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窮人教學設計

窮人教學設計

窮人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窮人》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寫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艱難貧窮的情況下,收養因病去世的鄰居西蒙的孩子,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制度統治下人民的悲慘生活和窮人的善良、勤勞。本文對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細膩,感人至深。根據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主要透過讓學生感情朗讀、思維想象去感悟人物的內心,從而受到愛的教育。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語句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德。

  2、學習作者透過語言、動作、心理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方法。

  【重點難點】

  透過人物的心理活動和言行,體會人物的美好心靈。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這篇課文,知道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誰來說說主要內容?

  (板:桑娜、漁夫)你能用一句話說說他們是怎樣的人嗎?

  總體感知文字,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二、精讀課文,體會感情

  1、認真默讀課文:邊讀邊體會桑娜和漁夫是怎樣的人,畫出表現人物優秀品質的語句,細細的讀一讀,品一品。

  (給學生充分讀書、充分思考的時間,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2、全班交流:自由評價人物,從文中找出依據,把有關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這個環節要充分鼓勵學生髮表獨特見解,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重點引導學生感悟以下幾點:

  ⑴ 桑娜的貧窮、西蒙家生活的悲慘。

  ⑵ 桑娜的勤勞、善良、樂於助人。

  ⑶ 漁夫的善良、樂於助人。

  重點語句:

  ⑴ 屋外寒風呼嘯,洶湧澎湃的海浪拍擊著海岸,濺起一陣陣浪花。海上正起著風暴,外面又黑又冷,這間漁家的小屋裡卻溫暖而舒適。

  ⑵ 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

  ⑶ 她忐忑不安地想:她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她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⑷ 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

  引導學生品詞品句,欣賞文字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在引導的過程中,要充分地尊重信任學生,一定要關注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創性的理解,關注語文豐富的人文內涵,給學生潛心會文的時間,在學生與文字充分對話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這裡有朗讀的交流、認識上的交流、心得體會的交流。當然也不能忽視語文的工具性。

  三、拓展思路

  出示課件(文中插圖)在溫暖、舒適而又簡陋的小屋裡,漁夫和妻子桑娜欣慰而憂慮的深情看著躺在床上沉睡的七個孩子──看到這裡,你想說些什麼?

  (在這裡主要讓學生體會這精彩的瞬間,主人公那美好善良的心靈在不謀而合之時迸射出的燦爛光芒!體會這樣寫言已盡,而意無窮。)

  四、佈置作業

  1、漁夫和妻子桑娜收養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以後的日子將是何等的難熬。請大家開啟想象的翅膀,續寫桑娜拉開了帳子──,準備在我們班的佳作欣賞中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

  (透過寫使學生更深切感受到桑娜和漁夫善良、淳樸的美好心靈,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續寫能有效的催化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培養想象能力。)

  2、推薦閱讀: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

  (樹立大語文的理念,以讀引讀,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裡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

  【板書設計】

  窮人

  桑娜 漁夫

  貧窮、勤勞、善良、樂於助人

  【教學反思】

  透過這堂課的教學,讓我充分體會到了:還課堂以真實,還孩子以自然,給孩子充分發揮展示的空間是何等重要,孩子身上的潛力是無窮的,只要善於挖掘,一個孩子就是一座寶藏。一堂課如果能做到這些,我想這節課就一定是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的。

  以下幾點是我今後教學所要努力的方向:

  1、如何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發揮小組學習的效果,而不流於形式。我想在一節課中所要解決的難點應透過小組討論來解決,在小組討論中每位學生都應有發言的機會。

  2、如何解決課堂發言中的兩極分化問題,如何鼓勵和調動中下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也是今後教學所要努力的方向。抓好中下生的預習,預習到位了,課堂上就有了積極性,也許就能舉起那怯生生的小手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部分學生聽講習慣較差,課堂上總是沉迷在自己的思維中沒有認真傾聽,沒有聽講就不能與同學、老師進行思維的碰撞與交流,又如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抓好中下生的課堂常規應該也是解決課堂上兩極分化的一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