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讀記》的教學設計模板
教學目標
學習文中刻畫人物運用的細緻的複雜的心理描寫;
瞭解倒敘的作用;
繼續訓練學生圈劃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品味語言,概括總結的能力;
從字裡行間感受到書對於作者巨大的吸引力,透過與自己優越的讀書條件進行對比,加倍珍惜並充分利用我們現在的讀書機會。
教學重點
學習將兩種複雜的心理交織在一起的寫法;
加倍珍惜,充分利用並積極創造優越的讀書條件。
教學難點
品味其中富有感染力,表現力的語言,從而充分感受書對於作者巨大的`吸引力;
文章在謀篇佈局上的技巧——倒敘手法的運用及作用。
教學突破口
對於課題的理解:竊的含義,讀的心理,記的內容
教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課前預習:
熟課文,查清生字生詞,把握文章脈絡。
佈置學生互相走訪調查同學們的讀書環境(包括學校和家中的,如家中藏書,班級圖書館,上網看書等),至少每人走訪兩人以上。
匯入新課:
一位學生演講《我愛讀書》;
三位學生點評;
教師導語引入新課。(板書:作者,課題)
是的,書不僅是一樣工具,更是一種超脫凡俗的心靈寄託,一種開發人類智慧的滿腔熱忱,一種無與倫比的美。書,滋養著我們的血脈和骨肉,滋養著我們的靈魂和精神,滋養著我們的氣質和品格,沒有書的生活將黯然失色,沒有書的人生將會孤苦寂寞,那麼,生活中真的沒有書,或者書不能滿足於我們的,該怎麼辦 我們今天來體驗林海音的竊讀經歷。
感知新課
速讀課文,思考:(1)竊的含義;(2)讀的心理;(3)記的內容;怎麼記的
(1)偷偷的;
(2)懼怕;
(3)我竊讀時候的各種經歷;採用了倒敘的手法,遊山者為之賞心悅目的是峰巒起伏,為之驚心動魄的是懸崖飛瀑,賞文者喜歡的是盤繞於作者筆下的生動曲折,波瀾起伏,曲徑通幽的文章。運用倒敘的手法能起到一波三折,懸念迭起,波瀾起伏的妙處。
小組交流。
自主體驗,品析課文
自讀課文,圈劃出心理描寫的字詞句,並談談你的理解;
我們看書都是在窗明几淨的教室,或是躺在家中柔軟舒適的沙發上,這讓我們覺得很愜意愉悅,但是,作者讀書時的這種懼怕的心理恐怕是我們沒有體會過的,那麼,我們再次深入文字,快速的閱讀文章,理解文章中的最後一句話。
作者的快樂源於能夠與書中的人物同喜同悲,源於同偉人對話,源於感受著書香氣,源於從書本中吸取各種營養。——讀書長大。
同時,也源於被人關愛,被店員在默默的關心和幫助,這讓我認清了人世間的真善美,不再固執的仇恨人類。——在愛裡長大。
總結拓展
請同學說說學完本課後的感受(或者瞭解林海音竊讀經歷後的感受);
拓展(1)請舉出其他的你所知道的象林海音這樣熱愛讀書的例子;
(2)指出:我們應該珍惜,充分利用並積極創造良好的讀書條件。
(六)佈置作業
這篇文章對你觸動最大的是什麼 請聯絡自己的實際,寫一篇100—2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