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實施方案> 【精選】實施方案模板集合7篇

實施方案

【精選】實施方案模板集合7篇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專案。那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實施方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施方案 篇1

  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堅持育人為本,德育領先,推動廣大教師樹立全面育人理念,尊重教育規律、教學規律、人才成長規律,建立中學教職工全員崗位育人新機制,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促進廣大中學生成人、成才、成功。根據薛城區教育局全員崗位育人推進會精神,結合棗莊市第二十中學的實際,特制訂棗莊市第二十中學全員崗位育人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按照對學生“思想引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學習輔導”的總體要求,堅持“人本關愛,因材施教”,動員多方力量,整合多種教育資源,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整體成長,狠抓細節管理,發揮情感教育的力量,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做到思想教育與知識傳授相結合,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共性教育與個性教育相結合,嚴格管理與言傳身教相結合,積極探索學校德育工作管理新模式,促進每一位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二、工作目標

  總的目標是全面落實新課程要求,建立全員育人新機制,逐步形成“和學生一起成長,做幸福教師”的長效育人機制,促進學校良性與可持續發展。

  (一)創新規範養成管理機制,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二)建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課堂教學模式,教會學生學習,促進學生學業成績的不斷進步。

  (三)建立學校、導師、家長多位一體的育人體系,促進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三、實施步驟:

  學校建立工作機制,加強過程管理,注重工作實效。

  1、組織領導。學校成立“全員育人導師制”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指導全校育人導師制工作的實施、評估工作。德育處和少先隊大隊部具體負責實施的日常工作,做到分工負責,目標明確,責任到人。

  組 長:呂傳坡

  副組長:鍾讓武、禇衍廣 孫晉國

  成 員:衚衕友 張正蛟 王 兵 張 闖 各班班主任

  2、宣傳發動。召開全體教師會議,組織學習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分析當今學生弱勢的根本原因,提高認識,說明活動意義。要求全體教師充分認識全員育人導師制對學校科學管理、促進學生主動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3、摸底調查。

  (1)調查並確定能夠勝任導師的教師。

  (2)以班級為單位,調查需要受導的學生及輔導的主要內容(學習、道德、行為、心理等);受導學生名單由各班主任提供並填寫學生基本情況登記表,主要針對行為有偏差、家庭教育不良、心理有障礙、學習有困難、個性發展有特殊要求的學生為“全員育人導師制”的實驗物件。

  四、具體辦法

  第一、每學年教導處向各年級組提供各年級課任教師名單,由年級組長統一協調,徵求班主任意見,各任課教師根據各班實際及本人任教班級,按照年級統一安排,分別選定1名困難學生,進行“學習扶貧”、“思想扶貧”;選定4名優秀學生,進行“學習排雷”、“心理解惑”。

  第二、每名導師帶3名學生,兩週至少與學生談心一次,及時瞭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在學習時間、學習方法等方面幫助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

  第三、建立指導學生成長的檔案袋,記錄所帶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閃光點和不足點,對症下藥,制訂學生的改進和發展目標並指導其完成。

  第四、每月與學生家長聯絡一次,建立家長聯絡本,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幫助和指導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爭取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支援。

  第五、學校成立了以班主任為核心、任課教師為成員的導師組,在學習、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

  第六、導師與班主任要及時溝通、彙報,以便班主任全面瞭解情況。導師遇到特殊案例、問題可要求年級組長在本年級進行“會診”,制定教育方案,建立特殊案例、問題“會診”制度。

  第七、各年級組建立導師工作記錄袋,記錄師生活動的全過程。

  五、工作職責

  育人導師是學生樹立人生理想的引路人,是學生思想成長的培育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是學生全面發展的輔導員。因此,每位導師必須要有明確的工作職責。

  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2、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經常檢查和督促學生的行為習慣。

  3、教育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指導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努力提高學習成績。

  4、幫助學生解決生活、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做學生心理上的醫生,生活中的益友。

  5、經常與學生家長溝通,全面瞭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積極爭取家長在教育學生方面的支援。

  六、工作制度

  1、檔案制度。為每位受導學生建立檔案,內容包括學生家庭詳細情況、學生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和學業跟蹤檔案等,建立受導學生成長的檔案袋,記錄受導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

  2、家訪聯絡制度。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訪、電話聯絡制度,每月至少與受導學生家長聯絡一次,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幫助和指導家長改進家庭教育方法,共同探求教育方法。

  3、談心和彙報制度。導師每月至少一次與學生個別談心,及時瞭解學生思想狀況,在學習方法、生活、行為等方面幫助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

  七、獎勵制度

  1、學校每學期對導師的工作情況進行一次考核評價,每學年評出若干名“校級優秀學生導師”,並享受校級綜合榮譽。

  2、學校根據對導師的考核情況記入教師考核和教師業務檔案。

  棗莊二十中學

  20xx年3月18日

實施方案 篇2

  為創新扶貧機制,瞄準扶貧物件,確保真扶貧、扶真貧,不斷提高扶貧開發工作實效,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中辦發〔20xx〕25號、安辦發〔20xx〕3號檔案和中省市扶貧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銜接,專項扶貧措施與貧困識別結果銜接,非貧困村建檔立卡與貧困村識別相統一,確定貧困片、鎖定貧困村、瞄準貧困戶,找準致貧原因,區分貧困型別,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扶持,改善貧困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增加貧困農戶的收入,加快脫貧致富步伐,為奮力實現安居樂業夢打下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1、堅持物件識別到村到戶。建立貧困村、貧困戶資訊檔案,做到戶有卡,村有冊,縣、鄉(鎮)兩級建立精準扶貧電子資訊系統。

  2、堅持規劃落實到村到戶。按照“一村一策、一戶一法”方略,充分利用建檔立卡的成果,精準分析貧困戶的分佈、致貧原因、扶持需求等,並精準分類施策,制定減貧規劃和年度計劃,做到“縣有減貧規劃、鄉(鎮)有脫貧方案、村有發展目標、戶有致富專案”。

  3、堅持專案資金到村到戶。扶貧專案資金主要用於到村到戶專案的扶持,縣直各單位涉農專案資金要向貧困村、貧困戶傾斜,住房、教育、衛生、扶貧、救助、就業等各類社會保障專案要對貧困戶實現全覆蓋。

  4、堅持幫扶措施到村到戶。實施“八個一”幫扶措施,即一鄉(鎮)有一個掛點縣領導、一鄉(鎮)有一個幫扶方案、一村有一個定點幫扶工作組、一村有一個幫扶計劃、一村確定一批扶持專案、一戶有一個幫扶措施、一戶有一個增收專案、一戶有一名幫扶人員。

  5、堅持跟蹤管理到村到戶。強化扶貧專案實施效果監測,縣、鄉(鎮)、村均建立扶貧專案資金到村到戶臺賬,對扶貧物件實施跟蹤動態監測管理。

  三、目標任務

  按照中央和省確定的到20xx年扶貧開發工作部署,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全力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的決定》,力爭提前兩年實現精準扶貧攻堅的工作目標,結合我縣實際,具體達到以下工作目標:

  (一)貧困村。20xx年村精準扶貧實施方案20xx年村精準扶貧實施方案。按照省確定的15個貧困村,從20xx年起縣鄉兩級抽調幹部組建駐村幫扶工作組,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同時,按照中央、省、市要求,針對15個“十三五”貧困村全部選派“第一書記”,增強基層黨組織戰鬥力。對具備發展條件的村,按新農村建設要求,實施整村推進;對自然條件惡劣和基礎設施滯後,不具備生存發展條件的,實施整村整組移民搬遷。透過綜合施策,分步實施,使貧困村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基本公共服務指標接近全縣平均水平,農民安居樂業,確保全縣貧困村到20xx年基本實現穩定脫貧目標。

  (二)貧困戶。根據省測定我縣貧困發生率,結合我縣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實際,截止20xx年底,全縣有貧困人口14326人。從今年起,透過加大精準扶貧攻堅力度,力爭實現以下工作目標:一是確保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於全縣平均增幅,到20xx年底,具備勞動能力但缺乏發展條件的輕度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全縣平均水平的70%左右;具有部分勞動能力的中度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全縣平均水平的50%左右;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處於重度貧困的農戶實行重點保障,提高標準,兜牢底線。20xx-2020年為進一步鞏固發展精準扶貧攻堅成果階段,穩定實現扶貧物件“兩不愁、三保障”(扶貧物件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目標。二是到20xx年底,全面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危舊房改造任務。三是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到20xx年,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願貧困戶都有一個以上增收致富產業,掌握一門以上就業創業技能。

  四、工作重點

  (一)精準識別

  1、精準摸底。按照國家制定的貧困物件識別辦法和程式,堅持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的原則,把真正貧困的人口納入扶貧物件。為確保特困人群的真實性、精確度,在前兩次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對全縣農村特困物件進行再次核准。

  2、科學分類。在前兩次識別和再次核准的基礎上,根據致貧原因和發展需求,科學劃分貧困村、貧困戶型別。在貧困村中,區分出基礎設施落後致貧村、產業發展滯後致貧村、村級班子軟弱渙散致貧村等型別20xx年村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實施方案

  在扶貧物件中,先區分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五保、低保戶等託底保障物件和有勞動能力及勞動意願的扶貧物件,再區分出因智、因病、因學、因殘等致貧戶及因缺乏生產經營技能或缺少發展資金致貧戶,為制定針對性措施,精準扶貧奠定基礎。

  3、建檔立卡。按照國家統一的貧困建檔立卡要求,完善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資料,建立扶貧物件幫扶工作資訊系統平臺,實現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與貧困戶資訊直通,做到資源共享。

  4、動態管理。按照脫貧出、返貧進的原則,以鄉為單位,以年度為節點,以脫貧目標為依據,逐村逐戶建立貧困村、貧困戶幫扶檔案,及時進行資料更新,實現有進有出,逐年更新,分級管理,動態監測。

  (二)精準施策

  (1)貧困村:

  按照“突出產業扶貧,強化社會救助,建設美好家園”的要求,大力實施“產業扶貧,保障扶貧,安居扶貧”三大工程。

  1、從實際出發解決突出問題。根據三都村現有情況和老百姓需求完成小學改建,改善學校教學環境,圍繞加快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新校園儘快立項實施。按照全鄉烤煙發展規劃,大力發展烤煙扶貧工程,讓更多的扶貧物件參與進來,實現脫貧致富。

  2、大力實施整村推進。結合新農村建設,自下而上制定整村推進規劃,全面最佳化村容村貌,集中投入,實施水、電、路、氣、房和環境改善“六到農家”工程,確保20xx年底解決農村安全飲水問題;力爭20xx年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20xx年完成自然村的道路硬化;全面解決農村無電和電壓不穩問題,大力發展特色支柱產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提高自我發展能力。

  3、大力實施以工代賑。有效改善貧困地區耕地質量,穩步增加有效灌溉面積。加強村、組道路和人畜飲水工程建設,開展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和片區綜合開發,增強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夯實發展基礎。

  4、加強扶貧資金的爭取力度,推進行業和社會扶貧。資金支援是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基礎。要多渠道爭取扶貧資金支援,借力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全鄉產業發展思路、各級扶持政策的宣傳力度,積極動員在外務工經商、且有一定經濟基礎的農民群眾,投入到特色產業發展中來,透過籌措民間資本,增強自我脫貧致富能力。

  (2)貧困戶:

  實施“八個到村到戶”,進行精準化扶貧

  1、結對幫扶到村到戶

  目標要求:鄉科級實職領導的幫扶物件脫貧率達到95%,一般幹部的幫扶物件脫貧率必須達到90%以上。

  具體措施:

  第一:結對幫扶分為兩個層級,即:鄉級結對幫扶、村級結對幫扶。鄉級結對幫扶按照鄉駐村領導幫扶聯絡到村、到戶、一般幹部聯絡到戶的原則實施結對幫扶;村級結對幫扶要將幫扶責任落實到村兩委班子成員、黨員及致富能手等人員身上。按照包組聯戶的原則實施結對幫扶。

  第二:全鄉結對幫扶按照“三幫四訪五送”結對幫扶的辦法,為貧困戶出主意、想辦法,給予必要的培訓、資金、物資、技術、資訊等方面支援,幫助其儘快脫貧致富。

  第三:結合實際,採取“定責任、定物件、定規劃、定措施、定成效、定督促考核”的“六定”辦法制定完善相關考評細則,結合“三幫四訪五送”對口幫扶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每月考評細則及年度考評細則,確保精準扶貧不走過場,不流於形式,取得實效。

  2、產業扶持到村到戶

  目標要求:根據貧困戶的主觀意願和客觀實際,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因戶擇業,統籌規劃,分類施策,精準扶貧實行規劃到村、專案到戶,把扶持資金真正落實到每村每戶,努力發展一批特色優勢產業種養大戶。

  具體措施:

  第一:產業規劃到村到戶,圍繞我縣現有的烤煙、食用菌、香榧、白茶、毛竹、水產養殖等產業,結合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及縣內企業用工需求,由鄉政府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根據幫扶物件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可行性強的產業規劃。

  第二:產業發展資金到村到戶,鄉黨委、政府統籌安排縣級產業資金到村到戶,統籌各部門資金,列出產業規劃,組織專案實施,吸納貧困戶參加就業和參加專案實施。鄉財政所要確保涉農資金使用安全,切實保障涉農資金到村到戶。

  第三:專業合作社發展到村到戶,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示範帶頭、技術指導作用,走出產銷一體化脫貧之路。

  第四:授信評級到村到戶,農村信用合作社要建立貧困農戶授信評級到村到戶。對有能力進行養殖等產業開發的'扶貧物件,可以申請一定額度的貼息貸款。

  3、教育培訓到村到戶

  目標要求:整合全縣各部門各類培訓資源,全面提升貧困戶的發展素質,增強扶貧物件自我發展能力,按照每戶的產業規劃,分行業、分專業進行針對性的技能技術培訓,確保每戶貧困戶至少有1人參與培訓,掌握1-2門結合自身發展需求的實用技能技術。努力培養一批特色產業示範帶頭人、科技種植養殖能手和農民經紀人,達到讓精準扶貧物件全面脫貧致富的目標。

  具體措施:

  整合全縣扶貧“陽光工程”、“雨露計劃”、職業技能培訓、農村黨員遠端教育等培訓資源,以農村勞動力創業、就業等職能技術培訓為重點,對貧困戶進行技能培訓,確保每戶貧困戶至少有1人參與培訓,幫扶幹部至少掌握1-2門以上符合自身發展的適用技術,促進穩定就業和增收脫貧。

  4、農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戶

  目標要求:按照群眾自願、規模適度、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原則,合理確定改造面積和資金投入,逐村逐戶建立檔案,紮實推進移民搬遷扶貧,讓困難農戶真正受益,確保農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戶不走過場。到20xx年底基本解決農村特困群眾的安居問題。

  具體措施:

  第一:農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戶的開展要結合生態移民搬遷的實施,充分考慮產業佈局與村莊規劃,杜絕重複建設。

  第二:各村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農村危房戶的認定,並張榜公示到村、到組,確保農村危房戶基本資訊準確無誤。

  第三:在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戶的過程中,村級及時公佈相關工程情況,提高危改專案在群眾中的知曉率,充分接受群眾監督,實現“陽光操作”。同時,鄉級要適時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進行督辦督查、考核考評,確保高標準完成目標任務。

  5、扶貧生態移民到村到戶

  目標要求:按照“科學規劃、政府引導、農戶自願、先易後難、突出重點、鼓勵探索”的原則,積極穩妥讓涉遷農戶“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確保扶貧生態移民到村到戶。

  具體措施:

  借鑑以往扶貧生態移民工作的經驗,進行科學選點規劃統籌基礎設施建設,避免重複建設。移民搬遷還要與小城鎮規劃、產業佈局等相結合,科學合理、積極穩妥開展工作;在實施扶貧生態移民搬遷工作中,要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及時公佈扶貧生態移民的規劃選址、集中安置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規劃等相關情況,真正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6、基礎設施到村到戶

  目標要求: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家家戶戶“通水、通電、通路”,從實際出發,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

  具體措施:

  建立小型水利灌溉工程和農村飲水安全保障體系,從根本上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和灌溉問題;著力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農村用電公共服務均等化、理順電網管理體制、農村電網電壓質量提升”四大工程,建成智慧、高效、可靠、綠色的農村電網,保障農村居民生活用電,解決農業生產用電問題;提升廣大農村通訊基礎設施建設和資訊服務水平,大力推進集農資、郵政、通訊、報刊和其他服務的綜合性村郵站建設,基本實現農村“足不出戶、盡享郵政”的通郵目標。

  7、社會保障扶貧工程到村到戶

  目標:到20xx年,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養制度和臨時救助制度進一步完善,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到20xx年,農村社會保障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具體措施:

  第一:加強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對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困難群眾實行“應保盡保”,逐年提高農村低保保障標準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

  第二: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對農村低保、五保、特困物件參加新農保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全額補助。

  第三:完善臨時救助和社會制度,逐步建立完善重度殘疾人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制度及中輕度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保障能力。強化民政、殘聯、婦聯、紅十字會組織慈善救助的職能,搭建政府部門救助資源、社會救助專案與貧困農戶救助需求相對接的資訊平臺。

  8、醫療保障和保險救助到村到戶

  目標:到20xx年,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基本健全,每個行政村有衛生室;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穩定在90%以上,門診統籌全覆蓋基本實現;到20xx年,全鄉群眾獲得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更加均等。

  具體措施:

  對農村低保、五保、特困物件參加新農合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全額補助;進一步健全鄉村衛生計生服務體系採取有效措施逐步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五、精細管理

  精細管理是指對精準識別、精選路子的貧困戶和貧困人口進行科學管理,建立健全幫扶機制、長期的工作機制、進退機制和幫扶監測機制,確保幫扶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一)建立長期的工作機制。鄉政府明確一名分管領導和一名專幹負責貧困人口動態管理工作;村委要確定一名村幹部負責調查和掌握本村貧困戶情況,查詢脫貧和返貧原因,為脫貧和返貧人口建冊上報。鄉扶貧專幹負責貧困戶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工作,指導好村委會對年度貧困人口的變化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登記、上報,將脫貧人口和返貧人口進行登記統計,於每年2月底前完成鄉級上一年扶貧資訊網路系統資料更新、上傳。

  (二)建立貧困戶進退機制。遵循規模控制、動態管理的原則建立貧困戶進退機制,由鄉政府以識別貧困戶的標準為依據,組織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及定點幫扶單位對登記在冊的貧困戶進行到戶調查,初步擬定脫貧名單,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民主評議,形成脫貧農戶名單,並在行政村進行第一次公示。公示無異議後,上報鄉人民政府稽核確定脫貧農戶名單,並在行政村進行第二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報縣扶貧辦複審,並在行政村公告。對因災、因病、因學返貧等符合貧困戶識別標準的農戶,按貧困戶識別流程要求可重新納入全國扶貧資訊網路系統管理。

  (三)建立幫扶監測機制。鄉級要經常對幫扶責任人幫扶情況進行監測,重點按照《扶貧手冊》上明確的幫扶專案、幫扶資金、幫扶成效等進行監測,做到每年6月份和12月份各開展一次監測,並將監測結果彙總上報縣扶貧辦。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鄉成立以鄉黨委書記為組長,鄉長為第一副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鄉扶貧專幹、民政所長及各村書記為成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精心組織部署,確實推進我鄉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二)強化宣傳培訓。按照縣統一部署,召開會議進行宣傳,把精準扶貧中的“精確識別、精選路子、精細管理”的工作目的和意義、貧困人口識別標準、識別程式、結對幫扶等相關政策宣傳到每個農戶和每個行政村,做到家喻戶曉,確保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要認真組織各類業務培訓,確保精準扶貧工作規範有序、資料真實。對宣傳不到位、程式不規範、操作不透明等引發的矛盾糾紛要及時解決;造成惡劣影響的,要嚴格追究相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

  (三)明確責任分工。鄉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協調服務和組織村兩委做好精準扶貧各項工作,並對村級相關工作的督促檢查。駐村工作隊協助村兩委摸清貧困底數,分析致貧原因,制定幫扶計劃。

  (四)規範操作程式。貧困戶和貧困人口的識別工作要嚴格按照工作流程進行,貧困戶識別要做到“兩公示一公告”,要有相關記錄和檔案資料,要全程公開、接受監督,確保結果公正。嚴禁優親厚友,嚴禁提供虛假資訊,嚴禁拆戶、分戶和空掛戶,杜絕平均分配。

  (五)嚴格督查考核。堅持扶貧措施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資金分配與扶貧瞄準及成效相掛鉤,對全鄉農村貧困人口精確識別並建檔立卡,並將其作為扶貧開發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按照國家“省抽查、市監督、縣核查”的要求,開展精準扶貧專項督查。鄉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對各村開展全面抽查核查,核查結果將作為年度村級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

實施方案 篇3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我校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本,以興趣性、拓展性為主,發展學生個性為目標,讓課程適應和促進學生髮展的原則。為了滿足學生髮展的需要,根據我校的辦學目標“打好基礎,和諧發展”,確定校本課程的主題為: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學會自我防護,擁有健康體質。透過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提高教師開發校本課程的能力,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校本課程是根據自己學校特色開發的課程。完善課程體系,真正做到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我校開發校本課程的最終目標。透過校本課程的不斷完善與實施,使學生打好“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身,學會生存,學會合作”的基礎,以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透過校本課程的開發,教師要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新,成為實踐的研究者,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1、人本性原則

  人本課程觀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為根本出發點,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我校開設的校本課程正是本著這一原則,中華美德故事、古文學鑑賞課中我們蒐集了許多經典的故事及名著片斷,讓學生賞析、品味人物性格的特點,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接受民族文化的薰陶,吸收民族精神的營養,使之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精神支柱。

  2、整體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要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目標與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學科課程應得到充分重視,開發潛在的課程資源,重視隱藏在課內外和校園文化中潛在的課程。在校本課程的設定中,低年級重視學生的禮儀養成教育,中年級我們將重點放在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理解能力的培養。高年級主要學習以後在社會上生存的知識、方法。總之,讓學生透過各種活動,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各方面得到比較和諧、全面的發展。

  3、發展性原則

  校本課程開發的發展性原則是針對校本課程的價值而出臺的,課程最大價值在於促進學生成材、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社會發展。我校利用自身資源,構築具有本校特色的適合學生髮展的校本課程。我們在各年級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需求,設定了不同的課程內容,滿足了不同學段的發展要求。

  五、方法措施:

  1、充分調動教師參加課程開發的積極性,體現參與性。

  2、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3、仔細研究《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指導綱要》,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性與探究性。

  4、構建校本課程開發的和諧團隊,結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實施課程開發的研究和實踐。

  5、學校安排專職教師,做到有課程方案、教學計劃、教學進度、階段總結、跟蹤紀實等材料。

  六、校本課程開發框架:

  (一)領導小組:

  組長:a

  成員:b

  (二)工作小組:

  組長:c

  成員:d

  (三)編委分工情況:

  (四)校本課程開發要求:

  1、每學期按15課時開發,有總體目標。

  2、每課有課題、教學目標(必須有情感目標),最好設有習題。

  3、按每學期訂一冊,有課本封皮、目錄。

  4、單元題目為小一號字,課題為小三號字,其他為四號字。

  5、根據課程需要,可有插圖。

  七、課程的實施:

  1、教師每學期按要求撰寫校本課程教案、計劃。

  2、任課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願,採用學生喜愛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造寬鬆的活動環境,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表述,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過程體驗,不能只重活動的結果。

  4、課程的開發過程中,教師必須樹立檔案意識,對校本課程開發中的所有資料蒐集整理好,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並作好展示彙報工作。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1、教導處具體負責課程的階段檢查。

  2、教師組成校本課程開發團隊,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4、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採用國家要求方式評價,評價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興趣需求、學習效果等。

實施方案 篇4

  一、課題提出背景:

  以實施新的《課程標準》啟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契機,誦讀中華文化經典是近年學校開展課外讀書活動的又一大亮點。學校開展誦讀中華文化經典是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精神的指導下,在與國家課程的培養目標一致的前提下展開的,是根據本地的課程資源狀況,發揮本校辦學優勢和特色以及學校實際情況開展的。

  開展“中華經典詩文的誦讀”活動,正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可以在學生的心靈中不斷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可逐漸培養孩子的仁義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開啟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奠定學生一生中具有高遠的智慧和優秀的人格與秉性的基礎,讓我們的下一代更文雅,更具文化氣質,都能生活在真正優質的教育環境裡。

  從整個學校來說,“誦讀中國文化經典”活動,是國學寫字教學的延伸,內容是按學生的實際及古詩文的特色編制的,即背誦地方課程《國學啟蒙》外,又從《三字經》、《古詩誦讀》、《弟子規》、《論語》等中選編的。中國的古典詩詞博大精深,有很多傳世佳作,它們內涵深刻,意存高遠,也包含很多哲理,背誦古典詩文,有利於弘揚祖國的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進一步強化素質教育,使全校師生文明素養得到顯著提高。

  二、指導思想

  中華古詩文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範疇,凝結了前人對於人生、社會和大自然的觀察和理解,閃爍著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芒。讓兒童在記憶力最好、心靈最清澈的時候,直面經典,吸取中華文化的精華,使其受益終生。用經典武裝孩子們的頭腦,成為使他們走向成功的捷徑。

  三、“經典誦讀”教學的設定目標:

  1. 傳承文化。透過誦讀活動的開展,使學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從經典工作中去汲取民族精神源頭活水,修復文化傳承的斷層缺乏,讓少年兒童接受實實在在的“中國人”教育。

  2. 陶冶情操。與聖賢為友,與經典同行,美心善文,佳言懿行。熟讀成誦,潛移默化,養育開朗豁達的性情、自信自強的人格、和善誠信的品質。

  3. 提高素養。在誦讀熟背中增大識字量,擴大閱讀量,增加詩文誦量。學生在誦讀中增強語感,感受文言精華,奠定語文基礎,在記憶的黃金時代,增強經典儲備,從而紮下語文水平厚實功底。

  4. 開發潛能。反覆誦讀,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促進學習態度的端正,求知熱情的激發。

  5. 推進素質教育。讀經典、培心靈,汲取營養,開發心智,使學生道德、文化、智慧等方面的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四、經典誦讀的基本方法

  1、每日一讀。我校的一至六年級學生,每天利用眼保健操時間8分鐘,進行經典誦讀。或學習新的篇章,或溫習舊的內容,由學生自主,教師指導。

  2、每週一課。各年級每週安排一節課的時間,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誦讀。各班都應下載經典誦讀的音訊或影片資料,幫助學生正音斷句,務求讀音正確、流利,直達到熟讀成誦的水平。

  3、師生、親子同讀。要求老師、家長與學生同步誦讀相同的內容。一是為學生做出表率,同讀同悟,教學相長;二是為學生解疑釋惑,扶助學生的學習,進一步增進師生關係、親子關係。

  4、不求甚解。經典誦讀重在“讀”,讀的正確、流利,直至成誦,可視為完成教學任務。教師不宜作過多地講解,對興趣濃厚的學生可以進行必要的引導,對內容中涉及的歷史事件、人物和典故可以進行簡介,或指導學生查詢、閱讀相關資料。學生以自學自悟為主,對於所學內容的理解程度不作明確、具體的要求。越是經典的篇目,越難以理解,甚至發生歧義,當前的任務是讓學生記憶牢固原文,等待將來學生的閱歷和知識豐富了,自己會尋找到最佳的答案。

  5、與其他活動相結合。經典誦讀要與競賽、演講、辯論、抄錄、歌詠、繪畫、手抄報等學習形式結合起來,增加誦讀的趣味性,切忌一成不變,枯燥乏味,把誦讀變成了“苦讀”。

實施方案 篇5

  服務社會;發揚跆拳,繼續堅持“愛心教學。面向全國”辦學目標。

  本專業現階段主要培養體、智、心、禮全面發展的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技能。

  本專業的培養目標也必須隨著市場的變化因時、因地、因勢適時進行調整。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

  要密切關注體育產業與經濟的變化,因此。建立定期開展對健身行業企業進行調查研究的制度,解企業的職業崗位變化和人才需求情況,並寫出專題調研報告,以主動適應健身行業對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專案建設內容

  ① 深化校企合作,建設戰略合作企業群

  繼續深入開展與西王健身俱樂部的合作,與戰略合作企業聯合申報科研課題,共同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和專業教學培訓共享資源庫,共同參與課程考核和技能鑑定。

  ② 強化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作用

  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應參與專業建設全過程,行業名家、企業代表、教學專家與專業教師一起共同研究企業人才需求,按照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調整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不斷最佳化人才培養方案和模組化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等。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1)專案建設目標

  根據職業崗位知識、能力、態度要求,充分考慮學生職業生涯的需要,不斷最佳化人才培養方案;最佳化以崗位技能為基礎、理論與實踐相互融合的專業課程體系;形成以基本技能、專業技能、技術應用或綜合能力訓練和職業素養訓練為核心的教學內容體系,並將職業資格與行業技術認證考試內容融入其中,保證實踐性教學內容的教學效果;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以學生為中心,構建“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畢業生在職業道德、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等方面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

  (2)專案建設內容

  ① 不斷最佳化模組化課程體系

  在重點聽取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和教師調研意見的基礎上,對不同大類職業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崗位進行分析,形成論證報告,明確具體崗位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和發展動態,不斷最佳化人才培養方案;堅持人才培養方案經過系部、教務處、院學術委員會“三審”制度;最佳化不同專業方向的模組化課程體系,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學習態度、職業素養、身心健康的培養;以每個專業方向對應的職業崗位群所需的知識、技能為基礎組織教學內容,組成模組化課程內容,實行專案教學;學生透過各種實踐教學環節的學習,對將來的職業崗位非常熟悉,真正實現零距離上崗。

  ② 系統開展專業實踐教學

  將實踐教學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 在課程教學中進行專業實訓,按照各門課程的教學要求,實訓基地進行單項專業技能實踐;第二階段 在校內或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相關崗位進行專業見習,在校內模擬和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進行專業見習,對這些工作崗位的工作要求和實際情況進行初步的瞭解,以明確自己知識、能力方面的不足和將來努力的方向;第三階段 在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相關的工作崗位進行專業實習,體驗工作氛圍,提高專業技能;第四階段在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或準用人單位進行頂崗實習,進一步體會崗位的實際工作,錘鍊工作技能,保證零距離就業目標得以實現。

  ③ 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構建“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大力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教學方法上採用現場教學、講練結合、理論實踐一體花、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高度重視實踐教學環節,以真實任務來設計專業綜合實訓專案,讓學生透過具體的工作情境掌握知識與技能,做到學以致用;在教學手段上藉助於現代教育技術、模擬模擬和真實的職業環境,為學生提供有利於學習與培訓的教學條件。

  ④ 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採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在教學實施中,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接受能力以及課程特點組織相應課堂教學資料。每節課有教師創設一定的情境,使學生直面專業實踐中的問題,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或讓學生透過聽課、觀察、練習、討論等活動進行互動式教學。在教學中,以實用為主,從教學需要出發,融合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風格和方法。

  ⑤ 完善體現職業技能的專業考核體系和評價體系

  對專業主幹課程的考核方法進行改革,不僅要按照課程的特點精心安排考試或考查,還要逐步建立企業或用人單位參與組織並實際監督課程考核的機制,進一步強化職業教育的能力導向。建設體現課程教學和職業崗位要求的標準化考核方案與題庫,使教與學有公開公平的評價方法。在命題上明確規定理論與實踐的比例,能夠採用實踐操作進行的考試,儘量採用實踐操作考核。除改革考試內容外,實行教考分離、用人單位與校企合作單位參與實踐技能考核,將是課程考核方法改革的重點。透過用人單位參與課程考核,逐步過渡到每個教學環節、每個模組的教學組織都由用人單位參與意見,最終達到師生共同進步、校企標準統一的要求。

  專業教學資源

  (1)專案建設目標

  實施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技能培養模式創新,建成一個集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鑑定、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在社會體育專業領域能起師範和輻射作用的,能與全省高職院校資源共享的湖南省重點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形成真實或模擬的職業環境,實驗實訓設施裝置技術先進,達到當前企業現場裝置的一般水平,對師生員工和社會開放。同時,完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執行管理模式,充分發揮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功能,使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課堂化,建立一個多曾面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2)專案建設內容

  ① 實訓基地建設

  1)建設原則和執行模式

  校內實訓基地建設,遵循“環境真實化,功能社會化,人員職業化”的原則,科學合理地制定建設規劃,明確建設目標、內容、程序和建設負責人,有計劃地開展工作,並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校外實踐教學工作的工作機制,對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進行統籌、協調管理與建設。

  2)建設真實或模擬實訓環境

  在學院原有的校內實訓基地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完善真實或模擬的校內實訓環境建設,各實習實訓場所的環境佈置與裝置配備按照行業企業標準執行,達到真實或模擬的職業環境要求。

  3)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以就業為導向,以工學結合為主要形式,以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將各個實踐教學環節如課程實驗實訓、專業項運動技能實訓、綜合技能實訓、專業見習、專業實習與頂崗實習等合理銜接,按照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綜合應用能力3個層次,循序漸進安排實踐教學內容,將實踐教學目標和任務具體落實到各個實踐教學關節中,做到實訓目標具體化、實訓過程規範化、實訓專案系列化。

  在校實訓基地,建立便於學生家長自主學習的實訓基地管理制度,其中,健美操館和網球、乒乓球、檯球每週課時向學生家長免費開放。

實施方案 篇6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國家體育總局關於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的決定。堅持“健康第一”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現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大力推廣體育課間活動”為重點蓬勃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體育鍛煉習慣,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明禮儀素質和身體健康素質水平,推動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二、活動主題

  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

  三、活動要求

  人人有運動專案、班班有運動團隊、校園有運動氛圍。

  四、學校體育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xxx

  副組長:xxx (具體負責)

  組 員:xxx、xxx、xx、xxx、xxx

  五、活動方案

  (一)大課間操活動

  1、課間操時間為25---30分鐘

  大課間操體育活動時間,如果晴天全校先做廣播體操,然後分班級進行各項活動,如果雨天班主任在教室組織室內活動。

  2、各年段活動專案:

  七年級:角力、籃球、跳繩、踢毽子、跳方格、跳皮筋

  八年級:籃球、乒乓球、乒乓球、排球、田徑、拋接球、跳繩

  九年級:足球、籃球、排球、長跑、跳短繩、50米立定跳、仰臥起坐

  (二)體育課活動

  1、活動時間:週一至週五的最後的一節課時間,由於場地受限制,可分批活動。

  2、各年段活動專案

  五、體育活動方案

  為了增強畢業班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能更好地適應緊張的學習氣氛,保持每天有充沛的精力去學習、生活,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為了使本校學生取得更優異的成績,結合本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要求以及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特制訂如下方案:

  (一)訓練時間、專案、職責

  (1)每天早操、課間操訓練跳繩,要求班主任、值日教師負責督查,體育教師協助。

  (2)每週一、三、五課外活動時間由學校統一組織學生到田徑場訓練50米、立定跳遠、跳短繩(仰臥起坐在課堂上練習)。要求班主任負責督查,體育教師指導。

  (二)訓練專案的具體要求

  1、跳短繩:

  ⑴動作方法:

  單腳或雙腳均可,每跳一次搖繩須經過頭、腳各一次。

  ⑵鍛鍊方法:

  ①2分鐘勻速跳。注意呼吸、保持節奏,繩子儘量不要拌腳。

  ②變速跳。3~5分鐘內,快、慢、單腳、雙腳、交替變化跳。

  ③定時跳。30~60秒快速度。

  ⑶測試方法:將自動計數跳繩器撥至0,監考人員發出“預備”——“開始”的口令,同時開表,離結束前5秒,報5、4、3、2“到”同時停表,計1分鐘所跳次數。

  2、50米跑:

  ⑴鍛鍊方法:

  ①原地擺臂練習。上體稍前傾,兩腳前後開立,做快速前後擺臂練習,節奏由慢到快,快慢結合。要求肩帶放鬆,以肩為軸,上臂帶前臂時前後擺動。 ②高抬腿跑。原地或支撐高抬腿跑,行進間高抬腿跑,行進間高抬腿跑接快跑。

  ③速度練習。

  a、直道往返跑20-40米,30-50米,60-80米。

  b、行進間跑。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規定的距離,如30-50米。

  c、順風跑、下坡跑。

  d、50-100米反覆跑。重複次數和休息間隔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④爆發力練習。

  a、各種跳躍練習,如立定跳遠,多級跳遠,單腳跳,跳繩等。

  b、上坡跑(坡度一般約3-5°)

  ⑤起跑和終點練習。

  3、立定跳遠:

  ⑴動作方法

  兩腳分開同肩寬,靜止站立在起跳線後,腳尖不得踩線。起跳前,兩腿微屈,上體前傾,兩臂由體側向後預擺,同時兩腿彎屈成半蹲,重心前移。起跳時,兩腳同時前掌用力蹬地,快速地向前上方45°方向躍起。身體騰起後髖、膝、踝三關節充分分伸展,同時兩臂由後向前上方用力擺振,身體在空間有瞬間的伸展動作,當身體騰空越過最高點後,收腹屈膝,小腿儘量前伸,兩臂經體側由上而下向扣擺。落地時,腳跟先著地,腳掌下壓,膝緩衝,送髖,重心前移,以維持身體平衡。

  ⑵鍛鍊方法

  ①原地做立定跳遠模仿練習,體會立定跳遠時的用力順序。

  ②體會起跳後騰空階段的身體姿勢,從肢體充分伸展到收腹屈腿動作。 ③體會落地時的伸腿、擺臂、身體前傾前動作的協調配合。

  ④15~20米蛙跳練習。每次練習3~5組。

  ⑤原地做單腳跳練習:要求蹬地充分,膝要伸直,跳起時要高抬大腿,上下肢擺動幅度要大,動作協調。每次單腳練習30~50次,練習3~4組。

  ⑥仰臥起坐練習。要求快速做仰臥起坐。每組15~20次,每次練習做4~5組。 ⑦由沙坑邊緣連續往沙坑內或草坪、跑道上做立定跳遠練習。

  4、仰臥起坐:

  鍛鍊方法:

  ⑴做20~30秒釧的快速仰臥起坐,以提高動作的速率。

  ⑵做1分鐘以上的仰臥起坐,以提高肌肉的耐力。

  ⑶沒有人協助仰臥於墊上,做仰臥連續舉腿;或腿插入另一固定物下面做仰臥起坐。

  5、擲實心球:

  ⑴運作方法

  ①兩手五指自然分開,握實心球兩側,略偏後些,拇指相對,握緊球。 ②兩腳前後或左右開立,身體面對投擲方向,雙手舉球至上方稍後仰,原地用力把向前方38°~42°角方方向擲出。

  ③當兩腳前後開立時,球出手的同時後腳可向前邁出一步,但腳不能踩線。 ⑵鍛鍊方法

  ①徒手練習,體會動作技術要領。

  ②使用重量為1千克的輕實心球做擲球練習,著重體會最用力時協調發力的技術。

  ③使用2千克實心球做擲球練習,著重體會最後用力時協調發、力的技術。 ④俯臥撐練習。

  ⑤做發展臂和腰腹力量的其它練習,以增強腿、腰腹、上肢的力量。

  ⑶、測驗方法:測驗時在投擲區劃一條白線做為起擲線,受測者站在起擲線後,每人投擲三次,登記其中最遠一次的成績。記錄以米為單位,取兩位小數。丈量起擲線後沿至球著地點後沿之間的垂直距離。為了準備丈量成績,應有專人負責觀察實心球的著地點。

  (三)、注意事項:

  鍛鍊前要充分準備,鍛鍊結束後做好整理活動器材。

實施方案 篇7

  近日,xx市借“掛包幫、走轉改”東風,果斷提出,透過“五年攻堅”,分期分批實現全市50個貧困鄉、475個貧困村脫貧,全市所有農村貧困人口實現全部脫貧的五年扶貧計劃。

  “全市扶貧工作是xx市有史以來x市委、市政府重視力度最大、措施最有力的一項民生戰略舉措,我們扶貧部門當然是責無旁貸,更應該全力辦好這件惠及百萬村民的大好事!”近日,xx市召開扶貧工作新聞釋出會,xx市扶貧辦主任xxx介紹,在實施精準扶貧工作中,xx市因村施策、因戶施法,瞄準扶貧物件,切實推動“七個到村到戶”,讓每名貧困村民都享受到扶貧陽光的溫暖。

  加大產業扶持

  對有勞動能力、透過生產發展可以實現脫貧的貧困村、貧困戶,加大產業培育扶持力度,大力發展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特色產業。產業規劃覆蓋全部貧困村、貧困戶,確保每個貧困村有1-2個產業發展專案,有條件的貧困戶至少參與1個增收專案。每個貧困村都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有條件的貧困戶至少參與1個專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與貧困村、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更加緊密,貧困戶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的參與度、受益度不斷提高,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成為貧困戶增收致富的穩定渠道。

  著力建設安居工程

  從今年起,每年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居、扶貧安居、易地搬遷、移民搬遷工程6萬戶以上,到20xx年完成40萬戶左右整體性(D級)危房改造,優先完成26.5萬戶貧困戶危房改造,逐步消除貧困村無房戶、危房戶。

  鞏固基礎設施建設

  實現全部貧困村通瀝青(水泥)路,村莊內道路硬化率達85%以上。實現行政村村村通客車,全面提高農村公路服務水平和抗災能力。全面解決貧困戶飲水問題,農村飲水安全保障程度進一步提高。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為確保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養制度和臨時救助制度全面落實並進一步完善,實現貧困群眾戶戶有社保,貧困地區城鄉居民的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均達98%以上。健全貧困地區鄉、村醫療衛生服務網路,每個鄉鎮有達標衛生院,每個行政村有衛生室。

  提升能力素質

  貧困村幼兒入園率大幅提升,適齡兒童都能上學,青壯年文盲基本掃除。“雨露計劃”深入實施,對貧困村初中、高中畢業後未能升學,有培訓和就業願望的貧困家庭學生實行100%的職業技能培訓,並積極推薦就業,確保貧困戶每戶均有1人接受職業教育或技能培訓。農村科技培訓和新型農民培養到村入戶,確保有條件的貧困戶掌握1-2項實用技術、有農業科技人員對口指導幫扶。

  提高金融支援

  提高農村金融機構網點覆蓋面,深入開展信使用者、信用村、信用鄉(鎮)建立活動,建成多層次、可持續的農村支付服務體系和完善的農村信用體系。加大扶貧貼息貸款投入,適當放寬扶貧貸款審批條件,貧困戶申貸滿足率逐步提高。建立扶貧到戶小額貸款風險補償金機制,降低建檔立卡貧困農戶獲得金融支援的門檻。積極發展農村保險市場,構建貧困地區風險保障網路。

  幹部結對幫扶

  建立全市扶貧攻堅“領導掛點、部門包村、幹部幫戶”的長效機制,紮實開展“轉作風、走基層、遍訪貧困村貧困戶”工作,確保每一個縣(市、區)都有市級領導掛聯,每一個貧困鄉、貧困村都有領導和部門、單位掛包,每一個貧困村都有駐村扶貧工作隊,每一戶貧困戶都有幹部職工結對幫扶。省、市、縣、鄉四級幹部包乾負責,遍訪貧困村貧困戶,做到貧困人口戶有卡、村有冊、鄉有簿、縣有檔、市有資料庫。找準“貧”根、尋找“困”源,對症下藥,全面架設起精準扶貧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