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風> 【精品】家風作文九篇

家風作文

【精品】家風作文九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風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家風作文 篇1

  家風是什麼?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是給家中後人樹立的價值準則。良好的家風代表著一個好家庭的精神面貌,好的家風總會在一個家庭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好家風可以是無私奉獻的精神;也可以是淡泊名利的品質;還可以是勤儉節約的習慣。而熱愛學習,堅持閱讀,則是我家最引以為榮的家風。

  我的家人中有很多都是教師,他們都非常喜愛學習和閱讀。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位益友,在家人們的影響下,我從小就喜歡上了閱讀。

  小時候,爸爸特別注重我的閱讀。在我讀幼兒園時,他就經常給我講各種各樣的故事,讓我看著圖片識字。因此,我在上小學之前就已經認識了不少漢字。稍長大了一些的時候,我認識的字越來越多,自己開始會讀書了,便漸漸地感覺到了閱讀的樂趣。小學三年級時,我就已經讀了《水滸傳》,《三國演義》,《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中外名著了。到了小學四年級,雖然我讀了很多書,但是我的作文卻寫得不太好。爸爸並沒有因此批評我,而是耐心地和我溝通,讓我找出寫不好作文的原因。後來我發現,原來是因為我平時讀書時走馬觀花,不做筆記,也從不去用心理解和體會。於是,爸爸要求我從現在起,每讀一篇文章,都要寫讀書筆記,我心理一百個不願意,於是他就給我講了“鑿壁偷光”和“懸樑刺股”的故事來教育我,並和我一起學習,不知不覺地讓我養成了寫讀書筆記的習慣,這個好習慣真的讓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不少,也讓我增長了許多知識,我心理別提有多高興了。

  從此以後,我就更加喜歡閱讀了,從《從窗邊的小豆豆》到《秘密花園》,從《昆蟲記》到《中華上下五千年》,只要一有空,我都會如飢似渴的撲在書上,“貪婪”地閱讀著。我愛讀書,書,開闊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生活;書,伴我一年又一年的成長,成為了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書,成為了我生活和學習中必不可缺的精神糧食。

  家風是家庭中影響我們的優良習慣或品質,一個家庭擁有了良好的家風,就會使家中的每一個人受益無窮。

家風作文 篇2

  論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家風家訓是什麼呢?今天我就談一談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裡的風氣,家裡的風氣好不好就會影響到子孫後代。我們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團結向上,孝敬父母。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鄰居之間和睦共處。自小受家庭和父母的影響,把勤勞、節儉的作風來規範自己的行動和價值觀。我會努力去做,同時也會影響周圍的人,讓他們也做到。我現在還能主動向長輩們問好,同學之間搞好團結,有時和同學鬧點小矛盾,是我的錯一定主動向同學道歉,不是我的錯也不追究,退一步海闊天空嗎!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能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要運動,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能讓我更加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讓我們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長大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我希望我家的家風家訓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家風家訓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要從每個家庭做起,弘揚民族精神。

家風作文 篇3

  《浙江好家風》中個個貼近生活的故事啟迪我們應該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些膾炙人口的家訓是那麼得耐人尋味,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慢慢咀嚼、消化。看了這本書,我覺得這是我看過的書中最具教育意義的一本書了,讓我受益匪淺。

  書中的家風家訓內容主要涵蓋了學習、修身、治家、處世、愛國等方面,其中的故事歷經代代的相傳,演變成了一篇篇、一句句啟迪人心靈的經典,如:“家業之成,難如昇天,當以儉素是繩是準。”“多讀書大觀古今,可以免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等等這些家訓名言是我們最大的一筆精神財富,讓我們為之振奮,相承相傳。

  當然,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們家的家訓就是“勤儉、孝敬、善良、正直”,這八個字是長輩們總是告誡我們的,在長輩們的告誡、期望中,我也已經牢記,並傳承這“勤儉、孝敬、善良、正直”八字家訓。

  不信,你來看看我生活中是怎麼做的吧!

  小故事一:衣貴潔 不貴華

  一次,跑步不小心,把一條好好的褲子膝蓋那裡破了一個洞,晚上回家,跟媽媽聊起,媽媽說:“不要緊,褲子還蠻新的,這裡補補還能穿。”說完媽媽把褲子用針補好了,我又穿上了。從小到大媽媽總是對我說,衣服不在於華麗、昂貴,只要乾乾淨淨的就可以。四年級的時候我學會了縫針,平時襪子有個小洞,我就會自己補補,再穿。

  小故事二:凡是人 皆須愛

  小的時候,我們還住在四樓。早上我和媽媽匆忙趕時間,看見樓道上一位老奶奶提著垃圾,腳不方便行動很慢。我想著時間快來不及了,想著越過老奶奶,媽媽卻拉著我說:“我們一起幫幫奶奶吧!”媽媽護著奶奶,我幫忙提著垃圾,慢慢地走下了樓道,雖然時間在一分分過去,但是我卻覺得時間停在了幸福的一刻,老奶奶、媽媽、我的臉上都是幸福的微笑。在平時的生活中,我也會給老人讓座,扶他們過馬路……

  這樣的小事還有很多很多,家訓就體現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情中。在生活中,我會一直謹記“勤儉、孝敬、善良、正直”八字家訓,塑造更好的自己。願在家訓家風薰陶下的我們心裡播下真、善、美的種子, 開花、結果。

家風作文 篇4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風,必然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這是民族興旺發達,國家繁榮昌盛的必要條件。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了水,我們就無法生活,無法生產。如果人類沒有水的話,人類就無法生存;如果世界沒有了水,地球就會乾裂;如果沒有了水,就沒有了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所以,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

  說到節約用水,在我的家裡經常會發生一些節約用水的小故事,說是故事,其實也是我們思想上常犯的行為意識錯誤。去年,我家剛搬進了新房,一家人都犯了一個行為意識錯誤,忘記了節約用水,尤其是我的弟弟,在很寬敞的洗漱間裡放肆地玩水,爸爸、媽媽也……

  那是一個晴朗的星期六,我高高興興地打完羽毛球回家,當我走進電梯就看見一張醒目的停水停止貼在電梯裡“今天停水一天”,回到家裡我就像高音喇叭一樣把停水的通知告訴了全家人。

  吃中午飯的時候,媽媽像往常一樣叫我和弟弟洗手,可我這個頑皮的弟弟在洗漱間裡狂玩著水,平時我對弟弟玩水的不良習慣就看不慣,無奈爸爸媽媽都護著他。今天停水,機會來了,我要好好說說弟弟。我嚴肅地說:“弟弟,你不知道今天停水嗎?”,我學著用大人的口氣好好教育了他一下,爸爸媽媽看著我教育弟弟的樣子,他們面部的表情、眼神有點肅靜。一會兒,他倆微笑著對弟弟說:“姐姐說的對,要節約用水,如果你把水用完了,晚上就沒有洗臉洗手和洗腳的水了,以後要好好向姐姐學習,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說完後,媽媽倡議,從今天開始,咱們家都要學會節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自從那以後,媽媽常用淘米洗菜的水來澆花,用洗衣洗臉洗腳水沖廁所……弟弟也戒掉了玩水的不良習慣,我呢擔當起家庭節約用水的監督員,還在洗漱間、廚房都貼上了“節約用水”的字條。

  我們有沒有想過,幾百年後,人類可能會因為缺乏生命之水,而消失在我們美麗的地球家園裡?

  現在我國內蒙古,由於連年乾旱,使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莫力廟水庫乾涸,庫底朝天。莫力廟水庫面積40平方千米,庫容1。92億立方米,是我國和亞洲目前最大的沙漠水庫。枯死的河蚌隨處可見,一些庫底開始沙化,昔日的漁船已鎖在大片的黃沙之中。

  因此,我代表我的家庭向社會呼籲:“救救人類,節約用水!”我們應該學會水的迴圈利用,絕不能在像從前那樣,看著水白白地流走而置之不理。我們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節約用水。

  只要整個社會節約生命之水,我堅信祖國的明天會更美麗。公園裡,雖然噴泉不再噴水了,但它卻永遠記載著我國節水的歷史。公共廁所裡,人們的日用水儲藏在廁所的儲水箱裡。只要人們便後開啟廁所門,廁所便會自動沖洗……

  據我所知,在香港,人們的食用水和沖洗廁所的水分了兩條管道。這樣就既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又減少了水的汙染,這真不愧是一舉兩得!人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幹還創造出不少高科技的東西來節約生命之水呢!

  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我們應該遵循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道德文化,發揚每個家庭的優良家風家規,建立和諧社會。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沒有水就沒有人類!我們必須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節約每一滴生命之水!

家風作文 篇5

  很多大戶人家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雖然沒有那麼多家訓家規訓,但我認為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做事要認真實在,別人才會信任你,這便是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爸爸是位特風趣的人,瞧!他張大嘴巴,微微一笑,就露出一口潔白無暇的牙齒,還有兩個深深的酒窩,看到這兩個酒窩。媽媽都要取笑爸爸:“酒窩這麼深,酒量就一點。”爸爸總要反駁媽媽:“酒量雖然一點,但比比你綽綽有餘。”每次都是媽媽敗下陣來!看著他們倆像小孩樣鬥著嘴,我都會放肆的大笑。

  但爸爸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那股做任何事的認真勁,他是位攝影師,經營著一家祖上傳上來的照相館,在爸爸的苦心經營下,生意越來越紅火。一天中午,該吃午飯了,爸爸為了趕好一對新人的照片,連飯也不吃了。我不忍心讓爸爸餓著,就把飯端到爸爸前面的板凳上,並對他說:“爸爸工作歸工作,可別忘了照顧自己喲。”“我知道了,你把飯放在那兒吧,我自己知道吃。”爸爸頭也不抬地說。過了一會兒,我見爸爸還沒上來,就下去看他。只見他一絲不苟地工作著,那飯絲毫未動。還有一次,都半夜了,我起來喝水,發現爸爸的書房還亮著燈,就悄悄走過去,只見爸爸正在修改我們學校的“排球操”影片,當時都半夜了,看著爸爸那彎曲的背,眼眶頓時溼潤了。我不禁為自己有這麼一個一絲不苟的爸爸感動驕傲!

  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我們順利成長,而我有幸在這麼一個好的環境中成長,爸爸的認真實在,一絲不苟就像我的良師益友樣伴隨著我成長!

家風作文 篇6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教育我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並教育我道:“你怎麼能這樣子呢?”“怎麼了……”我感覺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的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於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的說著,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慢慢的意識到了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得痛吧?騎車摔比那還痛!”我下意識的捂了捂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的和往日一樣那般慈祥,說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我說:“好!”

  從那以後,這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的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生活中培養起來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習慣。

家風作文 篇7

  在我出生的時候,也就是20世紀末那會,我們家就是一個破破爛爛的小平房,爺爺奶奶做著小生意。到後來搬進了小套房,8個人住在不到90平方的.小房子裡,客廳比現在的房間還小,電視還是黑白的……

  那會,爺爺癱瘓了,奶奶依舊做著小生意,媽媽當著裁縫,爸爸開著計程車,全家的收入少之又少。作為當時家裡唯一的小孩,爺爺對我的關愛也是特別多。

  但是爺爺有次對我發火,是讓我到現在還記憶猶心的。

  我那時還在上幼兒園,特別喜歡拿紙玩。有次在爺爺房間裡,撕了好多紙,高興地玩著,爺爺看到後,臉色全變了,他怒斥道:“你怎麼可以這樣浪費紙!紙也是用錢買的吶!”

  爺爺奶奶平時用東西都很省,一套衣服可以穿好幾年,爸爸也是,好多結婚時用的東西,現在都還在用。小時候我的玩具也很少,用的穿的都是哥哥姐姐留的。我覺得這不是摳,而是大度!

  20xx年時,我很意外得得知,我們家有一棟七層樓高的大房子,看著效果圖我都驚呆了。我問爸爸這是怎麼回事,爸爸說:“這是你爺爺半生的心血啊,他平時生活簡樸,就是要存錢給你們造福咯!”

  爺爺在世時,常教導我們要熱於助人,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幫助別人。爺爺常常自己吃得很簡單,把錢省下來,如果有人遇到困難,他絕對會二話不說得幫助他。

  在家裡,我和弟弟一人有一個竹筒,媽媽要求我們每天放一塊錢到竹筒中,到年底將365元捐給功德會,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一點媽媽從來不吝嗇,即使那一年的經濟不樂觀,也會捐出那七百多塊。爸爸媽媽也經常會鼓勵我在放假時做志願者,幫助別人。媽媽說:“能儘自己的一份力就是福。”

  感恩我的家風,讓我不會像富家子弟一樣揮霍,讓我能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

家風作文 篇8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這些建構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特色。我們稍加梳理,解讀一下歷史,不難發現,許多長盛不衰、地位顯赫的家庭家族,度會有各自興旺發達的秘訣——家訓,又可稱為家風,它貫穿於整個家庭或家族輝煌的始終。

  一個家族的振興與發達,離不開引領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創立的家風和家教。家風與家教的形成都會經歷一代甚至幾代人的積澱和努力,它總結了前世中無數家庭的得與失以及經驗,結晶成為獨一無二、適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實際的法寶,引領家庭或家族走向輝煌。

  站在歷史長河之上,回顧總結無數曾經輝煌一時的家庭,還有那傳承已久的國粹——國學,他們的家風各有千秋,其中不乏許多可稱為經典的精華:齊家、治國、平天下;岳母為兒刺字“精忠報國”,“忠”為岳家之家風;林則徐勤儉持家,生活簡樸,他認為“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增其過。”崇尚“儉”為林家之家風;曾國藩認為“勤”為人生第一要義,崇尚“勤”為曾家之家風;……

  優良的家風形成,往往是透過創立者的建立,和幾代甚至數代人的不懈努力,踐行而形成的,透過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圍,在生活的點滴之中不斷地踐行,形成一種無言、無聲的教誨,最為直觀、最為直接、最為基本、最為經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踐行過程中,鑄就了家庭言傳身教的典範,鑄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最為重要的、無以替代的精神財富;它瀰漫於整個家庭或家族之中,影響到每一個家庭成員,惠澤於家庭的成員;家風也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撐著家庭的進步與發展。

  傳統中國,人人都崇尚、嚮往底蘊厚重、有著濃厚文化氛圍的家風;這也是眾多人所追求嚮往的目標之一。對於有著敦厚家風的家庭和家族,眾多人都是頂禮膜拜,心儀嚮往的,甚至渴望進入那樣的家族,成為其中的一員。這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顯赫和長盛不衰、興旺發達的根本。

  良好的家風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舉止,成為人人嚮往的道德典範,一枝獨秀、鶴立於整個社會“圈子”,為眾多人,眾多家庭所效仿。

  有著良好家風的家庭或家族,他們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陰,趁早好好地讀書;懂得創業難守業更難,知難不難……在這樣的家庭薰陶下成長的人,懂得成功在於積澱,在於勤奮努力,明白勤能補拙的道理;明白勤為人生的第一要義,勤於學習、勤于思考、勤於努力……

  成長在擁有良好的家風的家庭中是人生中最大的榮幸,能領先於他人及早地認知生活。這種家庭的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思想豐富而多彩,有著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標,每天過得都會很有意義,日子裡寫滿的是充實;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身體之中時時處處散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味道——溫文爾雅,一點也不顯低俗;舉止規範,處世豁達,通曉事理,光明磊落,總能順勢而為,有著大家之風範,絕不小肚雞腸;生活杜以儉樸著稱,不貪求奢華;誠信為人,表裡如一,講究耕耘,注重過程,順其自然,不急功近利;從善如流,厚德載物。

  生活中,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事等,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家風雖是一家之風範,卻是鑄造子女成才的熔爐。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廕庇之下。勤奮問學、艱苦卓絕、言必行行必果、尊老愛幼、問鼎事業、友善、和睦、民主、敬業、書香……都可成為家庭或家族應該傳承的必須的家風。

  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講究“家風”的傳承,在泱泱數千年的華夏文明之中,隨時可現,處處可尋。歷史上曾經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為後世學習的典範。《國語》、《論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許多典籍和家教典範之中無不彰顯出家風、家教和家訓的精神……

  家風對於以家庭的發展和延續是至關重要的,是家庭文化建設發展的結晶和支柱,是家庭精神的濃縮和特色所在,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更是社會精神文明的細胞,社會和諧進步的脊樑,國家繁榮昌盛的前提和基礎。眾多的家庭需要建立家風的魂魄去支撐,去走出家庭家族曇花一現的輝煌,走出“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的生活怪圈。

  良好的家風傳承是社會風尚的健康發展前提,每個家庭都應構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風和家教,作為家庭的核心人物責無旁貸應該擔當起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給力社會風尚進步發展;給力偉大的“中國夢我的夢”的實現;千萬個家庭組合成一股強大的振興中華力量。

  【點評】這是一篇完整而又精彩的議論文,小作者開門見山提出論題,“一個家族的振興與發達,離不開引領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創立的家風和家教”富有豐富的意蘊。運用層進式結構,論證層次清晰。

家風作文 篇9

  “謙讓”是人生中必修的一門課程,沒了它,世界將無法運轉。

  ——題記

  家風又稱為門風,家風其實就是在家庭裡形成一個統一的道德標準。所以說,一個良好的家風可以幫助在家庭中的成員更好地學習一些人生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

  十歲過年時,舅舅從外地回來,帶了些當地土特產,也有國外的。

  “謝謝舅舅!”我笑著接過舅舅從國外給我帶來的巧克力,心中滿是歡喜。包裝袋上皆是韓文,一個漢字也沒有,可那有怎樣呢?只要是我愛吃的巧克力,它長什麼樣,叫什麼名字又有什麼關係呢?

  “大姐,你把它給我好不好?”小弟看見舅舅給我的巧克力,眼神中夾雜著期盼。可我像沒有看見一樣,自顧自的吃起來。“我要這個,這個必須是我的!”突然小弟用他肥嫩的小手來奪,可畢竟年紀小,根本搶不過我這個年紀大的。他一屁股坐在木地板上哇哇大哭起來。聽到他的哭聲,正在包餃子的媽媽立刻趕了過來,將小弟抱起。問清事情起因後,答應小弟巧克力一定會歸他所有。小弟聽後破涕為笑。

  我一聽可不高興了,賭氣地跑向房間,心想:什麼嘛,明明是給我的,憑什麼歸他,就因他年紀小嗎?

  過了一會兒,媽媽溫柔地開門,對著我,輕聲道:“你把這個讓給小弟吧。”“憑什麼!”我高高地嘟著個嘴,高得可以掛油瓶了。我本以為媽媽會拿“憑你是大姐,大姐就應該讓著小弟?”之類的話,可是沒想到她沉默了一小會兒,便道:“舅舅帶來的巧克力雖不是一模一樣的,卻也有相似的。你以為小弟是真的想吃嗎?他不過是想和你爭,看你生氣而已。再說,他還小,你也長大了,以後這種情況,你能讓著他就讓著他吧。”隨後,她又摸了摸我的頭,“你知道嗎?“謙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你以後走上社會,遇到有人強行搶走你的東西,你會怎麼做?”我愣了愣,隨後哼了哼:“當然是再搶回來啊!”她笑了笑:“那你確定你一定搶得過那個人嗎?”“當然搶得過……”聲音不自覺的變小了。

  媽媽收斂了笑容,認真地說:“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那個人可能是你以後的客戶?如果是你的客戶,你得罪了他,會怎麼辦?”“可……可是這和今天的事情沒有關係!”“傻孩子。”她又摸了摸我的頭,“要記住,永遠愉快地多給,少從別人那裡拿取。”聽完媽媽的一番講說,我點了點頭,說:“我知道了,您把巧克力給小弟吧。”她微笑著拿走了巧克力,走出了房間,又輕輕的關上了門。

  “謙讓”這一詞我一直銘記在心,這是我家的家風家訓。

熱門文章
  • 1