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四年級上《羅盛教》教學設計

四年級上《羅盛教》教學設計

四年級上《羅盛教》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上《羅盛教》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的:

  1、體會羅盛教捨己救人的國際主義精神。

  2、瞭解羅盛教為救朝鮮兒童而英勇獻身的感人事蹟,對他捨己救人的國際主義精神產生敬佩之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課文第二部分,瞭解羅盛教是怎樣三次鑽入水中救人的。

  教學難點:

  在救人的.過程中,體會羅盛教一次比一次艱難,感受他頑強的毅力和捨己救人的精神。

  教學準備:

  投影、錄音

  板書設計:

  羅盛教

  困難一次比一次大

  摸——託——頂體力一次比一次差

  處境一次比一次危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羅盛教生平簡介(放教師錄音)-----見教參第40頁

  2、導言:今天這節課上,就讓我們一起乘著“時空列車”再次回到那個冰天雪地的故事裡去感受一下當時的情形!

  二、理解課文,朗讀體會:

  1、朗讀課文(放學生錄音)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羅盛教是怎樣三次鑽入水中救崔瑩的?你有什麼體會?

  3、學生默讀、思考。

  4、師:請你說說羅盛教是怎樣三次鑽入水中救崔瑩的?你從那些地方體會的?

  5、師:羅盛教第一次救人時有什麼困難?在書上畫出描寫羅盛教救人時動作的詞語。

  (冰窟窿、水流急)(跳、摸)

  (出示投影)對比讀句子,說體會。

  他在水裡摸了一陣,也沒摸到。

  他在水裡摸了好一陣,也沒摸到。

  師:怎樣讀才能體現出時間長?再讀一讀

  6、師:*第二次、第三次又遇到了什麼困難?(冰榻了)(鑽託)

  *羅盛教怎樣救人的?(鑽託頂)

  (學生可以做一做“託”和“頂”的動作來體會詞語)

  *他此時的體力有什麼變化嗎?(臉、脖子凍紫)

  7、討論:從“摸----託-----頂”這三個詞中你能體會到什麼?

  困難一次比一次大

  體力一次比一次差

  處境一次比一次危險

  師:再讀一讀師:請你示著讀出緊急、艱難的語氣。

  8、細研課文第2自然段,體會這段話的寫作順序.----------寫作知識滲透(投影)

  步驟:1學生獨立按課文內容填空;

  2括號裡的詞有什麼特點?(動詞、按動作的先後順序)(討論發言)

  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3師:這段話按照人物動作的先後順序描寫,可以使文章語句更加通順連貫.

  羅盛教(聽道)叫聲,知道出事了,就急忙向河邊(跑去)。他一邊(飛奔),一邊(脫)棉衣。冰窟窿裡泛著水花,羅盛教猛地(跳了下去)。冰下的水流很急,不知把孩子衝到哪裡去了。他在水裡(摸)好一陣,也沒摸到。

  三、總結全文:

  1、指名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2、請你也試著為羅盛教烈士寫幾句話。讀一讀你的題詞

  3、學習了這篇課文後,說說你的體會。

  四、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後習題4。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