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再別康橋> 再別康橋教學後記

再別康橋教學後記

再別康橋教學後記

  導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接下來是小編分享的再別康橋教學後記,歡迎借鑑。

  再別康橋教學後記

  上週三上了一節公開課,課題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組內的同事都去聽了課。教導處張主任暨高二、高三的幾位美女同仁也都蒞臨指導。事後覺得這節課有幾個地方自己處理得還是挺有意義的,想早點寫下來跟同仁們交流。腹稿是有了,無奈頭腦老是亂糟糟的進入不了狀態。這周大休了兩天,心境平靜。晚上六點多鐘就把自己關在書房裡,整理思緒寫完下面四條內容後看看錶是十點十六分。算是了卻了自己的一樁心事吧。還望讀者諸君看後多提寶貴意見。

  一、借鑑史建築等老師的做法,先不急著進入課題,而是讓學生看著課題來提問題。

  史建築老師的做法是:用多媒體打出 “再別康橋”和“徐志摩”這幾個字,讓學生暫時先不要看書,而是看著螢幕上的這幾個字提問題。結果同學們提出了“什麼是康橋,康橋是什麼地方”,(注:這是關於地域上的問題)“為什麼再別康橋?”“什麼時候再別康橋”(注:這是關於時間上的問題)。“既然有再別,是不是有一別?這一別二別之間是怎麼過渡的?”、“再別康橋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什麼思想感情?”等等關於詩歌內容理解上的問題。這方法好!教育專家梁老師對此大加肯定。儘管學生提的問題不是很專業,但老師能耐心地聽並適時地加以鼓勵,始終微笑著聽學生講。這對進入這首詩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它避免了老師的填鴨式灌輸,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學生能夠充分地進行思考,能動起來。這對於培養學生能動地發散性思維大有幫助。正好我們學校最近號召學習杜郎口中學的經驗,在高一級部搞實驗。我何不也試一試呢。

  後來我也這麼做了。按照學校部署,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各小組自由討論,選代表發言陳述。效果很好。學生髮言踴躍,提的問題一點也不比史老師的學生差。我很欣慰。只不過,跟史老師稍微不同的做法是,我在開始講課時,先在大螢幕上打出愛因斯坦的一句話送給學生。這句話是“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這句話是我2002年跟賢玉貞同志去日照觀摩XX省語文優質課比賽的時候跟日照一中的一位姓李的參賽老師(好像是叫李東昇?是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大的了,課講得很老道)學的。記得他當年講的課題是汪曾祺的《衚衕文化》。一上課也是沒有立即進入正題,而是讓學生看著“衚衕文化” 和“汪曾祺”這幾個字來提問題。當然,學生問的問題形形色色,什麼都有,像“衚衕文化是什麼文化?”、“衚衕會有什麼文化?”、“汪曾祺是什麼人?他跟衚衕文化有什麼關係?”等等。學生說完後,李老師就用了愛因斯坦的這句話來做了一個小結,肯定學生善於發現問題。當初聽課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匯入設計得好,這句話也用得好。印象很深,一直記著。

  又跟李老師的做法有所不同的是,我是在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就用了愛因斯坦的這句話,並且微笑著跟學生說,今天我們就看著再別康橋和徐志摩這幾個字來提問題,發現了問題然後才能進一步想辦法去解決問題。提不出問題,也就談不上解決問題。你發現不了問題,那就說明你有點問題。這也算是我的一個善意的小玩笑吧,為了活躍一下課堂氣氛。從學生臉上的微笑和隨後的積極發言我能看出,他們知道我並無惡語譏諷之意。

  二、採用“中間開花”式教學。

  詩歌不好講,尤其是現代詩歌。散文也是。語文老師都有體會。所以,一些大型的活動像優質課比賽什麼的,大多都選用詩歌和散文來做比賽課題,因為它對老師的底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我在具體操作的時候,也是借鑑了史老師的一些做法。先用多媒體展示了一段徐志摩“康橋情結”的文字——“就我個人來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由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康橋的靈性全在一條河上。康河,我敢說是全世界最秀麗的一條水”。然後啟發學生,從詩歌中找出徐志摩描寫母校風光景物的詩節。學生較輕鬆地找出了2、3、4三個詩節後,我接著把“河畔上的金柳”、“軟泥上的青荇”、“榆陰下的一潭”幾個意象特別點出來,作為重點和難點給學生做了強調和講解。因為意象的問題是個難點,也不用啟發,就直接告訴學生“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觀感受的客觀景物”,把它記下來,記書上,很重要,以後還要用。這個問題太重要了,不解決不行,因為它牽扯到學生對詩歌尤其是現代詩歌的理解。不僅是這一節課要用,就是以後學習唐詩宋詞模組的時候還要經常遇到經常運用。這個問題解決了,以後學習就順利了。

  中間的幾個詩節解決好了,開頭和結尾的幾個詩節也就很好處理了。此不贅述。

  三、整堂課設計了九次朗讀。

  ⑴開始上課時安排個別學生讀。目的為了發現問題,譬如是不是有些字讀得不對,以便及時糾正讀音。⑵聽專家的錄音,為了比較,找出自己在朗讀上的差距,提醒學生向專家學習。⑶集體讀,適當的營造一點氣氛。讓大家都參與。在大腦皮層上多留下一些痕跡,加深整體感知的效果。此外,還有揣摩讀、有感情地讀,像“在星輝斑斕裡放歌”和“但我不能放歌”兩個詩節之間的過渡時應如何把握人物內心感情的起落;“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中“甘心”二字包含徐志摩對劍橋的什麼感情等等不一而足。期間可以交叉反覆進行,目的就是為了加深理解體會詩意。整堂課一直書聲朗朗。

  四、用學術大師胡適《悼志摩》中的一段話作為結束語。

  胡適的原話是:

  志摩走了,我們這個世界裡被他帶走了不少雲彩。他在我們這些朋友中,真是一片最可愛的雲彩,永遠是溫暖的顏色,永遠是美的花樣,永遠是可愛。

  我們也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可是在狂風過去之後,我們的天空變慘淡了,變寂寞了,我們才感覺我們的天上的一片最可愛的雲彩被狂風捲走了,永遠不回來了!

  這話說得很動感情。領著學生讀一讀,可以起到一個小高潮的作用。按照教育專家梁老師的話來說,詩歌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增長學生內在的私人的氣質。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開闊心胸增強能力,使我們的生活更充實更愉快。學了《再別康橋》,如果我的學生心胸開闊了能力增強了,生活充實了也愉快了,我也就滿足了。

  結束語:

  我的上一篇教後記的題目是《欲學李鎮西而不可得》,說的是成都石室中學的李鎮西老師教《荷塘月色》教得好,自己想學。無奈學情有別,自己的學生基礎沒有人家的好,一些好做法無法在自己的學生身上實施。《再別康橋》這節課因為借鑑了史建築等老師的一些做法而比較成功,因此我曾想把這一篇教後記以《學習史建築而終有所得》來命題(方法是跟人家學的,既然要把文章發出來交流那就得註明出處,以免有侵權之疑)。後來想起杜甫老先生有兩句詩“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說的就是關於互相吸取借鑑的事,於是就取其後句作為這篇文章的題目了。您覺得呢?

  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想要讀懂這本書並不容易。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迥異,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善於發現孩子的差異,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我們班有一個叫王曉辰的小朋友,性格很內向,她很聽話,所以我們之間的交流並不是很多。有一天中午,曉辰的媽媽來了,我很奇怪,她並沒有提前告訴我她要來接曉辰,便問:“怎麼了?”曉辰媽媽說:“曉辰跟我說,媽媽你中午接我回家吃飯吧,幼兒園的飯我吃不下,總是吃到最後。曉辰吃飯快了就噁心,可能是心裡有壓力吧,我今天答應來接她。”聽了這番話我心裡很不是滋味,難怪曉辰總是不太高興呢,第二天我仔細觀察了她,她一口吃的很少,但卻很努力,我便和陳老師故意大聲在幼兒面前表揚她:“曉辰雖然吃的口小,但是很認真呢,一點也不浪費時間。”她聽了很開心,終於把飯吃完了。她開始不再為了吃飯發愁,我們的鼓勵幫助她克服了緊張、自卑的心裡,減輕了心理壓力。

  現在曉辰開朗了、活潑了,上課愛回答問題了,還能給喜歡的音樂加上好看的動作呢。看著曉辰媽媽高興的樣子,我也很開心。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優點,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願不願從日常生活中將其挖掘出來!每個孩子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我們要善於發現、要尊重、要幫助他們,是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健康的`成長

  深秋,寒風乍起,片片或綠或褐或花的葉子,悠悠的飛落下來,鋪就了一路的黃金毯。風再起,地上的葉子打著旋兒,翻滾著,掀起了陣陣的“波浪”,奏出了沙沙的動人樂章。

  就在這樣的天氣裡,我們的一位老師也和著葉子的演奏,譜寫了一曲富有創意的詩歌。今天執教的是薛曉娟老師,學的是一年級的《秋姑娘的信》。一堂課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有滋有味的朗讀,恰到好處的理解,可謂入情入境。課已經上到了尾聲,正當聽課的教師略感缺了一點什麼的時候,薛老師聲情並茂的讀了課文最後兩句話:“咦?楓樹葉子都到哪兒去了?哈,都被秋姑娘寫了信啦!”“同學們,秋姑娘就寫了四封信嗎?”“不是,還有很多!”“嗯——,你怎麼知道的?”“楓樹葉子都到哪兒去了?哈,都被秋姑娘寫了信啦!”“楓樹有很多葉子!”“真聰明!現在呀,老師手裡也有一些葉子(師舉起了手中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葉子)。我呀,想請你做一個小小郵遞員,幫老師把這些信送出去好嗎?”“好”“那麼,秋姑娘又給誰寫了信哪?信上寫著什麼哪?”短暫的思考之後,一隻只小手舉了起來。

  “一封寫給小螞蟻,讓它琴清工作的時候多注意身體。”一位小姑娘首先打開了話匣子。“想得多好呀,老師把這片葉子託付給你,你把它郵寄出去好嗎?”得到葉子的孩子兩眼放光,洋洋得意的上臺領了自己的葉子。一石激起千層浪,於是寫給蛇的、寫給小牛的、寫給小豬的……得到葉子的孩子們的臉上泛著紅光,寫滿自豪、興奮、乃至於驕傲。沒有得到葉子的孩子羨慕的看著老師手中的葉子,努力的思索著。“難道秋姑娘只關心小動物嗎?”思維迅即拓展到了植物、人。不起眼的、被腳踩、被火燒的葉子在今天的課堂上,讓富有創意的老師發揮出了它的極致,鍍上了一層亮燦燦的“金子”。

  尤其是最後,薛老師拿起一枚最大的葉子,深情地說:“秋姑娘也給老師寫了一封信。她呀,讓老師告訴張力偉同學,上課一定要遵守紀律,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張力偉,你能做到嗎?”“能!”脆生生的回答讓聽課老師發出會心的微笑。“那老師就把這封信送給你了。”……瞧瞧,即使是思想教育,也是那麼的不露痕跡,不著色彩。

  多麼富有創意!多麼獨具匠心呀!就那麼不起眼的幾片葉子,被薛老師巧妙的用在了課堂上,於是,她就有了靈性,有了份量,有了寄託。教育的機智凸顯出瑰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