,最能揭示人物精神世界、豐滿人物形象、表現人物性格的莫過於心理描寫。同學們要自己的習作中試著對人物進行一些生動、細膩的心理描寫。

  四、小練筆

  師:母親的心理變化我們體會到了,其實本文的小主人公的心理也在母親一次次擔憂、自責中發生著變化。現在就讓我們化身為文中的小男孩,試著將他矛盾的心理寫一寫。適當運用今天學到的描寫心理的方法:內心獨白法、想象描述法。

  五、佈置作業

  小練筆:由於高中會考,短短的三天假期已經結束。當我們再回到班級,坐到課桌前,腦海中依舊浮現出假期甜蜜美好的時光。望著老師嚴肅的臉,此時你的心情肯定十分矛盾。請將你的心理活動描寫下來。(300字左右)

  小學讀寫結合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透過學習五年級下冊最後一個單元《依依惜別》之《在小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話》一課,讓學生學會用“借景抒情、敘事抒情和直接抒情”這三種方法來寫抒情文章。

  重難點:

  學會三種抒情方法並寫出真摯情感。

  課前準備:

  蒐集班級活動照片,製作“成長足跡”短片,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深情匯入,引出主題

  親愛的同學們,時光飛逝,五年的小學時光是那麼短暫,那麼快樂,共同成長的歲月裡,留下了多少難忘的記憶。再過兩天,我們就要帶著對母校的眷戀,告別美麗的校園,告別朝夕相處的老師、同學了,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依依惜別之情。板書:依依惜別

  今天這節課,讓我們回顧本冊書的“依依惜別”這一單元的第2課《在小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話》,看看這位小作者是怎樣抒發她的離別之情的。板書:抒情

  二、默讀課文,提煉寫法

  1、快速默讀全文

  2、文章分為幾部分?你最喜歡哪一部分?說說原因。

  3、隨著學生的回答,板書:借景抒情敘事抒情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透過描寫校園的大槐樹等景物,表達了對校園的留戀。

  怎樣寫好借景抒情的文章呢?

  必須要抓典型。板書:抓典型

  抓典型的景,必須跟你的感情有著緊密聯絡的,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是多個。可以是一個靜物,也可以是一幅場景。我們學校的哪些景物值得留戀呢?

  敘事抒情:哪一處描寫最打動你?為什麼會打動你呢?

  是因為作者抓住了“動作、語言、心理、神態”這些細節描寫,寫出了真情實感。那怎樣寫好敘事抒情呢?板書:抓細節

  直接抒情:感情樸實真切,震撼人心(直抒胸臆)

  怎樣寫好直接抒情呢?用優美的詞句,多運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方法,使情感表達得更奔放熱烈。板書:抓修辭

  4、總結寫法,出示課件:

  借景抒情:藉助客觀外界景物的描寫來抒發主觀感情。

  敘事抒情:透過寫人敘事來抒發情感。

  直接抒情:直接對有關事物表達愛憎,感情袒露、氣勢奔放、熱烈。

  三、成長足跡,激發情感

  播放“成長足跡”幻燈片。激發學生的情感,開啟寫作思路。

  過渡句:孩子們,五年的小學生活裡,美麗的校園留下了多少難忘的回憶,辛勤的老師給予我們多少溫暖,可愛的同學帶給我們多少歡樂,精彩的活動營造了多麼幸福的童年。我們在這個相親相愛的大家庭裡快樂成長。讓我們開啟記憶的大門,一起來重溫美好時光。

  四、自由選擇,盡情書寫

  看過這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回味著那一次次難忘的經歷,孩子們,你們捨得與他們分別嗎?我想大家一定有很多話想要說,有很多情感想要抒發。那麼,拿起手中的筆,選擇其中最喜歡的一種寫作方法,來抒發你的依依惜別之情吧!

  出示習作要求:

  在“借景抒情、敘事抒情、直接抒情”三種寫作方法中任選一種,運用喜歡的抒情方式寫一個段話,來抒發你的依依惜別之情。時間為10分鐘。

  五、展示分享,師生點評

  選擇幾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讓孩子讀出來,學生互評,老師點評。

  六、老師贈言,昇華情感

  同學們,兩年的時光太短暫了,還沒有享受夠我們濃濃的師生情,轉眼間又面臨著分別,我是多麼的不捨。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