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徐霞客遊記》 教學設計

《徐霞客遊記》 教學設計

《徐霞客遊記》 教學設計

  (一)知識訓練點

  1.學習文學性傳記以歷史事實為根據,採用形象化手法的文章特點。

  2.體會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概括能力和欣賞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學習熱愛自然、不畏艱險、求知探險的精神。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學法引導

  1.從朗讀人手充分體會本文語言生動形象、極富感情色彩、並且使用了多種表達方式的特點。

  2.抓住課文寫徐霞客父母的內容,特別是語言描寫部分,分析這樣選材的意圖和好處。

  3.品味富於表現力的語句,把握文章的中心及徐霞客的為人。

  重點、難點、疑點

  重點、難點:

  1.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辦法。

  2.文學性傳記既生動形象又不脫離事實的特點。

  解決辦法:現在的中學生,許多生活在城市之中,受到父母親人的呵護,很少經歷自然的挫折,即便是出外旅遊,也是乘船坐車,纜車索道,不會對徐霞客的生平經歷、堅忍不拔的精神意志和熱愛自然、不懈追求的豪情有什麼深刻的體會。所以,解決本課的關鍵點,應該是引發共鳴,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到書中所刻畫的徐霞客是那麼的偉岸、高大,《徐霞客遊記》是多麼的珍貴。

  針對傳記文體的特點,本文與前兩文有明顯的不同,可用比較法,把本文與前兩文進行比較閱讀。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教具

  投影儀。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幅員遼闊、山川秀麗、古蹟遍佈的文明古國,有許多引入人勝的自然風景和令人歎為觀止的人文景物,你們曾去過哪裡旅行嗎?(學生答)在這些旅行之中,你們有什麼收穫啊?(學生答)既然你們有這麼豐富的收穫,感到如此的快樂,那麼你們願不願遊歷更多的地方,欣賞更多的美景呢?(學生答)怎麼去呢?對,我們有許多先進的交通手段,讓我們朝發夕至,快速便利。可是,你們想過沒有,在遙遠的古代,人們是怎麼出行的呢?(學生答)坐馬車,騎馬步行,沒有飛機火車,纜車索道,人們要想領略大自然的風光比現在要難上百倍千倍。那麼古人是不是就不旅行了?(學生答)古人也愛旅行,更有一些人,除自己熱愛自然,渴望遊歷名山大川,增長見識以外,還用筆記錄下美麗風光,風土人情,給沒走過的人看、給後輩人看,用自己的辛勞換來大家的愉悅,這些人偉大不偉大?(學生答)今天我們來學一位中國古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的遊記,領略一下這位古人的風采。

  (一)明確目標

  指名請同學讀事先板書好的學習目標,老師強調:這篇文章是一篇具有文藝性的傳記,與前兩課有明顯的不同。我們要透過學習,瞭解其語言方面的特點,並學習以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此外,本文所寫的`徐霞客是一位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有著非凡毅力和探險精神的旅行者,我們從他身上可以學到許多不朽的、閃光的精神。

  本節課是我們學習的第一課時,我們將主要針對文字基礎知識和篇章結構進行學習。

  (二)整體感知

  本文共7個自然段,介紹了徐霞客的家庭、志趣,30多年遊歷四方、遍踏中國名山大川的遊歷經歷,以及寫作《徐霞客遊記》的艱難過程,並以形象生動的描寫,刻畫了徐霞客豪放樂觀、不媚世俗、質樸執著的人物性格以及其母心胸開闊、助子成遊的不凡形象。

  我們學習本文,既可以學習傳記的文體特點,瞭解徐霞客的生平經歷,又可以欣賞文學作品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技巧。

  (三)教學過程

  1.請同學分段朗讀全文,其他同學一方面勾畫字詞,瞭解內容,另一方面試歸納各段段意,為整理全文思路做準備。

  2.幻燈打出題板,進行生字詞認讀。

  (1)宦huàn途 涉shè獵 羈jī留 危垣yuán 殺戮lù 散佚yì 南暘yáng岐

  (2)多音字準確讀音標註。

  散sàn佚 服喪sāng 間jiàn隔 不禁jīn

  (3)理解詞語。

  涉獵:比喻廣泛的瀏覽書籍,一般不作深入的研究探索。

  躊躇:猶豫不決,拿不定注意。

  徘徊:來回走動。

  草莽:雜草、草叢。

  3.思考每一段都寫了哪些內容,各用一句話來概括段意。 (可讓同學互相歸納補充,允許用詞變化。)

  第1自然段:介紹徐霞客姓名、生卒及歷史地位。

  第2自然段:介紹徐霞客的家庭情況。

  第3自然段:介紹徐霞客的志趣及徐母助子出遊。

  第4自然段:早年遊歷及徐母去世。

  第5自然段:遊歷範圍及去世。

  第6自然段:《徐霞客遊記》的創作經歷。

  第7自然段:《徐霞客遊記》的巨大價值。

  透過歸納段意,發現全文可以分為三部分:第1-3自然段為第—部分。詳細介紹徐霞客生活環境和對旅遊濃厚的興趣及家人對他的支援,這些都是他能出遊的主客觀條件,是為下文所做的必要的準備和鋪墊。第4-5自然段為第二部分。細緻介紹了徐霞客出遊的具體情形,特別突出了他不畏艱辛、志向執著的性格。第6-7自然段為第三部分。集中介紹《徐霞客遊記》的創作過程和巨大價值,這也是他旅行所結出的碩果。由此可見,作者寫作本文,構思別具匠心,各部分之間互為因果,緊密聯絡,前後呼應,突出主題,全文渾然一體,結構嚴密。

  (四)佈置作業

  1.讀兩遍課文,進一步熟悉文章內容和結構特點。

  2.寫出一個名勝的導遊詞,準備競賽。

  3.讀教材第二冊“小說單元”的課文,複習有關人物描寫的知識,以備下節課學習本文語言用。

  第二課時

  匯入新課

  我們在上一節熟悉課文的基礎上,本節課深入研究課文語言、寫法上的特點,突破教學重點、難點,並從徐霞客的精神閃光點中汲取營養,提高我們的思想修養。

  (一)明確目標

  1.分析精要語段,體會描寫的作用。

  2.用比較法體會本文的寫法特點。

  3.學習徐霞客的偉大精神。

  (二)教學過程

  1請三位同學分別讀課文第3段、4段、6段,然後提出以下問題,同學思考:

  (1)第3段、4段對徐母進行了哪些描寫,你感覺她是一個怎樣的人?

  (2)第6段與《徐霞客遊記》的成書過程,作者如何描寫成書的艱難?

  (3)你怎樣評價徐霞客?請說出根據。

  此問題的設定,從淺入深,有一定的坡度。第1題是複習第二冊有關人物描寫塑造人物的知識,學生可思考後自行解決。第2題又擴充套件到除人物描寫以外的環境等方面,引導學生全方位地分析問題,歸納答案。在前兩個問題的引導之下,第3題鍛鍊學生從書中的描寫中綜合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寫作內容對於問題的處理。第1、2題要求學生答準,第3題應互相補充答全。

  答案:(1)第3、4段對徐母進行了語言行動描寫,“身為男子,應該志在四方”,可以看出徐母是一個胸襟開闊、與眾不同的婦人:她叫兒子陪她遊荊溪和勾曲,表明她善解人意,處事巧妙。總之,徐母是—位可敬的母親,正是有了她的不斷鼓勵,使徐霞客毫無顧慮的走上旅途,堅持信念,取得成就。(2)主要透過環境險惡、條件艱苦來突出徐霞客寫作遊記的艱難。第7~8句寫出遊歷自然環境的危險,第9句寫途中人為的艱難。第10~11句則如特寫鏡頭,描繪出徐霞客夜宿山野、挑豆燃草堅持寫作,突出了他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感人形象。(3)徐霞客是一個不慕世俗,志存高遠,有恆心、有毅力、有著不懈追求,無畏探險精神的智者勇士。文中對徐霞客的描寫充分體現了他的這些性格。第3段寫他不願讀“經書”、“最喜歡涉獵歷史、地理和探險遊記”、“對科舉不感興趣”,即說明他不與世俗合流,有自己的觀點和人生追求;從他顧念母親表明他不是私己莽撞的人;從他堅持30多年遊歷,並堅持寫出遊記,克服種種艱難險阻,從不退縮,表明他有著非凡的勇氣和巨大的毅力,值得敬重。

  小結:透過以上問題的探討研究,我們充分了解了徐霞客可敬的品格。古人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能做到這樣,激勵我們利用現在優越的條件,做一個有理想、有追求,肯付出努力、不畏懼艱難險阻的人。同時,我們也充分認識到,本文中體現人物性格、展現人物形象是透過描寫的方法達到的。文中以恰當的語言、行動等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的襯托,塑造出了鮮明的人物形象。

  傳記:一種記載人物生平事蹟的作品,一般由別人寫,自己寫的稱“自傳”。傳記可分兩類:①歷史性傳記。以記述歷史事實為主,包括史傳、紀傳、傳略、年譜等,多屬歷史或學術著作,其中也有的富於濃厚的文學色彩,如《史記》的紀傳體作品。②文學性傳記。以歷史事實為根據,採用形象化的手法,透過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刻畫出生動的個性鮮明的形象,從而再現人物的經歷。它既具有史料價值,又富於藝術感染力。

  (三)總結、擴充套件

  總結:透過《徐霞客和{徐霞客遊記)》的學習我們進一步豐富了傳記類文學作品的知識,也領略了一位偉大的古代旅行家、地理學家的風采。我們要學習他志存高遠的品格,不懈追求的精神,持之以恆的作風。我們目前的學習、建設,也如一座座高山險峰,等待我們去攀緣探險。古人尚能拼搏,我們更不甘人後,我們要效仿古人,更要超越前人。我祝願同學們勇攀知識的高峰,創造輝煌的業績。

  擴充套件:到今天為止,我們學習了三篇傳記,較全面地掌握了傳記的知識,歸納起來無外乎一句話:以典型材料展現人物鮮明特點。今天,我們進行一次課堂口頭作文,題目為《XX小傳》,要求用較生動的語言描述發生在某人身上的一件或幾件典型事件,體現本人某一方面特點。文章可先不露姓名。等說完之後,大家猜一猜這個人是誰,從而評價一 下,小作者的選材是否典型,特徵抓的是不是準確。

  此活動不超過10分鐘,可先做2分鐘構思準備,然後口頭表述,活動的目的在於學以致用,練習選典型材料和抓人物特點的能力,也鍛鍊快速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此外猜謎是學生所喜愛的活動,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佈置作業

  1.小作文題,選擇自己曾親身去過的一處風景區,回憶其景色、古蹟,寫一篇二○○字的導遊稿。並要求,以後如有機會外出旅遊,應養成寫旅遊筆記的習慣。

  2.課後練習第一題。

  答案:本文以歌頌徐霞客志存高遠,不懈追求,持之以恆的精神為中心結構全文的。課文寫徐父母是對徐霞客外出遊歷展現其精神的鋪墊。正是有了徐父不慕世俗,淡泊名利的影響和其母熱情的鼓勵和支援,才會使徐霞客拋開顧慮,走上旅途,這些是後文的前因。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