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聲音的傳播》教學設計

《聲音的傳播》教學設計

《聲音的傳播》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聲音的傳播》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材分析】

  《聲音的傳播》是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學制)四年級下冊《聲音的秘密》單元的第二課時。本節課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聲音的傳播介質和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為主線,探究聲音以什麼形式在什麼物質中傳播。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經歷觀察、實驗、蒐集整理資訊等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到探究的樂趣。

  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用文字呈現了“為什麼我們在學校的任何地方都能聽到鈴聲?”,材料包提示學生需準備材料:石塊、紙杯、塑膠線、毛線、細鐵絲、銅絲等。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現象提出問題,為課上探究活動準備相應的材料。第二部分活動過程:活動一:聲音可以在哪些物體中傳播?用圖文呈現了學生聽收音機、貼著水槽聽石塊在水中相互碰撞的聲音、伏在桌面不同位置聽敲擊桌面的聲音及學生在教學樓外聽到上課鈴聲返回教室的漫畫場景圖。引導學生探究聲音能在哪些物體中進行傳播及聲音傳播的方向。活動二:玩一玩“土電話”,比一比用哪種材料傳播聲音的效果更好。用圖片呈現了學生製作“土電話”和玩“土電話”的場景。讓學生在製作“土電話”、玩“土電話”的.過程中體會到不同材料傳播聲音的能力不同,深刻理解聲音可以在多種物體中傳播的道理。第三部分拓展活動:查閱資料,瞭解回聲產生的原因。引導學生透過查閱資料,瞭解回聲是怎樣產生的,加深其對聲音傳播的理解。

  本課遵循歸納總結出認知規律,引導學生透過動手操作,觀察現象,並透過歸納瞭解聲音傳播的秘密,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對聲音傳播的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能初步的瞭解聲音能傳播,對聲音傳播的介質有感性的理解。但對聲音是以什麼形式傳播的,聲音在介質中傳播的效果的還不熟悉,需要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理解和掌握。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知道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向各個方向傳播。

  科學探究目標:

  1.在教師引導下,能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聲音的傳播提出自己的猜想。

  2.能運用感官和選擇恰當的工具,對聲音的傳播進行探究。

  科學態度目標:

  1.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樣方法完成對聲音傳播的探究,體會創新樂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1.瞭解聲音傳播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重難點】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

  【器材準備】

  學生準備:石塊、紙杯、塑膠線、毛線、細鐵絲、細銅絲、回形針、記錄單等

  教師準備:課件、水槽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準備

  [PPT2出示]

  提出問題:為什麼在學校的任何地方都能聽到鈴聲?

  學生根據問題思考,會想到聲音是怎樣進入我們的耳朵的,向什麼方向傳播等。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交流。

  提示學生準備相關材料為上課做好準備。

  二、匯入新課

  上課鈴響了,不管在學校的哪個角落的同學,都能聽到鈴聲紛紛進入教室。那麼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耳朵裡的呢?

  三、探究活動

  (一)聲音可以在哪些物體中傳播?

  1.[PPT3出示]出示隔著固體聽聲音的場景圖。

  2.[PPT4出示]出示在水中用聲納誘捕魚的場景圖。

  3.[PPT5出示]出示“猜一猜:聲音在哪些物體中傳播?”和“設計方案,探究聲音在哪些物體中傳播。”

  4.提出問題:聲音可以在哪些物體中傳播?

  5.猜想假設:鼓勵學生大膽猜想。

  6.設計實驗方案。

  小組討論,制定實驗方案。

  7.[PPT6出示]出示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嗎?

  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在一張桌子的兩端,一個學生在桌子的一端輕輕地敲,另一個學生耳朵緊貼桌面的另一端傾聽聲音。透過實驗使學生認識到固體可以傳播聲音。

  注意:聽聲音時,要將另一個耳朵用棉花塞住。

  8.[PPT7出示]聲音能在液體中傳播嗎?

  聲音在液體中傳播。把兩塊石塊浸入水槽中的水裡面,在水中敲擊石塊,一個學生把耳朵緊貼在水槽壁上傾聽聲音,透過研究認識液體能傳播聲音。

  注意:聽聲音時,要將另一個耳朵用棉花塞住。

  9.[PPT8出示]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嗎?

  聲音能在氣體中傳播。可用多種方法.

  播放音訊(聽收音機,MP3等)或者影片之類的,我們怎樣聽到聲音的,就是靠空氣傳播的。

  10.[PPT9出示]出示空氣靠粒子傳播聲音的影片。

  11.[PPT10出示]出示“抽空玻璃鐘罩內空氣,聽不到鐘罩內鬧鐘的聲音。”

  12.還可以在一個密封的玻璃種罩內放進一隻小鬧鐘,用抽氣筒抽玻璃罩裡的氣體直至真空,觀察現象。小鬧鐘的聲音越來越小,小鬧鐘在近似真空狀態下,幾乎聽不到聲音。透過抽空氣前後對比實驗,是學生認識到氣體能傳播聲音。(把玻璃罩換成拔罐,把鬧鐘換成音樂賀卡的那個音樂發聲器也可。)

  13.學生交流彙報。

  小結:聲音能在固體、氣體、液體中傳播。

  14.透過實驗,我們知道了,聲音能在固體、氣體、液體中傳播。那麼聲音能向哪個方向傳播呢?

  我們可以在學校的各個角落聽到鈴聲,由此可見,聲音可以向各個方向傳播。

  當我叫一個同學時,其他在不同方向的同學也能聽到,這也說明聲音可以向各個方向傳播。

  ……

  15.[PPT11出示]出示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

  16.[PPT12出示]出示結論: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向各個方向傳播。

  17.[PPT13出示]出示鐵道游擊隊隊員把耳朵貼在鐵軌上探聽遠處是否有火車聲。體現聲音傳播的應用,瞭解聲音傳播的速度。

  (二)玩一玩“土電話”。

  1.[PPT14出示]出示製作“土電話”所需材料

  2.[PPT15出示]出示製作“土電話”的影片

  3.學生討論製作方法,然後分組製作。(把全班同學分為四大組,分別用棉線、銅絲、細鐵絲、塑膠線做“簡易電話”)。

  4.[PPT16出示]出示玩“土電話”

  5.比較用棉線和銅絲做的“土電話”,哪種材料做的“土電話”聽到的聲音大些?

  發現:銅絲傳播聲音效果好些。

  6.把棉線做的“土電話”的棉線放鬆,與拉緊時聽到的聲音對比

  發現:拉緊的時候聲音大,放鬆時候幾乎聽不到聲音。

  四、拓展活動

  1.[PPT17出示]查閱資料,瞭解回聲產生的原因。

  2.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回聲,回聲是怎麼產生的呢?為什麼同一個位置有時候能聽到回聲,有時候不能聽到回聲?

  3.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進行指導。

  【板書設計】

  誰能傳播聲音

  聲音能在固體、氣體、液體中傳播。

  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各個方向傳播。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