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集合15篇)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集合1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清明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

  清明節又到了。去年的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哥哥,去給爺爺掃墓。

  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可去年的這個時侯,天氣特別好,也許是老天作美,生恐人們忘了為失去的親人掃墓。一路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帶著各種各樣的禮品,還有許多我們的同齡人,臉上並沒有大人們的哀傷。相反,他們東瞅瞅,西瞧瞧,充滿了好奇和快樂。不一會,我們就來到了爺爺的墳前,只見墳上長滿了許多嫩嫩的小草,綠油油的,微風一吹,好像在向我們招手。只有一種叫馬芷筧,厚厚的葉子一動不動的,他好像在給爺爺說話。你不必寂寞,因為由我們天天給你作伴,今天有你的許多親人來給你說心裡話,還有那麼多的吃的,還帶那麼多紙錢,夠你享受一段時間了。看你的親人一個個穿的那麼漂亮,還有那厚厚的一沓錢及高檔的供品,就能看出他們他們呢生活多富足,你在另個世界快快樂樂的生活,不必掛牽他們。臨別前,我也學爸爸媽媽給爺爺磕了三個頭,並告訴爺爺,你安息吧,我會做個乖孩子,媽媽都笑了。

  今年的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只有在遙遠的鄭州送去對爺爺的祝福和哀思。老天好像也理解我們的心思,小雨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把我們的淚水也帶到爺爺墳前,好像告訴爺爺,雖然你的兒孫不能來你的墳前,但他並沒有忘記你,我替他們給普天下不能到墳前的人,送上一份哀思,並願人們越來越幸福。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2

  家鄉的清明節家鄉的清明節清明節到了,我們一家人回老家,去山上掃墓。我和一家人坐著車上山,到了停車場,只見那兒人山人海,有的步行上山,走的滿頭大汗,有的是開著電動車來的,還有的已經掃完墓了,準備回家。我們開始爬山了,到處都是鋒利的石頭,非常難爬。

  這裡的山是自然形成的,不像人工做的石頭。其中,還有一種草,上面長著刺,不小心就會刺到手。而且有像沙形成的幾座山,一不小心就會滑下去。大家可在小心哦!好不容易到達墓地,我們開始掃墓了,爸爸說:“因為我們一整年沒有來墓地清理,所以今天要把墓地清掃乾淨”。

  忽然,我看見對面的一座山燒起火紅的大火,燒掉好多樹木。所以不要燒香後還沒熄滅就馬上下山。幸好有很多人在救火,火很快就被撲滅了。大人們拿著鋤頭在鋤草,我的哥哥用掃把掃墓上的雜草,因為掃把不夠,大姐姐拿著一些乾的樹枝在打掃,並把雜草往下面扔,我也在跟著哥哥、姐姐們一起幹活。

  經過我們一家人共同努力,墓地整理的又整齊又幹淨。整理好墓地,奶奶、媽媽和嬸嬸在擺供品,爸爸講:“這些供品是像徵性地給祖宗吃的”。然後,大家又一起燒香,燒紙錢,最後還放了鞭炮。爸爸告訴我:“雖然這有點迷信,但傳統的儀式是這樣的,我們要記得的祖先”。

  我們從早上出發,總共去了三處墓地,可把我累壞了,但也過地很充實,很開心!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已經悄悄地來到,清明,一個令人思念的日子。這個時節,萬物祥和而生動。漫山遍野的花,紅的、粉的、白的、紫的花開得十分鮮豔 ,就像要把積了一冬的能量都釋放出來,就像這些花兒也懂得思念。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我們家每年團聚和掃墓的日子。無論有多麼繁忙,我的家人都紛紛從四面八方趕回來掃墓。清明年年有,年年盡不同。人們的觀念在更新,生活的品質在提升,唯一不變的是緬懷先人之情。清明祭祀的可喜變化,亦讓人欣慰。

  要是在以前,家人只能徒步祭祀,特別辛苦。在祭祀的時候人們總是用一把火就把墓地旁邊的野草燒盡,因此常出現“野火燒不盡”之滾滾濃煙景象,還會引起火災事故,另外,有些人為了不走冤枉路,還會在街頭路邊燒紙,弄得到處都是灰燼。可如今,農村人都騎上了摩托車,甚至開小車的也不在少數,大家祭祀出行方式越來越輕鬆。

  而今,文明祭祀之風興起,人們過清明節不再是單一掃墓的方式,儘管在農村還沒有興起城市裡提倡的網上拜祭先人,可是已經少了放鞭炮,少了焚香味,多了鮮花,多了現代氣息,部分農村人已然在用實際行動來詮釋文明祭祀新風。人們在祭祀的時候都懂得防火了,走的時候更會仔細清理火種。

  清明節淵源於掃墓祭祖的習俗,祖先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享有神聖而崇高的地位。清明節祭祖,其中蘊涵著我們民族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懷祭逝去卻永存的情意。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4

  清明節的前一天,父親到學校接我回老家做清明,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的開車回老家。

  清早我們到姑奶家,她家是小賣部,我們在她家買了清明用的紙錢人民幣就像真的一樣。串錢是圓圓的如同一個個小卡片。我們還買了很多鞭炮,買好了東西我們就去吃午飯。

  吃過午飯我們回到了村子父親把紙錢一張一張的訊開,奶奶和姑奶用籮筐把串錢全抖開,裝在了竹籃子裡,我跑過去看了一眼可真多啊!

  我們穿上靴子小心翼翼地走在田埂上,鄉下那田埂可小了,走在上面一搖一晃的就像一隻鴨子在跳舞。我們終於走到了墳墓前。

  父親拿了綵帶一樣的東西出來,掛在墳墓上,父親把各種各樣的紙錢堆在一起就像一座小山系的。弟弟把火點燃了,那煙冉冉上升。我們看著一張張紙錢快要燒完了。我們就嗑了三個響頭,姑奶說:“這時只要在心裡許願,就一定會實現。”我在心裡默默許願要好好讀書,越來越聰明。

  然後父親把鞭炮掛在樹枝上,點燃了、霹靂劈啪,煙花五彩繽紛的在空中散開就像仙女一樣在空中飛舞。我們又來到了另外一座山上,來的墳墓前,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父親叫我快拿綵帶一樣的東西,掛在上面。

  父親把那一堆堆紙錢點燃了,我們急忙做完了。還是照樣嗑了三個響頭,我還是在心裡默默許願,這次我想讓自己越來越漂亮。然後看著弟弟也在默默的唸叨,大概也是在想讓自己學習有進步吧!

  父親走過來說:“清明節是我們後輩紀念祖先,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傳統的節日。”

  這一天下來我忙的既開心又累。在一串串的鞭炮聲中我們做完了清明。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5

  再過幾天,就是4月5號清明節了。在我們這邊清明節可是很講究的,要掃墓呀,做清明果呀!總之,事情很多。

  清明節我都要做許多小白花,到時候好送給爺爺奶奶太公太婆。而這些小白花的做法也特別簡單。只要將宣紙平均分成幾份,當然,這得看小白花的大小和層數。然後把宣紙都疊起來,在折出一條條直直的痕,綁起來之後,你會覺得這些紙像一隻只活脫脫的白色蝴蝶。最後,我們再將紙一層層剝開,就大功告成了。

  到了清明節這一天,我們都要去掃墓。在山上,我們就像出來踏青一樣,可以在田野之間奔跑,可以坐在石頭上用山上流下來的泉水洗臉洗手,可以去竹林裡挖竹筍,自由自在。對了,我們還可以摘好多映山紅,這種花是可以吃的,但吃多了會流鼻血,我們一般不吃,而是摘來放到已逝親人的墓前。

  在墓前,爸爸每次都要把雜草除去,我還要把自己親手做的小白花綁到墓前的一棵樹上,把映山紅放到墓前,替我陪伴已逝的親人,剩下的就是常規的拜呀,說呀。

  清明節一定要做清明果。清明果的種類很多,有包肉的,包豆沙的等等。它的顏色也很多,綠色白色,這些做法都差不多,無非就是在糯米粉中加入蔬菜汁,使之變色。清明果非常好吃,讓人忍不住流口水,你要不要也來嚐嚐!

  我家鄉清明節的風俗很多很多,改天有機會你也來試試!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6

  又是一年清明節,一大早我就起床了,今天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堯帝園給奶奶掃墓。天灰濛濛的,下起了毛毛細雨,不禁讓人想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詩句來。

  堯帝園人山人海,到處是前來悼念先人的人們。每年的清明節我們都會拿著鮮花、果品食物上山來給奶奶祭掃,以寄託我們對奶奶的哀思。爸爸、媽媽先把果品食物等供品擺放好,燃放了一串鞭炮,點燃了兩個香燭,再點上三炷香插在奶奶墓前,還在墓碑上貼了三張紅紙以告訴奶奶我們來看過她了。我把手中的鮮花輕輕放在墓碑前,然後我們全家恭恭敬敬地朝著奶奶的墓碑三鞠躬,接著我和爸爸媽媽給奶奶燒了好多紙錢,我一邊燒一邊對親愛的奶奶說:“奶奶,我出生後您只見過我一面,雖然當時您已臥床不能動,可見到我時喜歡得不得了,抱著我一直捨不得放手。您是在我滿月的那天因病重去世的,您臨走時還老念著我這個小孫子呢,可惜呀我都沒來得及得到您的疼愛!親愛的奶奶,又是一年清明,我們全家又來看您了。奶奶您放心吧,我已經長大上小學了,長高也長胖了,我戴上了紅領巾,當上了班長,還得了三好學生,我向您保證一定要好好學習,做個好孩子,希望您在天上保佑我健康成長,保佑我們全家平平安安,快快樂樂!”最後等香燒完了,我們又放了一串鞭炮,收拾好供品就回家了。

  這就是我在家鄉過的清明節,我們用掃墓、點鞭炮、燒紙錢等這些活動來表達對親人對祖先的一種深深的悼念。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7

  清明節要到,家家戶戶都準備過清明節的東西,有鞭炮和香燭、有祭拜的貢品和吃的乾糧。

  清明節早上,我們一大家人把這些東西搬上汽車,爸爸把車開到山腳下,停車之後,大家分別拿好東西,向山上的祖墳出發。山路彎彎曲曲,很難行走,我跟在爸爸後面,只能手腳並用,慢慢爬行。

  我們越走越累,但是都在趕山路,不好停下休息。因為今天是清明節,是我們晚輩懷念已故的祖先,時間不能推遲。大家好不容易到達祖墳前,休息一會兒,就開始忙碌起來。

  爸爸拿著鐮刀把墳墓上面的雜草都割掉,伯伯拿著錘子把墳墓前不平整的石頭給打碎,扔到一邊去。叔叔拿著鏟子要一塊新土放在墳墓的上面,各個同心協力,做好祖墳清理工作。我也不休息,幫助媽媽撿乾草。

  等到這些事情做完,媽媽就把一堆乾草給點燃,再點燃蠟燭和香足,把雞肉、豬肉、雞蛋放在墳墓前面的空地上。大人們就按照從大到小的輩分依次站在祖墳前,雙手舉香足,開始鞠三個躬,嘴裡默默的禱告,再一一插香。

  大人們插完香,輪到我們小孩拜祭。我也要學著大人那樣去做,媽媽站在我身邊,悄悄地告訴我:“請老祖宗保佑你身體健康,學習進步,長大成才!”原來是我們祭拜祖宗時,就是將美好的心願告訴祖先,讓他們在九泉之下,可以安心,為我們高興。最後我們開始放起鞭炮。我們小孩就在旁邊觀看鞭炮。“噼哩啪啦”的鞭炮聲宣告祭拜祖先活動結束。

  就這樣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就過,我的心中卻留下深深的印象。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8

  四月,清明,幾分陰冷,像是儲蓄了好久,一瞬間,湧了上來。

  家鄉的清明,是淡淡的綠,不似洛陽城的金紅一片。門前,有點發蔫的墨綠色柳枝散發著輕輕的香氣,枕邊的艾草露出了嫩綠的臉頰,蔚藍的天空裡,遊離於白雲之間的風箏,似乎也是那樣的綠。

  於是,在這淡淡的飄動著的,亦或是搖曳著的綠裡,和著細細的雨絲,清明,悄然而至,一切都靜了下來。

  雨,剛剛下過,泥土變得溼潤而有些粘稠。一家人,一前一後,在這泥濘的小丘上走著,終於來到了墳頭。爺爺拿出兩張又白又長的紙條,用磚壓在墳頭上。接著,奶奶把紙祭品拆開,分給她的三個兒子,還叮囑著哪些東西應該放在哪裡燒。

  然後,把香遞給小孩子和幾個兒媳。香一枝接著一枝被點著,頓時,小山丘上煙霧繚繞。緊接著,奶奶開始請求祖先保佑大家一年裡順順利利,大家都閉上眼睛,手裡緊緊地握著一捆香,或是蠟燭。那些平時調皮的小孩,也分外安靜,學著大家的樣子。

  上過香,燒過紙,請祖宗吃過飯,放過鞭炮後,就結束了。山上,縈繞著無盡的思念。

  回到家,奶奶把燒豬,切成一塊一塊 的分給大家,曰:“太公分豬肉。”原本死氣沉沉,大家都靜默著,沒有一絲聲響。現在,又迴歸熱鬧。小孩子們推推拉拉,爭先恐後地搶燒豬肉,大人們則在一邊拉拉家常。清明,一家人又聚在了一起。

  柳枝還像以往一樣,緊緊地貼著門,艾草的香氣溢滿了整間屋子。屋外,不知何時又下起了雨,一切景物,又變得模糊。

  四月,春,雨,柳,家鄉的清明。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9

  清明節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的一天其實平平淡淡,但家鄉的習俗是在清明節前夕去上墳。我和家人上墳的時候,人們會帶酒、果子和吃的什麼東西到親人的墓前,將食物祭在逝去親人的墳前,燒些紙錢或掛些白色的紙,然後磕個頭,吃完食物回家。

  星期六早上,天氣晴朗。我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帶上黃酒、果子、紙錢等供品,向埋著太爺爺、太奶奶的東山樑進發,還沒到目的地,我就累得不行了,還是爺爺老當益壯,一馬當先,離墓地已經不遠了,站在一個山頭向我們招手,我不甘落後,一口氣爬到了目的地,我喝了一口水,坐在一塊石頭上喘氣,在一塊平整的土地中間,並排堆砌了太爺爺、太奶奶的墳墓,墳墓上枯黃的草木下面,小草開始發芽,墳前兩棵高大的白楊樹伸展開它那密密麻麻的枝條。我想它們夏天一定非常茂盛吧,說不定太爺爺、太奶奶還在樹下乘涼呢。

  大家都上來了,爸爸把早已裁好的白紙條拿出來,我們把紙條一張一張掛到墳堆上的草叢裡,墳堆一會兒就被白花花紙條覆蓋。然後,姑姑拿出黃酒和雞蛋、果子之類的,擺在墳前。爺爺點著了紙錢,一大堆紙錢在熊熊烈火中燃燒,忽然來了一陣旋風,爺爺說這是太爺爺、太奶奶取錢來了。爸爸又取出鞭炮,“啪啪”的聲音在山中迴盪。爸爸讓我們站在墳前,給太爺爺和太奶奶鞠三個躬,以此來表達對太爺爺、太奶奶的思念,爺爺似乎很難受,眉毛皺著,一副傷心的樣子,爸爸、姑姑和爺爺的表情差不多,奶奶也比較失落,從大家的表情看出,太爺爺、太奶奶一定是也是和藹可親的。

  上墳儀式完畢,我們要回去了。回頭看看兩個孤零零的墳堆,還有在風中飄散的灰燼,我的心裡非常沉重。大家誰也不說話,默默地沉浸在無言緬懷之中。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0

  清明節要到了,家家戶戶都準備過清明節的東西,有鞭炮和香燭、有祭拜的貢品和吃的乾糧。

  清明節早上,我們一大家人把這些東西搬上汽車,父親把車開到山腳下,停車之後,大家分別拿好東西,向山上的祖墳出發。山路彎彎曲曲,很難行走,我跟在父親後面,只能手腳並用,慢慢爬行。

  我們越走越累,可是都在趕山路,不好停下休息。因為今天是清明節,是我們晚輩思念已故的祖先,時間不能推遲。大家好不容易到達了祖墳前,休息了一會兒,就開始忙碌起來了。

  父親拿著鐮刀把墳墓上面的雜草都割掉,伯伯拿著錘子把墳墓前不平整的石頭給打碎了,扔到一邊去。叔叔拿著鏟子要了一塊新土放在墳墓的上面,各個同心協力,做好祖墳清理工作。我也不休息,幫助母親撿乾草。

  等到這些事情做完了,母親就把一堆乾草給點燃了,再點燃蠟燭和香足,把雞肉、豬肉、雞蛋放在墳墓前面的空地上。大人們就按照從大到小的輩分依次站在祖墳前,雙手舉香足,開始鞠三個躬,嘴裡默默的禱告,再一一插香。

  大人們插完香,輪到我們小孩拜祭了。我也要學著大人那樣去做,母親站在我身邊,悄悄地告訴我:“請老祖宗保佑你身體健康,學習進步,長大成才!”原來是我們祭拜祖宗時,就是將美好的心願告訴祖先,讓他們在九泉之下,能安心,為我們高興。最後我們開始放起了鞭炮。我們小孩就在旁邊觀看鞭炮。“噼哩啪啦”的鞭炮聲宣告祭拜祖先活動結束了。

  就這樣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就過了,我的心中卻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1

  清明節期間,我和爸爸媽媽從南寧一起回老家富川朝東去祭拜祖先。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來到田野上,只看見綠草如茵,家鄉的'空氣裡到處都瀰漫著春天的氣息,殘冬的痕跡一掃而光,春天將五彩繽紛的顏料四處潑灑,追求著鮮豔與俏麗,到處繁花似錦,好似一幅美麗生動的畫面。咱們一邊踏著綿軟的泥土,感受大地那獨特的氣息,我好像感覺到了春天婀娜多姿的俊俏姑娘在向咱們走進。

  按照當地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香火、大公雞、鞭炮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我和爸爸他們一起先來到爺爺的墳前,爸爸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祭品,先上香,然後燒紙錢,爸爸在向爺爺祈禱著,我也默默祈禱著:爺爺,希望您能保佑我爸爸媽媽身體健康,我的學習進步,全家幸福。爺爺,您聽見了我的心聲了嗎?

  我的眼睛一片朦朧,最後,咱們磕了幾個頭要去奶奶那邊了,我有些捨不得:爺爺是很早以前就去世了,雖然我沒有見過他,但是我從他的照片能看出他是一位慈祥和善良的老人。接著咱們又去祭拜了奶奶,奶奶是在我出生後一個月就去世了,我也是從看奶奶的照片知道奶奶的模樣,奶奶是一位非常和藹可親的老人。我給奶奶磕了幾個頭,心裡在祈禱:奶奶,您要保佑咱們全家平平安安,我快樂成長。最後燒完祭品,咱們恭恭敬敬地叩了三個頭,默默地離開了墓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寫的沒錯,雖然今天晴空萬里,鳥語花香,但在懷念逝去的親人們時,咱們的心情是悲傷的,那陣陣和風在咱們的眼裡,也是漫天的風雨。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2

  今天,語文老師讓我們下午的時候每人拿一個雞蛋,說是要給雞蛋“美美容”。為什麼要拿雞蛋給雞蛋美美容呢?這也是語文課上要講的內容?我百思不得其解了。

  剛回到家,腳還沒站穩,我一眼就瞥見了桌上的日曆。我瞟了一下,哦~~原來明天就是清明節呀!

  好不容易等到下午第二節課上完,老師讓我們把雞蛋拿出來,給它“美美容”。我想了一想,決定做一個恐怖的“大怪物”蛋,可是做一個什麼樣子的“大怪物”蛋呢?我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心想:“有了。”我決定做一個“大嘴怪”。說做就做,先畫出一個恐怖的“血盆大口”,再畫上一雙閃著綠光的大眼睛和一對尖尖的長耳朵,然後畫上了一對黑紅相間的翅膀和尖銳的爪子。我欣賞了一下我的傑作覺得還差點什麼。我決定再給它畫上黑黑的馬甲、帥氣的披風和藍色的腰帶。“哈哈,終於完成了”,我興奮的大喊起來。

  其他同學的作品也相繼完成了,我們交換欣賞了彼此的作品。就在這時,老師說:“明天就是清明節了,我們這裡清明節有碰雞蛋、畫雞蛋等習俗,同學們的作品做的真好!”

  “這個清明節過得太有意義了!”同學們興奮的大喊道。

  雖然清明節是緬懷先烈的日子但我們卻用另一種方式把這個節日過得更有意義更有味兒。你感覺我們這種方式怎麼樣呢?下一年的清明節你也可以這樣過奧!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知道為什麼,明年的清明節總是會下起綿綿細雨,惹的人總是憂愁,現在我來說說我家這裡的清明風俗習慣。

  這一天我們會聚集起來,去祖墳悼念去世的親人,每年都是如此,絕無列外。每到清明節我們都會聚集起來,一起去看望去世的親人。我們會在墓前放置鮮花,燒上一些紙錢和插上香,然後在每座墓前磕頭,藉此表達對去世的人美好祝願,希望得到先人們的保佑。此時我們會不經回想到他們的樣子,我彷彿看見他們在和我們呢喃,以前沒有覺得和他們一起相處的時光有多麼快樂,可是他們去世之後我們才明白曾經的記憶怎麼會如此難取捨,現在想來如果以前好好想和他們相處,會不會不會如此落寞,也讓我們明白珍惜眼前的親人。

  在我的家鄉有稱清明節叫踏青,四月正是草長鶯飛的季節,氣溫逐漸變暖,正是出門出遊的好季節。花兒們正在爭先恐後的開放著,眼中都是漂亮的花,鼻子中皆是清新的味道。此時我們會去一塊平整的草皮上去放風箏,據說這樣會能夠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還有我們會在山上做飯吃,俗稱”鬥清明“,這頓飯不會準備的多好,只需要幾個雞蛋加上米飯,還有少許油,簡簡單單的食材,但是每一次都會吃個光。我想這就是自然的神奇力量。

  清明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它是我們名族的記憶我們會永遠的將它流傳下去。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4

  今天,我和外公、外婆、姨媽、姨父和媽媽還有爸爸一起去掃墓。我們先去看給外公的爸爸媽媽。外公的爸爸媽媽住在名人公墓福林園的墳墓裡,那裡的環境很差,非常髒。但,我覺得這還算好的。我們在福林園前面的小賣部裡買來了拜祭綵帶、爹爹(爸爸)娘娘(媽媽)的衣物等十件套和燒的房子汽車等祭拜的用品。我們走到墳前,發現有人已近幫我們塗上了金字,而鄰墳卻沒塗。我們先把拜祭綵帶綁在墳墓上,拜祭綵帶綁完了,我們開始磕頭。

  磕完頭就可以開始燒紙錢了。我們每人都把一達紙錢疊好再開啟放進火爐裡去燒,火爐裡的火越燒越旺。可以燒爹爹、娘娘的衣物等十件套和燒的房子汽車等祭拜的用品。因為火沒有去年旺所以我們還把樹枝插進輕爐子裡翻。我還找到了一棵脫離了大地的小樹來代替樹枝插進輕爐子裡。

  看完外公的爸爸媽媽,我們連忙趕到慈孝園去祭拜我的老爺爺。我們停下車,走進大門。門後的兩旁有花園,左邊的是櫻花園,右邊的是梅花園。哦,忘了告訴你們怎麼區分櫻花和梅花了,這是爸爸告訴我的。梅花是有五片花瓣裡面許多花蕊組成的,而櫻花有點像康乃馨,是由許多花瓣組成的。哦,把話題說遠啦。

  我們順著彎彎曲曲的小路走向老爺爺的墳墓。老爺爺的墳墓周圍,環境非常好,我們照樣在墳頭綁上拜祭綵帶然後磕頭,同時還要把香插在墳前。又開始燒紙錢了。有三個火爐火很旺,只有一個爐子火沒有那麼旺。我們還把老爺爺喜歡穿的衣服和給老爺爺買的衣服、鞋子和買來的紙房子、紙汽車也燒了。我們還把給老爺爺做的菜端上了墳墓,有米酒、腰果、茶葉蛋……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牧寫的一首詩。不只是因為巧合還是因為什麼,只要每到清明節總是會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

  我望著窗外,看著雨珠“滴答,滴答”打在窗戶上。走到外面,一滴,兩滴,三滴。滴到脖子上,感覺冰冰涼涼的,讓昏昏沉沉的我清醒了不少。站在空地上,抬頭向遠處望去,天空依然不知疲倦的下著。想再看遠一點,可是老天好像故意和我作對,給她穿上了潔白的輕紗,神神秘秘的。

  清明節來了,我準備了一些小白花和紙錢。小白花你可以在商店裡買到,當然,你也可以自己動手做,非常簡單。只需三個步驟——1。將一張張長方形的紙放在一起,角和角之間對齊,再折成波浪狀。2。找到中心,套上鐵絲。3。將紙分開,在進行調整。一多漂亮的小白花就呈現在了我的眼前。之前和其他東西當然是媽媽準備啦,媽媽做這些東西可都是老手了,眨眼間,媽媽就完成任務了。

  萬事俱備,該去掃墓了,我們拿起了我們早已準備好的東西,去“爺爺家”了,到了“爺爺家”爸爸就拿起鋤頭開始為“爺爺家”清除雜草,我和媽媽也在一旁幫忙。這些都是我們這兒的規矩。

  打掃乾淨了,可以開始獻花了,燒紙錢了。媽媽點燃了一些香,分了一些給我和爸爸。媽媽在輕聲禱告,我和爸爸在心裡禱告。禱告儀式結束了。我激動得把我親手做的小白花獻給了爺爺,我想爺爺應該會很開心吧!

  開始燒紙錢了,是我和媽媽一起完成的。在我們這兒有一個奇怪的規矩——燒紙錢的時候必須點過,這樣才是你獻給祖先的錢。

  清明節,人們都來來往往的掃墓,真是“路上行人慾斷魂”。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