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點亮小燈泡教學設計(通用5篇)

點亮小燈泡教學設計

點亮小燈泡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點亮小燈泡教學設計(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點亮小燈泡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小燈泡才會發光。

  2、利用電來點亮一隻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

  3、一個完整的電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種方法建立起來。

  4、電池兩端直接用導線連線在一起,就會發生短路。

  過程與方法:

  1、連線簡單電路。

  2、觀察、描述和記錄點亮小燈泡的實驗現象。

  3、根據實驗現象對電流的流向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對周圍事物進行有日的、細緻地觀察的樂趣。

  2、敢於根據現象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

  3、激發進一步探究電的興趣。

  【教學重點】正確連線電路

  【教學難點】認識小燈泡的結構,正確連線小燈泡

  【教學準備】

  小燈泡、1. 5 v的乾電池、導線、實驗記錄單、小燈泡的剖面圖或剖開的大燈泡的實物、電池和小燈泡的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當我們閉合家裡的開關,電燈就會亮起來。電燈為什麼會亮呢?考慮過這樣的問題嗎?讓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小燈泡吧!

  二、認識小燈泡等的結構

  1、小燈泡的構造

  1)小燈泡大家都看到過吧?你能畫一畫印象中的小燈泡嗎?要求劃出小燈泡的內部構造觀察小燈泡。

  2)每組一個燈泡,觀察小燈泡的各部分結構。

  3)交流觀察結果,並對自己畫的小燈泡作出修正。

  4)猜猜電流是怎麼從小燈泡內部透過的?用手指畫一畫。

  2、觀察導線、電池,說說導線和電池的結構

  三、讓小燈泡發光

  1、點亮小燈泡

  1)小組活動----連線這些實驗器材,想辦法使小燈泡亮起來,用手比劃說說電流是怎麼流動的?並做好記錄,用箭頭畫出流動的方向。

  2)組織學生彙報:連線好的小組上臺展示,並說說電是怎麼流動的?它的方向是怎樣的?沒有連線好的也上臺展示,與全班同學一起分析,可能出現的問題----滲透短路、斷路等知識。

  2、嘗試用多種方法點亮小燈泡

  1)還能用哪些方法點亮小燈泡,用實物圖畫下來哦。

  2)畫出每一種連線方法的電路中電流的流動路徑,說說自己是怎麼想的。

  3)把連線圖貼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

  4)分析接亮的共同點

  3、出示實物圖,分析哪個燈泡會亮,哪個燈泡不會亮。

  四、安全教育

  我們在課堂上使用的都是電池,電壓較小,不傷及到生命,而發電廠發出的,透過導線送到各家各戶的電是220V交流電,這是足以引發觸電事故的、致人死亡的點,所以我們不能直接用家裡、學校裡插座中的電做實驗。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尤其要注意。

  作業設計:

  板書設計:

  點亮小燈泡

  小燈泡 導線 電池

  不同實物圖展示:

  教學反思:

  透過小組探究獲得幾種電路連線方式。課堂以兩人小組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生很快便得出了兩種連線方式:一種是利用導線把小燈泡的一個接點(金屬外殼)和電池負極相連,小燈泡的頂端接點與電池正極連線。一種是把電池兩極顛倒過來。還有一種方式:燈泡的金屬外殼與電池正極接觸,燈泡的頂端接點用導線與電池負極連線。而得出後一種方式的小組極少,三個班級只有四組學生。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思維的慣性使然,一般還是習慣於把燈泡立於電池的正極或負極上,把燈泡橫臥在電池的正極或負極上則屬於“另類思維”。但不管怎樣,學生的探究熱情非常高漲,很多人也許是第一次親手點亮小燈泡。課堂上我給足了他們時間,讓每個學生透過動手實踐,初步感受了簡單的電路。應該說,這是他們本節課最大的收穫。

  這節課上完之後,雖然教學流程比較順暢,但是整體感覺不是十分理想,某些環節沒有達到預設的要求,總而言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組織還不夠教學語言不夠精煉,過於平實,沒有輕重緩急;對學生反饋的點評,還不到位。

  今後我還需多想辦法加強課堂常規教學,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魅力,同時加強專業知識的培養,加強教態教法的學習,多掌握一些教學技巧,為以後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點亮小燈泡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來自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電”中第二課《點亮小燈泡》。本科教材由“小燈泡的構造”、“讓小燈泡發光”兩大部分組成,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電、電路,想象電流是怎樣流動的,體會成功的喜悅,激發進一步探究有關“電”的奧秘的興趣。

  學情分析

  新課程新標準,現在的教學要強調發揮師生之間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學中教師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加強對教學全過程的恰當指導,使學習有明確目標、融洽氛圍、師生投入、勇於開拓實踐的高質量學習。教學中遵循兒童認知規律,從微小變化開始,從關注學生身邊的事物開始,用學生的眼光看待事物,促進他們建立自己的觀點和概念。實行教學民主,做到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和自主選擇的權利。師生在互動中交流,教師因勢利導、因材施教,讓教學相長,共同實現既定的教學.小學四年級學生對什麼事都十分好奇,學生愛問好動,求知慾強,對實際操作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對直觀事物感知較強,還是形象思維、直覺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有較強的表現欲。因此,在科學探究上,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聯絡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科學的樂趣。透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知道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小燈泡才會發光。

  2、初步認識電路的意義,即利用電來點亮一隻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

  3、認識到一個完整的電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種方法建立起來。

  4、認識短路對電路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1、會連線簡單電路。

  2、能夠觀察、描述和記錄點亮小燈泡的實驗現象。

  3、能夠根據實驗現象初步對電流的流向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驗對周圍事物進行有目的、細緻地觀察的樂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悅。

  2、敢於根據現象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

  3、激發進一步探究電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在觀察瞭解小燈泡結構的基礎上,能正確連線電路。

  教學難點:認識小燈泡的結構,正確連線小燈泡。

  點亮小燈泡教學設計3

  一、設計理念:

  在進行“點亮我的小燈泡”這一課的教學設計時,主要想體現這幾個基本理念:

  1、體現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在指導學生探究小燈泡的連線裝置時,“為什麼有的會亮,有的不會亮”的問題是在學生“玩”了小電珠等材料後根據“玩”的結果自發提出來的。提出這一問題後,按照兩個研究方向展開下一步的探究,也是在學生小組交流、進行充分猜測設想後自然歸納出來的。教師只是學生研究問題的嚮導、引領者,在學生獲取知識方面起到點撥的作用。

  2、體現科學學習以探究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在“試一試:小燈泡能否亮起來”這一環節中,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玩弄”,這種“玩弄”其實是一種探究,一種經歷,一種體驗。讓學生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進行探究,讓學生像研究者一樣親身去經歷研究過程,讓學生在“點亮”與“點不亮”中體驗“成功”與“失敗”,進而逐步養成科學的探究素養。

  3、體現教學設計的動機情感原則。

  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學習探究的重要因素之一,學習興趣與學習需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在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到學生的情感需要。如:在開始部分,從“介紹材料”到提問“看到這些材料,你最想做的是什麼?”,再到“試一試:小燈泡能否亮起來?”。充分抓住了小學生好奇心強,急於動手的心理,迎合了他們的情感需要,因此引入相當順利。避免了這類課引入時很容易出現的“學生不顧教師反應,卻急於動手玩弄材料”的現象。在教學觀察小燈泡內部秘密時,抓住學生很想搞清“看不清的部分”(也就是小燈泡的關鍵結構:兩根金屬柱下端到底連線到哪裡?)適時提供材料,使學生帶著強烈探究欲進行觀察,而這種觀察的投入程度就是建立在學生興趣情感之上。在課的結束部分,點亮小燈泡的環節安排,其實是想再次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讓其體驗成功的快樂。總之,教師對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情感變化,應及時引導、鼓勵和啟發,從而創立一個更有利於滿足學生探究情感需求的環境。

  二、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目標:

  利用電來點亮一隻燈泡需要一個完全的電路;一個完全的電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種方法建立起來。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小燈泡才發光;電池兩端直接連線在一起,就會發生短路。

  2、科學探究目標:

  連線簡單電路;觀察、描述和記錄與點亮小燈泡有關的實驗結果;根據實驗結果對電流的流向作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

  3、情感態度目標:

  體會對周圍事物作有目的、細緻的觀察的樂趣;敢於根據現象作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激發進一步探究有關“電”的奧秘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

  觀察小燈泡的連線裝置,懂得小燈泡點亮的道理,養成科學的探究素養。

  四、教學難點

  畫出電路中電流的流動路線。區分短路和斷路。

  五、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學生活動手冊、2根導線、2節電池、4個小燈泡、4套電池和小燈泡卡片、4支記號筆。

  教師準備:課件(電流在電路中的流動路線圖)、課件(四種典型連線方式的圖)、課件(小燈泡各部分構造及名稱)、導線、電池、小燈泡、電池和小燈泡卡片若干。

  六、教學過程

  (一)創境準備:

  1、出示小燈泡,讓學生作簡單描述。

  2、每人一個小燈泡,觀察構造並畫下來,先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3、藉助課件,認識小燈泡各部分構造及名稱。

  4、問:要讓小燈泡亮起來,最少還需要什麼材料?提供電池和電線等材料。

  5、揭示課題。

  (二)探索交流:

  1、合作嘗試,點亮一個小燈泡

  〔1〕小組合作,嘗試點亮這個小燈泡。

  〔2〕請點亮的小組上來展示一下,用實物線路圖表示。

  〔3〕觀察點亮的小燈泡的電路連線圖,讓學生再次嘗試接亮小燈泡。

  〔4〕觀察連線裝置,討論電流路線,課件展示電流圖。

  〔5〕小結:電池裡的電從正極出來,從小燈泡的一個連線點進入,經過燈絲再從另一個連線點流出,流到電池的負極,形成一條迴路。這條路通了,燈泡就亮了。

  2、展示比較,區分短路和斷路

  〔1〕討論:為什麼這樣接不會亮?

  〔2〕根據學生情況講解斷路和短路,教育學生注意用電安全。

  短路是指把電池的兩端直接用導線連起來。如果發生短路,電池和電線會在瞬間發熱變燙,不僅燈泡不能發光,電池也會很快壞掉,因此,一旦發生短路,必須立即斷開電線。防止電池發生短路。

  3、用多種連線方法使小燈泡發亮

  〔1〕小組合作,把發光燈泡的連線裝置圖畫下來。

  〔2〕全班交流,展示連線裝置圖,瞭解電流在燈泡內的流動路線。

  (三)實踐創新

  1、課件(四種典型連線方式的圖):判斷圖中哪個小燈泡會亮,哪個小燈泡不會亮?為什麼?

  2、自己找材料,想辦法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可以一個人做,也可以幾個人合作探究

  3、課後利用家中的廢電池,把它一點一點地拆卸下來,觀察電池的構造。

  (提醒學生留意意外情況,在意外情況上做文章,研究不成功的經驗,追求教育的深度,是另一種理念的體現。研究不成功的經驗,是推動技術發展的重要途徑。進行科學、技術啟蒙教育的課程,應該培養學生養成這種習慣,不僅是課內,而且能延伸到他的生活中去。)

  點亮小燈泡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夠用一些簡單的材料連線一個簡單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並畫出連線方法。

  2.懂得能使小燈泡亮起來的電路是一個閉合電路。

  3.動手做一個簡單的開關連線到電路中,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體會開關具有可以控制電路的通和斷的作用。

  4.仔細觀察手電筒的結構,瞭解它是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又是如何連線的,懂得在電路中形成通路,燈泡才會亮起來。

  【教學重點】

  1.製作一個簡單電路,懂得能使小燈泡亮起來的電路是一個閉合電路。

  2.製作一個簡單開關,連線到電路中,懂得開關可以控制電路的通和斷。

  【教學難點】

  透過動手製作簡單電路和電路開關,體會什麼是閉合電路,體會開關的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製作簡單電路的一些材料、開關、手電簡等。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出示課本35頁的一首詩。

  摁下開關,

  燈就亮了;

  再摁下開關,

  燈就滅了。

  開關裡究竟藏著什麼,

  能讓燈這樣乖乖聽話?

  2.學生自由朗讀這首小詩,想一想能讓燈亮起來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是電。

  3.出示一個手電簡,展示手電筒的開和關,觀察小燈泡的亮和滅。

  4.教師引導:手電簡裡有什麼,能夠使小燈泡亮起來又滅掉,滅掉又亮起來?猜一猜,手電簡是怎麼工作的?

  學生說一說自己對手電筒的認識和了解。

  5.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學習第四單元《簡單電路》的問題。

  這節課我們先來認識電路,看看小燈泡是怎麼亮起來的?

  6.板書課題:

  12.點亮小燈泡。

  二、學習新課

  活動一:製作簡單電路

  1.教師引導:我們先來製作一個簡單的電路,能夠讓小燈泡亮起來。

  2.製作材料:電池、小燈泡、導線

  3.製作要求:用這些材料連線一個簡單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並畫出連線方法。

  4.製作指導:導線應該接觸小燈泡的什麼部位?

  5.出示小燈泡的剖面圖,引導學生看一看,瞭解小燈泡的內部構造及小燈泡發亮的原理。

  6.教師引導:透過小燈泡剖面圖,我們發現,導線應該接觸小燈泡尾巴的頂部,因為小燈泡尾巴頂部有導線直接連線上面的燈絲。

  7.學生分小組活動,用這些簡單的材料,連線一個電路,並試一試讓小燈泡亮起來,然後畫出連線方法。

  8.全班交流,展示同學們連線的簡單電路,測試一下連線的簡單電路能否使小燈泡亮起來?

  9.出示課本37頁上面的電路示意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想一想這個電路示意圖的起點和終點分別是什麼?透過這個電路示意圖,你有什麼發現?

  10.教師小結:透過大家連線的簡單電路,我們可以看出,能夠使小燈泡亮起來的電路都是一個閉合電路,否則小燈泡不會亮起來。

  11.過渡:同學們,一個簡單的電路完成了,小燈泡也亮起來了,不過我們怎樣才能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呢?下面我們繼續交流。

  活動二:做個簡單開關,連線到電路中

  1.引導:要想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開關,連線到電路中。下面請同學們在我們剛才連線的簡單電路中,加一個簡單的開關,來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

  2.全班交流,想一想用什麼製作簡單的開關?

  3.出示課本37頁下圖中的簡單開關圖片,引導學生看一看,想一想這個簡單開關是怎樣製成的?

  在一塊木板上,把回形針的一端用一枚圖釘固定,並使回形針的另一端能夠達到另一枚圖釘上。

  4.除了書上提供的這個方法之外,我們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製作一個簡單的開關?

  在一塊木板上,釘兩枚釘子,在一枚釘子上纏上鐵絲,並且讓鐵絲的另一端能夠達到另一枚釘子上,一個簡單的開關就製作而成了。

  5.交流討論:有的同學提出,在製作電路的過程中,不用電池,我們可以直接從插座接電,這個想法可不可行呢?

  教師引導並小結:這個想法並不可行,因為我們是在做實驗,從插座上接電是很不安全的一種做法,因此,從安全形度考慮,我們只能使用電池,不能從插座接電。

  6.學生分小組活動,製作簡單開關,並且把自己製作的簡單開關接到電路中,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

  全班交流,學生展示本小組製作的開關,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

  7、教師總結:從這個活動我們可以看出,開關可以控制電路的通和斷,要是電路通暢的話,接上開關,小燈泡就亮了,要想斷開電路,只要斷開開關小燈泡就滅了。

  活動三:在電路中接上其他電器

  1.教師引導:剛剛我們在簡單電路中使用的是小燈泡來測試電路的,下面,我們把小燈泡換成其它電器,來試一試效果怎樣。

  2.我們可以把小燈泡換成什麼呢?

  預設:小電鈴、發光器、小風扇。

  3.學生分小組活動,把電路中的小燈泡換成小電鈴、發光器或者小風扇等,試一試效果樣。

  4.全班交流,學生展示本小組的操作結果,看一看效果如何。

  教師小結:同學們,當我們把小燈泡換成其他電器的時候,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這說明只要電路沒有問題,我們可以在電路中連線我們想要連線的電器,並且可以使這些電器正常工作。

  活動四:觀察手電筒,瞭解正負極

  1.出示手電筒圖片,引導學生看一看,瞭解手電筒的外部構造。

  2.教師引導:從外面看起來非常簡單的手電簡,究竟由哪幾部分組成?各個部分又是如何連線的呢?下面我們來探究手電簡的結構。

  3.教師拆卸手電筒,引導學生看一看,手電簡的結構組成以及各部分是如何連線的?

  4.教師引導:手電筒中的電池是否可以隨意連線呢?我們來試一試。

  學生試一試,將手電筒中的電池隨意連線,看看小燈泡是否可以亮起來。

  5.教師小結:透過試驗,我們發現手電簡中的電池不能隨意連線,要按照規定連線才行。也就是說,燈泡的導線兩端要分別連線在電池的正極和負極上,形成通路,燈泡才會亮起來。

  6.出示電池,引導學生看一看電池的正極和負極。

  7.教師引導:正極,我們一般用“十”表示,負極,我們一般用“一”表示。

  三、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電路,知道能夠使小燈泡亮起來的電路是一個閉合電路,在電路中開關可以控制電路的通和斷。同時我們還認識到連線燈泡的導線兩端應當分別連線電池的正極和負極,形成通路,這樣燈泡才會亮起來。

  點亮小燈泡教學設計5

  授課時間:

  點亮小燈泡

  新授課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只有電流透過燈絲時小燈泡才會發光。

  2.知道利用電來點亮一隻小燈泡需要一個包括電池、導線在內的完整的'閉合迴路。

  3.知道一個完整的電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用多種方法建立起來。

  4.知道電池兩端直接用導線連線在一起,就會發生短路。

  科學探究目標

  1.能用電源、導線和小燈泡連線簡單電路。

  2.能觀察、描述和記錄點亮小燈泡的實驗現象。

  3.能根據實驗現象對電流的流向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

  科學態度目標

  1.體會對周圍事物進行有目的、細緻觀察的樂趣。

  2.敢於根據現象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

  3.激發進一步探究電的興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體會點亮小燈泡過程中運用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透過點亮小燈泡,讓學生初步建立電路的概念。

  難點:推測電在連線裝置中是怎樣流動的。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小燈泡、1.5伏的乾電池、導線、學生活動手冊。

  教師準備:電池和小燈泡的實物圖、教學課件。

  聚焦

  1.引入:手電筒大家都非常熟悉,你們知道手電筒中的小燈泡是怎樣亮起來的嗎?(預設:開啟開關,小燈泡就會亮。)只需要開啟開關嗎?

  2.演示:出示一個手電筒,開啟開關,並用手電筒照射牆壁。然後關閉手電筒,取出手電筒內的電池,再次開啟開關並重復幾次,引導學生髮現手電筒的小燈泡不亮。

  3.提問:取出電池後,即使開啟開關,手電筒的小燈泡也不亮,說明必須還要有電池,小燈泡才會亮。這是為什麼呢?(預設:電池能給小燈泡提供能量。)

  4.講解:安裝了電池的手電筒,開啟開關後,會有電流透過小燈泡的燈絲,小燈泡就亮了。

  5.佈置任務:如果有導線和電池,你們能讓小燈泡亮起來嗎?(教學提示:出示電池和小燈泡的實物圖。)請大家用畫線的方法代替導線,把你們認為能讓小燈泡亮起來的方法畫出來。

  6.揭題:大家的想法究竟對不對呢?今天,我們就來嘗試點亮小燈泡。(板書:點亮小燈泡)

  【設計意圖】

  透過學生熟悉的手電筒引入電路的相關知識,將生活中的現象轉化為可探究的問題,激發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的興趣。畫圖活動能引導學生思考,為後續開展的實踐活動做鋪墊。

  探索與研討

  探索一:觀察小燈泡

  1.過渡:大家對如何使小燈泡亮起來都有自己的想法,那麼,小燈泡內部的結構又是怎樣的呢?

  2.活動:引導學生把自己頭腦中的“小燈泡”畫出來,然後交流各自所畫的小燈泡。

  3.提問:你們畫的小燈泡有哪些結構?(預設:有玻璃外殼、燈絲和支架。)

  4.佈置任務:(教學提示:分發小燈泡。)請大家仔細觀察小燈泡的結構,看看和自己畫的有什麼不同。(教學提示:提示學生關注小燈泡的發光部位。)

  5.講解:出示小燈泡結構示意圖,並簡要介紹各部分的作用。

  【設計意圖】

  透過觀察小燈泡的結構,引起學生對小燈泡發光部位和各部分作用的關注,以此為基礎開展後續“點亮小燈泡”的活動,能有效避免學生進行過多的錯誤嘗試,提高課堂效率。

  探索二:點亮小燈泡

  1.過渡:前面我們用畫線代替導線的方式把我們認為能讓小燈泡亮起來的方法畫出來了,接下來,我們就用實物測試一下,看看自己的方法是否可行。

  2.佈置任務:(教學提示:給各小組分發1根導線和1節乾電池。)我們已經瞭解了小燈泡的結構,現在,請大家仔細觀察並說一說導線和乾電池的結構。(預設:導線大約10釐米長,兩端的外包皮已除去;乾電池的一端有突出的金屬帽,並標有“+”號,另一端扁平,並標有“-”號。)

  3.講解:乾電池的金屬銅帽端是正極,用“+”號表示;另一端是負極,用“-”號表示。當導線直接與電池的正、負極相連,而沒有經過小燈泡時,就會造成短路。短路時,電池中的電會很快消耗完,並且電池還會在一瞬間發熱變燙,甚至可能爆炸。所以,在實驗中要避免出現短路。

  4.活動:指導學生嘗試多種方法用導線和電池讓小燈泡亮起來,並記錄哪些連線能點亮小燈泡,哪些連線不能點亮小燈泡。提醒學生禁止用導線將電池的兩極直接連線起來。

  5.交流:指導學生展示實驗記錄,交流哪些連線能點亮小燈泡,哪些連線不能點亮小燈泡。

  6.提問:有電流透過小燈泡,小燈泡才會發光。在大家所記錄的能點亮小燈泡的連線方法中,電流是怎樣流動的呢?(教學提示:引導學生嘗試用手指比畫出電流的路徑。)

  【設計意圖】在對材料有了初步的認識之後,引導學生嘗試點亮小燈泡,能夠幫助學生建構電路的概念,引發學生對電在簡單電路中如何流動的思考,並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安全用電意識。

  研討彙報

  拓展與小結

  1.小結:點亮小燈泡需要一個包括電池、導線在內的完整電路,即電流從電池的正極流出經過導線、小燈泡回到電池的負極,形成一個完整、封閉的迴路。如果電流從電源的正極未流過用電器直接流回到電源的負極,這樣的連線叫作短路;如果沒有形成一個完整、封閉的迴路,這樣的連線叫作斷路。

  2.佈置任務:請大家觀察學生活動手冊上拓展活動部分的電路連線圖,判斷哪些能夠點亮小燈泡,哪些不能點亮小燈泡。能點亮的用箭頭在連線圖上畫出電流的路徑,不能的請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透過對多種電路連線圖的判斷,引導學生應用學到的電路知識,強化學生應對電路和電流的理解。電路: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等組成的電流路徑。

  教學反思

  用導線和電池使小燈泡亮起來的活動並不難,但學生不一定了解電路的真正意義。為什麼這樣連線小燈泡就能亮,是引導學生認知的重點。因此,本課先引導學生觀察小燈泡的構造,並重點關注小燈泡的發光部位,幫助學生聚焦是電流透過燈絲使小燈泡發光的。然後引發學生思考如何點亮小燈泡,並指導學生在實踐中去嘗試點亮小燈泡,從而形成“電路是電流透過的封閉迴路”這一初步的電路概念。

  課後作業

  見“狀元成才路”系列叢書《創優作業100分》對應課時訓練P20~21第二、三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