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我的好朋友》美術教案(集合11篇)

《我的好朋友》美術教案

《我的好朋友》美術教案(集合11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的好朋友》美術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好朋友》美術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畫出好朋友的特徵,大膽作畫。

  2.能細緻認真的觀察事物。

  3.體驗找到朋友的樂趣。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水彩筆,蠟筆,範畫,圖片

  活動過程:

  一、遊戲:猜猜他是誰

  1.教師介紹玩法:請幼兒說出好朋友的特徵,可以是五官、服飾,其他小朋友根據描述猜一猜是誰。(引導幼兒從男女,眼睛大小,頭髮長短,服飾等方面來說)

  2.老師知道每個小朋友都想玩這個遊戲,下面請你和周圍小朋友講講自己的朋友有什麼特點,請他來猜一猜。

  二、作畫今天我們的美術課就來畫一畫自己的好朋友。現在請小朋友帶著自己的書一起唱著找朋友的歌,找到自己的好朋友面對面坐好。

  教師出示範畫,啟發幼兒自由作畫,並做個別指導。

  三、欣賞點評小朋友作品讓幼兒自由交流自己畫的畫。相互介紹,表達對同伴的喜愛之情。

《我的好朋友》美術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大膽的運用水粉畫的形式勾畫人物的臉部輪廓和髮型特點。

  2.學習正確的運用毛筆進行彩繪寫生。

  活動準備:

  請幼兒互相觀察好朋友的長相、髮型等主要的外形特徵。

  顏料、毛筆、漱筆筒、調色盤、飯衣等作畫工具。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大膽的運用水粉畫的形式勾畫人物的臉部輪廓和髮型特點。

  活動難點:學習正確的運用毛筆進行彩繪寫生。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

  今天活動之前我們先唱首歌吧!(師生共同唱《拉拉勾》)

  “你的好朋友是誰?他長什麼樣子?”“你喜歡你的好朋友嗎,為什麼?”透過引導幼兒講述好朋友的好,加深幼兒對同伴、朋友之間的愛的理解。

  老師小結:好朋友不僅陪你玩,還能在你有困難的時候幫助你。我們一起來畫畫我們的好朋友吧。

  2.師生互動學習,畫好朋友。

  (1)先畫一個大大的圓,這是什麼?這是好朋友的臉。(引導幼兒觀察分析好朋友臉部輪廓和色彩特徵,學習用不同的顏色平塗。)臉上還有什麼?是什麼顏色的?

  (2)好朋友的頭髮是什麼樣子的?選擇主要的顏色,新增少許其他顏色平塗。

  (3)整個主體完成以後,要將背景完成。在繪製背景的時候要注意簡練,美觀。不可再瑣碎繁雜,要與美麗豐富的主體形成對比,使畫面更加的美麗。

  3.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1)運用水粉顏料畫出好朋友的主要特徵。

  (2)幫助幼兒分析好朋友的臉部色彩有些什麼變化和特點。

  4.結束活動。

  (1)幼兒作品展示,互相交流。

  (2)將幼兒作品佈置在主題牆上。

  延伸活動:

  動也可設計作品外框,做成照片形式並張貼於室內,讓幼兒互相欣賞,學習。

  活動反思:

  每次課後我都在思考: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主動在遠端教育裡找答案,看有經驗的教師(名師)上課,學習他們的實踐經驗。自己也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為此,透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及課外的學習探索、實踐與反思。在評價作業時,可以採用開放的評價標準。我認為“老師肯定→學生滿足,樹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學習→再肯定、再滿足→渴望學習更新的有難度的東西。”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僅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心智及創造力的成長情況,及時給予學生啟發和幫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學生表現自我時的需要並給與激勵和支援。

  在教學評價時改變傳統用“一個標準”去套學生畫的內容、形式,作品評價不作硬性統一,因人而異,實行學生自評、互評,體現主體地位。教師點評時語言要幽默、精彩、風趣,讓學生把你的點評聽進心裡去。在優秀作業上寫心靈手巧”、“魔幻色彩”、“獨具匠心”等給學生成功的喜悅;在表現一般的作業上寫上“別洩氣”、“慢慢來”、“相信下一張會很精彩”等激勵性語言,相信學生的內在潛能,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開放的導向、激勵、反饋、調節作用。

《我的好朋友》美術教案3

  活動目標:

  1.幼兒透過飛舞的綵帶,隨性地在紙上畫自己喜歡的線條。

  2.找到畫面中的塊面進行借形想象,繪畫出好朋友的臉。3.初步感受綵帶舞動時的線條美。

  活動準備:

  1.KT板,水粉紙,墨汁,毛筆;

  2.音樂;水粉顏料:紅色、黃色、藍色、綠色。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感受綵帶的舞出的線條。

  師:我們剛才一起玩了玩綵帶,它舞動時美嗎?

  2.體驗用筆在空中畫線條。

  師:那我們能不能把綵帶換成筆,在空中畫一畫線條呢?你們剛才舞動時都有哪些線條啊?

  3.欣賞綵帶操。

  師: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專業的運動員們揮舞綵帶時綵帶的線條吧!

  二、聽音樂繪畫線條。

  l.請幼兒示範畫線條。

  2.教師說明繪畫要求。

  3.請幼兒聽音樂在紙上自由繪畫,可以單人或者合作繪畫。

  三、根據塊面進行借形想象。教師示範作畫。

  師:老師的好朋友躲在這些線條裡,你們想不想看一看?2.幼兒操作,人臉繪畫。

  四、作品欣賞:

  1.展示作品。

  2.請幼兒介紹自己好朋友。

《我的好朋友》美術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會用比較完整的語言描述好朋友的外貌特徵,瞭解好朋友的興趣和愛好,體驗與朋友在一起的樂趣。

  2、能用簡單線條和色彩畫出好朋友的形象。

  3、培養幼兒團結友愛的美好情感。

  二、活動準備:找朋友的音樂磁帶、錄音機、畫架以及水粉顏料等。

  三、活動過程

  (一)律動“找朋友”進入場地,引入主題:

  1、師:“小朋友,林老師有個好朋友今天來聽我們班的'小朋友上課,你們知道她是誰嗎?”

  2、教師用猜謎的形式描述好朋友的外貌特徵,請幼兒猜猜是誰。

  (二)說說我的好朋友,啟發式提問:

  1、請個別小朋友來描述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特徵,然後大家一起猜。

  2、猜出來以後,兩個好朋友互相擁抱。

  (三)幼兒各自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談談心,瞭解各自的興趣和愛好是什麼。並用手互相感知好朋友的臉部輪廓,加深對好朋友的印象。

  (四)經驗拓展:

  引導小朋友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好朋友?從而拓展好朋友的範圍,知道凡是幫助過我們的人都是我們的好朋友,培養幼兒團結友愛的美好情感,如:醫生、老師、解放軍、服務員等。

  (五)幼兒分組活動,為好朋友畫像。

  1、提出作畫的注意事項:

  a、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作畫;

  b、合理安排好畫面。

  2、兩個好朋友互相對畫。

  (六)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互相參觀作品,並向老師介紹自己的好朋友。活動自然結束。

《我的好朋友》美術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繪畫簡單的人物動態,表現和朋友一起遊戲的場景。

  2.透過對比觀察,初步瞭解正面、背面及側面人物的五官及身體的不同之處。

  3.熱愛生活,喜歡交朋友,感受相互間交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油畫棒、記號筆。

  2.幼兒已會唱歌曲《好朋友》。

  3.幼兒用書:《我和好朋友一起玩》。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方式引出話題。

  1.教師透過提問引發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你們有自己的好朋友嗎?他是誰?你為什麼喜歡他?

  3.教師:他是什麼樣子的?你最喜歡和他在一起做什麼呢?

  二、教師引導幼兒對比觀察不同角度和麵向的人物形象特徵。

  1.教師:今天我們要畫一畫自己和好朋友。想一想你和好朋友在哪裡,在做什麼。你可以畫人的正面,也可以畫人的側面。

  2.請3名幼兒分別以正面、背面及側面的姿態站立,引導其他幼兒對比觀察。

  教師:這位小朋友正面朝著大家,這位小朋友側面對著大家,這位小朋友背對大家。

  你們看到了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3.再請3名幼兒分別以正面、背面及側面姿勢站立,教師幫助幼兒總結。

  教師:正面時,我們可以看到臉的全部--兩隻眼睛、兩隻耳朵等,還可以看到身體的全部--兩隻手、兩隻腳等;而側面我們只能看到臉的一半,身體的一半;背面只能看到黑黑的頭髮,但也能看到身體的全部。

  三、幼兒操作,教師鼓勵幼兒畫出簡單的人物動態,作品中能表現出快樂的情緒。

  1.教師透過設定問題,幫助幼兒確定創作內容和情感基調。

  教師:畫之前請你先想一想,你準備畫幾個朋友,他們是什麼樣子的?在做什麼?在什麼地方?你準備把朋友畫在畫面的哪裡?你準備把你自己畫在畫面的哪裡?

  教師:你和好朋友在玩遊戲時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臉上的表情又是什麼樣的?

  2.教師提供幼兒用書,鼓勵幼兒大膽畫出人物的不同動態和遊戲的愉快場景。

  四、展覽幼兒作品,鼓勵幼兒為自己的作品命名。

  1.教師:畫完以後請你為自己的畫起一個你喜歡的名字。

  2.幼兒與同伴一起歌唱《好朋友》,體驗與朋友交往的快樂。

《我的好朋友》美術教案6

  一、活動目標。

  在找找、猜猜、說說的基礎上,表現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動態,體會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二、活動過程。

  (一)找一找。

  師:我們跟著音樂玩一玩《找朋友》的遊戲,請你去找找你的好朋友。(播放《找朋友》音樂)

  師:哇!你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並和好朋友一起做了一個漂亮的動作。

  (二)猜一猜。

  1、(ppt1)師:沈老師這裡也有一對好朋友,她和她的好朋友最喜歡做一件事情,看看是什麼事情呢?你是從哪裡看出來了?

  2、關鍵提問:她們的手在幹嘛?腳在幹嘛?她們的心情怎麼樣?

  3、出示人偶:擺出她們的動態。

  4、小結:哇,這兩個好朋友的動作真是太美了,這麼好看的動作讓他們的心情也跟著歡樂起來。能跟好朋友在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真的很快樂!

  (三)說一說。

  師:你們都有好朋友,那想想平時你和你的好朋友喜歡做什麼事情呢?

  師:你們有的喜歡拍皮球、有的喜歡跳舞,還有的喜歡唱歌,哇,原來和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做那麼多有意義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真開心呀!

  師:如果現在我有一部相機,我真想留下你們開心的瞬間。要不把你們開心的瞬間留在畫紙上,好嗎?

  (四)畫一畫。

  能表現兩個好朋友不同的動態。

  要求:

  1、大膽構圖,畫面豐富。

  2、大膽表現人物的基本特徵,提醒髮型、眼睛的特徵。

  3、能透過四肢變化表現與好朋友在一起的動態。

  (五)賞一賞。

  幼兒作品互賞:你和好朋友在幹什麼?

《我的好朋友》美術教案7

  設計思路

  在幼兒園中,孩子們每天朝夕相處都已經成為了很好的朋友,除此之外,每個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有屬於自己的好朋友。孩子們每天都會和自己的朋熱情打招呼,一起玩,一起遇到問題決定問題,但孩子們對朋友長相的形容並不能清楚描述。設計本次活動,讓孩子們對自的朋友的外貌有所關注,鞏固圖形組合的運用,同時感受生活中很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本次活動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我的好朋友,回憶身邊朋友互幫互助的情景,架起友情之橋。第二環節,臉兒變變,引導幼兒關注朋友不同的臉型,嘗試運用圖形組合的方式表現。第三環節,和朋友一起遊戲,試著添畫出完整的作品。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圖形組合畫出不同的臉,表現生活中的好朋友。

  2.願與朋友互相幫助,體會與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幼兒作畫材料

  活動過程

  一、我的好朋友——回憶身邊朋友互幫互助的情景,架起友情之橋

  1、我們每個人都有好朋友,你結交了新的好朋友了嗎?是誰呢?

  2、在幼兒園裡,我們都需要朋友的幫忙,有沒有你幫助他、他幫助你的事情呢?(幼兒自由表述)

  3、:好朋友應該互相幫助,真正的好朋友是會在有困難的時候幫助你的朋友。

  二、臉兒變變——引導幼兒關注朋友不同的臉型,嘗試運用圖形組合的方式表現

  1、我們的好朋友長得都一樣嗎?(不一樣)哪裡不一樣呢?(引導幼兒關注臉型的不同、單雙眼皮、眼睛、鼻子、嘴巴大小的不同)

  2、我們的好朋友長的都不一樣,今天啊我們就要來畫畫我們的朋友們。

  這是圓——新增五官、頭髮,成了圓圓的臉。

  圓拉拉寬變橢圓啦(橫)——新增五官、頭髮,成了胖胖的臉。

  圓再拉拉長(豎)——也是橢圓,新增五官、頭髮,成了瘦瘦的臉。

  3、你的朋友,他的臉是什麼形狀的?(引導幼兒說出的不同圖形的臉型如方臉、倒三角臉並嘗試畫一畫)

  4、除了臉長得不一樣,你還能把其他不一樣的地方畫出來嗎?(幼兒自由嘗試)

  :原來好朋友的臉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圓臉、有的長臉、有的臉寬寬、還有的是方臉。我們每個人的長相也都不一樣,我們畫出朋友們不一樣的臉,真有趣!

  三、和朋友一起遊戲——試著添畫出完整的作品

  1、今天天氣真好,你想和好朋友出去玩嗎?你想找你的朋友一起玩什麼呢?(滑滑梯、捉迷藏……)

  2、我們和我們的好朋友一起去做遊戲吧,把我們快樂的遊戲都畫出來。

  人物要畫得較大,特別是朋友的臉。

  選擇不同的圖形畫己和好朋友的臉,並新增不同的五官。

  塗色:梳頭——塗頭髮,洗臉——塗臉蛋,穿衣——塗衣服,穿鞋——塗鞋子

  想一想你們會去哪裡玩呢?(公園、廣場、花園……)

  3、根據所畫內容,說說你的好朋友長什麼樣的?你和好朋友在做什麼?

  :和朋友在一起,做什麼事情都開心,把我們的快樂畫出來,更開心!

《我的好朋友》美術教案8

  活動目標:

  1、學習畫人物畫的技巧。

  2、學習用髮型和服裝的不同,區別人物。

  3、會為畫面添畫背景。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圖畫紙、彩色筆。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找自己的好朋友,手拉手站在前面(可全班分幾個組,手拉手站互相觀察)。指導幼兒觀察手拉手站立的小朋友的姿態及人物的髮式,服裝的不同。

  2、示範畫人的方法,由頭到軀幹到四肢,任意用三角形、長方形組合人物的服裝。

  3、幼兒進行繪畫,先畫自己最好的朋友,是男孩、女孩,穿的衣服是裙子還是上衣和褲子,啟發幼兒在認真觀察後再動筆畫,並畫出自己和朋友手拉手的友好關係。指導中注意幼兒畫畫姿勢及握筆方法,並引導幼兒從好朋友的主要特徵上來畫出人物,及時表揚和鼓勵幼兒的創新思維,並鼓勵幼兒添畫與畫面相關的背景。

  4、展出幼兒作品,大家欣賞評價,特別是觀察細緻、反映好朋友特點突出的幼兒,給予鼓勵。

  活動建議:

  1、 配合班上幼兒之間友好關係教育進行繪畫。

  2、教育幼兒關心夥伴,並會有條理的觀察。

  活動反思:

  為了加強幼兒的繪畫技能,首先就是要激發幼兒畫畫的興趣,我們先不管幼兒畫得像不像,而應該去指導幼兒,培養幼兒,幫助幼兒提高畫畫的興趣。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評價各幼兒的繪畫特點、色彩、線條、比例等畫面效果,讓幼兒形象、直觀的欣賞作品。體驗到繪畫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從而體驗到繪畫的樂趣。

《我的好朋友》美術教案9

  活動目標

  在找找、猜猜、說說的基礎上,表現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動態,體會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找一找

  師:我們跟著音樂玩一玩《找朋友》的遊戲,請你去找找你的好朋友。(播放《找朋友》音樂)

  師:哇!你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並和好朋友一起做了一個漂亮的動作。

  二、猜一猜

  (ppt1)師:沈老師這裡也有一對好朋友,她和她的好朋友最喜歡做一件事情,看看是什麼事情呢?你是從哪裡看出來了?

  關鍵提問:她們的手在幹嘛?腳在幹嘛?她們的心情怎麼樣?

  出示人偶:擺出她們的動態。

  :哇,這兩個好朋友的動作真是太美了,這麼好看的動作讓他們的心情也跟著歡樂起來。能跟好朋友在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真的很快樂!

  三、說一說

  師:你們都有好朋友,那想想平時你和你的好朋友喜歡做什麼事情呢?

  師:你們有的喜歡拍皮球、有的喜歡跳舞,還有的喜歡唱歌,哇,原來和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做那麼多有意義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真開心呀!

  師:如果現在我有一部相機,我真想留下你們開心的瞬間。要不把你們開心的瞬間留在畫紙上,好嗎?

  四、畫一畫

  能表現兩個好朋友不同的動態。

  要求:

  1、大膽構圖,畫面豐富。

  2、大膽表現人物的基本特徵,提醒髮型、眼睛的特徵。

  3、能透過四肢變化表現與好朋友在一起的動態。

  五、賞一賞

  幼兒作品互賞:你和好朋友在幹什麼?

《我的好朋友》美術教案10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嘗試運用多種手段在紙盤上大膽地製作,表演自己的好朋友。

  2、活動中遇到困難會主動請求老師或同伴幫助。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圓形、徒圓形若干,數量等於幼兒人數。

  2、製作的工具和輔助材料:水彩筆、絨線、紙及一些廢舊材料。

  3、活動室內展示老師製作的紙盤,共幼兒欣賞。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說說、看看桌子、櫃子上又那些材料?

  2、組織幼兒討論怎樣用紙盤來表演自己的好朋友,可以選用那些材料?

  3、幼兒製作,老師巡迴指導。啟發幼兒運用多種表演手法,如:用紙、絨線貼上頭髮,用彩筆在紙盤上畫武官。鼓勵幼兒遇到困難可以請求同伴或老師幫助,並提醒幼兒製作完後要將所有物品歸放整齊。

  4、引導幼兒互相欣賞,並猜猜“這是誰”,延伸活動:可將幼兒作品佈置於牆,供幼兒互相欣賞、交流、學習增加同伴間的友誼

《我的好朋友》美術教案11

  活動設計背景

  大班的幼兒已有了審美偏愛,他們已能區分什麼是美,什麼是醜,對人物已有了自己的表現風格。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畫出人物的主要特徵,學習用色彩和圖案把畫面裝飾得更好看。

  2、教導幼兒互相幫助和關愛,增強幼兒之間的親密友誼。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按步驟畫出人物並裝飾畫面。

  活動準備

  1、水彩筆若干

  2、紙張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玩音樂遊戲“找朋友”

  (1)教師彈奏《找朋友》,幼兒自由做找朋友遊戲

  (2)教師:“你們都找倒了自己的好朋友,那就把好朋友的樣子畫下來吧。”、

  2、教師在黑板上示範畫人物的步驟和裝飾畫面的方法。

  3、讓幼兒在紙張上畫出自己的好朋友,教師分別給予指導。引導幼兒按照步驟畫出人物並裝飾畫面。

  4、引導幼兒互相欣賞作品並互相講評。請幼兒把自己的畫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大家互相欣賞,感受好朋友之間的友誼。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可能忽略了幼兒作畫的位置,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提醒幼兒安排好畫面,注意遠近、大小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