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舞教學課件
中國舞教學課件
一、指導思想:
舞蹈是以經過提煉,組織和藝術加工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動作的姿態、節奏和表情。舞蹈作為教育的內容和手段,不僅可以培養教育物件具有健美的身體姿態,培養動作的協調性、節奏感,而且可以抒發和表達感情,加強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 教學任務:
1、 透過舞蹈基本知識的講授和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舞蹈基礎理論,常用術語,並能在舞蹈學習實踐中應用。
2、 舞蹈基訓部分,即對學員進行基本能力的訓練,如:發展學員身體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訓練關節的柔軟性,控制身體活動的能力、靈活性和穩定性,以及跳、轉、翻等各種技巧。本學期舞蹈基訓主要是中國古典的基本手型、腳型、手位、腳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態。
教學目的:
1)在基訓中運用呼吸,以更好地訓練學生軟開度。
2)學習舞姿組合《大海啊,故鄉》(A)讓學生體會呼吸對舞蹈動作的修飾作用。
教學重難點:呼吸與動作的協調配合。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匯入新課,授新課。1.舞蹈是以肢體語言塑造藝術形象的一種表現美的藝術。俗話說:“一戳一站一伸手,便知有沒有”,所謂“有沒有”是指舞蹈有沒有藝術性和規範性,今天我們來學習影響舞蹈藝術性和規範性的重要因素——呼吸。舞蹈的呼吸不同於生活中的呼吸,後者平穩均勻,而前者是有彈性,有韻律,有節奏的,有時長,有時短,有時平穩,如何掌握運用呢?是一個堅持不懈的訓練過程,現在讓我們在壓腿組合中初步體會一下在基訓中如何運用呼吸。
2.把杆組合《壓腿》。
預備:45度面對把杆單手扶把,單背手,小八字腳位。
前壓腿:動力腿外開,雙腿繃直,身體正對,脊柱拉直,肩線與動力腿成90度,前壓時以胯為軸心,上體保持平直,向動力腿摺疊。用前額觸腳背。
旁壓腿:在前壓腿的基礎上,換手扶把,轉體180度,身體與兩腿成一個水平面。旁壓時,以胯為軸心,上體保持平直,向動力腿摺疊。用耳觸腳背。
體會運用呼吸:壓、呼氣;立、吸氣(反覆練習、體會)。
作用:身體線條更易拉長,動作具有彈性,避免了僵硬和拉傷肌肉,提高了動作質量,更有利於軟開度的練習。
3.呼吸在舞蹈表演中同樣起著巨大的作用。它使我們的動作更具有了延伸感、韻律感,更富有藝術表現力,下面學習的舞蹈組合《大海啊,故鄉》會讓大家學習到舞蹈表演中如何運用呼吸。
1)身體的呼吸(吸氣時身體拉長展開,呼氣時身體收斂內含)。
2)頭的呼吸(指頭時吸氣,低頭時呼氣,轉頭時先吸後呼)。
3)手臂的呼吸(手臂波浪時以肩為軸,肘、腕依次向上帶動吸氣,向下帶動呼氣,體會手臂連綿不斷的延伸感)。
4)造型時的`呼氣(造型時,身體姿態不動,然後氣息流暢自然,不僵硬)。
訓練步驟:
1.教師完整示範,並且邊示範,邊講解呼吸的運用。
2.訓練學生:
a.雙跪坐,雙背手,聽音樂,節拍練呼吸,找呼吸時身體的韻律感。
b.練習單一的頭的呼吸,然後與身體配合。
c.先練習單臂波浪時的呼吸,再練習雙臂波浪時的呼吸,呼吸越深,動作越大,情緒越高。
d.大呼吸後雙晃手造型, 體會該動作的延伸感(眺望遠方),雙繃腳坐地展胸腰 氣息流暢。
訓練時先把動作揉碎,分解練習,再教單一動作,然後與身體配合,最後配音樂練習組合。
二、小結
今天學習的只是對舞蹈中呼吸的初步瞭解,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們要反覆練習,不斷深入,直到大家熟練掌握,運用自如。當然這還需要大家的課後練習、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