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小報五年級大全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數學是一生中學得最多的一門課程:從小學到中學,從中學到大學,包括到了研究生的學習階段,都在學習數學。但是小學生往往覺得數學很難,為了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給大家分享了數學小報,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小報五年級1
數學小報五年級2
數學小報五年級3
數學小報五年級4
數學小報五年級5
數學小報五年級6
數學小報五年級7
數學小報五年級8
生活中的數學
曾看過一本書,書上記載著一位奧數家說過的一句話:學數學,就猶如魚與網;會解一道題,就猶如捕捉到了一條魚,掌握了一種解題方法,就猶如擁有了一張網;所以,“學數學”與“學好數學”的區別就在與你是擁有了一條魚,還是擁有了一張網。
大家別看課本上有數學,其實在我們生活上也都會用到或碰到。比如你到商場買一件東西這也在接觸數學;比如你去某個公園或某一個風景區等你也可以用到數學……下面我就舉幾個例子吧!
記得有一次,奶奶帶我去菜市場買水果,看見了橘子,就上前詢問價錢,老闆娘說每斤兩元五角,奶奶買了4.5斤,這時我想,這不就是考我數學的時候了,我來算一算,2.5×4.5=11.25元,就在這時老闆娘說是12.5元。我一愣,難道我算錯了,我拿出手機開啟計算器,又算了一遍還是等於11.25呀!那就是老闆娘粗心了。
當我算完後,奶奶把錢掏了出來,我連忙制止奶奶,說:“奶奶,她算錯了,應該是11.25元。”老闆娘急了,說:“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麼!就是12.5元!”
“這位阿姨,你別小看我,我可不傻,我算了兩遍2.5×4.5,第一次口算,第二次用計算器又算了一遍,都是等於11.25。計算器不會錯的吧!”
阿姨聽後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奶奶付完錢後,使勁地誇我,說:“然然真棒,我差點就被忽悠了。”“嘻嘻,都是媽媽教我的,媽媽說現在有許多的奸商,讓我買東西注意點。”我微笑著對奶奶說。然後我們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記得還有一次,媽媽烙雞蛋餅,鍋裡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也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3分鐘,烙正、反面各用1分鐘,鍋裡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3張餅最多用幾分鐘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是要用5分鐘: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鐘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鐘,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5分鐘就全部搞定了。
怎麼樣,生活中的數學也有它的深奧的地方。所以你在做的每一件事大部分都在接觸數學,學好課本里的數學在生活中就不用發愁了。學好數學是最好的一件事,大家一定要學好數學!
趣味數學故事(1):
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將田忌賽馬,齊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馬:上馬,中馬與下馬。比賽分三次進行,每賽馬以千金作賭。由於兩者的馬力相差無幾,而齊威王的馬分別比田忌的相應等級的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為田忌必輸無疑。
但是田忌採納了門客孫臏(著名軍事家)的意見,用下馬對齊威王的上馬,用上馬對齊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齊威王的下馬,結果田忌以2比1勝齊威王而得千金。這是我國古代運用對策論思想解決問題的一個範例。
趣味數學故事(2):
當高斯還在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他的數學老師因為想借上課的時光處理一些自我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難題給學生練習。他的題目是:
1+2+3+4+5+6+7+8+9+10=?
因為加法剛教不久,所以老師覺得出了這題,學生肯定是要算蠻久的。自我也就能夠藉此機會來處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轉眼的時光,高斯已停下了筆,閒閒地坐在那裡。老師看了,很生氣地訓斥高斯。
但是高斯卻說他已經將答案算出來了,就是55。老師聽了嚇了一跳,就問高斯如何算出來的。高斯答道:“我只是發現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還是11,又因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這麼算出來了。”老師同學聽了以後,都對高斯豎起了大拇指。之後的高斯長大後,成為了一位很偉大的數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