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的加減法的教學反思
《8、9的加減法》是在學習7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安排的。學生在學習6、7的加減法時就會根據一幅圖列兩個加法算式或兩個減法算式,教材已為本課的一圖四式作了鋪墊。因此,學習這部分內容,我主要從學生的經歷中展開,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來感知知識的發展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絡,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成功之處:
1、舊知鋪墊,情境匯入。
在學習新知之前,以舊知鋪墊,為學習新知識做準備。課始,先讓學生複習和鞏固7以內加減法和8、9的組成,為學習8、9的加減法作好鋪墊。創設小動物佇列比賽情境,讓學生猜一猜哪種站得最整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計算。
學習8的加減法時,引導學生觀察恐龍圖,放手讓學生提問題,並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讓學生探索出一圖四式,並掌握了8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學習9的加減法時,我讓學生動手操作,透過讓學生擺圓片,列出四道算式並計算得數。最後直接用想一想的辦法來計算8、9的加減法,引導學生想8、9的組成來計算出8、9的加減法。這樣讓學生經歷了直觀看圖列式計算、動手操作計算和直接動腦口算的探究過程來感知、體驗知識的發展過程,透過討論、交流總結出計算的方法,最後透過實踐應用和反思來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提高口算能力。使學生親自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
總之,本節課透過舊知鋪墊、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應用反思的一系列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中來,教學效果好。
不足之處:
從學生的練習反饋中發現,由於計算不熟練和計算不夠認真,口算結果容易出現錯誤。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培養學生細心、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