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臘八節> 【必備】臘八粥的作文六篇

臘八粥的作文

【必備】臘八粥的作文六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臘八粥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臘八粥的作文 篇1

  說,我們每人都要吃一碗粥,讓我們時時刻刻都要記住:“我們永遠不要懶惰,我們都要做一個勤勞致富的發公民!”

  今天是臘月初八,按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家也要吃臘八粥。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每年到這一天的時候,都要給我們煮臘八粥。一大早起來就開始煮,等別人起床後,粥就做好了。

  可是今天跟往年都不一樣了,從昨天晚上我家就開始煮了。、媽媽還有在我們家幹活的阿姨們都一起煮粥。由原來的一鍋變成了今天的幾十鍋,有各種口味的粥,粥裡放了核桃仁,花生米、杏仁、葡萄乾、黑米、粘米、小米、大菜豆、紅小豆、綠小豆、黃豆、大米、江米、麥片、紅棗、等等。總之把許許多多的雜糧放在一起用鍋煮,最後在放入糖,就成了今天的臘八粥了。

  今天是星期六,我沒有嚮往日起的那麼早,是媽媽把我從床上叫起來的,我媽媽說:“你不能睡懶覺,快快起床吧,不然會把眼睛捂紅了的。”我一聽這話,立馬就從床上跳了下來,當我從視窗向外看時,我一下子驚呆了,在我家小吃部門前已經排了長長的一隊,等著買粥的。我再向店裡面一看,在所有的座位上都坐滿了人,漸漸的鍋裡的粥被吃的差不好了,門前排隊的人也漸漸的少了起來,媽媽說,我們每人都要吃一碗臘八粥,讓我們時時刻刻都要記住:“我們永遠不要懶惰,我們都要做一個勤勞致富的發公民!”

臘八粥的作文 篇2

  小時候最開心的時候莫過於過年了,而臘八則是那時最甜的一天。

  早些年,對於臘八的記憶卻只是老家、鞭炮、臘八粥。而臘八粥就數二姑家的甜。年間,總要冒著被父母教訓的風險,磕磕絆絆一兩里路到鄰村去,只為喝一口二姑奶奶做的粥,回來時便已滿身泥漿,自己也被樹枝刮的遍體鱗傷。經過父母的說教和藥油的“洗禮”後卻又悔不當初。然而來年卻仍為了一口粥長途跋涉。

  那年臘八,母親命我去趙叔家裡借鹽,這個命令似乎是告訴我又可以出去玩了!這讓我有些驚喜。前一天夜裡便已落雪,雪積了小指厚,一路上邊走邊玩險些將借鹽的事忘掉。一夜的鵝毛大雪將趙叔家的小路埋得不見蹤跡。我正玩的不亦樂乎,哪有心思管這些?隨即踏上了那條通往鄰村的泥路。這可不是一條普通的路,而是一條能讓汽車深陷其中動彈不得的路,泥濘之極。沒走一會半條小腿就已陷入泥中,於是只能用盡全身力氣把腳拔出來才能踏出下一步。就這樣深一腳淺一腳的走了好久都沒有看見趙叔家的房子,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起來,心砰砰直跳,腦子只知道“我迷路了”我渾身發顫手中握著的一把泥漿從指縫溢位只留下一片褐色的痕跡。

  夜幕降臨,前面村子的燈火約好似的亮起。我鎮靜下來忽然想起這條土路似乎是去往二姑家的,想起那甜甜的臘八粥便一骨碌爬起來,用手抹了一下眼淚卻抹了一臉泥。小路在家家燈火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清楚,就連二姑家硃紅色的大門也被映的通紅。此刻它是那麼的親切。拍響大門,前來開門的二姑夫被我這模樣嚇得一愣,隨即便說了句“咋弄成這樣了呢?”便和二姑端來一盆清水洗著我的臉和手。當溫熱的水變的渾濁的時候二姑奶奶已將給我熱好了臘八粥。似乎早已知道我來的原因。我全然不顧形象狼吞虎嚥的大快朵頤。偶爾還會叫上幾句“好甜”“好燙”。二姑奶奶便會關切的說“吃慢點兒,別燙著咧。”邊說邊給我端來醃黃瓜“別甜煞嘴哩,吃點鹹的”。吃著吃著就開始犯困,眼皮漸漸下垂險些把臉倒在碗裡。二姑便把我抱到那個好老的木床上。我就在臘八粥的香味兒和醃黃瓜的鹹味兒中進入夢鄉。第二天早晨睜開眼時,卻在家裡的土炕上,洗淨的衣服在窗外的晾衣架上隨風搖曳。

  往事並未被時間的風吹散,就如同那臘八粥的香氣一般若隱若現。

臘八粥的作文 篇3

  草草地吃過早飯,匆匆地上市場買菜。有人告訴我說,今天是臘八節。我一個人都過糊塗了,聽後,才有了點離年傍近的感覺。 回到家裡,樓室空空。一股懷舊的情思便縈繞心頭。記得小的時侯,一進臘月,便期盼新年的到……

  草草地吃過早飯,匆匆地上市場買菜。有人告訴我說,今天是臘八節。我一個人都過糊塗了,聽後,才有了點離年傍近的感覺。

  回到家裡,樓室空空。一股懷舊的情思便縈繞心頭。記得小的時侯,一進臘月,便期盼新年的到來。我們幾個孩子幾乎一有時間就翻看日曆,將春節那天的紅頁摺疊,一遍遍倒記時數。一天,兩天,三天。恨不得春節即刻來臨。我們的母親見我們渴盼的樣子,便笑著說起了童謠:"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小年過大年。"聽著母親那慈愛的吟誦,便感覺春節真的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

  臘月初七晚上,家裡開始熱鬧起來。父親將黃米、糯米、紅棗、和紅豆用溫水泡上,接著就用砂鍋在火爐上煮板栗。父親說,做臘八粥得要用五種材料,預示著來年五穀豐登。我們哥幾個圍在父親身邊,象幾隻沒扎翅的小鳥,等鳥媽媽餵食。栗子煮好,父親用乾裂的手剝開褐色的硬殼,將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顆顆輪流送進我們的嘴裡,可他一顆也捨不得嘗。這時,母親盤腿坐在炕頭,在明亮的罩子燈下,為她的這幾個兒女趕製新年的衣裳。橘紅色的罩子燈光柱直映用白紙糊的頂棚,頂棚便出現一輪圓圓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一家。臘八節的早晨雞還不叫,爸爸就起床了,他頂著星星抱進柴草。輕輕的開門、關門聲,他咕噠,咕噠的拉風匣聲,現在好象還響在我的耳畔。我們也都醒來,捲縮在溫暖的被窩裡聽著風匣發出的有節拍的響聲,象在聆聽馬頭琴上優美昂揚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父親呼喚著我們起床,笑著說:“快吃!快吃!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穀子先黃尖。咱們家早吃。”於是我的眼前又浮現了一片金黃。

  臘八節年年有,而我們的父親、母親卻早已做古。我們兄弟姐妹也工作在天南地北。儘管交通方便,都聚在一起也是一種奢望。那美好的時光再也不會回來了!,想著想著,兩行熱淚便從眼角流出。

臘八粥的作文 篇4

  今天是臘月初八,是我國傳統節日,臘八節。有吃粥的風俗。

  於是我和媽媽來到超市,買了一些糯米、小米、紅米、小麥還有紅豆、綠豆、雞窩豆、花生米等。這些材料放在一起,就回家了。

  回到家,媽媽把這些材料倒在一個大鍋中,放了些水。就開始熬粥了。媽媽說:“熬粥開始用大火熬十分鐘,再用小火熬半個小時,就這樣一鍋香噴噴的粥就熬好了。”

  我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粥一邊說著:“臘八粥真是太好吃了,下次我還要吃。”媽媽笑了點點頭。

臘八粥的作文 篇5

  “小寒大寒無風也寒,風雨蕭蕭,霜雪飄飄。”人們用心收穫生活的五穀,期盼著一年的衣食住行,用心清洗四季的風塵,期盼著一生如年的平安美景。

  小寒過後的十五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個氣節中最後的一個氣節,此時天氣雖然寒冷,但因為已臨近春天,所以不會像大雪至冬至期間那麼寒冷, 其間還有一個對於北方人來說非常重要的日子臘八,雖然我們不是身在北方,但臘八節這幾年這裡也越來越興起了,每年臘八節,媽媽總會備好一鍋除了大米和紅棗,裡面有六種不同的堅果,合成八種食材熬製而成的香氣四溢的臘八粥,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圍在一起吃得滿嘴留香。

  大寒一到,家裡的大人們除了要順應節氣幹些農活外,還忙著除舊迎新,醃製年餚,陸續開始準備年貨而奔波。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春節要到了!趕年集,寫春聯,醃製各種臘腸,臘肉,殺豬宰羊,同時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聽奶奶講,舊時在大寒時節的街上,還常有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酒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子們踩碎,諧音“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討個新年好彩頭,這也是大寒驅兇迎祥的節日氛圍變得更加濃厚。

  “小寒大寒殺豬過年”, 過了大寒又是一年,每當這時,我外公家養了一年的豬,也到了完成它終極使命的時刻了,到了宰豬時,我盼望已久的新年也將快要踏步而至啦!彷彿宰豬成了新年的代名詞 ,我喜歡到那樸實的豬窩前轉悠轉悠,看著可愛的小豬酣睡在豬窩裡那可愛的模樣,它無憂無慮的樣子著實讓人好生羨慕,它們還不知道豬的終極使命……站著豬窩門前,雖然有絲絲寒意,卻隱隱中可以感受到春回大地的跡象,心裡總有暖意潛升。

  大寒是最能夠考驗人的心境,其實生活的樂趣更在於我們事先不能洞察一切,我們的內心總是希望風和日麗,鳥語花香,可生活畢竟是寒暑交替,喜憂參半,因此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做一個樂觀者,這猶如我們的學習,學習的過程是辛苦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所有的付出都會有回報,等付出積累到一定程度,成功自會不請而來,那份喜悅則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大寒過後即是春天,這就是大自然的規律!現在的我們猶如在大寒小寒,春天還會遠嗎?

臘八粥的作文 篇6

  話說孩提時,總是扳著指頭算日子,盼望著吃到家家戶戶香飄十里的的臘八粥。天不亮,母親和我的二姐、三姐已做好了臘八粥,母親讓二姐和三姐端起大半碗豐盛的粥飯,先祭灶神、後祭門神、石磨神、碾子神、六畜神、地神、天神。門楣上、窗稜上、地上、羊圈門口到處都是潑灑的臘八粥,煞是認真虔誠。這曾經的臘八粥永遠留在我幼小的心靈裡,揮也揮不去……

  記得我和三哥賴在土炕上,聽著母親和姐姐們的忙碌聲,硬是躺在炕上裝睡,等待著那香噴噴的臘八粥。心想:一年為什麼不過它三個、四個、八個、十個臘八節,可惜只有一個臘八節,讓人盼得好苦。盼著、等著、想著、想著、口水就流下來了……那個香——真的無與倫比!

  母親端來了早一天泡好的黃豆、豇豆、紅豆、花生米,下在鍋裡煮熟,用笊籬搭出。母親又和我的兩個姐姐忙開了,和起各種麵食,有麥子面、蕎麥麵、玉米麵、洋麥面,各樣最多用一碗麵,分別和起來,雖都是不同麵粉,但顏色各有千秋。有黃的玉米麵,白的麥子面,灰的蕎麥麵,青灰的洋麥面等。兩個姐姐微笑著找來了一分、二分、五分不等的硬幣,洗乾淨,小心翼翼地揉進麵糰裡,各色麵糰足足有兩鍋蓋,有不同的形狀和名稱,母親和姐姐邊笑邊說:——這是麥垛!——這是糜子垛!——這是蕎麥垛!——這是穀子垛!——這又是……分別下在開水鍋裡煮熟,母親說:誰是有福的,誰就能多吃出錢來!二姐三姐似乎在包硬幣的麵糰裡做了記號,然而也沒見她們都吃出來的是錢!把做好的麵糰煮熟後,晾在鍋蓋上。再換一鍋水,淘了鮮亮的黃米,讓姐姐們燒火蒸米飯,這樣的活是難不住姐姐的,用不了半個小時就會蒸好米飯。只是這臘八粥一次要下六七碗黃米,——是那種粗瓷大碗,母親一再強調,苦了一年了,讓娃娃們吃個飽肚子!聽到姐姐“嚓嚓”的鏟鍋聲,我和三哥睡在被筒都會知道米飯蒸好了,連那種芬芳的米香味直鑽鼻孔兩翼,擋也擋不住,不知不覺悄悄的溜進了鼻孔。猛一吸氣,一股馨人心脾味道好香啊!真是近水露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只願母親做得多多的,讓我們小兄弟吃個痛痛快快,美美過個痛快的臘八節。父親坐在昏黃的煤油燈下,一會給我們小兄弟忙著補襪子,一會又打毛線,一會又織毛襪子,總是不會閒下來。

  這臘八粥做起來工序倒還不少,光說那柴火就有十幾種。因為母親是細心人,不論做什麼事都會按規矩行事。有黃豆柴,豇豆柴、糜草柴、玉米柴、麥草柴、蕎麥柴,只要鍋裡有什麼糧食,母親讓二姐、三姐鍋底就燒什麼柴火,盼的是來年五穀豐登,歲歲有餘。不要說這粥有多麼好吃,僅僅那柴火的花樣,讓人看得是心裡暖乎乎的,臘八粥的味道自不必說有多麼的地道了!母親一邊在灶臺上忙碌著,一邊對姐姐麼們說:這是老祖宗留下的風俗,誰也不能忘記!

  二姐、三姐輪番拉著風箱,紅紅的火苗親吻著鍋底。我和三哥早已被這無限美味的粥香刺激得心裡癢癢地,一骨碌爬起,伸長脖子看母親是否做好臘八粥。香得口水在嘴裡打轉轉,一個勁地往肚裡咽。父親不失時機的讓我們穿好衣服,幫他捻毛線,要把羊毛撕得化化的,細心的三哥不時地得到父親的誇獎,臉上充滿了些許的自信。母親的臘八粥還是沒有做好,我似乎有點等不及了!因為一天前我都沒老實的吃飯,熱切地盼著這頓臘八粥,少吃了許多,此時肚子咕咕的叫……

  母親終於開始了最後一道工序,是要噴好調味的湯。從鎖好的抽屜裡取出羊肉坨,是過“九月九”、“十月一”生產隊殺羊,母親捨不得吃,從我們這些“狼娃子”嘴裡省下的羊肉臊子。最多不過碗口大一塊,小心的用廚刀切碎,熗了蔥花、炸了蘿蔔丁,一股芳香直衝鼻孔,好不讓人垂涎漣漣……我和三哥各自抱了空碗,站在鍋臺前唯恐母親給我們舀得慢。可是,還有一道工序沒有完成,舀出部分湯,把前面的包硬幣的糧垛、豆食、米飯取適量,放進有湯的鍋裡,用勺輕輕攪勻,這才是真正的臘八粥!這神奇的臘八粥,你讓我盼的好苦……

  母親一再叮囑我們小兄弟慢慢用粥,不要心急,一口一口慢慢吃。然而我們小兄弟總是狼吞虎嚥囫圇吞棗的吃這臘八粥,來不及細心地品嚐,心裡想著那飽含著口福的硬幣飯糰。冷不丁,三哥吃出了硬幣,我急著要看,還是一個五分銀幣呢!我急著強要,三哥不讓,母親前來勸架說:你總比弟弟多吃了兩年臘八粥,讓給弟弟吧!

  吃臘八粥在我家鄉是有講究的,萬萬不能吃成空碗,必須留一部分在碗底。不論你吃多少,主人都會給你盛滿!吃空了碗,家鄉人會笑你不懂禮數。為什麼呢?大概是取年年有餘,歲歲平安,長命百歲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