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矛與盾的集合》教學設計及反思

《矛與盾的》教學設計及反思

《矛與盾的集合》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的】

  1、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全班能正確讀寫生詞,在此基礎上每個人還能根據自己的水平用一個詞或幾個詞造句、寫話。

  4、養學生針對課文內容提有價值的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讀寫生詞並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一些生詞的讀寫和運用。

  【教學準備】

  矛和盾的圖片及有關生字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矛和盾的圖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

  2、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開口,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麼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生字、生詞卡片,開火車請學生讀。

  3、鞏固新詞。

  〖照顧差異策略:想把生詞讀一遍的'得一顆星,想把生詞讀一遍並用其中喜歡的一個詞或幾個詞說話的得兩顆星。

  4、指讀課文,讀後評議糾正錯誤。

  5、自己把課文再讀一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

  〖照顧差異策略:允許優生離開座位幫助學困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一件什麼事。

  6、瞭解課文講一件什麼事。

  教學意圖:教學中常會碰到在掌握生字詞時不同水平的學生掌握的速度是不一樣的,一些優生常在統一的教學步調後無所事事,甚至做些小動作,在這種時候設計非同步教學大有好處,以上兩個非同步策略的設計就是讓優生髮揮出更大的潛力,讓學困生有可能的話也摘到更大的果子吃。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1、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問題。

  4、對於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5、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以下兩個問題可作參考:

  ⑴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⑵“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麼啟發?這兩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四、指導寫字

  1、出示14個生字,要求:學生認記生字,並觀察哪些字最難寫,等一下給同學提醒。

  2、重點指導7個左右結構的字。持、般、攻、炮、坦、戰、神

  ⑴學生觀察這7

  個左右結構的字各部分所佔的大小有什麼不同。

  ⑵多媒體演示這7

  個字的佈局。

  3、學生提醒哪些字最難寫,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

  4、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照顧差異策略:允許寫得又快又好的學生讀課外書並做摘抄。

  【作業】

  1、必做題:摘抄課文中的好詞好句。

  2、選做題:從本課生詞中選用自己喜歡的一個或幾個詞寫話。

  〖照顧差異策略:選做題優生必做,其餘的選做。

  【教學反思】

  1、本節課運用直觀的教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抽象的矛和盾有了直觀的印象。

  2、能從“差異教學,非同步發展”的課題出發,設計多個非同步策略,讓優生在課堂上沒有吃不飽閒著沒事幹的事情發生,讓學困生在優生地指導下進行較到位的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3、鼓勵學生針對課文內容多提有價值的問題,避免濫問。

  4、在寫字時發揮學生的積極自主性,讓學生來當小老師,指出某個生字難寫和易寫錯的地方,學生對這個環節興致很高。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