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統計(二)》教學設計範文
授課日期:
--年—月—日 星期--
教學內容:
統計(二)(教材第109、110、111頁內容及練習二十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瞭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表現資料。
2、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現形式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並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認識條形統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現形式
教學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車,各種車輛每天都在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服務。(播放錄影)同學們請年,這是一條道路上過往車輛的錄影片,請同學們幫助記錄一下其中四種車輛的數量。
二、探究新知
1、組織記錄:
(1)給學生統計表(記錄單)
種類轎車麵包車客車貨車輛數
(2)組織學生第一次記錄:
記錄完後,問:在觀看錄影時,你是如何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的?
交流完說明用畫“正” 字的方法又快又方便。
(3)第二次播放錄影,學生記錄。
問:全部記清的同學舉手?
(由於車輛過往速度快,學生記錄產生了困難,因此顧此失彼。)
討論:怎樣記錄才能又快又準確呢?
強調說明分組合作記錄,每人記錄一種車輛的數量。
(4)再次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
(5)彙報後,整理資料並填入統計表。
2、學會製作統計圖。
(1)分組討論:
如果用每個 表示2輛汽車,最多要畫幾個格?
太麻煩了,怎麼辦呢?
討論後得出結論:用1個 表示5輛車比較合適。
【設計意圖】: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在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很好地突破了難點。
(2)師生共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個單位的統計圖的製作。
先讓學生獨立繪製,指名上臺塗色繪製,然後共同訂正。
(3)在書上完成例1統計圖1、2、3小題,指名口答。
(4)組織討論:20分鐘後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哪一種車?為什麼?
3、師生總結繪製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設計意圖】:本環節老師充分放手,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合作、交流的空間,使學生在合作中體驗交流合作帶來的`成功。
三、形成應用
1、獨立完成第111頁的“做一做”。
2、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1~3題。
四|、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五、佈置作業
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4題,課後從小組為單位調查班裡同學看電視的時間,把調查得到的資料製成統計表和統計圖,使學生在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中互相交流和促進。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