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教學反思範文
本來沒有很精心的讀這一課的。極偶然的機會和我的朋友聊到了這裡,他說自己沒有看過教材,只聽有人上過此課,說是很感人的。於是我仔細讀一讀課文,立刻為文中的主人公堅定的信念深深打動了。儘管自己平日裡也讀過一些書,曉得幾個人的大名,可是真的慚愧了,讀這一課文之前我還真不知道談遷這個人,對《國榷》真是一無所知。我決定摒棄原來的想法,不去上寫景的美文,轉而上這一課,我期待能夠收穫更多。
我在網上四處蒐羅,看到了一點點的材料,或許這是蘇教版的'新課文,能看到的東西著實不多,不過這沒什麼,我喜歡有挑戰性的事情。
本文中最先感動我的,就是談遷夜不能寐,兩行熱淚不停往下淌的情景,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是怎樣的打擊讓這個年近花甲的老人老淚縱橫呢?讀一次,人物的形象就在腦海中豐富一次,我想,要感動學生,自己就要先和文字產生共鳴。
談遷初寫《國榷》這一部分的教學,我主要讓學生從資料中去感受他創作的艱難。比如為了抄一點史料就要步行一百多里,二十多年,六次修改等等。讓學生計算談遷一次要走多遠,來回走多遠,每天得寫多少字,從而感受他的持之以恆。教學談遷重寫《國榷》時,主要透過讓學生抓關鍵詞寫批註,想象畫面等方法,感受談遷的百折不撓。透過反覆朗讀、細心計算,縱情想象,入境感悟,學生已經充分感受到了談遷那鍥而不捨的意志力。
教學永遠是遺憾的藝術,總是覺得一節課不知不覺上完了,卻還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