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慣> 【必備】習慣作文4篇

習慣作文

【必備】習慣作文4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習慣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習慣作文 篇1

  鬥米恩,擔米仇?may be, 早上回家,下雨,不大。

  在車上,我靠在窗,心裡沒有半點因為下雨而擔心沒傘,即便一大早全班很多人都在說忘了帶傘,或者是傘放在宿舍。我心裡默唸:這個世界上有三種人下雨並不擔心會沒有雨傘。第一種是每天都帶傘的人,第二種人是一定會有人送傘的人,第三種是內心足夠坦蕩,再大的雨也無法擾亂他的內心。我不知道我是屬於哪一種。

  我總覺得我是屬於第二種,但結果有點失望。同車的一個男生,不熟,說過一次話,當時說話時他靦腆的回答讓自己看到了阮先生的模樣,以至於讓我誤以為我又遇到了一個像阮先生那樣暖心的人,但是沒有。他帶了傘,下車,我先下的車,他在後面撐起了傘。一直一直快步走到家門口等家裡人開門,而我,捂著臉不想被風吹傷,淋著細雨,告訴自己說,沒有足夠的自信,有人會送傘。

  是啊,或許之所以期待下小雨,是一直有人送傘,給自己帶來暖。回家後媽媽說淋雨回家?我說恩,然後我開始抱怨那個男生太不夠義氣了,一大雨傘卻自己一人用。然後媽媽說:“人家為什麼要跟你一起用?為什麼你自己不帶傘卻要說別人不夠義氣?”

  自己頓悟,是的,只是習慣了。習慣了雨天,即便是陌生人,也會送傘,習慣了周邊人的好,一天,他們突然不好了,自己卻覺得他們變壞了。

  就像總是習慣所有的家務活都是妹妹做,有一天她不打掃房間,卻把所有的責任推向她,而不曾考慮過,房間是我們共用的。習慣了每次心情不好周邊的人會安慰會逗笑,突然有一天,心情不好周邊少了個人,就覺得被全世界拋棄了。終究,這條路還是要自己走,還是要學著自己一個人,哪怕周圍的人都很暖,也還是要在雨天帶上雨傘,要在心情不好的時候也顧及他人的感受。

習慣作文 篇2

  如果一棵尖利的刺深深的入了手指,刺入時的痛,已經足夠讓你記住一切,好不容易的適應,那就寧願一直讓它在裡面而不願意拔出,我想這個就是目前我和恩光間這段複雜糾纏的愛情的心境吧。

  從認識的荒唐,到中途的真真假假,到後面的認定和無奈,一路走來,哪份心情是真心,哪個時刻是偽裝,連我自己也記不清楚。

  分開的第26天,他開始不在給我打電話了,我感覺到了他內心的掙扎,我內心的掙扎他也明白幾分,我想這就是一次非常殘酷的考驗,這份感情是否經得起最現實的考驗呢,此時此刻,內心的焦灼和煩躁讓我的心情始終無法平息。

  耳機裡反覆聽著王菲的曲子,或許這樣的雨天,這樣淡淡悲傷的心境,只有委婉憂傷,帶有些許無奈的曲調才能稍稍撫慰不安的心。突然想起《何以笙簫默默》裡,何以琛對趙默笙說的那句:“趙默笙,我但願從未認識過你”,當時覺得這是一句再平凡不過的`對白而已,如今才體會到,這真是句最無言訴說的內心愁緒。如果結局是太過悲傷,如果可以選擇,一開始變不要這迢。徒增了內心的悲傷。

  還是學不會淡定的我,什麼時候可以默默的享受無邊的思念,而不是冒昧的去纏繞。曾經的固執,在遇到他后土崩瓦解,是今後都要在煎熬中度過了嗎。

習慣作文 篇3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我也有不好的壞毛病,農夫跟它做朋友,稻田會乾枯;商店老闆跟它做朋友,店裡生意就會輕淡。這就是我的缺點──懶惰,我希望從今天起,要做個今日事今日畢的人。

  我的第二個缺點是:我只要一上臺報告,就會害羞得說不出話來;所以,從今天起,我要丟掉我的壞毛病,勇往直前,努力向勇敢前進。

  我第三個害習慣就是:非常小心眼,都會為了一點小事情,就跟別人吵得天翻地覆;但是,從今天起,我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做一個懂得寬恕別人的人。

  從今天起,我要大聲地跟大家說我的宣言:“我要重新做人,做個勤勞的人、勇敢的人、不小心眼的人,我要改變我自己!”

  我覺得,我改掉這幾個壞習慣,會讓我的生活更快樂、璀璨,我也希望我的生活過得非常滿足。

習慣作文 篇4

  這段時間的堅持與訓練,讓我更懂得了如何利用理性思維看待事件,而不是矮子看戲、人云亦云。

  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想得到什麼資訊很容易,相反,想遮蔽卻很難。以前總以為面對五花八門的言論,我能分辨出對與錯,但經過21天對各類人物事件的查閱、整合與分析,我發現以前認為鐵定是對的,實則不然。就拿定位的拋售股票的美國議員來說,曾經我見一個網友言辭激烈且有邏輯,條條框框羅列好幾大點,所以他把我忽悠了進去,讓我對美國議員一度橫眉冷對。但在查閱相關資料後,我卻發現事實遠遠不像這位網友說的那麼簡單,在那種條件下,他們的行為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在每日的文字記錄中,我多次提到過,不具體詳細地瞭解事件,是沒有可信的話語權的。任何評論都應建立在詳細的事實之上,而這是理性思考的基礎。這也是21天來,我感觸最深的一個道理,也逐漸使它成為一個習慣——相信與判斷之前,學會多方面瞭解事件,獨立思考,而不是過度依賴大眾思想,讓情緒隨著網友上上下下、起起伏伏。

  此外,活動中瞭解到不少平時不怎麼接觸的心理疏導方法,時不時會被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使用,比如走在路上會下意識做做深呼吸,多看看不同的景,也會慢慢地不去過多關注令自己恐慌、難受的事件。

  時間不長,但收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